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三祖僧燦信心銘真妄1

禪宗三祖僧璨大師及其《信心銘》淺說 ( 一 ) 王家軒 刊載於「美佛慧訊」154 期 2015 年 1 月

8

《金剛經》說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不起順逆的念頭即無所住,而生本具的清淨心即是得現前。諸法如如,本來現前,但有順逆,落於兩邊, 以假遮真;順自順,逆自逆,因緣生因緣滅,順逆皆方便,聖性無不通。 偈言:「順逆不見亦不見,既無所住生無心。」

11

【唯滯兩邊,寧知一種。】

( 或作【惟滯兩邊】)

如果停滯於

動靜、能所,惑於兩邊,

不識諸法本如,不屬相對,

怎能體會

一種平懷的平等真義。


真如本體平等,

超出因果,離諸對待,

貫通古 今,不立凡聖,

如虛空遍一切處,

非動非靜,無能無所,

不生不滅,湛然 常住。


從本已來,性自具足,

若能於一切時,

不起妄念,於諸妄心,

不加 用心,心心永寂,

無住生心,生心無住,

二無所著,

頓入一真法界。

偈言:

「即動即靜說動靜,一應萬變而常寂。」

1/16

禪宗三祖僧璨大師及其《信心銘》淺說 ( 一 ) 王家軒 刊載於「美佛慧訊」154 期 2015 年 1 月

《信心銘》是禪宗三祖僧璨大師(北魏〜隋,西元六世紀初 〜 606 年) 的悟道精髓,也是漢傳佛教禪宗修道的重要指引。西元五、六世紀間,真 常唯心的經論與大乘禪觀傳入中國,南天竺菩提達摩從西方傳來禪法,以 一印之法,密印於眾意,示人以諸佛心要,發展、演化成為禪宗。《編年 通論》1 說 : 時人疑而未思,並未廣為信受,傳法於二祖慧可後,雖然漸 被接受,但人思而未修,依之修者有限,傳於三祖僧璨,真如法味日漸月 漬,才逐漸有信解行證,再傳於四祖道信,領眾五百弟子,開展禪院的團 體共修,聖嚴法師說其為禪思想和修證的觀法上,「到達把禪解釋成為體 驗的和精神的,並以此作為修行觀法的程度。」2 僧璨大師 傳法因緣 根據《景德傳燈錄》3 卷 3 所載,僧璨大師初見二祖慧可時為居士身, 當時已四十多歲 ( 北齊天保二年,西元 551 年,由此推算世壽約九十多歲 ), 生平不詳 ( 根據《編年通論》或說是徐州人 )。因身纏風疾,請二祖為之 懺罪,師曰 : 「將罪來,與汝懺」,居士良久云 : 「覓罪不可得」,師曰 : 「我與汝懺罪竟,宜依佛法僧住」,今見二祖已知是僧,所以問何為佛、 法 ? 師曰 : 「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無二,僧寶亦然。」居士於言 下大悟,說 :「今日始知罪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如其心然,佛、 法無二。」悟罪性皆從心生,還從心滅,明心之本不在內外中間,當體空 寂,覓罪了不可得;心性本空,諸法亦然,觀心無心,法不住法,佛、法 無二,三寶皆如。二祖深為器重,即為剃度,取法名僧璨。 二祖付法傳衣後說傳法偈 :「本來緣有地,因地種花生,本來無有種, 花亦不曾生。」(《六祖壇經》作 :「本來緣有地,從地種花生,當本元無 地,花從何處生?」) ,並開示「汝受吾教,宜處深山,未可行化,當有 國難。」( 二祖付法之後,於鄴都隨宜說法三十多年方終,世壽一百零七

2

歲 ) 二祖傳法給三祖僧璨時,正逢北周武帝廢佛的法難,當時局勢動盪, 僧眾被迫還俗,身負道統衣缽傳法的重責大任,必須隱姓埋名,於是與二 祖同隱於舒州的皖公山 ( 安徽省天柱山 ),後來辭往太湖司空山隱居,居 無定所,十多年不為人知。八十多歲時 ( 隋開皇十二年,西元 592 年 ),十 四歲的沙彌道信,來禮師乞與解脫法門,三祖承續達摩禪法的宗風,回答 問題時每從反詰問處著手,於是反問道信 :「誰縛汝 ?」使你無法解脫 ? 道 信答 :「無人縛」,没有人束縛我,三祖又說 : 「既無人縛,何更求解脫 乎 !」既然本自無縛,没有人被束縛,還尋求什麼解脫 ! 只要迴心返照, 不從他求,心無罣礙,就解脫自在,沙彌道信聽了言下大悟。 三祖九十多歲時,知道因緣已成熟,傳法給四祖道信大師,開示《法 華經》「會三歸一」的一乘法義,為四祖說傳法偈 :「花種雖因地,從地 種花生,若無人下種,花地盡無生。」(《六祖壇經》作:「花種雖因地, 地上種花生,花種無生性,於地亦無生。」) 後往嶺南羅浮山優游兩年回 到原址,為四眾說完心要法,於法會大樹下合掌立終。《楞伽師資記》4 記載三祖入滅前說 :「餘人皆貴坐終,嘆為奇異,余今立化,生死自由。」 一般人以坐著入滅為希有難得,而當以站著入滅,以示生死自由,說完就 以手攀樹枝立終。唐代宗大曆七年諡鏡智禪師 ( 或作鑑智禪師 ),建覺寂 塔於山谷寺 ( 安徽天柱山三祖寺 )。 僧璨大師 法脈傳承 自從達摩祖師大意傳來中國,以《楞伽經》四卷密傳法印,禪風漸由 文字教法禪 ( 達摩之前的三傳 : 1. 後漢安世高的禪淨雙修,2. 後秦鳩摩羅 什的禪學思想,3. 東晉覺賢的專修禪觀,譯出《六十華嚴》,禪法結合華 嚴思想 ) 轉變為不立文字的證法禪。再經由南頓北漸分河飲水,宗風轉變 後,已非三傳的教法禪或達摩的證法禪,而是慧能大師的頓悟禪。東初法 師在《中國禪宗歷史之演變》5 說 :「六祖以前之中國禪宗,乃印度禪非中 國禪,六祖以後之中國禪宗,乃中國禪非印度禪。」

