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43/7*25彙整1

1~1~~2AND1~~~8/詳見後

南無阿彌陀佛普愿諸位!

佛子如理思維如法而行!

持之以恆方能安心如意!

行解相資究竟常樂我淨!

淨空老和尚開示(與衆同霑法益)

依梵網菩薩心行修自性覺正淨法

入華嚴無礙境界住彌陀寂光淨土

淨空老和尚開示

依梵網菩薩心行

修自性覺正淨法

入華嚴無礙境界

住彌陀寂光淨土

有人問釋尊.佛法在那裡.

尋尋又覓覓.一年復一年.

汝不知佛法.就在內心中.

若是悟心性.不再煩惱轉.

大地及山河.皆是如來現.

我心若清淨.佛在我心中.

流星劃黑夜.靈山放毫光.

(一)

人人本具

如如不動之般若自性,

亦名

摩尼珠、衣裡明珠、

真如、佛性、覺性、

中道、實相、涅槃。

(諸法一如,萬物平等)

(心佛衆生,三無差別)

===================

"金剛經"曰:

須菩提。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是名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即自性清淨心)

***************

六般神用空不空

一顆圓光色非色

***************

"印光大師"云:

一分誠敬,一分利益;

十分誠敬,十分利益。

==================


知幻即離,離幻即覺。

悟後起修,全修在性。

一念相應一念佛,

念念相應念念佛。

西方極樂是我家鄉。

廻光返照,除妄歸真,

回歸自性,復本心性。

從修德中,恢復性德。

滋養法身,清淨法身。


珠海合十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念誦本來就非常美味,令人回味,甜露的美妙滋味,取之不竭的開胃。

為什麼會這樣?

在每一念阿彌陀佛念誦中,我們都是朝著真如佛法本性。

一念阿彌陀佛念誦,我們就是聽到阿彌陀佛和一切諸佛的呼喚。

通到佛法四海之源,真如本性。

念念南無阿彌陀佛,我們聚集在佛法本性,他們會賜予我們,引導我們最終回到佛法本性的家。

在每一念中,我們都在念佛,我們知道,本來,

我們以此優點和能力為完全,

就是我們本來就具備無量光和壽命的功能。

我們被這句名號南無阿彌陀佛激活

我們還活著,我們還活著。

「終極幸福的世界原來是我的家園。 '

「本來是我佛法王的家。 '

我們不會再覺得這是從外部來源得到一些東西。

由達摩祖師石敬宗

念佛本来是味道非常足的,津津有味,甘露妙味,妙味无穷。为什么呢?

念念念佛,念念直归真如法性。

念念念佛,念念都是从弥陀、诸佛穷尽法海源底,从真如法性招唤我们,

摄受我们,加持我们,吸引我们毕竟回归到法性之家。

念念念佛也就知道这是我们本然具足的功能,

本然具足无量光寿的作用,

而被这句名号所激活、激发。

“极乐 是我 本有家乡”,

“元来 是我 法王家”,

就不会觉得这是从外得来的。

——净宗法师

摘自《观经疏楷定记》讲记

願這些功德和美德

平等地賜予所有眾生。

願我們一起發菩提心,

在《寧靜幸福之地》獲得重生。

南無阿彌陀佛

1

"華嚴經"云:

一切眾生,

皆有如來智慧覺性,

但以妄想執著所障,

不能證得。

妄想,分別心是。

執著,我法二執是。

遣除"妄想執著",

念佛淨心之樞要。

(絕凡聖之名稱)

(無生滅之幻象)

(諸法一如,萬物平等)

(心佛衆生,三無差別)

==================


放下,

當下就能"生大智慧"。

放下分別我相(四相),

放下執著我見(四見)。

就是

清淨心念佛,

念佛清淨心。

這是

念佛淨心之樞要。


"淨空老和尚"開示:

境智尤須雙冥,

觀行要當並進,

理事從來不離。

境也,行門也,

諸六度,事也,

智也,觀門也,

般若,理也。

===============


佛法是透過

觀照一念心性

(真如自性、本性)

以及

實踐(踐行)在日常生活中。


日日薰修、常常思惟,

(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

讓自己從內在到外在的

一切產生改變(境智冥合),

因此而"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大乘以自度度他為本,

自度度他以六度為本,

六度以"般若"為本。


*****************

以般若智慧眼為導。

菩薩願行自利利他。

緣起中道實相觀行。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


菩薩六度願行,自利利他,

願力能除業力,通達無我法,

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

以智慧"明鑒"本心(亦名真如),

以禪定"安樂"本心(亦名自性),

以精進"堅固"本心(亦名實相),

以忍辱"滌蕩"本心(亦名法身),

以持戒"清淨"本心(亦名寂滅),

以布施"解脫"本心(亦名涅槃)。


珠海合十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我們看"念佛"兩個字/郭曉芙

就是在一切因緣當下

來覺悟自心

這就是念佛

“ 念 ”是今心當下念頭

佛就是覺悟

今心覺就是念佛

所以佛陀說:

随所住處恒安樂

在任何地方

都是可以"看破放下"

可以得到安樂的

當下就是極樂世界

所以我們要"全性起修"

全修歸到"自性"

蓮池大師在《彌陀疏鈔》

上面告訴我們:

自性堅固清淨

就是 “ 西方 ”

自性離障絕非

就是說

自性本無煩惱

就是 “ 過十萬億 ”

