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定慧三不增不減自金剛

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痴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不增不減自金剛,身去身來本三昧。

觀看次數:107次2020年9月9日

詳見後/

要觀察"緣生的道理":

(離相觀性,隨緣不變)

若見緣生即是見法,

若見法即是見佛,


六祖又講偈語,

心地無非自性戒,

我們心地沒有負面的、不對的,

沒有非自性已經戒了,

這個從我們性分做起;

心地無痴自性慧,

我們心地沒有愚癡(沒有無明),

我們自性智慧都呈現;

心地無亂自性定,

我們心地沒有亂,

我們了解凡人大部份的心

都很散亂,所以沒有定,

我們心地無亂自性就有產生定;

不增不減自金剛,

我們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不增不減,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我們自己自性就是金剛,我們就是金剛不壞身,我們真心即心即佛就是金剛不壞身,我們當下就是了。

身去身來本三昧,

我們身去身來本來都在正定之中。身去身來我們從有形相的來解說,各位前賢我們的身從哪裡來?從哪個地方來?從哪個地方所在來?我們死的時候去到哪個地方?所以各位前賢我們身來的地方,我們都想父母親結婚把我們生下來,可是各位知道我們身體就是四大假合水火風土眾緣聚會借我們用,我們來沒有來的地方所在(現在是在說身體的現相),我們死掉以後不管是埋葬還是燒掉,我們也沒有去的地方所在,「來無所從,去無所住」,沒有去哪裡,也沒有來的地方,「沒有來又沒有去」是什麼?就是常住。來沒有來的地方,去沒有去的地方,沒有來沒有去,了解嘛?這倒是比較正確,還沒了解所以沒人回答。我們都會說父母親父精母血,可是各位了解,那個也都是沒有來的地方,我們過世以後也沒有去的地方,

所以沒有來也沒有去,所以叫常住,可是我們都被假相迷惑,都有來有去,來就生活在凡塵,去就沒了,身來身去,本來都在三昧、都在正定之中,各位進去三昧、進入正定了沒?還沒有,不是進去正定是最舒服的嘛!所以六祖就講身去身來本三昧,就是我們的來跟去都沒有固定的地方所在,所以這個又牽涉到「世間相常住」(世間的形相都永遠在),我們一走入真理世界,就跟凡塵我們住相的心完全都不同不一樣了,所以我們可以進入自己性之中的戒定慧。

我們再說一次,「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痴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不增不減自金剛,身去身來本三昧」,這個講的已經都進入真理世界、在真理之中,我們全部都是在真理之中,不管我們身呈現的現象或是我們壽命一到已經不在凡塵,那我們整個都沒有變化,什麼沒有變化?就是我們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都沒有變化,所變化的這一些相都虛幻不實在,都是緣聚則生緣散就滅,當它因緣聚會的時候當下都是空,性永遠都沒有變化,

所以佛就鼓勵

所有修道的弟子

要觀察"緣生的道理":

(離相觀性,隨緣不變)

若見緣生即是見法,

若見法即是見佛,

所以看到因緣聚會,比如我們看到水泥車,轉動的水泥車裡面有石頭、沙、水泥、水,然後攪拌,攪拌一起以後灌漿,然後乾了就呈現我們建築物,那個就是見法(見到它的變化,看到它變化的方法),我們見到法就是見到佛,為什麼要講這樣呢?因為凡塵的萬相都是因緣聚會才有,事情也是因緣聚會才有,所以都是緣聚則生緣散就滅,我們就是要了解所有的相都是虛幻不實在,不實在讓我們從住相的心抽離出來,所以我們在凡塵的因緣聚會我們要去觀察:「觀察它緣聚則生緣散就滅」,水泥一灌漿壽命一百年,一百年在我們佛性來講很短暫,一剎那就過了,過了一百年以後,水泥沒有性會風化,你手一摸就會掉落變成灰,那個就是水泥的壽命已經到了,緣散了就滅了。

所以當它現相的時候,當下都是假的,不用等到它滅,讓我們了解緣聚則生緣散則滅的相;那事情也是一樣,緣聚事情才來,事情也會過去就緣散,都是假的,那假的我們就不要住相,所有的相我們都不住了,我們已經離相了,那離相叫什麼?(佛),就叫佛,我們全部相都離了,已經就是佛,相都離了整個佛都呈現,我們整個真心佛性已經都呈現,已經就是佛了!體會了沒?要用一點心,我們要研究讓我們可以進入真理世界,我們進入真理世界以後就了解「喔,原來佛就是這樣當的」,我們分別心很強,當我們已經了解萬相都是假的,還要不要分別?(不要),就不用了,什麼都是假的還要分別啊?都不用,所以都不用分別了,全部都是一真法界,全部都是真,都是我們真心佛性。

在我們住相的眾生來講要到達一真法界是有一點距離,可是當我們到達一真法界就會知道:「喔!應該追求」,我們要努力追求、要努力到達,到達一真法界以後,像我們在凡塵一落入現象就千差萬別:男男女女、大大大小、美麗醜陋…很多,可是性本同體(性都是一個體,沒有千差萬別)。所以看看我們的歷史,三百年前很多人,那我們看看三百年前的人現在是什麼樣?可以把它分別的出來嘛?(可以),可以啊?怎麼樣分別?是五大洲的人這樣嘛?我們要知道已經歸入靈的本體(歸入我們佛性),只要我們肯修證,肯修證以後跟整個宇宙虛空都合成一體的時候叫做歸本位,一歸本位以後所有的眾生也都歸本位,已經就一真法界、已經回到全部都是一體,所以沒有對待。

那儒家也講慎獨(獨一無二),我們要謹慎我們獨一無二的佛性,不是說沒有人看見的時候,不是在講沒有人看見而是說祂沒有對待,是一個獨一無二的,一定要了解;像論語講「學而」,「而」就是一穴,一穴就是我們玄關,要學我們的玄關。因為我們要學我們的玄關,所以才有「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自己的佛性很快樂;然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個朋友就是我們自己,我們佛性有「功能作用」,那「功能作用」都是向外去追求,現在把這個朋友把它找回來快不快樂?(快樂),嗯,快樂是這樣的,不然一些朋友都是酒肉朋友你怎麼能夠快樂的起來。所以「有朋自遠方來」就是「我們佛性的功能作用」這個朋友,都是向外去追求,那現在不要,叫它回來就很快樂(回來真人這個地方);然後「人不知而不慍」,人家都不知道我們這個真心佛性,看不見又聽不到又摸不著,所以人就是不知,然後我們不生氣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符不符合聖人講的?(符合),不然幹嘛有朋友自遠方來,然後學而…,我們學了很多都不快樂,凡塵事太多了愈學愈煩,怎麼快樂,然後人不知不慍,人不知道什麼?不知道我們佛性本體,然後我們不生氣,就是君子。我們用這樣來解讀聖人說的話才對我們有幫助。所以六祖講的就是要接引最上乘的人,然後我們自己本身要進入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裡面,所以身去身來本三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