3

禪宗從達摩祖師以來關於禪師們的事跡,通過「傳說」而由弟子或後 人逐漸記錄流傳。法脈的傳承反映在禪法的方便施設與演變,佛法(禪) 雖是自心的體驗(宗),卻仍可表示出來(教),印順導師在《中國禪宗 史》6 說 :「佛法已成為現實(時空中)人間的佛法。指雖不是月亮,但確 能引人去注意月亮,發見月亮。」 達摩禪經過慧可、僧璨、道信、弘忍而盛行,逐漸形成法脈的祖統說 而重視師承。達摩傳二祖慧可,再傳三祖僧璨,最早見於 唐貞觀十九年 ( 西元 645 年 )《續高僧傳》卷 25「釋法沖傳」7 :「今敘師承以為承嗣,所 學歷然有據。達摩禪師後,有惠可惠育二人,...... 可禪師後,粲禪師。」 雖然有近代學者懷疑三祖僧璨付法於四祖道信,這卻是五祖弘忍及其 門下傳說所公認的事實。禪宗三祖、四祖到五祖弘忍大師的法脈傳承,最 早見於 唐永昌元年(689 年)《唐中岳沙門釋法如禪師行狀》碑(簡稱 《法如行狀》)8 :「南天竺三藏法師菩提達摩,紹隆此宗,步武東鄰之國, 傳曰神化幽跡,入魏傳可,可傳粲(璨),粲傳信,信傳忍。」 相關記載也見於以下典籍文獻 : (1) 唐 景龍二年(708 年)釋淨覺集《楞伽師資記》:「承達摩禪師後, 其可禪師。...... 承可禪師後,其粲禪師。...... 唐朝蘄州雙峯山道信禪師承粲 禪師後。...... 雙峯山幽居寺大師,諱弘忍,承信禪師後。」 (2) 唐 張說撰(708 年)《荊州玉泉寺大通禪師碑銘并序》(簡稱《大 通禪師碑》)9 說:「自菩提達摩天竺東來,以法傳慧可,慧可傳僧璨, 僧璨傳道信,道信傳弘忍。繼明重跡,相承五光。」 (3) 唐 杜朏撰《傳法寶紀》10 ( 713 年 ) 序 :「唯東魏惠可,以身命求之, 大師傳之而去,惠可傳僧璨,僧璨傳道信,道信傳弘忍。」 (4) 唐永泰元年(765 年)《神會塔銘》11 :「自佛法東流,傳乎達摩,

4

達摩傳可,可傳璨,璨傳道信,信傳弘忍,忍傳慧能。」 (5) 唐大曆七年(772 年)獨孤及撰《賜諡碑》12 :「禪師號僧粲,不知 何許人,出見于周隋間,傳教於慧可大師。」 (6) 唐 圭峰宗密禪師《圓覺經略疏鈔》13 卷 4:「達摩至此方當第一, 慧可第二,僧璨第三,道信第四,弘忍第五,慧能第六。」 同樣法脈傳 承也見於其《中華傳心地禪門師資承襲圖》的圖示。 (7) 唐大中九年 ( 855 年 ) 裴休撰《唐故圭峰定慧禪師傳法碑并序》 (簡稱《圭峰禪師碑》)14 :「自大迦葉至於達摩,凡二十八世。達摩傳可, 可傳璨,璨傳信,信傳忍,忍傳能為六祖。」 (8) 宋 釋彥琪撰《證道歌註》15 :「初祖自西竺傳衣東土以表其信,至 曹溪六祖其道已行,便不傳衣唯傳法也。達摩傳可,可傳璨,璨傳信,信 傳忍,忍傳能,能即曹溪六祖大師。」 傳承代表了法脈的延續,同時也印證了禪者修證經驗的可靠性。聖嚴 法師在《明末佛教研究》16 說 :「禪宗的重視傳承,本來是為了防止濫冒, 所以要由傳承明確的明師,給予勘驗及印可之後,始得成為正統正式的禪 法的繼續傳授印證者。」 ( 請參見筆者整理的附表 :「禪宗【西天/東土】法脈傳承表」 )。 僧璨大師 修證內容及方法 僧璨大師以一相不在內外中間故,必言不以文字,但我們還是得從大 師對於悟境的文字反映 ( 悟後所說的法語 ) ,嘗試體會其修證的內容及方 法。有關三祖教法的文字記錄有 :