自性充满法界

就是 “世界” 的意思

另外

大家要明白"西方淨土"

其實就是在"我們的一念"

現前的"一念之中"

如果我们可以

一念覺悟

一念保持清淨心

一念知道現前

我们所見的

一切的生滅法

生生滅滅的諸法

通通都不可求

不可執著的虛幻

當下我們以這種

清淨心來念佛

當下就是修清淨

將來就是

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

六祖慧能大師:

邪正俱打却

菩提性宛然

2

人人本具

如如不動之般若自性,

亦名

摩尼珠、衣裡明珠、

真如、佛性、覺性、

中道、實相、涅槃。

(諸法一如,萬物平等)

(心佛衆生,三無差別)

===================


"金剛經"曰:

須菩提。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是名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即自性清淨心)


***************

六般神用空不空

一顆圓光色非色

***************


此般若自性,

住處無方所,用時無痕跡。

所謂

心月孤"圓","光"吞萬象。

寂而常照,照而常寂。


"印光大師"開示:

心佛衆生,三無差別。

"此無差別之心(自性)",

虛靈洞徹,澄湛常恆,

即寂即照,非有非空,

絕凡聖之名稱,

無生滅之幻象。


譬喻實相:

無相無不相。

(六般神用空不空)

無在無不在。

(一顆圓光色非色)

所謂

真空不空,妙有非有。


(空而不空、無住生心)

(不空而空、生心無住)

(無住生心,是一不二)

(空有雙離,空有雙彰)

(空有同時,無實無虛)

(非有非空,圓融無礙)

(不落二邊,一道清淨)


"般若心經"曰: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印光大師"云:

此之色空,

寂照雙彰、雙泯,

色空雙即、雙離,

之色空也。


若見及此,

自可親證"真如佛性"。


*******************

入道修行,與道相應,

感應道交,不思議也!

*******************


****************

與般若自性相應,

六般神用空不空,

一顆圓光色非色,

果報難以思議也!

****************


以下節錄自

江味農居士著

金剛經講義節要。

淨空老和尚節錄。


"金剛經"云:

須菩提。

所言法相者。

如來說即非法相。

是名法相。


一切法相,皆是假名。

本來即非。生即無生也。


此明

"不生法相"之所以然。


所謂"不生法相"者,

乃是

一切法相,本為緣生。

緣生之法,當體即空,

本性無故。


一切發心者,

當在

一如皆是(諸法一如)上,

"知見信解"。


此正「降伏」,

此即「無住」。


果能

知見信解如是如是。

則雖

"法相熾然",

"初何嘗生",

以本性不生故。

則不降伏而降伏。


無住而住,住而無住。

證入

無相無不相之真實性矣。


珠海合十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大安法師:

讀佛經一定要有智慧

《金剛經》

是般若系經典

是要破除衆生的

人法二執的

所以側重講無相

但又不是斷滅見

無相又無不相

在離事相的情况下

還要修一切善法

則得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說無量壽經》

是從妙有的層面建立的

這兩部經一個是從

“ 性 ” 上來說

一個從 “ 相 ” 上來說

“ 性、相 ” 本身是圓融的

《金剛經》講的 “ 真空 ”

裡面就含着妙有

《佛說無量壽經》

描述的 “妙有” 當中

全體都是從真空裡面

呈現出來的

“ 真空妙有 ”

才是大乘中道了義

所以讀誦《金剛經》

以這種誦經的功德

回向 往生淨土

也是可以的

這兩部經不僅不矛盾

恰好是"相輔相成"

從了生死的角度來看

還是要依

《佛說無量壽經》

所說的法門

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的方法去做

通過"信願念佛",

帶業往生極樂世界

《金剛經》

所呈現的

無相無不相的境

就全體彰顯出来

這兩部經

就是圓融無礙了

…………。

(一)

人人本具

如如不動之般若自性,

亦名

摩尼珠、衣裡明珠、

真如、佛性、覺性、

中道、實相、涅槃。

(諸法一如,萬物平等)

(心佛衆生,三無差別)

===================


"金剛經"曰:

須菩提。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是名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即自性清淨心)


***************

六般神用空不空

一顆圓光色非色

***************


此般若自性,

住處無方所,用時無痕跡。

所謂

心月孤"圓","光"吞萬象。

寂而常照,照而常寂。


"印光大師"開示:

心佛衆生,三無差別。

"此無差別之心(自性)",

虛靈洞徹,澄湛常恆,

即寂即照,非有非空,

絕凡聖之名稱,

無生滅之幻象。


譬喻實相:

無相無不相。

(六般神用空不空)

無在無不在。

(一顆圓光色非色)

所謂

真空不空,妙有非有。


(空而不空、無住生心)

(不空而空、生心無住)

(無住生心,是一不二)

(空有雙離,空有雙彰)

(空有同時,無實無虛)

(非有非空,圓融無礙)

(不落二邊,一道清淨)


"般若心經"曰: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印光大師"云:

此之色空,

寂照雙彰、雙泯,

色空雙即、雙離,

之色空也。


若見及此,

自可親證"真如佛性"。


*******************

入道修行,與道相應,

感應道交,不思議也!

*******************


****************

與般若自性相應,

六般神用空不空,

一顆圓光色非色,

果報難以思議也!

