其心禪寂常在三昧定慧1

"無量義經"德行品第一曰:

是諸菩薩。莫不皆是法身大士。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之所成就。其心禪寂常在三昧。恬安澹泊無為無欲。顛倒亂想不復得入。靜寂清澄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億百千劫。無量法門悉現在前。得大智慧通達諸法。曉了分別性相真實。有無長短明現顯白。

靜寂清澄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億百千劫

無量法門悉現在前/得大智慧通達諸法

「靜寂清澄」是守戒,「志玄虛漠」是立志;「守之不動,億百千劫」為定力;

「無量法門,悉現在前,得大智慧,通達諸法」則是智慧。

慈济精神来自《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中有一段﹕「静寂清澄,志玄虚漠,守之不动,亿百千劫」,慈济三十年的路,就是依照这十六个字走过来的…


茫茫人海中,能够同心、同道又同志,是多么难得啊!大家有缘共同走在慈济菩萨道上,为普天下众生奉献心力,是多么殊胜的因缘,你们要好好珍惜!/詳見後

"無量義經"

德行品第一曰:


是諸菩薩。

莫不皆是,法身大士。

戒定慧解脫

解脫知見之所成就。


其心禪寂,常在三昧。

恬安澹泊,無為無欲。

顛倒亂想,不復得入。


靜寂清澄,志玄虛漠。

守之不動,億百千劫。

無量法門,悉現在前。

得大智慧,通達諸法。


曉了分別,性相真實。

有無長短,明現顯白。

《無量義經》:

其心禪寂,常在三昧;

恬安澹泊,無為無欲;

顛倒亂想,不復得入。


這種心靈境界,是否能每天感覺到?修行與世俗不同,世俗人紛紛擾擾在社會,修行者其心禪寂在叢林。雖然叢林很接近社會,但是心靈道場永遠寧靜、清淨,因為都是正知、正見、正念。

心要時時守持正知見,才能常在三昧,恬安澹泊,無為無欲。我們的生活要清淨、淡泊,無為、無欲到自然的境界,如果能夠每天都是順著自然而生活,沒有心靈造作、沒有計較,顛倒亂想就不會再生起,此即修行。

恭錄自 證嚴法師《靜思法髓妙蓮華‧序品第一》

其心禪寂,常在三昧;

恬安澹泊,無為無欲;

顛倒亂想,不復得入。


這些大菩薩,內心的境界常在禪寂之中,禪即定,只要是佛所開的法門,皆是為了引導我們進入禪寂的境界,佛陀施以種種的教法,無非是要使眾生能夠棄除煩惱;唯有如此,心才能達到禪寂的境界,此時心境即得寂靜輕安


一個平日就很用功的人,且智慧具足,判斷是非的能力也會很強。當事情做好之後能隨即放下,心裡絲毫沒有掛礙的人,他的心境必定清朗寂靜。我們學佛,不論是修行或做事也必須「前腳踏出,後腳提起」;不要時時去計量,即能恬安澹泊。布施千萬不要存有期待回報的心理,有「我相」的布施,內心就不得清淨。學佛,必須修到任何時刻都在禪境之中


過去的大德曾說過,挑水運柴無不是禪。念佛時,不只口在念佛,心也要念佛,這是要訓練念佛人行為舉止皆在一念中。我們都是凡夫,必須以佛的聖號來訓練心地的功夫,使心不受外境動搖,「顛倒亂想,不復得入」,沒有煩惱的生滅即為禪


「寂」即是靜,指心不受外境動搖;「三昧」亦是禪,三昧意指心止一處,不令散亂而保持安靜。菩薩的心常在禪寂之中,不受世事煩惱所困擾,「恬安」即恬靜輕安


佛印禪師與蘇東坡


過去有一則公案----蘇東坡曾寫一首偈:「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然後命書僮送與佛印禪師,表示他的心己十分恬靜,任何大風大浪都打不動他的心。當時佛印禪師就寫了一張紙條,請來人帶回給蘇東坡;蘇東坡一看,上面竟然寫著「放屁」兩字,他非常生氣,隨即過江興師問罪。佛印禪師安閒地說道:「居士不是說,你的心已『八風吹不動』,為何『一屁』就將你打過江來呢?


