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po行深般若無我法C

"印光大師"開示:

''淨土法門''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上成佛道,下化衆生,

成始成終之圓頓法門。

《恭錄自 證嚴上人

地藏經》描述

觀照般若 文字般若

六則文章/詳見後

(一)

般若心經"云:

觀自在菩薩,

"行深"

般若波羅蜜多時,

(法無我、無我法)

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

====================


"楞嚴經"云:

阿難!汝猶未明,

一切浮塵諸幻化相,

當處出生,當處滅盡,

幻妄稱"相",其"性"

真為"妙覺明體"。


"楞嚴經"又云:

一切衆生,

從無始來,生死相續,

皆由不知

"常住真心,性淨明體",

用諸妄想,此想不真,

故有輪轉。


觀心、觀慧、解慧,

觀法緣生,緣起性空,

無常無定,夢幻泡影,

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禪心生活,禪悅為食。

佛在心中,心中有佛。


"華嚴經"曰:

常行柔和忍辱法,

安住慈悲喜捨中。


菩薩願行,六度萬行,

慈悲喜捨,歷事鍊心。

柔和忍辱,微笑沈默,

以利益一切衆生是也。


觀照般若:

"苦而不言,喜而不語"。

(法無我、無我法)


這短短兩句話,

卻統括了做人的最高境界,

亦是昇華人生之最勝磁場。


********************

"圓覺經"曰:

知幻即離,離幻即覺。

"金剛經"曰:

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二)

般若心經"云:

觀自在菩薩,

"行深"

般若波羅蜜多時,

(法無我、無我法)

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

====================


"楞嚴經"云:

阿難!汝猶未明,

一切浮塵諸幻化相,

當處出生,當處滅盡,

幻妄稱"相",其"性"

真為"妙覺明體"。


"楞嚴經"又云:

一切衆生,

從無始來,生死相續,

皆由不知

"常住真心,性淨明體",

用諸妄想,此想不真,

故有輪轉。


"大作夢中佛事"。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緣起中道實相觀行。

與道相應,果報殊勝也。

一切皆為利益衆生是也。


空有一切如夢。

一切有為法,有即非有。

(生心無住,修善離相)

同時又於

一切無為法,非有而有。

(無住生心,離相修善)


涉有"不住有",

行空"不住空",

(不住空有,與道相應)

則如如不動矣。


止觀雙運,定慧均等。

寂而常照,照而常寂。

回歸

自性清淨心、無二佛性。


********************

"圓覺經"曰:

知幻即離,離幻即覺。

"金剛經"曰:

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三)

觀心、觀慧、解慧,

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觀法緣生,緣起性空。

禪心生活,禪悅為食。

佛在心中,心中有佛。

止觀雙運,定慧均等。

寂而常照,照而常寂。

回歸

自性清淨心、無二佛性。

====================


"般若心經"云:

觀自在菩薩,

"行深"

般若波羅蜜多時,

(法無我、無我法)

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


諸法緣生,

即是

諸法空相。

相若空時,豈復有取。

則如如不動矣。


佛說

緣生之要義,

令知世出世法,

一切皆空,惟因果不空。

所以因果可畏。

種善因,必得善果。


因緣生法,

謂一切法之生,

不外因緣。


故法

即因緣所生之果。


無異言

一切法不外因果。

故「因果」

攝一切法盡。


佛說一切法緣生,

意在

明其"本不生"也。


『如是』二字,

指所說種種義。

不外緣生性空。


性空不礙緣生,

故成平等法界。

(法本無我)

緣生不礙性空,

故即諸法空相。

(法本不生)


由是"觀"之,

「如是」二字

即顯

諸法一如,一切皆是。


『如是』二字,

亦指如夢如幻等說。


須知

如夢如幻,

正謂

諸法之"相本空"。

亦正謂

諸法之"性一如"。


可見

「如是」一言,

實含有

「一如皆是」意味。


一切法如夢如幻,

即是

一如皆是也。


********************

"圓覺經"曰:

知幻即離,離幻即覺。

"金剛經"曰:

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四)

諸法

因緣生、因緣滅,

感應的、緣起的、

對待的、反射的、

都是

酬償、恩怨、

愛恨、情仇之果報現象。

皆受著"因果律''的支配。

====================


身而為人,必須重視

"十二因緣與三世因果"

的道理。


明白

世間裡一切有為法中,

沒有任何的

一件事物是"絕對的"。

(法無定法)


每一件事物

都是由許多的相關條件

因緣成熟後來構成的。

(衆緣/因緣和合而成的)