****************


以下節錄自

江味農居士著

金剛經講義節要。

淨空老和尚節錄。


"華嚴經"云:

一切眾生,

皆有如來智慧覺性,

但以妄想執著所障,

不能證得。


妄想,分別心是。

執著,我法二執是。


大乘以自度度他為本,

自度度他以六度為本,

六度以"般若"為本。


般若

是自性本具正智,

"照見事實真相",

此即"佛之知見"。


衆生之知見:

諸法緣生,未見本性,

逐相而轉,迷而不覺。


諸佛之知見:

緣生性空,有即非有,

當體即空,覺而不迷。


因"迷"而成六道輪廻,

因"悟"而有三乘佛法。


****************

遣除"妄想執著",

念佛淨心之樞要。

****************


附註:


放下就能生大智慧。

放下分別我相(四相),

放下執著我見(四見)。

就是

清淨心念佛,

念佛清淨心。

這是

念佛淨心之樞要。


"般若心經"云:

觀自在菩薩,

行深

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

(破迷開悟,離苦得樂)

(了脫生死,出輪迴耳)


一切衆生,一切諸相,

悉皆"五蘊"所變現。


五蘊緣生,緣生性空,

當體即空,了不可得。


唯是"生住異滅"

剎那相續相、遷流相、

轉變相、因果循環相耳。


"佛說八大人覺經"云:


"心無厭足",

唯得多求,增長罪惡。

"菩薩不爾",

常念知足,安貧守道,

唯"慧"是業!


略釋:

因為

自己追求心中富有,

是精神世界的滿足,

因此,

有沒有錢

並不是最最重要的事。

"心中富有就是一切",

心靈貧乏者雖富猶貧!


"華嚴經"云:

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

衆生心垢淨,菩提月現前。


若是想要與

諸佛菩薩"感應道交",

重點還是在"自淨其心"。

(遣其分別執著取相之病)


猶如"華嚴經"云:

若人欲識佛境界,

當淨其意如虛空。


菩薩如同

圓滿皎潔的月亮,

以清涼的光輝,

平等普照大地,


是否能受到月光映照,

就要看是否有遮蔽了。


若是

衆生心中仍然充滿了

"貪欲、瞋恚、愚癡",

掩蓋了自己的真如佛性,

要如何能跟

佛菩薩感應道交呢?


*****************

以般若智慧眼為導。

菩薩願行自利利他。

緣起中道實相觀行。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


菩薩六度願行,自利利他,

願力能除業力,通達無我法,

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

以智慧"明鑒"本心(亦名真如),

以禪定"安樂"本心(亦名自性),

以精進"堅固"本心(亦名實相),

以忍辱"滌蕩"本心(亦名法身),

以持戒"清淨"本心(亦名寂滅),

以布施"解脫"本心(亦名涅槃)。


"淨空老和尚"開示:

境智尤須雙冥,

觀行要當並進,

理事從來不離。

境也,行門也,

諸六度,事也,

智也,觀門也,

般若,理也。

===============


佛法是透過

觀照一念心性(真如本性)

以及

實踐(踐行)在日常生活中。


日日薰修、常常思惟,

(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

讓自己從內在到外在的

一切產生改變(境智冥合),

因此而"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以下節錄自

江味農居士著

金剛經講義節要。

淨空老和尚節錄。


"金剛經"云:

須菩提。

所言法相者。

如來說即非法相。

是名法相。


一切法相,皆是假名。

本來即非。生即無生也。


此明

"不生法相"之所以然。


所謂"不生法相"者,

乃是

一切法相,本為緣生。

緣生之法,當體即空,

本性無故。


一切發心者,

當在

一如皆是(諸法一如)上,

"知見信解"。


此正「降伏」,

此即「無住」。


果能

知見信解如是如是。

則雖

"法相熾然",

"初何嘗生",

以本性不生故。

則不降伏而降伏。


無住而住,住而無住。

證入

無相無不相之真實性矣。


*******************

念念為

正法久住,常隨佛學。

念念為

芸芸不覺,苦難衆生。

*******************


讚佛偈

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

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

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咸令登彼岸。


回向偈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華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

大慈大悲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珠海合十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華嚴經"云:

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

衆生心垢淨,菩提月現前。


若是想要與

諸佛菩薩"感應道交",

重點還是在"自淨其心"。

(遣其分別執著取相之病)


猶如"華嚴經"云:

若人欲識佛境界,

當淨其意如虛空。


菩薩如同

圓滿皎潔的月亮,

以清涼的光輝,

平等普照大地,


是否能受到月光映照,

就要看是否有遮蔽了。


若是

衆生心中仍然充滿了

"貪欲、瞋恚、愚癡",

掩蓋了自己的真如佛性,

要如何能跟

佛菩薩感應道交呢?


*****************

以般若智慧眼為導。

菩薩願行自利利他。

緣起中道實相觀行。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


菩薩六度願行,自利利他,

願力能除業力,通達無我法,

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

以智慧"明鑒"本心(亦名真如),

以禪定"安樂"本心(亦名自性),

以精進"堅固"本心(亦名實相),

以忍辱"滌蕩"本心(亦名法身),

以持戒"清淨"本心(亦名寂滅),

以布施"解脫"本心(亦名涅槃)。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華嚴經"云:

一切眾生,

皆有如來智慧覺性,

但以妄想執著所障,

不能證得。

妄想,分別心是。

執著,我法二執是。

遣除"妄想執著",

念佛淨心之樞要。

(絕凡聖之名稱)

(無生滅之幻象)

(諸法一如,萬物平等)

(心佛衆生,三無差別)