由此可知,我們應於平日好好訓練定力、培養德行,等到逆境來時,才不會生起瞋恚煩惱。同時要訓練自己少欲知足,透視外界欲境的虛幻而完全放下,不去計較得失。習禪的人,尤其要安住在恬安的境界,如此心才會定靜,心靜則身能安。


我們的心若不能恬安,身體即不得安康;心能安定身即安康。菩薩已訓練到心在寂靜中,心常安泰,身體自然就很輕安健康。


「澹泊」 ,即對世間沒有貪求,不為世間的名利地位所動,只有救度眾生的心志。「無為無欲」即所做的事情都不是為自己的利害得失菩薩並非完全無欲,但是他的欲和凡夫不同,是清高的希望,祈願世間能祥和平安


凡夫皆離不開「財、色、名、食、睡」五欲。財、色、名、食、睡是地獄五條根,眾生總是在這五條根裡打滾,一生的勞碌。正當的賺錢方法倒也還好,有的人卻為不義之財而造業。例如:為官者貪污,經商者成為奸商,更有為財而殺人搶劫者。


曾有一位記者問我:「師父,慈濟功德會的委員,每一個人都很賣力付出,幾乎每個月都有好人好事,您為什麼不在慈濟的雜誌上發表呢?」


我說:「慈濟的委員完全是為眾生在做事,絕對不是為了名利而做,若是計較名利,志業絕對無法成就。我希望慈濟委員個個都能拋開名利心,每一位正信的佛教徒,都應該任勞任怨為眾生服務。如果參加慈濟委員的行列,還要計較自己的善行是否被刊登出來,這樣的人根本沒有資格加入慈濟委員的行列。」


想要成為功德會的委員,必須具足『誠』與『正』,確確實實是在為民眾做事、接引大眾,貢獻自己的力量來為大眾服務;正即正當的見解,沒有偏私的念頭。如果為了沽名釣譽才加入會員的行列,就很難長久處在慈濟團體中,慈濟功德會之所以受到肯定,完全是建立在誠與正上;人人都不求名利,委員們一心一意助人而不求報,確實是發心的菩薩。」


記者聽了說:「真是難得!慈濟功德會之所以被肯定,完全是因為大家不求名利而付出。」

慈濟志業,是「無量義」的志業


◎善慧書院


◆一九九五年九月二十三日



上午,上人為醫學院新生開示,闡明「慈悲喜拾」是慈濟根本精神:「人

,往往不怕窮,只怕病。許多人身體生病,心也隨之受傷──病人接受治

療時,醫護人員若態度不好,無同理心、悲憫心,會令病人身心皆苦。慈

濟之所以成立醫學院,就是希望藉著慈濟大家庭的薰陶,培養仁心仁術的

醫護人員,將愛心發揮在病人身上。」


「慈誠爸爸與懿德媽媽,他們或在事業上有相當成就,或在家庭中是好爸

媽,人格皆受到肯定。教授給予學識功能,慈誠懿德爸媽則用心協助你們

開啟心靈的良知良能;智識與智慧平行,才能成就圓滿的人格,利益人群

。」


甫返國的慈濟美國分會執行長黃思賢師兄,向上人請示《無量義經》經義

──


思賢:在「十功德品」中,開始時,大莊嚴菩薩即問世尊諸多問題,世尊

也已一一作答;為何此品結束時,大莊嚴菩薩又說「世尊慈愍,快為我等

說如是法,令我大獲法利……世尊慈恩,實難可報」云云?此處之「快為

我等說如是法」意義為何?