知道它是

相對的、對立的、爭鬥的、

遷流的、相續的、轉變的、

業感的、纏縛的、枷鎖的、

酬償的、愛恨的、恩怨的、

互為依存的、互相聯結的。


知道緣起法則(生滅法則),

它是一個首尾相接的"環子",

而並非是一條直線的"鏈子"。

它祇是

不斷的、遷流的、

循環相生相滅而已。


原來

一切的有為法(生滅法),

即一切的諸相或一切萬物,

若是用世間法的俗眼觀之,

"宛然現有"。


若是用佛法的道眼來觀之,

則除"五蘊"變現外,

一切的有為法(生滅法)

實無可得、

無我所有、

畢竟是空也。

(皆如夢幻泡影也)


它祇是

不斷的、剎那的、

生滅滅生、因果果因,

循環、相續、轉變變化而已。

(幻生幻滅、因果循環而已)


這個思惟與概念,

可用

四句簡短的公式來表示:


(1)此有故彼有

(2)此生故彼生

(3)此無故彼無

(4)此滅故彼滅


我們必須即早的覺悟,

這些現相都是

"五蘊"的無明業識、

業緣、業感所變現的。


這全都是

自己的"三世因果"

業力招感而來的。


''般若心經''曰:


觀自在菩薩,

行深

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


*********************

即是

告知我們

必須要"修習佛法",

才能

改變因果,轉變命運耳。

*********************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

"華嚴經"云:

「了一切法,悉隨心現」。


一切萬法

全是自己妄心意識裡

(八識賊)所變現出來的。

(唯心所現,唯識所變)


"印光大師"曰:


若能

曠觀多劫多生,

凡所受之"善惡果報",

一一皆如

響之應聲,影之隨形,

"了無差爽"也。

(一飲一啄,莫非前定)


知此道理後,

不怨天、亦不尤人,

好的境遇或壞境,

全是自心所變現出來的。


若真明了,修行則入道,

心地清淨,即顯彰淨土。


離相觀性,頭頭是道。


一切諸相,一切衆生,

皆是

真如本性"能現"、

五蘊"所變現"

的夢幻泡影。


把妄想心收回來,

不要再隨六塵境界奔馳。


真正的明白,

徹底的解悟唯是一真,

什麽境界,都是佛境界。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

今生

決定要超越自己。

==============


脫離

有生有滅、

差別不平等、

對待法的世界,


到達

不生不滅、

平等無二

絕待法的境界上,

即是契證

一真法界、極樂世界。


不然仍舊是

善惡因果,生死輪廻,

糊塗生呀,又糊塗死,

因果可怖,因果可畏。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印光大師"開示:


''淨土法門''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上成佛道,下化衆生,

成始成終之圓頓法門。


以故

等覺菩薩,已鄰佛地,

尚以

十大願王,回向往生。


逆惡罪人,將墮阿鼻,

若能

稱念洪名,即預末品。


法門之妙,無以復加。


世每以

愚夫愚婦,悉能修持,

謂為淺近。


致令,

如來究竟度生之心,

鬱而未暢。

衆生現生出苦之道,

塞而罔通。


"真歇了禪師"云:


念佛法門,

徑路修行,

正按大藏,

接上上根器,

傍引中下之機。


又云:


乃佛乃祖,

在教在襌,

皆修淨業,

同歸一源。


入得此門,

無量法門,

悉皆能入。


伏願一切見聞,

同隨華藏海會之班,

一致進行,

回向往生也已。


(文鈔菁華錄/一頁前)

《恭錄自 證嚴上人

地藏經》描述

觀照般若 文字般若

12月18日2021年

觀照般若 文字般若

「大般若」第二是「觀照般若」,也可以說是:平等性智,就是觀照世間一切形像、眾生,全都是平等。

「心、佛、眾生」雖然有三種名詞,其實一點都沒有差別。佛是為眾生修行而成佛,眾生不離開心,所以有心者皆得成佛。

觀照智慧,才能發現「平等性智」。「觀照般若」又有一個名稱,叫「妙觀察智」,就是運用智識來觀察。「大般若」最後是「文字般若」,又稱為「成所作智」。

學佛,自己沒辦法成就,需要依靠佛的教法。佛現在不在人間,但是佛陀說法四十九年,三藏十二部經還留在人間,這就是「文字般若」。

我們要依靠佛的教法,順著法去實行。三藏十二部經是多麼的多。以證嚴上人每天看經的速度,再兩百年的時間也沒辦法看完。

「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難心」,佛的教法就像海水,全都流入阿難的心。

現在社會大家都很忙,哪有時間一部一部經典去研究?所以只能儘量爭取時間,聽取法師所研究的心得以及教法。

法師也是透過文字,將研究後的精髓扼要分析給我們聽,讓我們瞭解。

由法師的音聲,入我們的心,成為智慧、智見,所以也可以列為「文字般若」。

《恭錄自 證嚴上人

地藏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