==================


放下,

當下就能"生大智慧"。

放下分別我相(四相),

放下執著我見(四見)。

就是

清淨心念佛,

念佛清淨心。

這是

念佛淨心之樞要。


"淨空老和尚"開示:

境智尤須雙冥,

觀行要當並進,

理事從來不離。

境也,行門也,

諸六度,事也,

智也,觀門也,

般若,理也。

===============


佛法是透過

觀照一念心性

(真如自性、本性)

以及

實踐(踐行)在日常生活中。


日日薰修、常常思惟,

(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

讓自己從內在到外在的

一切產生改變(境智冥合),

因此而"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大乘以自度度他為本,

自度度他以六度為本,

六度以"般若"為本。


*****************

以般若智慧眼為導。

菩薩願行自利利他。

緣起中道實相觀行。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


菩薩六度願行,自利利他,

願力能除業力,通達無我法,

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

以智慧"明鑒"本心(亦名真如),

以禪定"安樂"本心(亦名自性),

以精進"堅固"本心(亦名實相),

以忍辱"滌蕩"本心(亦名法身),

以持戒"清淨"本心(亦名寂滅),

以布施"解脫"本心(亦名涅槃)。


珠海合十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菩薩願行/六度萬行/自利利他

願力能除業力,通達無我法,

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

以智慧"明鑒"本心(亦名真如),

以禪定"安樂"本心(亦名自性),

以精進"堅固"本心(亦名實相),

以忍辱"滌蕩"本心(亦名法身),

以持戒"清淨"本心(亦名寂滅),

以布施"解脫"本心(亦名涅槃)。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以下節錄自

江味農居士著

金剛經講義節要。

淨空老和尚節錄。


"金剛經"云:

須菩提。

所言法相者。

如來說即非法相。

是名法相。


一切法相,皆是假名。

本來即非。生即無生也。


此明

"不生法相"之所以然。


所謂"不生法相"者,

乃是

一切法相,本為緣生。

緣生之法,當體即空,

本性無故。


一切發心者,

當在

一如皆是(諸法一如)上,

"知見信解"。


此正「降伏」,

此即「無住」。


果能

知見信解如是如是。

則雖

"法相熾然",

"初何嘗生",

以本性不生故。

則不降伏而降伏。


無住而住,住而無住。

證入

無相無不相之真實性矣。

"淨空老和尚"開示:

境智尤須雙冥,

觀行要當並進,

理事從來不離。

境也,行門也,

諸六度,事也,

智也,觀門也,

般若,理也。

===============


佛法是透過

觀照一念心性(真如本性)

以及

實踐(踐行)在日常生活中。


日日薰修、常常思惟,

(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

讓自己從內在到外在的

一切產生改變(境智冥合),

因此而"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淨空老和尚"開示:

境智尤須雙冥,

觀行要當並進,

理事從來不離。

境也,行門也,

諸六度,事也,

智也,觀門也,

般若,理也。

===============


佛法是透過

觀照一念心性(真如本性)

以及

實踐(踐行)在日常生活中。


日日薰修、常常思惟,

(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

讓自己從內在到外在的

一切產生改變(境智冥合),

因此而"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

以般若智慧眼為導。

菩薩願行自利利他。

緣起中道實相觀行。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


菩薩六度願行,自利利他,

願力能除業力,通達無我法,

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

以智慧"明鑒"本心(亦名真如),

以禪定"安樂"本心(亦名自性),

以精進"堅固"本心(亦名實相),

以忍辱"滌蕩"本心(亦名法身),

以持戒"清淨"本心(亦名寂滅),

以布施"解脫"本心(亦名涅槃)。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1

人人本具

如如不動之般若自性,

亦名

摩尼珠、衣裡明珠、

真如、佛性、覺性、

中道、實相、涅槃。

=================

***************

六般神用空不空

一顆圓光色非色

***************

2

學佛念佛修行之要旨:

三皈依、四弘誓願。

歸心三寶:

皈依佛寶: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皈依法寶: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皈依僧寶:統理大衆,一切無礙。

四弘誓願:

自性眾生誓願度,自性煩惱誓願斷;

自性法門誓願學,自性佛道誓願成。

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

3

"金剛經"云:

云何為人演說,

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何以故,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諸法一如,法法皆如)

(心佛衆生,三無差別)

======================

"金剛經"又云:

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

"金剛經"又云:

須菩提。

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

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以下節錄自

江味農居士著

金剛經講義節要。

淨空老和尚節錄。

"金剛經"云:

須菩提。

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

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金剛經"云:

云何為人演說,

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何以故,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諸法一如,法爾如是)

(心佛衆生,三無差別)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4

佛者覺也,

阿彌陀佛,是無量覺。

念念是佛,即念念是覺。

覺者,

覺其本性本來無妄念也。

(諸法一如,法爾如是)

(心佛衆生,三無差別)

====================

以下節錄自

江味農居士著

金剛經講義節要。

淨空老和尚節錄。

5

佛法無他,

唯在覺了、悟了

宇宙人生之真實義耳。

放下分別執著取相病,

不住貪愛有,大智也,

不住瞋恨空,大悲也。

不住空有,一道清淨,

向內念佛,感應道交,

阿彌陀佛即我心,

我心即阿彌陀佛,

清心念佛、淨心念佛、

得見實相,能見如來。

原來

"西方極樂是我家鄉"。

(諸法一如,法法皆如)

(心佛衆生,三無差別)