上人:此品中,大莊嚴菩薩最初發問之後,世尊即向菩薩表示「我說是經

,其深甚深,真實甚深。」此語已直陳此經之妙,其深甚深。菩薩發問之

後,世尊即刻為大眾直說該經奧義,此即「快為我等說如是法」。


思賢:也就是說,世尊即刻為大眾說法,所以大眾感恩。


上人:是的。法華經事實上正是在解釋無量義經。所謂「法華三部」,是

後人結集的,尤其日本人更重視「法華三部」。


思賢:「德行品」中的「微淀先墮,以淹欲塵」意義為何?


上人:「微」是指極小極小,眼見不到的露水,不斷地普降潤溼大地。


思賢:「志玄虛漠」之「志」作何解?


上人:志即「願」,立志發願之意。


思賢:「守之不動,億百千劫;無量法門,悉現在前;得大智慧,通達諸

法」,是指只要一心一志,就能達到大智慧?


上人:是的,所謂「博聞愛道,道必難會;守志奉道,其道甚大。」無量

義經能瞭解透徹,慈濟精神即在裏面。


思賢:「如是無相,無相不相:不相無相,名為實相」,實相無相,是不

能形容的相?


上人:心裏有「無相」的觀念,仍未脫離「有相」,所以,「無相」還是

「相」。世間萬物的真正面目到底是何種相?以人而言,同樣具有七孔,

但每張臉都長得不一樣,且有膚色之別,這是為什麼?因緣和合,自然形

成,不是人為所能超越的。無為法即無相,無相之法最微妙,這就是實相

──真理。


思賢:「不相無相,名為實相」,所以,菩薩以「三輪體空」行事,就能

通達實相的境地,無量義即從實相而出。上人的四大志業,是一法生出八

萬四千法,不相無相,所以產生無量義,慈濟就是無量義的志業?


上人:不要執著有相還是無相,「做」就對了。


思賢:無量義從無相來。


上人:從一法生。


思賢:一法即無為法。


上人:所謂無為法,在平時,即是「不執著」之真理。


思賢:金剛經有「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之句。


上人:「有為法」是指所見所聞的一切造作。如一張椅子,是一顆種子落

土長大戚樹,再經人工製作而成,這就是有為法。老舊的東西,失去使用

的功能後就會被淘汰,也是有為法。


思賢:佛法無「第一因」,其他宗教說有第一因。


上人:佛教說「無始」,找不出源頭。


思賢:因為無始,所以無終,以至無量。


上人:許多慈濟人臨終時灑脫自在,是因為有乘願再來的信心,所以心無

惶恐。世壽有終止,慧命無窮盡,死是死了「身命」,而「慧命」常存。


思賢:「說法品」中有「法相如是,生如是法;法相如是,住如是法;法

相如是,異如是法;法相如是,滅如是法。法相如是,能生惡法;法相如

是,能生善法;住、異、滅者,亦復如是。」


上人:此指心念在生住異滅之中,是善是惡,在於自心。凡夫心多變化,

瞬間即易,善惡念都在生住異滅的遷流變化當中。


思賢:善惡也只是觀念而已。


上人頷首。


思賢:「其心禪寂,常在三昧」(德行品)意義為何?


上人:禪在「生活」中,不是去「坐禪」才叫做「禪」。禪是指心念正、

不邪思動念。


思賢:「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德行品)是指菩薩……


上人:須具足戒定慧,才能解脫。心不定,無法生智慧;心要定,就要守

戒。有戒,就不會去做後悔的事,所以無煩惱,心能定,能解脫知兒,成

就一切


思賢:「靜寂清澄」(德行品)意義為何?


上人:心不靜寂、不乾淨,怎能立大願?志玄虛漠是志廣無邊際,心包太

虛,量周沙界。經中文句很多字雖不同,義理是相同的。若「靜寂清澄」

真懂了,道理也就通了。做到了靜寂,就能諸境明朗,如一面「大圓鏡」

,山來照山,水來照水。


思賢:「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金剛經),對一切法都不執著。


上人:也就是要看得開!看開一切,不把煩惱放在心中,心就有如大圓鏡

般清澈明朗。


思賢: 經文裏有很多菩薩,其名是代表其德行嗎?佛說有八萬菩薩在場,

但人多如何聽法?


