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人持心如大地222

(一)(四)91025

念佛人

今生要有所成就,

"持心猶如大地"

================

一开始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这是预示着要劝我们去往生。

“有世界名曰极乐”,预示往生的地点。

“其土有佛,号阿弥陀”,预示往生的方法,也就是极乐世界怎么去,指出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往生的大法。

(一)(七)91013

在這世界上、

唯一不能

放棄的是回家的路!

極樂世界

才是我本有的家園。

緣生性空、無常無定、

生住異滅、虛偽無主、

相生相剋、恩怨酬償

的娑婆世界,不再留戀。

======================

(一)

念佛人

今生要有所成就,

"持心猶如大地"

================


持心如大地,

亦如水火風,

無二無分別,

究竟如虛空。

——文殊菩薩偈


這首偈語的大意是:

我們對待眾生的心,

要像

大地一樣"平等對待",

也像

水火風一樣,

"離開二元對待",

"不起愛憎分別"。


*****************

故不吃食

有血肉的有情衆生。

*****************


我們真心的"本來面目",

就是

究竟如虛空,

廣大無邊際,

"應當如是用心修行"。


十方三世眾,一切修行者,

若能用其心,如地待萬物,

即能得解脫,究竟如佛行。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二)

念佛人

今生要有所成就,

"持心猶如大地"

================


"地"具七義:

1.能生義。

菩薩能生長一切善法。

2.能攝義。

菩薩能夠攝持一切妙法。

3.能載義。

菩薩能夠負載眾生

到解脫的彼岸,

4.能藏義。

菩薩能夠

含藏無量的妙法。

5.能持義。

菩薩能夠總持妙法,

總持善行使它增長。

6.能依義。

菩薩為眾生的依靠,

在娑婆世界。

7.堅牢不動義。

菩薩的"菩提妙心"

堅如金剛、不可破壞。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三)

念佛人

今生要有所成就,

"持心猶如大地"

================


讓"心空"

猶如大地

的時空一樣時,

你會允許一切

"出現的出現"。


如果

你還有"自我意識",

(控制、佔有的念頭)

充當

一個管理者,

一個治理者,

那麼,

痛苦、悲傷、

恐懼、焦慮、懷疑

等一切煩惱

"就會等著你"。


菩薩之心

像大地一樣

"承載和長養"

一切眾生的善根,

生成無量善法

結成無量善果。


菩薩在因地

行持

"緣起法"時,

無論遇到

順境亦或逆境,


菩薩的內心

都能欣然接受,

順境/不起三貪、

逆境/息滅三嗔、

成就三忍、顯發三慈、

"不受世間八風擾亂"、

"念念皆在利益他人"。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四)

念佛人

今生要有所成就,

"持心猶如大地"

================


依"四正勤"

增長一切眾生善根、

承載一切眾生過失、

心如大地、踏實淳厚。


佛子

若能如是發心,

才是

菩薩的

第一個正發心處。


即能度脫

無量無邊自性眾生,

(自度)

也能化度

無量無邊身外眾生,

(度他)

"共同成就佛道"。

(度行圓滿)


若能持心如大地,

平等對待

一切事物與內在現象,

(自利利他)

即是

"持地菩薩"。


若能如此修行,

就是修持諸佛所教,

是達到

究竟解脫

的有效路徑之一。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小经》归宗解第四十九讲之精要法语摘录

略赞依正这段文是有深层内涵的,具体而言:

一开始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这是预示着要劝我们去往生。

“有世界名曰极乐”,预示往生的地点。

“其土有佛,号阿弥陀”,预示往生的方法,也就是极乐世界怎么去,指出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往生的大法。

“今现在说法”,预示往生以后的利益,即闻法、证果。

“佛号阿弥陀”,正报庄严的功德就从这一句展开。正报不仅包括佛,也包括菩萨和往生的人,这些都从阿弥陀佛名号而展开。

02

在所有的大乘教法中,净土法门称为果地法门。释迦牟尼佛在这部经典里没讲什么玄妙的道理,所以说净土法门是不讲道理的,讲道理的就是等而次之、等而下之。

释迦牟尼佛讲《阿弥陀经》,是直接把成果端出来,直接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

这显示净土法门的超越、高超。

03

净土法门是佛的最高境界,是不需要证明的,也没有任何人、事、物可以为它证明。

它是自证自明的,是真理的显现,就像光明,光明本身就是如此,不需要黑暗来证明它,黑暗也不可能证明它。

此世间的一切都是虚妄法,我们可以用世间的人事物来证明这个世间的人事物,但永远不可能用这个世间的人事物,或者道理、逻辑、理论、推断,来证明佛的境界,这是不可能的。

04

佛法,用科学不能证明,用肉眼也不能看见,用逻辑不能推理,用思维也不能通达,世间一切东西都用不上。所以不要指望证明,信了就信了。

此世能够证明的人事物,是不能给人信心的。比如科学,世间的一些道理,饮食、衣服,这些眼睛所见、耳朵能听到的,能够被我们证明的,都是无常法,这些不是我们心灵的滋养。

05

净土法门属于果地法门,经中说,因分可说,果分不可说。比如《心经》《金刚经》《楞严经》,这些都属于因分。因分,即从因地起行修行,所以才讲这些道理。果分,到果上的地位,那就没的说了,所有一切都包含了,所以果分不可说,没法分辨它。

06

昙鸾大师说:“非常之言,不入常人之耳。”说到往生极乐世界、快速成佛,这不是正常的话,是“非常之言”,超越一般正常的,平常人的耳朵听不进去。

《小经》归宗解第四十六讲之精要法语摘录

01

问:《弥陀要解》、善导大师皆以今经为佛自发起,有无差别?

答:二皆妙释。若欲比较,自有远近、广狭、深浅、隐显之别。

1《弥陀要解》以“从是西方”为发起,善导大师以“一时佛在”为发起。

2《弥陀要解》发起,近在今会;善导大师发起,远亘一代。

《弥陀要解》的发起近,就是局限在《阿弥陀经》的法会当中,叫“近在今会”;善导大师所讲的发起因缘,叫“远亘一代”,就是整个一代说法,“四十九载度众生,五天竺国皆行化”,释迦牟尼佛出世一代说法,都作为净土法门《阿弥陀经》的前方便和发起序。

3《弥陀要解》发起,限于数语;善导大师发起,博及诸经。

“《弥陀要解》发起,限于数语”,就用数句话,局限在几句经文当中;善导大师所讲的发起,就不是局限在这几句话了,而是“博及诸经”,整个一代教法都是净土法门的发起因缘,这就能显示出世本怀的意义。

4《弥陀要解》发起,唯局世尊,显其孤高,弟子不及;善导大师发起,旁括圣众,明主伴一体,共为一大事因缘。

5《弥陀要解》发起,为善导大师发起之末,故入正说。

6通过这样的比较可以看出:《弥陀要解》发起,已是妙说,超乎诸家;善导大师所释的发起,深入佛智,究明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