===================

6

阿彌陀佛(亦名阿伽陀藥),

"佛中之王,光中極尊",

是一切萬法(物)的總持,

是一切萬法(物)的總綱,

是一切萬法(物)的導師,

是一切萬法(物)的本源,

是一切萬法(物)的理體,

是一切萬法(物)的歸處,

真是我們的"大慈悲父"。

"阿彌陀佛"

亦是無上大醫王,

"阿伽陀藥"

是無上解毒之妙藥方。

一個念頭阿彌陀佛,

一個方向極樂世界,

一個目標求生淨土,

一個願望萬法平等。

一真法界、極樂世界:

生佛同體,平等無二。

空有同時,諸法一如。

不生不滅,不斷不常,

不一不異,不去不來。

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無住生心,無實無虛。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7

願做念佛人,

西方禮慈尊。

=============

我有明珠一顆,

久被塵勞關鎖;

今朝塵盡光生,

照破山河萬朵。

自性彌陀不外尋,

妙轉如來正法輪,

如日中天遍法界,

非真非假名悟道。

8

正念阿彌陀佛即是正念般若自性。

自性即彌陀唯心即淨土心外無法。

無境唯識轉無明業識為般若空性。

阿彌陀佛是自性理體無相無不相。

彌陀佛盡虛空遍法界無在無不在。

印光轉煩惱業苦海為智慧功德海。

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即是空性。

曉知萬法畢竟空寂於諸法無所著。

啟動內在智慧鑰匙入清淨平等覺。

捨離貪瞋癡慢凡情俗見取相之病。

一行禪師金句我已到了我到家了。

就是此刻就是如此我念佛見彌陀。

(一)

人人本具

如如不動之般若自性,

亦名

摩尼珠、衣裡明珠、

真如、佛性、覺性、

中道、實相、涅槃。

(諸法一如,萬物平等)

(心佛衆生,三無差別)

===================


"金剛經"曰:

須菩提。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是名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即自性清淨心)


***************

六般神用空不空

一顆圓光色非色

***************


此般若自性,

住處無方所,用時無痕跡。

所謂

心月孤"圓","光"吞萬象。

寂而常照,照而常寂。


"印光大師"開示:

心佛衆生,三無差別。

"此無差別之心(自性)",

虛靈洞徹,澄湛常恆,

即寂即照,非有非空,

絕凡聖之名稱,

無生滅之幻象。


譬喻實相:

無相無不相。

(六般神用空不空)

無在無不在。

(一顆圓光色非色)

所謂

真空不空,妙有非有。


(空而不空、無住生心)

(不空而空、生心無住)

(無住生心,是一不二)

(空有雙離,空有雙彰)

(空有同時,無實無虛)

(非有非空,圓融無礙)

(不落二邊,一道清淨)


"般若心經"曰: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印光大師"云:

此之色空,

寂照雙彰、雙泯,

色空雙即、雙離,

之色空也。


若見及此,

自可親證"真如佛性"。


*******************

入道修行,與道相應,

感應道交,不思議也!

*******************


****************

與般若自性相應,

六般神用空不空,

一顆圓光色非色,

果報難以思議也!

****************


以下節錄自

江味農居士著

金剛經講義節要。

淨空老和尚節錄。


"華嚴經"云:

一切眾生,

皆有如來智慧覺性,

但以妄想執著所障,

不能證得。


妄想,分別心是。

執著,我法二執是。


大乘以自度度他為本,

自度度他以六度為本,

六度以"般若"為本。


般若

是自性本具正智,

"照見事實真相",

此即"佛之知見"。


衆生之知見:

諸法緣生,未見本性,

逐相而轉,迷而不覺。


諸佛之知見:

緣生性空,有即非有,

當體即空,覺而不迷。


因"迷"而成六道輪廻,

因"悟"而有三乘佛法。


****************

遣除"妄想執著",

念佛淨心之樞要。

****************


附註:


放下就能生大智慧。

放下分別我相(四相),

放下執著我見(四見)。

就是

清淨心念佛,

念佛清淨心。

這是

念佛淨心之樞要。


"般若心經"云:

觀自在菩薩,

行深

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

(破迷開悟,離苦得樂)

(了脫生死,出輪迴耳)


一切衆生,一切諸相,

悉皆"五蘊"所變現。


五蘊緣生,緣生性空,

當體即空,了不可得。


唯是"生住異滅"

剎那相續相、遷流相、

轉變相、因果循環相耳。


"佛說八大人覺經"云:


"心無厭足",

唯得多求,增長罪惡。

"菩薩不爾",

常念知足,安貧守道,

唯"慧"是業!


略釋:

因為

自己追求心中富有,

是精神世界的滿足,

因此,

有沒有錢

並不是最最重要的事。

"心中富有就是一切",

心靈貧乏者雖富猶貧!


"華嚴經"云:

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

衆生心垢淨,菩提月現前。


若是想要與

諸佛菩薩"感應道交",

重點還是在"自淨其心"。

(遣其分別執著取相之病)


猶如"華嚴經"云:

若人欲識佛境界,

當淨其意如虛空。


菩薩如同

圓滿皎潔的月亮,

以清涼的光輝,

平等普照大地,


是否能受到月光映照,

就要看是否有遮蔽了。


若是

衆生心中仍然充滿了

"貪欲、瞋恚、愚癡",

掩蓋了自己的真如佛性,

要如何能跟

佛菩薩感應道交呢?