上人:不要鑽入「佛學」理論之中,愈簡單愈美。經文意思是凡夫要成為

菩薩,須具備各種德行,如「虛空藏菩薩……」,意指要成為菩薩,須心

包太虛。不要陷入文字障,人人都有佛性,只要善念現前,你也是佛,也

是菩薩。


思賢:上人曾說「心是意識的綜合」?


上人:對!肉團心只是身體功能之一,現在科學發達,有的人心臟壞了,

做換心手術,換心後其性情可有改變?其實不會,因為這顆心只是『器官

』而已。那麼,其正所謂的心在哪裏?即是一切經驗、觀念、思想的綜合

,如此而已。


上人讚歎思賢師兄認真體會《無量義經》的奧義,是用心的好弟子。思賢

師兄表示,從《齋後錄》一書中,得知上人非常喜愛《無量義經》中的一

段經文:「其心禪寂,常在三昧,恬安澹泊,無為無欲,顛倒亂想,不復

得入,靜寂清澄,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億百千劫,無量法門,悉現在前

,得大智慧,通達諸法。」便用心體會,身體力行。


慈济精神来自《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中有一段﹕「静寂清澄,志玄虚漠,守之不动,亿百千劫」,慈济三十年的路,就是依照这十六个字走过来的…


茫茫人海中,能够同心、同道又同志,是多么难得啊!大家有缘共同走在慈济菩萨道上,为普天下众生奉献心力,是多么殊胜的因缘,你们要好好珍惜!


社会要详和,一定要从「家庭」开始;家家幸福,才能建立祥和的社会;社会详和,国家才能健全。而家庭幸福的主导者很多是「先生」,你们是慈诚干部,要做现代人的模范。


智慧如日‧慈悲如月


今年很特殊,有两个中秋。上个月的中秋气候清朗,月圆如镜;这个月的中秋,从昨晚到现在雷雨不断,晚上是否能云开见明月呢?不论天上的月能不能显露,人人心中的月一定要常保光莹!不仅年年有中秋月,最好日日都是中秋月—心中一轮明月,日日照耀大地,让暗角众生皆得光明、清凉。


佛教中,月代表「慈悲」,日代表「智慧」。日光一出,不论何种境界都能清楚显现;人生只要有智慧,就不怕路途坎坷,不论环境如何,都能轻安自在。月代表慈悲——人生如火宅,在热恼熬时,最需要如月之清凉;慈悲就能予人清凉、安详。人生不可缺少智慧和慈悲,就像世间不可缺少日和月一样。


凡夫就是「反反覆覆」—心中本具的智慧和慈悲被无明习气遮蔽,以致隐晦不显,难以在迷茫的世间掌握正确的方向。慈诚以「佛心」为己心、以「师志」为己志,都已经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所以要以身作则,引导迷失真心的人,促进社会详和安定。



成佛妙法十六字


慈济精神以《妙法莲华经》为主臬,而法华经之前有《无量义经》。佛陀宣演法华经之前,先演说无量义经,之后再接着演说法华经;可见,无量义经是法华经的精髓,法华经是无量义经的延伸


每次谈到《无量义经》,我就满心欢喜!尤其经中有一段是:「静寂清澄,志玄虚漠,守之不动,亿百千劫。」这十六个字,每天都在我脑海中浮现!慈济三十年路,就是依照这十六个字走过来。



静寂清澄


人生为什么有烦恼呢?人生为什么会有错误呢?就是因为欠缺「静寂清澄」的心。心志动摇不定,就像是一湖浊水,如果再丢石头下去,扰动了浊水,就会「一念差,万念错」了。


心静下来,智慧才能显现。所谓「大圆镜智」,是指—顾好心念,运用「知足、感恩、善解、包容」,在分秒中随时丢掉烦恼,一点都不让烦恼扰乱自己的心;如果能有这样的功夫,心就如一面圆而清澈的镜子,山来山照,水来水照,智慧心光明明朗朗照耀人间