(1)《信心銘》一卷傳世,對禪宗初期思想的形成,影響顯著,也見證 了一位大師在動盪的年代中,如何盡其最大的努力來護法、弘法。 (2) 《楞伽師資記》所載,對四祖道信開示《法華經》「會三歸一」 的一乘法義 :「法華經云,唯此一事,實無二,亦無三,故知聖道幽通, 言詮之所不逮,法身空寂,見聞之所不及,即文字語言,徒勞施設也」。 (3) 默照禪法的觀點 : 唐代宗大曆七年,舒州刺史獨孤及撰《賜諡碑》 中的「寂照同修」:「其教大略,以寂照妙用,攝群品,流注生滅,觀四維 上下,不見法,不見身,不見心,及至心離名字,身等空界,法同夢幻, 無得無證,然後謂之解脫。」 (4) 華嚴圓教觀 17 : 僧璨大師雖為《楞伽經》絕想一乘 ( 頓教 ) 的傳承 者,但其教法也含有華嚴別教一乘 ( 圓教 ) 的思想。 《景德傳燈錄》卷 30,有「傅大士《心王銘》,三祖僧璨大師《信心 銘》,牛頭山初祖法融禪師《心銘》」的記載。另見於《聯燈會要》卷 30、 《五燈會元》卷 1、宋《宏智禪師廣錄》卷 9、《碧巖錄》卷 1、《釋氏通 鑑》卷 6、元《佛祖歷代通載》卷 10、《釋氏稽古略》卷 2 等,都記載了 《信心銘》為僧璨大師所作。清 祥符寺釋紀蔭撰《宗統編年》18,提及隋 大業元年 ( 605 年 ) 三祖「自羅浮山還,著信心銘」等語。 或有一說,認為《信心銘》是四祖道信別傳的牛頭山初祖法融禪師所 作。印順導師在《中國禪宗史》19 提到《信心銘》為三祖僧璨所作,只是 唐代江西洪州宗方面的傳說 ( 見《百丈廣錄》),如依江東永明延壽禪師所 傳 ( 見《宗鏡錄》),《心銘》是初傳本,《信心銘》是後人精治本,都是 牛頭法融禪師所作。 《楞伽師資記》所載三祖「不出文記,祕不傳法」,又說「文字語言, 徒勞施設」,四祖道信奉事三祖十二年,寫器傳燈,一 一成就,三祖為其

5

印可。如據上文來推測,四祖寫器傳燈,深知教外旨,終藉文字傳,《信 心銘》也許是四祖對弟子法融禪師的付囑開示,或也影響了《心銘》。 《信心銘》作者的爭議,暫且留待更多的古物文獻出土來考證,這裡 依《景德傳燈錄》所傳,三祖僧璨大師作的《信心銘》,來淺說其修證內 容及方法。 《信心銘》自心起信 銘印在心 佛教說信佛法僧三寶、信三世輪迴、信因果業報、信四諦緣起、信究 竟解脫。「信心」就是維摩詰居士所說的「直心」( 誠直心 ),深信眾生具 足六祖慧能大師說的「本自清淨、本不生滅、本自具足、本無動搖、能生 萬法」的真心 ( 真性的全體顯現 ),也就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佛心。 經藏開頭「如是我聞」的「如是」表示信心,因為相信所聞皆如。《大智 度論》卷 1 說 :「佛法大海,信為能入」,佛法甚深,有誠直的信心,才能 虛心領會。晉譯《華嚴經》卷 6 說 :「信為道源功德母,增長一切諸善法, 除滅一切諸疑惑,示現開發無上道。」《菩薩瓔珞本業經》卷 2 說 :「一切 眾生,初入三寶海,以信為本。」於佛法僧三寶生清淨信心(菩提心)是 一切佛道根本。 印順導師在《佛法概論》p.185 ~ 186 中,將對於三寶的「信心」分成 信順、信忍、信求、證信四個階次 ( 聖嚴法師分成仰信、解信、證信三個 層次 ) 。修行始於由尊敬仰慕而起仰信,純淨無私的「信順」三寶,信則 所聞之理會,順則師資之道成,依此而對佛法進求深刻的理解,生起正見 堅定的「信忍」,由於見得真實,信得深切,發起實現這淨信所願所行, 精進修學的「信求」,經實踐而體證真理,證悟了所信,達到淨心與正智