*****************

以般若智慧眼為導。

菩薩願行自利利他。

緣起中道實相觀行。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


菩薩六度願行,自利利他,

願力能除業力,通達無我法,

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

以智慧"明鑒"本心(亦名真如),

以禪定"安樂"本心(亦名自性),

以精進"堅固"本心(亦名實相),

以忍辱"滌蕩"本心(亦名法身),

以持戒"清淨"本心(亦名寂滅),

以布施"解脫"本心(亦名涅槃)。


"淨空老和尚"開示:

境智尤須雙冥,

觀行要當並進,

理事從來不離。

境也,行門也,

諸六度,事也,

智也,觀門也,

般若,理也。

===============


佛法是透過

觀照一念心性(真如本性)

以及

實踐(踐行)在日常生活中。


日日薰修、常常思惟,

(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

讓自己從內在到外在的

一切產生改變(境智冥合),

因此而"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以下節錄自

江味農居士著

金剛經講義節要。

淨空老和尚節錄。


"金剛經"云:

須菩提。

所言法相者。

如來說即非法相。

是名法相。


一切法相,皆是假名。

本來即非。生即無生也。


此明

"不生法相"之所以然。


所謂"不生法相"者,

乃是

一切法相,本為緣生。

緣生之法,當體即空,

本性無故。


一切發心者,

當在

一如皆是(諸法一如)上,

"知見信解"。


此正「降伏」,

此即「無住」。


果能

知見信解如是如是。

則雖

"法相熾然",

"初何嘗生",

以本性不生故。

則不降伏而降伏。


無住而住,住而無住。

證入

無相無不相之真實性矣。


*******************

念念為

正法久住,常隨佛學。

念念為

芸芸不覺,苦難衆生。

*******************


讚佛偈

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

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

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咸令登彼岸。


回向偈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華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

大慈大悲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珠海合十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學佛念佛修行之要旨:

三皈依、四弘誓願。

歸心三寶:

皈依佛寶: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皈依法寶: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皈依僧寶:統理大衆,一切無礙。

四弘誓願:

自性眾生誓願度,自性煩惱誓願斷;

自性法門誓願學,自性佛道誓願成。

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


重點節錄

本PO文如下:


念誦「般若心經」

可以使人行運,甚至致富,

其原因可以

從消極及積極兩方面來分析:


從消極一方先談,

心經可以使你行運,致富,

最直接地,是能令你「心中富有」。


無論你家財千萬,

還是貧無立錐,

都必須追求心中富有,

一個人心中富有,

才真正擁有快樂。


在佛教的角度而言,

一個人能擁有心中富有,

開心快樂,也就是『佛』了。


***********************

心經的宇宙觀,

能令你通過背誦,

慢慢感染到

宇宙就是我,

我便是宇宙的智慧,

萬物皆在我的宇宙之內,

世界的財寶,

皆在我的口袋之中,

自己要不要拿來用,

"決定於自己"。

***********************


***********************

因為

自己追求心中富有,

是精神世界的滿足,

因此,

有沒有錢

並不是最最重要的事。

"心中富有就是一切",

心靈貧乏者雖富猶貧!

***********************


附註:


"佛說八大人覺經"云:


心無厭足,

唯得多求,增長罪惡。

菩薩不爾,

常念知足,安貧守道,

唯"慧"是業。


"永嘉大師證道歌"云:


窮釋子,口稱貧,

實是身貧道不貧,

貧則身常披縷褐,

道則心藏無價珍。


摩尼珠,人不識,

如來藏裡親收得,

六般神用空不空,

一顆圓光色非色。


珠海合十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

"金剛經"云:

云何為人演說,

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何以故,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諸法一如,法法皆如)

(心佛衆生,三無差別)

======================


"金剛經"又云:

是故

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


"金剛經"又云:

須菩提。

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

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以下節錄自

江味農居士著

金剛經講義節要。

淨空老和尚節錄。


證得"諸法一如",

謂之「法無我」。

通達"一如之諸法",

謂之『無我法』。


佛說一切法"無我",

因佛已證

"無我理",具無我智,

能於

"一切法中無我",

故曰「法無我」。


知一切法

"無我,得成於忍"。


是明其不但於

一切法能知無我,

且"安忍於無我",

故曰「法無我」。


令通達

本來無我之一切法,

故曰『無我法』也。

猶言"去分別之妄心",

本無分別之真性(自性)耳。


一切法皆無我,

則一切皆無我法。


故自

「著衣持缽,入城乞食」,

乃至

「還至本處,敷座而坐」,

皆所以表示"無我之法"也。

此正

"諸法一如",

"一切法皆是佛法"的氣象。


眾生於一切法,

動生障礙,不能通達,

因"偏執"故。

(妄想分別執著三煩惱)


偏執即是我見。

今令

開佛圓見,圓則不執。

開佛正知,正則不偏。


開通無我之智慧,

達到無我之理體。

必先通達其知見。

俾得

見無不圓,知無不正。


讚佛偈

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

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

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咸令登彼岸。


回向偈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華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

大慈大悲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珠海合十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

佛者覺也,

阿彌陀佛,是無量覺。

念念是佛,即念念是覺。

覺者,

覺其本性本來無妄念也。

(諸法一如,法爾如是)

(心佛衆生,三無差別)

