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4

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

由 紙上談兵讀史 發表于 人文2021-05-19

簡介接著詩人丟擲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求佛之路在於超越自我,摒棄是非名利之心

究竟涅槃常寂滅相

/詳見後

禪宗指出參禪悟道

就是要發現人人身中本有的「衣珠」(佛性),

此即所謂「世界一花,祖宗六葉,大開寶藏,明示衣珠」

(《全唐文》卷三二七《六祖能禪師碑銘》)。/詳見後

《法華經,方便品》載:

「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

意思是說縱然置身紅塵鬧市,

也要體證永恒寂滅的形上心體。

這對禪宗內證悟道的境界,

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例如,禪師開悟後說:

「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春至百花開,黃鶯啼柳上」

(《五燈會元》卷六《亡名古宿》)。

這是以啼鳴和飛舞的形式反襯出「寂滅相」,

正如「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一樣,

在柳舞鶯啼、蟬噪鳥鳴中,襯托出寂然不動的自性本體,

這可謂深得《法華經》的真髓。/詳見後


法華經》的「諸法實相」則是中國佛學「妙有」思想的重要源頭與理論根據。六祖慧能認為「此經原來以因緣出世為宗」、「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壇經‧機緣品》),唯有頓悟如來自性,才是究竟解脫。《法華經》中,「一大事」、「夜珠」等,被禪宗用來指稱人人自身本具的佛性。禪師指出「此一大事,乃是先佛之根本,群生之性命,亘古亘今,未嘗改移,在聖在凡,曾無增損」(《續古尊宿語要》卷四《雲蓋本》)。


諸佛與眾生同樣具有此「一大事」,

而禪僧的參訪行腳同樣是為了究明此「一大事」

(《五燈會元》卷八《知默》)。

禪宗指出參禪悟道

就是要發現人人身中本有的「衣珠」(佛性),

此即所謂「世界一花,祖宗六葉,大開寶藏,明示衣珠」

(《全唐文》卷三二七《六祖能禪師碑銘》)。

《法華經,方便品》載:

「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

意思是說縱然置身紅塵鬧市,

也要體證永恒寂滅的形上心體。

這對禪宗內證悟道的境界,

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例如,禪師開悟後說:

「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春至百花開,黃鶯啼柳上」

(《五燈會元》卷六《亡名古宿》)。

這是以啼鳴和飛舞的形式反襯出「寂滅相」,

正如「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一樣,

在柳舞鶯啼、蟬噪鳥鳴中,襯托出寂然不動的自性本體,

這可謂深得《法華經》的真髓。


(七)、《楞嚴經》十卷,[唐]般剌密帝譯


全稱《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略稱《大佛頂首楞嚴經》、《首楞嚴經》、《大佛頂經》。此經雖有真偽之爭,但內容宏富,體系嚴密,幾乎將大乘佛教所有重要理論都囊括其中,故自問世後,即廣泛流行。第一卷講述佛因阿難被淫女幻術所攝,故遣文殊菩薩以神咒保護阿難免受誘惑破戒,並為其宣說修習禪定,能斷煩惱,以顯常住真心清淨無染等。第二卷至第九卷,主要闡述「一切世間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圓,含裹十方」。換言之,一切眾生都有「菩提妙明元心」,但因不明自心清淨,故流轉生死。所以,當修禪定,以破種種「顛倒」之見,通過由低至高的修行階次,「方盡妙覺,成無上道」。


第十卷講述此經應永流後世、利益眾生等。此經所說常住真心圓明清淨,與禪家宗旨,若合符節。宋代以來,流傳頗廣,尤受禪宗重視。《楞嚴經》的思想對中國佛教的各宗各派都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

由 紙上談兵讀史 發表于 人文2021-05-19

簡介接著詩人丟擲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求佛之路在於超越自我,摒棄是非名利之心

究竟涅槃常寂滅相

山房漫興(陳日燇)

誰縛更將求解脫,不凡何必覓神仙。

猿閒馬倦人應老,依舊雲莊一榻禪。

是非言逐朝花落,名利心隨夜雨寒。

花盡雨晴人寂寂,一聲啼鳥又春殘。

作者簡介

陳日燇

,越南陳朝的皇帝之一。他開創了越南的

草堂

禪學。他以唐代禪宗五宗之一的“

臨濟宗

”為主。他提倡

教、

家、

家,三家融合的主張。他認為佛法融合了

道家

老子的學說和中庸的

儒家

學說,他認為佛法是

不離

世間的大法。

他的禪學在

人生

觀方面,集合了一些

道家

的學說。他主張逍遙

自在

、聽人

自然

的人生態度。詩人認為

即為

眾人

的之中。他認為生、老、病、死是人生的

四座

大山。認為生老病死,是自然的

常態

參禪

禮佛可以跨越“四山”,獲得

涅槃

之樂。

作品欣賞

禪宗認為修行者日思夜想的

西方

極樂世界,實際上在自己的

內心

中。人的內心本來

圓融

澄澈的,只是受到外界的諸多

染著

,才呈現出芸芸眾生的各自

因緣

。如同

雲霧

遮蔽的

日和

月,其內

明亮

而外部

昏暗

忽然遇到

勁風

吹散了重重雲霧,則

青天

白日曆歷在目。詩人用勁風吹雲霧,來比喻

禪者

對於

佛性

的覺悟,禪者

機緣

一到便立刻

覺悟

。這一刻遮蔽真如本性的

累塵

,被全部去除。圓融空靈的本來

面目

立刻呈現,散發出奇異的

光彩

詩人的這首詩就是要表達這樣的

佛理

。首聯詩人直接點明

主題

,人們受到的各種折磨是被塵勞“

染著

”所致。但探究其本質,實際上是人們自己的

緣故

。愛

,是人們自己給自己強加的

拘束

。為了擺脫

拘束

人們向外苦苦尋覓

解脫

之法,這無異於緣木求魚。

其最終的結果不過是昨日

黃花

,除了自身的

衰老

一無所得。詩人的觀點不亞於一聲

春雷

,驚醒哪些還執著

妄念

的善男信女。接著詩人丟擲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求佛之路在於

超越

自我,摒棄是非

名利

之心。

頸聯詩人指出修行的

點和

法。應該找深山古寺中

靜修

,在清幽的泉水邊修心

養性

。這樣

是非

之心、

詆譭

讚譽,都會在春華秋實、花開花謝中

消失

了它的蹤跡。自然界的季節

更替

,帶走了人世的

恩怨

,沖淡了難解的

愁腸

、怨恨。

眾生就能不在

惦念

塵世,

忘卻

了季節的自然更替。一朝雨過天晴,眾生偶然

目睹

青山、小溪,內心已經充滿了

清新

之感。一聲子規啼,又是一度

春離

去。但在你的心中,早已沒有懷春的

感傷

之情了。剩下的是春

,子規鳴空谷。“

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

”的佛法

清淨

了,這時候你已真正地身在

淨土

了。

參禪

禮佛的過程不僅是一個簡單的,

忘卻

淡化的過程。應該是一個

融合

的過程,

佛光

寂照,

永恆

不息;

佛法

無邊,

十方

相連。其核心就是源於

自然

,不加修飾。因而,無論是“啼春殘”,還是“行到水窮處,坐起看雲時”,表達的都是

對境

無心,

於境

不染的佛法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