6

合一的「證信」。在「證信」之前,三寶在心外,佛是佛,我是我,開悟 後的信智合一,親證三寶都在自己心中,佛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理想,而是 現實人間直下可以體現,本來就具足,就在日常心行中。晉譯《華嚴經》 卷 8 說 :「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知一切法,真實之性,具足慧身,不由他 悟。」是圓頓教相的初發心,與圓滿成就的無上菩提心,相即相融。「開 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開悟前念《楞嚴經》《法華經》,都是心外之 物,開悟後再念,則如是自己心中所流出的「法界等流」。 僧璨大師傳自達摩祖師以《楞伽》印心的禪法,迥絕名相、境空心寂、 超越能所、體露真常,如《大乘入楞伽經》20 卷 4 說:「離一切諸見,及 能所分別,無得亦無生,我說是心量。」,真常唯心 ( 諸法實相心 ) 禪法 的「信心」,是深信自心是佛,即心是佛,即心即佛,信自己的心和諸佛 的心,平等平等。但自心本無心,無心何所信?《宗鏡錄》21 卷 26 說 : 「無信心中能見佛,若有一法可信,即是邪見,一切不信,方成其信。」, 在無分別智證悟中,一切法不可得,若想契入此真心,則必須遠離分別戲 論,透脫妄識牢籠,以無所得而入道,無所住而生心,無心所以明心,無 性而言見性。《信心銘》強調「信心不二、不二信心」的境界,聖嚴法師 在《信心銘講錄》22 指出 : 「三祖僧璨是從徹悟的觀點,來開示尋求真心的 修行者,指引修行者,如何把凡夫的分別心,轉化為佛的無分別心,如何 由有入空、轉垢為淨。」《信心銘》全篇以此「信心」融貫始終。 《信心銘》經過一千四百多年的流傳,有許多不同的版本,部分詩文 同義不同字,在此以日本慶安元年 ( 約 1648 年 ) 刊宗教大學藏本,收錄於 大正藏第 48 冊為原版,另加註其他。《信心銘》為四言詩體,共 146 句, 584 字,為了說明的次序,標示成 73 段,逐句探討,意有未盡,重述偈言,

7

願有一句一偈,與仁者互策共勉。 僧璨大師《信心銘》 01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02 但莫憎愛,洞然明白。03 毫釐有差,天地懸隔。 04 欲得現前,莫存順逆。05 違順相爭,是為心病。06 不識玄旨,徒勞念靜。 07 圓同太虛,無欠無餘。08 良由取捨,所以不如。09 莫逐有緣,勿住空忍。 10 一種平懷,泯然自盡。11 止動歸止,止更彌動。12 唯滯兩邊,寧知一種。 13 一種不通,兩處失功。14 遣有沒有,從空背空。15 多言多慮,轉不相應。 16 絕言絕慮,無處不通。17 歸根得旨,隨照失宗。18 須臾返照,勝却前空。 19 前空轉變,皆由妄見。20 不用求真,唯須息見。21 二見不住,慎勿追尋。 22 纔有是非,紛然失心。23 二由一有,一亦莫守。24 一心不生,萬法無咎。 25 無咎無法,不生不心。26 能隨境滅,境逐能沈。27 境由能境,能由境能。 28 欲知兩段,元是一空。29 一空同兩,齊含萬像。30 不見精麁,寧有偏黨。 31 大道體寬,無易無難。32 小見狐疑,轉急轉遲。33 執之失度,心入邪路。 34 放之自然,體無去住。35 任性合道,逍遙絕惱。36 繫念乖真,沈惛不好。 37 不好勞神,何用疎親。38 欲趣一乘,勿惡六塵。39 六塵不惡,還同正覺。 40 智者無為,愚人自縛。41 法無異法,妄自愛著。42 將心用心,豈非大錯。 43 迷生寂亂,悟無好惡。44 一切二邊,妄自斟酌。45 夢幻空華,何勞把捉。 46 得失是非,一時放却。47 眼若不眠,諸夢自除。48 心若不異,萬法一如。 49 一如體玄,兀爾忘緣。50 萬法齊觀,歸復自然。51 泯其所以,不可方比。 52 止動無動,動止無止。53 兩既不成,一何有爾。54 究竟窮極,不存軌則。 55 啟心平等,所作俱息。56 狐疑盡淨,正信調直。57 一切不留,無可記憶。 58 虛明自然,不勞心力。59 非思量處,識情難測。60 真如法界,無他無自。 61 要急相應,唯言不二。62 不二皆同,無不包容。63 十方智者,皆入此宗。 64 宗非促延,一念萬年。65 無在不在,十方目前。66 極小同大,妄絕境界。 67 極大同小,不見邊表。68 有即是無,無即是有。69 若不如是,必不須守。70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71 但能如是,何慮不畢。72 信心不二,不二信心。 73 言語道斷,非去來今。