====================


以下節錄自

江味農居士著

金剛經講義節要。

淨空老和尚節錄。


一切眾生,從本以來,

不了達"十法界理事",

唯一真如(自性),

同體平等。

念念相續,未曾離念,

謂之"無始無明"。


歸源無二路,方便有多門。

"念佛一法",

尤為

斷念方便之方便。


不念他念而念佛,

亦是

"轉換一個念頭"。


念佛則是淨念。

換一個清淨念,

以治向來染濁之念,

以治向來雜亂之念。


*********************

今曰斷除,

是除其病,非除其法。

斷妄歸真,便恍然大覺,

了達"萬法一如",

本是"一真法界"。

本無"人我差別",

則"萬念冰消"。

*********************


須"徹底覺悟",

根身器界一切境相,

皆是"空花水月"。

迷著計較,徒增煩惱。


無始來"習氣之深",

雖知

相皆虛妄,而攀緣不息。


必須於動念處著力,

向心源(心性、自性)上返觀。

(返聞聞自性,返念念自性)


五蘊六根、

山河大地等一切法,

皆是"唯心所造"。

(共業與不共業)

(引業與滿業)


佛令

一切法不應住著,

是遣其

分別執著取相之病,

與一切法並不相干。


取相之病若除,

則內而五蘊,

外而山河等一切法,

便如《楞嚴經》所說,

咸是妙淨明心性淨明體。

此法法皆如之真實義也。


讚佛偈

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

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

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咸令登彼岸。


回向偈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華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

大慈大悲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珠海合十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

佛法無他,

唯在覺了、悟了

宇宙人生之真實義。

放下分別執著取相病,

不住貪愛有,大智也,

不住瞋恨空,大悲也。

不住空有,一道清淨,

向內念佛,感應道交,

阿彌陀佛即我心,

我心即阿彌陀佛,

清心念佛、淨心念佛、

得見實相,能見如來。

原來

"西方極樂是我家鄉"。

(諸法一如,性本同體)

(心佛衆生,三無差別)

===================


弘一大師學識淵博不是為了征服

別人而是為了看清楚自己的渺小

地藏經衆生業力能敵須彌障聖道


運用金剛般若大智慧若菩薩有我

人衆壽相即非菩薩打破戰勝自己

無始煩惱習氣分別執著取相之病


著相修行百千劫無相修行剎那間

取相之病若能除便如楞嚴云咸是

妙淨明心性淨明體此法法皆如義


心佛衆生三無差別生佛同體平等

遣分別我相六識除執著我見七識

六七既轉我法雙空則見法法一如


夢參老和尚說佛教教法信解行證

信了明白了作法意義就照著去做

就是修行實踐心行合一大小證得


讚佛偈

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

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

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咸令登彼岸。


回向偈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華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

大慈大悲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珠海合十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亦名阿伽陀藥),

"佛中之王,光中極尊",

是一切萬法(物)的總持,

是一切萬法(物)的總綱,

是一切萬法(物)的導師,

是一切萬法(物)的本源,

是一切萬法(物)的理體,

是一切萬法(物)的歸處,

真是我們的"大慈悲父"。


"阿彌陀佛"

亦是無上大醫王,

"阿伽陀藥"

是無上解毒之妙藥方。


"大方廣佛華嚴經"曰:

願一切衆生

永離病身得如來身。

願一切衆生

如阿伽陀藥

能除一切煩惱衆毒。

願一切衆生

作大藥王永除衆病

不令重發。


一個念頭阿彌陀佛,

一個方向極樂世界,

一個目標求生淨土,

一個願望萬法平等。


一真法界、極樂世界:

生佛同體,平等無二。

空有同時,諸法一如。

不生不滅,不斷不常,

不一不異,不去不來。

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無住生心,無實無虛。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讚佛偈

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

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

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咸令登彼岸。


回向偈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華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

大慈大悲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珠海合十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在宇宙中最吉祥的話,就是這句南無阿彌陀佛」

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具足無量功德,是宇宙中最吉祥的話。一切語言中,佛號最吉祥; 一切諸佛中,彌陀最尊貴;一切諸法中,念佛最殊勝。

阿彌陀佛又叫無量壽佛,無量光佛,《無量壽經》言:「其有眾生遇斯光者,三垢消滅,身意柔軟,歡喜踴躍,善心生焉。」這裡所說的遇斯光者,並不是說看到阿彌陀佛放光照你,而是說你聽到、看到、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遇斯光者。然後就怎麼樣呢?

「三垢消滅」,就是說把所有不好的東西都給除掉了,既然不好的東西都除掉了就怎麼樣呢?「身意柔軟,歡喜踴躍,善心生焉」。所以把這句最吉祥的祝福南無阿彌陀佛,送給大家。

《大悲經》言:「一稱佛名,以是善根,入涅盤界,不可窮盡。」一稱南無阿彌陀佛,所具足的善根無量無邊,可以進入極樂國土。

《觀經》言:「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我們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憶佛念佛,當下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了。

《經》言:「若人以四天下七寶,供養佛及菩薩、緣覺、聲聞,得福甚多;不如勸人,念佛一聲,其福勝彼。」如果有人將小千世界四天下寶藏全部供養佛、菩薩、聖人,得到的福報很多;這樣多的福報,比較起來,不如勸人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

《涅盤經》言:「佛告大王:‘假令開大庫藏,一月之中,佈施一切眾生,所得功德,不如有人,稱佛一口,功德過前,不可較量。」假如把國王的寶庫打開,一個月之內,佈施一切眾生,這個人所得的功德很大。但是,還不如張口念一句佛,念佛的功德大大超過上述功德,不能為比。