志玄虚漠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既得人身,就要把握此生度此身,好好地发大愿、立大志。愿大、志大,就是「志玄虚漠」—「玄」是玄远微妙、广无边际的意思;也就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将大爱奉献给普天下的众生—发大悲心、立大志愿。



守之不动‧亿百千劫


但是发心容易,恒心难。凡夫心反反覆覆,「发心」很快,「变心」也很快—开始时很感动,生起一念喜舍心,过没多久就后悔,觉得自己太冲动,愈想愈「舍不得」。所以,发愿立志要有「真喜舍」的心,不论遇到何种境界,都要经得起考验,这个志愿要能经历「亿百千劫」也不动摇


「静寂清澄、志玄虚漠」是「意念」的境界;「守之不动,亿百千劫」代表「毅力」。只要做到这十六个字,成佛就不难!



【甚深微妙无量义】


在菩萨道上修行,应该相互鞭策、磨练,恒常抱持「虚心学习」的态度。我们都知道文殊师利菩萨是七佛之师,既然他有能力成就别人成佛,可见他本身也是具足智慧与慈悲;但是他仍然现菩萨相,仍然常住学地,不断地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就是菩萨的精神。


慈济的千秋济世志业,需要每位慈济人「守志奉道」—法华经的精神,就在《无量义经》第一品「德行品」中那十六个字。


第三品「十功德品」,则解说这部经是何地深奥微妙。大庄严菩萨赞言︰「世尊说是微妙甚深无上大乘无量义经,真实甚深,甚深、甚深。…当知此经文理真正尊无过上,三世诸佛之所守护,无有众魔群道得入,不为一切邪见生死之所败坏。…」这部《无量义经》不但义理深奥,而且非常微妙,普被三根—不论是上根上智、中根中智、下根下智的人,都能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经中的道理,发挥经中所言十种普度众生的不可思议功德力量。



【发菩提心‧起慈仁心】


例如十种功德力中的第一功德力,包括「能令菩萨未发心者发菩提心」、「无慈仁者起于慈心」,意指如果能将这部经运用在人间,就能教化人群,使未发心的人能发菩提心,自私不仁者生起慈悲心。


诸位,你们未加入慈济时,有很多人不曾接触佛法,也不知道什么是菩萨,以及当菩萨应该具足什么条件?但是,因为听到、看到慈济人身体力行救拔苦难众生,而被感动,于是发心付诸行动。在还没听到、看到,还没感动、行动之时,是「未发心者」;听到、看到了,感动、也化为行动了,就是「发菩提心」。


真正的佛法,能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不只是自己受用,还能普及人群,这才是真正的「微妙」。这就是妙法。


再来是「无慈仁者起于慈心」—有的人比较自私,认为自己快乐就好,不关心别人的痛苦。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自己快乐,为什么不让大家都快乐呢?


慈就是「予乐」—给予众生快乐。社会人人快乐、人人幸福,这个社会才能详和。如果只有自己平安,其他人却受苦受难,自己能快乐得起来吗?所以大智慧者一定是大家都快乐后,自己才真正感到快乐。例如诸位到慈院当志工,帮助病人化解烦恼;看到病人露出快乐的笑容,自己更欢喜!


想给别人快乐,自己一定要先建立「慈」、「仁」的心。对于欠缺慈仁心的人,我们必须设法教导他们将小爱化为大爱,引导他们投入服务众生的工作。



「公信」源于「自信」


慈济最重要的,就是必须具备「公信力」。公信力从何而来?来自团体中每个人的「自信」和「自我要求」。我们对自己要有信心—相信自己有和佛一样的大智慧和大慈悲;进而自我要求、自我磨练,开显本具的佛性。


自信从「心」起,一定要把自己的心照顾得「静寂清澄,志玄虚漠,守之不动,亿百千劫。」但是守持与否,要看你们自己。力量就在你们心里,不能轻视自己喔!


慈济精神来自《无量义经》,三十年来就是「守之不动」地力行菩萨道。各位都是慈济世界的慈诚金刚,希望大家都能守「志」不动、亿百千劫。


资料来源:取自慈济月刊34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