8

01【至道無難,唯嫌揀擇。】( 或作【惟嫌揀擇】) 至道即佛道,佛性本具,無作無取;揀擇是妄想分別,是世俗語言文 字的邏輯比量,由分別而有煩惱與菩提的對立。修行最高的道不難,只要 除去分別心,至道便現前。至道不假方便,若有道可修,則非第一義諦, 而落方便法的第二義諦。修行本身就是目的,見則直下便見,更無二法, 但在一切時中,直心平等,捨離識心的分別,以無所得而與至道相應。 偈言:「無難無易本具足,印心作觀無所得。」 02【但莫憎愛,洞然明白。】 揀擇出於憎愛分別心,憎是厭生死、祛煩惱,愛是欣涅槃、趣菩提。 《華嚴經》卷 15 :「生死非雜亂,涅槃非寂靜」,生死本來寂靜,何來繫 縛 ? 涅槃不離萬有,怎有寂靜 ? 世俗義對生死妄見的雜亂,方便說有涅槃 的寂靜,究竟義說生死繫縛、涅槃解脫,無二無別,但能拋棄憎愛,超越 對立,則水清月現,也就是「不思善、不思惡」時,明見的本來面目。 偈言:「無二無別無憎愛,不落明白已洞然。」 03【毫釐有差,天地懸隔。】 如果有絲毫誤解,以為不憎不愛就是,反又執取了但莫憎愛,執取唯 嫌揀擇,差之毫釐,失之千里,至道就遠在天邊。弘一大師遺偈說 : 「執 象而求,咫尺千里」,《楞嚴經》的「性覺妙明,本覺明妙」,稍有一念 執著,便轉為無明業識。本來明白,擬心則差,動念即乖,不擬不動,仍 有過失,才毫髮要無事,早是事又生,一波才動萬波隨,無有了期。 偈言:「毫釐不差無毫釐,天地無隔泯天地。」

04【欲得現前,莫存順逆。】 希望至道現前,勿存喜歡的「順」與不喜歡的「逆」兩種相對的觀念。 順逆分別就是我執我見,要須順也不見,逆也不見,理理事事,一時坐斷。

《金剛經》說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不起順逆的念頭即無所住,而生本具的清淨心即是得現前。諸法如如,本來現前,但有順逆,落於兩邊, 以假遮真;順自順,逆自逆,因緣生因緣滅,順逆皆方便,聖性無不通。 偈言:「順逆不見亦不見,既無所住生無心。」

9

生本具的清淨心即是得現前。諸法如如,本來現前,但有順逆,落於兩邊, 以假遮真;順自順,逆自逆,因緣生因緣滅,順逆皆方便,聖性無不通。 偈言:「順逆不見亦不見,既無所住生無心。」 05【違順相爭,是為心病。】 揀擇、憎愛、順逆都是相對的心理衝突,違念起嗔,順心生貪,違順 相爭即是無明煩惱;法本不生,一念違順生心,性本寂靜,一絲妄識起浪。 眾生習以為常的「我愛」,執違著非相,執順著是相,非是相爭,所以心 病;修道以無修為修,若執違順則有順違,徒增妄想攀緣,不得自在,是 修行的大病。執著是違是順,是病非心,若能違順兩忘,是心非病。 偈言:「心本非心病非病,違順雙泯何心病。」 06【不識玄旨,徒勞念靜。】 ( 或作【不識元旨】) 不能掌握至道的深意要旨 ― 動靜當體即空不二;內心不斷衝突,執 著於追求自心寧靜,心外求法,用盡心思也是徒勞無益。《六祖壇經》說: 「此門坐禪,元不著心,亦不著淨,亦不是不動。」23 用功於看心觀靜, 不動不起,以為玄妙,反成癲狂;活潑的禪法,在平常日用中,隨時安定, 隨時起動,觀心不執,即得即捨,知心如幻,了法非法,而無所著。 偈言:「玄旨既玄何處識,但捨無心成真心。」 07【圓同太虛,無欠無餘。】 ( 或作【無缺無餘】) 至道無在無不在,無大不充,無微不入,體周法界,吞吐虛空;本體 自然,一切現成,雖生萬法,了本性空,圓滿無缺。稱法界性,在聖作聖 而不增,在凡作凡而不減,依體起行,於善修而無修,於惡斷而無斷,而 無所不修不斷。起心動念,用心用事,反而不足,若能信心具足,於一切 境緣上,不疑凡聖、有無、自他,直用直行,即入真如平等虛空。 偈言:「非虛空是名虛空,非圓滿而示圓滿。」

10

08【良由取捨,所以不如。】( 或作【良由取舍】) 佛法智慧是自心的顯現,本自具足,在在皆有,不可更取,在在皆無, 不可更捨,但因憎愛而有取捨,於是有為有作,動心執取,不與真如本性 相應,起生死心,不得解脫。《楞嚴經》說 :「知見立知,即無明本。」 本來清淨無物,硬是頭上安頭,原是不垢不淨,攪成渾水濁源。真如無動, 動則落於三界,纏綿死生,實際不變,不變則自然解脫,亦無罪福。 偈言:「有取有捨有生滅,無心無動無真如。」 09【莫逐有緣,勿住空忍。】 至道無為,執有、執空都是有為法,都是揀擇、是取捨。《心經》說 : 「無智,亦無得。」無能證、所證,以無所得故,行六度萬行而不住,證 畢竟空性而無得。有緣是生死業根,顛倒識性,迷空以為有,不逐有緣, 則淨灑灑,晴空萬里;空忍指偏執於頑空的境界,泯有以為空,強為究竟。 若處有不有,居空不空,則通達「妙有不有是真空、真空不空是妙有」。 偈言:「有緣可逐空亦有,空忍不住空亦空。」 10【一種平懷,泯然自盡。】 「平懷」是不住空有,有空平等不二,既悟一切平等,分別對立不勞 用心而自盡,情忘執謝,本自如如。《華嚴經》說的「理事無礙,事事無 礙。」萬法一如,煩惱等於菩提,等於月亮,等於喝茶,...... 等於平懷, 如虛空「空闊莫涯」、「廓然無聖」,如圓鏡「應物無念」、「寂然無 作」,一心、一境、內外、時空、凡聖、染淨不存,不存亦不存。 偈言:「相對不存泯絕待,平等不二無高下。」