《大智度論》云:「譬如有人,初生墮地,即能一日行千里,足一千年,滿中七寶,奉施於佛;不如有人,於後惡世,一聲稱念,阿彌陀佛,其福勝彼。」

譬如有人一生下來就能日行千里,他足足走了一千年,你想想看,走了多遠!這麼一片大地上的寶藏,全部供養佛陀,其功德不如在釋迦牟尼佛滅度後稱念一聲南無阿彌陀佛。

善導大師云:「自余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全非比較也。」其他所有的修行,雖然都是善,都很好,但是,如果跟念佛比,就不能相比了。

敬請常念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願做念佛人,

西方禮慈尊。

=============


我有明珠一顆,

久被塵勞關鎖;

今朝塵盡光生,

照破山河萬朵。


自性彌陀不外尋,

妙轉如來正法輪,

如日中天遍法界,

非真非假名悟道。


鏡花水月當體空,

幻相塵埃身邊繞,

內外無塵清靜閒,

永恆安住極樂國。


身在紅塵娑婆中,

心在佛國極樂界。

外無塵事到心田,

步步無非極樂蓮。


*********************

用自性清淨心念佛,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緣起中道實相觀行。

*********************


"念佛心要頌"


無邊剎海"海涵空",

海空全是"蓮華宮"。

蓮宮周遍"遍空海",

空海獨露"彌陀容"。

阿彌陀佛"不生滅",

難覓難拈"水中月"。

絕非離句"如是身",

如是感通"如是說"。

我與彌陀"本不二",

背覺潛生"忽成異"。

從今掃盡"空有塵",

父子天然"兩相值"。

誓修三福"勤六念",

身口意業"無瑕玷"。

我今以此"念彌陀",

不見彌陀"終不厭"。

(一直念到見了彌陀)


一說/

"釋迦如來"說,

"阿彌陀佛"是法界身。


二說/

天台"智者"又言,

"實相"為體。


憑玆二說

"以為心要"。


則十萬億剎,

若臨明鏡矣。


宋/草庵法師/著作


讚佛偈

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

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

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咸令登彼岸。


回向偈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華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

大慈大悲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珠海合十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值得一看再看的好文<<問佛>>

為什麼不給世人一顆純淨的心,讓紅塵即極樂?

佛說:

我給了,每個人剛出生時,他們的心都是一樣的,至純至美至善至真,只不過當他們睜開雙眼,就被浮世的假相迷住了本性,讓心蒙上了灰塵。

我問佛:

佛為什麼是佛?

佛說:

我也是人,只不過我比你們少長了一顆心,我把心給了萬物眾生,所以我活的輕鬆,無我即佛。

我問佛:

那我是誰?為什麼我會在紅塵?

佛說:

你是我的孩子,只因貪玩淘氣懵懂無知墮了紅塵。

我問佛:

紅塵有愛嗎?為什麼我只覺得苦?

佛說:

有愛,因怕你們在紅塵受苦,我把愛全給了你們,只不過你們把它分割零落,據為己有,而且一但得到便不肯放手,患得患失,糾結無終,所以很苦。

我問佛:

我們還能回家嗎?您是不是已把我們捨棄不顧?

佛說:

我牽不住你們墜落的腳步,我已痛心疾首,我每時每刻都張開雙臂候著,不敢闔眼等著,盼你們回頭,只是你們背負的太多,只聽得到自己的氣喘吁吁,聽不到我泣血的呼喚,其實,我比你們更想讓你們回家。

我問佛:

我該怎麼做,才能回到您的身邊?

佛說:

在你們跑進紅塵時,我在你們心裡都種了一顆菩提種子,你只管照顧它生根發芽,等到枝繁葉茂花開果結時,會有一路的綠樹成蔭帶你回家。

我問佛:

我為什麼看不到路在哪裡?

佛說:

其實你已經上路了,只不過走著走著,你只顧了路邊的風景,你追蝴蝶折花朵逗小草,背離了初衷,你,迷路了!

我問佛:

我該怎麼辦?我要回家。

佛說:

停停腳步,想想清楚,不為來世,不負今生,有時後退是向前。

我問佛:

我能和您一樣成佛嗎?

佛說:

傻孩子你不知道嗎?其實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我是你放不下的你自己,只不過你被心所累,忘了自己是誰,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我問佛:

我為什麼看不到您的影子?

佛說:

扔掉你的負累,抬頭看看天,我和你咫尺天涯。

我問佛:

我的家究竟在哪裡?

佛說:

在你們流浪紅塵的時候,為等你們回家,我在蓮池種下荷花,八寶洗塵,妙音滌心,蓮朵如輪,灼灼其華,那裡便是你的家!

正念阿彌陀佛即是正念般若自性。

自性即彌陀唯心即淨土心外無法。

無境唯識轉無明業識為般若空性。


阿彌陀佛是自性理體無相無不相。

彌陀佛盡虛空遍法界無在無不在。

印光轉煩惱業苦海為智慧功德海。


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即是空性。

曉知萬法畢竟空寂於諸法無所著。

啟動內在智慧鑰匙入清淨平等覺。


捨離貪瞋癡慢凡情俗見取相之病。

一行禪師金句我已到了我到家了。

就是此刻就是如此我念佛見彌陀。


讚佛偈

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

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

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咸令登彼岸。


回向偈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華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

大慈大悲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珠海合十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