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Q222常常薰修重要PO

有人問釋尊.佛法在那裡.

尋尋又覓覓.一年復一年.

汝不知佛法.就在內心中.

若是悟心性.不再煩惱轉.

大地及山河.皆是如來現.

我心若清淨.佛在我心中.

流星劃黑夜.靈山放毫光.

南無阿彌陀佛普愿諸位!

佛子如理思維如法而行!

持之以恆方能安心如意!

行解相資究竟常樂我淨!

淨空老和尚開示

依梵網菩薩心行

修自性覺正淨法

入華嚴無礙境界

住彌陀寂光淨土

念念為芸芸不覺苦難衆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

念念為正法久住,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

六大宗旨:不爭,不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語。

感恩一切,懺悔一切,慈悲一切。諸法本一如、平等、不二。

不住空有/不落二邊/一道清淨/圓融無礙。真誠清淨平等正覺。

"華嚴經"曰:

一切法從心想生。

(唯心所現,唯識所變)

(性相一如,真妄不二)

(無二之性,即是佛性)

=========================

當你體悟了

"佛心即為己心"。

(妄心幻影,佛心恆常)

佛心如太虛空,

真實不虛,如常不變。

虛靈洞徹,澄湛常恆。

即寂即照,非有非空。

絕凡聖之名稱,

無生滅之幻象。

妄心夢幻泡影,

幻有幻住,五蘊無我,

唯是"剎那生住異滅"

因果相續之遷流相也。

緣生之法,相有性無,

生滅變異,虛偽無主。

豁然開朗,恍然大悟/醒,

平等法界,法本無我。

諸法空相,法本無生。

佛在心中,心中有佛。

心佛衆生,三無差別。

踐行

無緣大慈大悲大愛心行。

身來身去本是三昧(夢幻),

身來身去本是菩提(煩惱),

身來身去本是法身(五蘊),

身來身去本是涅槃(生死),

身來身去本是解脫(幻住),

身來身去本是一如(差別),

身來身去本是無生(生滅),

身來身去本是真常(無常),

身來身去本是陽焰(雲煙),

身來身去本是無念(有念),

身來身去本是無為(有為),

會有甚麼好處呢 ?有!

你這輩子會過著

清淨平等自在安樂的生活!

(過般若空性智慧的生活)

(華嚴中道無礙圓融境界)

(放下妄想分別執著煩惱)

(慈悲喜捨卻貪瞋悟禪心)

(瞭知轉念工程的重要性)

(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

"華嚴經"曰:

戒為無上菩提本,

應當一心持淨戒。

(受持三聚淨戒)

(梵網菩薩心行)

"宣化上人"曰:

不爭、不貪、不求、

不自私、不自利、

不妄語。此乃

成佛的重要之根本。

=================


以下

重點節錄本PO文:


《一心皈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是無量清淨,

沒有人間凡夫的私心執著。


唯有

修無染、

無漏的菩薩道,

就能

證得無上的佛果。


一般的凡夫

都有親疏遠近厚薄之分,

即使講慈悲、仁愛,

都仍帶有感情的成分在,

只要有私心夾在其中,

"便不能叫作清淨"。


阿彌陀佛

清淨的光、平等的光

來照耀我,

使我在愚昧煩惱之中

得到安慰,

得到心開意解,

讓我們業障消除。


阿彌陀佛

的本誓願力的光,

不是

我們用肉眼可以看到的,

但是

我們能夠感受到、接收到。


持念阿彌陀佛聖號,

讀誦阿彌陀佛經典,

實際上我們就是被

阿彌陀佛

的清淨、智慧、

本願之光所照。


能夠念佛、

拜佛而見到光,

見到阿彌陀佛的像,

便是修行者的心有所感,

而佛有所應,

使其見光、見華、見像。


如果大家的福德、

或是某一個人

修行的力量特別強,

就有這種瑞相顯現;

有時只有一個人看到,

有時許多人都能看到。


************************

阿彌陀佛

用清淨的、慈悲的、

智慧的光來照著我們,

而且用佛的慈悲誓願力

來"攝受我們"。

************************


************************

我們以

正念分明

來稱誦阿彌陀佛如來的名號,

乃為了行菩薩道,

為了求生西方的彌陀淨土。

************************


楞嚴經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則明示:

以念佛心,入無生忍,

今於此界,攝念佛人,

歸於淨土。


因此:

以菩提心

為淨土之本源,

以念佛心

為淨土法門之要行。


迴向: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感恩的心

珠海合十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一心皈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末學早、晚 誦經、念佛、念咒,不曾間斷,我不是專修淨土法門。但我,[一心皈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一心可有三層意思:

第一層是指真心和直心;

第二層是指專注一意;

第三層則是一直到成佛為止,不會改變信心和願心。

阿彌陀佛是無量清淨,沒有人間凡夫的私心執著。唯有修無染、無漏的菩薩道,就能證得無上的佛果。

一般的凡夫都有親疏遠近厚薄之分,即使講慈悲、仁愛,都仍帶有感情的成分在,只要有私心夾在其中,便不能叫作清淨。

阿彌陀佛以清淨的光、平等的光來照耀我,使我在愚昧煩惱之中得到安慰,得到心開意解,讓我們業障消除。

阿彌陀佛的本誓願力的光,不是我們用肉眼可以看到的,但是我們能夠感受到、接收到。

持念阿彌陀佛聖號,讀誦阿彌陀佛經典,實際上我們就是被阿彌陀佛的清淨、智慧、本願之光所照。

能夠念佛、拜佛而見到光,見到阿彌陀佛的像,便是修行者的心有所感,而佛有所應,使其見光、見華、見像。

如果大家的福德、或是某一個人修行的力量特別強,就有這種瑞相顯現;有時只有一個人看到,有時許多人都能看到。

願阿彌陀佛用清淨的、慈悲的、智慧的光來照著我們,而且用佛的慈悲誓願力來攝受我們。

我們以正念分明來稱誦阿彌陀佛如來的名號,乃為了行菩薩道,為了求生西方的彌陀淨土。

《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則明示:「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

因此:以菩提心為淨土之本源,以念佛心為淨土法門之要行。

迴向: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南無阿彌陀佛

念佛,當下即是

與如如不動

之真如本性自性相應,

與阿彌陀佛大慈悲父

心心相應,光光相照。

無量覺無量光無量壽。

"西方極樂是我家鄉"。

==================


念佛,當下即是

"轉識成智"。

轉煩惱業苦海,

為智慧功德海,

為彌陀大願海。


能"戰勝"

無始貪瞋癡煩惱習氣,

除分別執著取相之病,

遣"生滅法"

入不生不滅之自性心體,

返妄歸真,復本心性耳。


能"超越"

我法二執見諸法一如。

永脫生死之六道輪廻。


微塵、世界是幻,

色身亦然。

但凡夫之人,

"貪著其事"。


由於

不知是

四大五蘊之假合耳。

不知

一切諸相,一切衆生,

悉皆五蘊緣生所變現。


因緣生法,緣生性空,

相有體空,當體即空。

如空中花,如水中月,

絕非實物,如幻如化。


諸法本一如,萬物悉平等,

無有

貴賤、好醜、高低等差別相。


自性心體,從本以來

平等平等,不變不異,

不生不滅,不去不來,

動靜一如,諸法一如,

法法皆如,法爾如是。


"六祖法寶壇經"曰: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何期自性,本無動搖。


"六祖法寶壇經"又曰: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以下節錄自

江味農居士著

金剛經講義節要。

淨空老和尚節錄。


"圓覺經"曰:

如來因地修圓覺者,

知是空花,即無輪轉。

亦無"身心受彼生死"。

非作故無,本性無故。


此言自性

既"本不生",則亦不滅。

故曰「本性無」。


發心

便應覺照"本不生之性",

故曰

因地修圓覺。


如是修者,

知彼"一切生滅幻相",

儘是空花,有即非有,

故"不為幻境所轉"矣。

與「知幻即離」義同。


上引經文,當可了然,

向本不生處覺照,

為除無明之妙法。


"本不生處",

即於未起念時,

向不動處,

攝心覺照(觀心),

以成其不取。


於遇緣時,

堅持不取,

"圓滿其不動"。

庶於

如如性體,得有入處。


"金剛經"曰: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六喻以

『夢』喻為總。餘喻為別。

令人一聞,

便明瞭

"緣生之法,當體皆空"。


一切

悲歡離合,得失窮通。

轉眼成空,了無所得。


若乃

迷戀塵世,計較分別,

執著不捨。真癡人說夢也。

此偈正"喚醒眾生速覺"耳。


虛妄現有,考實則無。

因心造業,循業而現。

壽夭好醜,因果難逃。


然五蘊本身,

已了不可得,

何況假合之幻身,

其為似有實無可知。


了不可得者,

"有即非有"也。


識心「如幻」,

世界「如泡」,

此身「如影」。

身心世界,虛幻非實。

一切有為法相可知矣。


「如露如電」,

所謂生命在呼吸間。

當加緊用功,如救頭燃也。


觀此六喻,

雖是觀諸法空相。

即是觀如如之性。


以性相本來融通。

故觀緣生,

即可

契入如如不動。


無為法性,

從觀有為法相如夢幻入手。

便是兩邊不著,合乎中道。


住於所修之法,

住於所說之法,

住於所得之法,

"則皆是作夢"。


總之,

觀一切染淨法如夢者,

意在通達

一切有為法本無可得也。


一心清淨,有何可得乎。

若有所得,即非清淨矣。


****************************

作如夢之觀,

正是

"照破我法二執之寶鏡"也。

****************************


讚佛偈

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

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

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咸令登彼岸。


回向偈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華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

大慈大悲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珠海合十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金剛經"曰: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是名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著相修行百千劫)

(無相修行剎那間)

(入無相無不相真實性)

==================


菩提自性本來是清淨,

我們本來清淨法身佛。


迴光返照,返觀內照,

向內念南無阿彌陀佛,

遣分別執著之生滅心,

除攀緣妄想之生滅法。

念佛"轉識成智"。


***************

轉迷邪染法,

為覺正淨法。

***************


證諸佛法界無差別相,

入華嚴理事無礙境界,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若能了知

"無明業識心",

即是生死輪廻六道心。


體本清淨心,"無念無相",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若能了知

心外無境,境外無心,

心境無二,境智冥合。

一切即一心,心即一切,

則無罣礙,萬事畢耳。


生活即修行,

"捨識用根,用真心也"。

遣分別執著取相之病也。

心佛衆生,三無差別也。

諸法一如,萬物平等也。


以下節錄自

江味農居士著

金剛經講義節要。

淨空老和尚節錄。


"圓覺經"曰:

如來因地修圓覺者,

知是空花,即無輪轉。

亦無"身心受彼生死"。

非作故無,本性無故。


此言自性

既"本不生",則亦不滅。

故曰「本性無」。


發心

便應覺照"本不生之性",

故曰

因地修圓覺。


如是修者,

知彼"一切生滅幻相",

儘是空花,有即非有,

故"不為幻境所轉"矣。

與「知幻即離」義同。


上引經文,當可了然,

向本不生處覺照,

為除無明之妙法。


"本不生處",

即於未起念時,

向不動處,

攝心覺照(觀心),

以成其不取。


於遇緣時,

堅持不取,

"圓滿其不動"。

庶於

如如性體,得有入處。


當知人生在世,

一切遭逢,

莫非無明妄識業緣所變現。

(自己的五蘊業力因果劇本)


世間即是戲場,

"順逆諸境",

雖歷歷身受,

其實皆如幻耳。


智者便當自警,

轉眼即下臺矣,

"豈可當真"。


當知

因果難逃,

因果可畏。


世界

則由一切眾生,

於性海中,起無明風,

造此"共業"之所結成。

故以『泡』喻之。


色身

則由性光之所變現。

故以『影』喻之。


"此世此身",

與泡影

"同一(五蘊)緣生"。


可見身世,

亦與泡影同一虛妄。

豈可迷為真實。


"楞嚴經"曰:

認悟中迷,晦昧為空。

空晦昧中,結暗為色。

色雜妄想,想相為身。


此段經文,明白開示,

虛空、世界、色身,

全由眾生

昏擾擾的妄想之所變現。

(一切法從心想生。)


妄想本非真實。

"剎那生滅"。

由其變現之身世,

"豈能真實"乎。

(生住異滅剎那相續相)

(生滅變異,虛偽無主)

(徒增妄想業力而已)


讚佛偈

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

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

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咸令登彼岸。


回向偈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華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

大慈大悲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珠海合十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