11

11【止動歸止,止更彌動。】 自性本無動搖,沒有起伏、沒有分別,以平常心觸事對緣,自在無礙。 平懷本已安心,只因信智不足,但見自心攀緣,妄想令心不動,壓抑反而 使心動得更厲害。動是妄動,止亦妄止,「止、動」都是分別妄念,以妄 止妄,念念相續,如火上加油。至道本無止,而無不止,非止動而後止, 動性本空,起用即動,當體即止,止性亦空,止動不二,不止亦不動。 偈言:「妄念自起且自滅,無事生事錯用心。」 12【唯滯兩邊,寧知一種。】 ( 或作【惟滯兩邊】) 如果停滯於動靜、能所,惑於兩邊,不識諸法本如,不屬相對,怎能 體會一種平懷的平等真義。真如本體平等,超出因果,離諸對待,貫通古 今,不立凡聖,如虛空遍一切處,非動非靜,無能無所,不生不滅,湛然 常住。從本已來,性自具足,若能於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不加 用心,心心永寂,無住生心,生心無住,二無所著,頓入一真法界。 偈言:「即動即靜說動靜,一應萬變而常寂。」 13【一種不通,兩處失功。】 至道一如,空有不二,空即有,有即空,非滅有而顯空,非填空而成 有,但是,凡心易惑,智火難燃,執著實有實空,動靜皆二,不能如實見 空有的真義。空空有有,執取兩邊,而立中道,又成中中;一不成二不是, 這個不是,那個不是,真俗二諦徒勞無功。圜悟克勤禪師說 :「識得一, 萬事畢,透得一,無阻隔。」24 一處通,兩處通,處處皆通。 偈言:「動靜空有一種通,處處皆通空假中。」

12

14【遣有沒有,從空背空。】 妙有真空,真空妙有,空有並成並滅。行者想排遣「有」的執著,不 知無「有」可遣,遣有即迷有,排遣心本身也是有,反而陷入重重「有」 的泥淖;用心追求「空」的境界,不解能求的心、所求的境界當體皆空, 反而背離「空」。想否定有法,已先肯定有的存在,空若可得反成為有, 又誤解了空性的真義。「止動」即遣有,「歸止」即從空,二法皆空。 偈言:「有是妄有空自空,有空一家怎分明。」 15【多言多慮,轉不相應。】 若用邏輯推理來探討至道,在語言文字相中打轉,找理由為自己的偏 執辯解,既使所言所慮皆正法,還是世智辯聰,偏離至道愈來愈遠。語言、 文字、思維在修道上,都是虛妄的意識分別,是修行的方便工具,而非目 的,如搭橋過河,過後捨橋也捨河,才能渡無量的河。勝義諦中無分別、 無戲論,遠離一切言思,不可說為若凡若聖,佛、道也不可執。 偈言:「默然無心離相應,密用開發遠言思。」 16【絕言絕慮,無處不通。】 口欲言而詞喪,心將緣而慮亡,直心修行,能修、所修、所緣各個放 下,放下的心也放下,到最後無方法、無念頭,本來面目忽然現前,十方 圓明,盡虛空遍法界,無所謂處非處,也無所謂通不通。達摩祖師以壁觀 教人安心 :「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25 外息諸緣則 忘其言,內心無喘則絕其慮,雖可入道,仍為方便,捨得方便才能向上。 偈言:「語默皆如慮非慮,大道如空何處通。」

13

17【歸根得旨,隨照失宗。】 若能絕言絕慮,步步剝落,放下過去的方法,放下已有的修行體驗, 愈剝愈光,明識自家本心,得到大自在、大智慧所顯空有不二的宗旨;反 之,若隨著觀照所緣流轉,陷於現象中的得失,執取有心可安,定法可悟, 反而失卻了本源。問「祖師西來意」( 達摩禪法 ) 時,已落牛角尖,心未 放下,所見皆非,心若不執,佛法現成,無所不在,放眼即是。 偈言:「舉目不見誰是我,卻怨浮雲遮望眼。」 18【須臾返照,勝却前空。】( 或作【須臾反照】【勝卻前空】) 剎那間不斷不隨,直下返照自性,體會空不自空,有不自有,離心無 空,離心無有,無能破之空,亦無所破之有,因妄心故空故有,一念迴光, 兩邊不住,即心即空即有,無一情可用,情執既消,空有俱寂,真空妙有, 勝於前述住於「空忍」、「從空」用功的偏空了。馬祖道一禪師說 :「一 念返照,全體聖心。」26 穿衣吃飯、起心動念,盡在法性三昧中。 偈言:「本無返照何來勝,空有雙泯又返源。」 19【前空轉變,皆由妄見。】 龍樹菩薩《中論》說 :「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 因緣具足,和 合生萬法,離因緣無萬法,所以法無自性,無自性故、為度眾生故,假名 說空,但若執空,空又成有,所以說空也空。斷我法執,證我法空,「遣 有」到「從空」的轉變,本是修道過程,但若執取過去體驗,執著實有得 空,執念畢竟空中生能空所空,則落虛妄之見,轉清淨心成意識分別。 偈言:「雖已破有又著空,有空空空畢竟空。」 20【不用求真,唯須息見。】 ( 或作【惟須息見】) 《金剛經》說 :「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佛性是全體,如來遍 虛空,不屬任何相,如何執取 ! 放下對現象界的執著,自性如來就會顯現。 眾生本是真如,見著有真,真又成妄,一心企盼開悟,祈求真心顯現,反而不與佛性相應;要能即相而離相,不否定相,也不著相,無我執,也無 非我執,離去一切凡聖、生死、有無、能所的妄見,無求而自然悟道。 偈言:「純真現成作麼求,有求無求皆虛妄。」

14

21【二見不住,慎勿追尋。】 ( 或作【慎莫追尋】) 相對的「二見」分別心,憎愛、動靜、有空、真假,本是一體,非性 有別,因所見成差別。捨不了假,成不了真,捨不了真,也捨不了假,如 此矛盾循還,原地打轉,徒然障礙修行。起心動念是分別妄心,刻意不思 不念,或想除去妄心的心,都是二見分別。鏡本無心,對境顯物,鏡不是 物,物也不入鏡,鏡物雙泯,本來無物也無鏡,既然真無,何用假有。 偈言:「法本無法何所住,既無所住絕追尋。」 22【纔有是非,紛然失心。】 ( 或作【才有是非】) 用心追尋至道,就有是非分別,剛剛生起一點是非心,剎那間就迷失 了真如本心。真如本自寂然,無是無非,心平不語,水平不流,若有一絲 一毫動念造作,落於是非;心隨境界流轉,開眼則心念紛飛,閉眼則魂縈 夢牽,如風中飛絮,飄浮不定。般若無知,豈有是非,正因為無有是非, 離一切有無、大小、遠近相對的障礙,所以無有邊際,而無所不知。 偈言:「且看未有是非前,不思善惡者是誰。」 23【二由一有,一亦莫守。】 清涼澄觀大師說 :「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27 一生萬法, 萬法歸一,所謂歸一,非真有歸一,是假名歸一;萬法唯心造,心性本空, 空空皆如,如何歸一。若有所悟,必有能悟,能所不滯即平等,平等如一, 執一又成二;能即所,所即能,故說平等平等。即諸法見平等相,所有相 皆是虛妄,方便說一;即諸法直以見性,所有相皆是實相,無一無二。 偈言:「真妄二心不須除,自心說一亦無住。」 24【一心不生,萬法無咎。】 悟得「一心」,小我融入大我,與宇宙萬有合一,可是一有全體的概 念,又起對立。諸法不自生、不自滅,有心有生滅,不生則諸法常住;放 下此「心」的攀緣執著,不生妄想分別,就能無心而明心,見心生之前的本來面目。知而不受,任其自然,與無上菩提相應,萬法無生無滅,煩惱 迎刃而解,如龐居士說 :「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遶。」28 偈言:「一心不生見萬法,萬法無一亦無二。」

15

25【無咎無法,不生不心。】 「無心」見性,悟入禪境,一念生滅皆不起,不起的心也無,無法可 執,就無執著於法的過失,萬法既無,不需起心動念對治,不動亦不著心。 既然無咎則萬法自然消逝,諸念不生則一心寂淨,法全消心至寂,以無所 得而悟得諸法實相。發菩提心不著心相,行菩薩道不執道行,如虛空無所 住,法不著心,心不著法,不相觸、不相背,心法兩忘即入道。 偈言:「不動不著亦不住,捨生忘心無所得。」 26【能隨境滅,境逐能沈。】 ( 或作【境逐能沉】) 能觀智的心、所觀境的法互為因緣。境因心起,心隨境轉,無論善、 惡念,都有相對應的境界生起,境界不離貪、瞋、癡,苦惱隨之相纏;心 因境生,不隨境轉,境而無境,無境無心。心無念而境空,境空則能了的 心亦隨之空;境無相而心寂,心寂則所顯的境亦銷沈。能境相即相在,互 攝互融,以智證理,理智冥符,本覺自現,如日自照,非由能所。 偈言:「能觀所觀皆有觀,無能無所觀非觀。」 27【境由能境,能由境能。】 境不自境因能故境,能不自能由境故能,能仗境而有,境托能而顯。 一心萬法,有而不有,法外無心,奪人不奪境;顯而非顯,心外無法,奪 境不奪人。《中論》說諸法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以有能 知的心,方成所觀的境,心全是境;莊嚴劫毘舍浮佛偈 :「心本無生因境 有,前境若無心亦無。」以有所觀的境,方成能見的心,境全是心。 偈言:「在心全心境非境,在境全境心非心。」 28【欲知兩段,元是一空。】 ( 或作【原是一空】) 《楞嚴經》說 :「常住真心,性淨明體。」若不了知,妄立能所,則 迷於自心所現。能知心、所知境皆為假相,依緣而起生滅影像,本性空寂, 如水中樹影,影像依岸邊樹顯,岸上樹由心動而見,此心因樹、水、時、空、光照而起,心、境皆由因緣和合故有,緣散則無,想要緣境修心,當 下體悟二者皆無自性,無自性故空,空亦復空無所得,無得亦不可得。 偈言:「人境俱奪捨無心,真心假心皆一空。」

16

29【一空同兩,齊含萬像。】( 或作【齊含萬象】) 心不異法,無作而作,法不異心,作而無作,於不奪人、不奪境而奪 其人境。一空等於能境,也等於境能,同能同所,同心同境,同時包含宇 宙森羅萬象,萬象如瀑流相續,宛然安立。緣起性空,一切法性不二,空 即是假,假即是空,空假不二名之中道;真空泯一切法,假有立一切法, 中道統一切法,萬法即空即假即中,照用同時、或照或用,圓融無礙。 偈言:「人境俱不奪性空,照用不同時隨緣。」 =============================================================



01. 宋 祖琇撰《隆興編年通論》卷 18 ( 卍續藏 75,CBETA 中華電子佛典 0197a13 )。 02. 聖嚴法師譯《中國佛教史概說》,收錄《法鼓全集》第二輯,1999 年 12 月 p.128。 03. 宋 道原撰《景德傳燈錄》卷 3 ( 大正 51,CBETA 中華電子佛典 0220b24 )。 04. 唐 淨覺集《楞伽師資記》( 大正 85,CBETA 中華電子佛典 1286b06 )。 05. 東初法師《中國禪宗歷史之演變》《海潮音》第 17 卷第 10 號,1936 年,p.51~57。 06. 印順導師《中國禪宗史》—「從印度禪到中華禪」自序,1994 年 7 月,p. 7。 07. 唐 道宣撰《續高僧傳》卷 25 ( 大正 50,CBETA 中華電子佛典 0666a03 )。 08. 現存河南嵩山會善寺遺址,收錄清光緒十九年 (1893) 陸耀通撰《金石續編》卷六。 09.《大通禪師碑》收錄清嘉慶二十四年 (1819) 欽定刊成《全唐文》卷二三一。 10. 唐 杜朏撰《傳法寶紀》序 ( 大正 85,CBETA 中華電子佛典 1291a09 )。 11. 唐 慧空撰,1983 年 12 月,塔基清理時,出土於河南洛陽龍門的唐代寶應寺遺址。 12. 宋《隆興編年通論》卷 18 ( 卍續藏 75,CBETA 中華電子佛典 0197a13 )。 《舒州山谷寺覺寂塔隋鏡智禪師碑銘并序》收錄《全唐文》卷三百九十。 13. 唐 宗密撰《圓覺經略疏鈔》卷 4 ( 卍續藏 9,CBETA 中華電子佛典 0862a16 )。 《中華傳心地禪門師資承襲圖》( 卍續藏 63,CBETA 中華電子佛典 0032b01 )。 14. 宋 契嵩編《傳法正宗記》卷 9 ( 大正 51,CBETA 中華電子佛典 0768c03 )。 15. 宋 彥琪撰《證道歌註》( 卍續藏 63,CBETA 中華電子佛典 0274b14 ) 。 16. 聖嚴法師《明末佛教研究》,收錄《法鼓全集》第一輯,1999 年 12 月,p. 16。 17. 唐 法藏《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卷 1 ( 大正 45,CBETA 中華電子佛典 0482a12 )。 五種一乘 : 別教一乘、同教一乘、絕想一乘、佛性平等一乘、密義意一乘。 18. 清 紀蔭撰《宗統編年》卷 9 ( 卍續藏 86,CBETA 中華電子佛典 0134b03 )。 19. 印順導師《中國禪宗史》第三章「牛頭宗之興起」,1994 年 7 月,p. 114~115。 20.《大乘入楞伽經》卷 4 ( 大正 16,CBETA 中華電子佛典 0609c07 )。 21. 宋 永明延壽集《宗鏡錄》卷 26 ( 大正 48,CBETA 中華電子佛典 0561a07 )。 22. 聖嚴法師《信心銘講錄》,收錄《法鼓全集》第四輯,1999 年 12 月,p. 7。 23. 元 宗寶編《六祖壇經》「坐禪第五」( 大正 48,CBETA 中華電子佛典 0353b08 )。 24.《圓悟佛果禪師語錄》卷 8 ( 大正 48,CBETA 中華電子佛典 0750b09 )。 25.《少室六門》第三門「二種入」( 大正 48,CBETA 中華電子佛典 0369c20 )。 26.《江西馬祖道一禪師語錄》( 卍續藏 69,CBETA 中華電子佛典 0002c07 )。 27. 唐 澄觀撰《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 1 ( 大正 35,CBETA 中華電子佛典 0503c10 )。 28. 唐 于頔編《龐居士語錄》卷 3 七言詩 ( 卍續藏 69,CBETA 中華電子佛典 )。 【附表】王家軒 整理 2014 年 5 月 2 3國立台灣大學數位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