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自性般若智慧如何做主

淨空老法師【自性般若智慧 】自己如何才能做主?

觀看次數:98次2022年4月19日

境界一現前/就立刻被境界所轉, 自己如何才能做主/詳見後/

如何得到自性能量的受用?/詳見後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學人黃峻榮

[ 真如,真心本如 ]

六祖惠能大師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詳見後

自性清淨心為什麼叫做真如?

觀看次數:6,303次

「《大乘止觀》曰:此心」,就是我們現在這一念心性,「即自性清淨心」,因為這一念心性沒有迷,迷悟都沒有,所以叫「真如」,「亦名佛性,亦名法身,亦名如來藏,亦名法界,亦名法性」,你看這麼多名詞;不止這麼多,略舉。自性清淨心為什麼叫它做真如?在宇宙當中只有它是真的,其餘它所現的、所生的全是虛妄。佛教裡面的真妄,它有個很明顯的定義,什麼叫真?永恆不滅叫真;什麼叫妄?有生有滅就叫妄。現在科學家告訴我們,整個宇宙的現象歸納為三大類,物質、信息、能量,這三種現象都是從波動產生的。他說這個波動,就是佛經上所說的「一念不覺」,一念不覺是動相,就是波動開始,就能生萬法。為什麼會生萬法?自性裡頭本具萬法,它具足,只是不顯而已。一念不覺這是個緣,因是本有的,本自具足的,有這一念不覺就現相,有相就起用。沒有這一念,它沒有相,它不起作用,但是它統統都具足。具足,因為它三種現象都沒有,我們八識五十一心所都緣不到。能緣必有所緣,自性不是所緣,所以你緣不到它,就用個空字做代表。所以這個空不當作無講,空是沒有現象,但是它有體,它有實體,它能現相。

  現在我們知道,為什麼原因現相?眾生有感,自性就有應,感應道交絲毫不爽,所以它會現相。它所現的相,你可以受用它,你不能執著它,那就是智慧;你要是執著它,那就叫煩惱。煩惱跟智慧是一樁事情,不執著就是智慧,執著就是煩惱;你想佔有它就是煩惱,沒有佔有的念頭是智慧;你想控制它也是煩惱,不想控制它、沒有控制的念頭,那就是智慧。只要你對於一切萬法,你可以任情去享受,不分別、不執著,沒有控制的念頭、沒有佔有的念頭、沒有支配的念頭,你得大自在!佛法裡面講法身、般若、解脫,你全得到了。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0九集) 2012/2/24  檔名:02-037-0209

禪宗三祖僧璨大師 信心銘

[ 六塵不惡,還同正覺]

當我們能夠去了悟六塵非真,

六塵都是幻化的,

這樣我們就能夠

找到我們的真如本性,

我們的自性就顯露。

叫做

六塵非真了幻真,

六塵如幻離幻覺。

禪宗三祖僧璨大師 信心銘

[ 六塵不惡,還同正覺]

六塵:色、聲、香、味、觸、法。

六塵對應的就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六根、六塵、六識,合為之十八界。

六塵:色、聲、香、味、觸、法。

六塵不惡,還同正覺。

就是說我們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鼻子聞到的、舌頭嚐到的、身體接觸到的、意識所感受到的。

因為六塵:色、聲、香、味、觸、法,這些也都是緣起,緣起就是無自性,無自性就是短暫的幻化生滅無常。所以六塵是幻化,不是真實。

真實就是它不是緣起、它有自體性、它永久存在不變,才是真實的。

所以真實的就是我們的本性、真如,我們的自性、覺性、佛性、如來藏,小乘說涅槃,這才是真實的。

真實的就是我們本來就有,也不會改變、也不會消失、永久存在不變,這才是真實的。

所以六塵所見、所聽、所聞、所嚐、所感觸,這些都不是永久存在,所以非真實,它是幻化不實。

所以我們必須要了知、了悟,六塵非真,六塵是幻化。

當我們能夠去了悟六塵非真,六塵都是幻化的,這樣我們就能夠找到我們的真如本性,我們的自性就顯露。

叫做六塵非真了幻真,六塵如幻離幻覺。

那我們生活在緣起的生活當中,我們無法去閃避六塵,一定會用到六塵。

所以六塵不惡。我們不用去閃避它,不用去消滅它,不用去捨離它;因為六塵是我們生活當中必須要用到、要遇到的,六塵就是我們生活的必須品。

我們在緣起的生活中,六塵既然是必須要用到的、不可能閃避的,所以我們不用閃避,說要消滅六塵,這是沒必要,也是不可能的。

但是,我們能夠了悟六塵,我們所見、所聽、所聞、所嚐、身體所接觸到的、所感受到的,都是幻化不實。

那這樣我們的真如本性就能夠顯露,就能夠悟出我們的自性,這樣就是六塵不惡、還同正覺。

在緣起的生活當中,對六塵我們能夠保持如如不動的心境,心不動搖、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只要用這種心境,去修學佛道;在六塵的生活當中,我們一樣能夠不受影響而來明心見性、大徹大悟、開悟見性、完成佛道。

六塵也是我們自性的影現,就是我們心的影現,六塵它既然就是我們自性的影現,所以六塵就是我們的本性,就是我們的佛性、覺性。

所以這些六根、六塵、六識、十八界,叫做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周遍法界,因為它是我們佛性的影現。

佛性無相,但處處是。無相,但是我們要用,處處都能夠拿出來用。

因為無相,所以遍一切處、充滿宇宙、充滿法界。所以無相就是實相,實相就是我們的本性,所以周遍法界。

但是要有這種境界,必須要開悟見性、要大徹大悟,才能夠有這種境界。這種境界已經是佛的領域、佛的境界。

所以六塵不惡、還同正覺,就是已經悟明心性、大徹大悟、開悟見性的人,才有可能達到這種情形;也就是他已經完成佛道,進入佛的領域、佛的境界,才能夠確實達到六塵不惡,還同正覺。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觀世音菩薩

學人黃峻榮 合十感恩

境界一現前/就立刻被境界所轉, 自己如何才能做主


  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為我們講經四十九年,四十九年講的一切經,釋迦牟尼佛在哪裡學的?誰教他的?沒有,沒人教他。他為什麼能說?自性般若智慧現前,自然就會說。他有這個能力,他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不是他獨有,他不是一個特別的人,普通人,跟我們一樣。換句話說,他有的我們全都有,只是他沒有障礙,可以隨時現前;我們雖然有,現前有障礙,遇到困難我們一點辦法都沒有,我們智慧德能不能現前。


  障礙是什麼?最重要的障礙就是貪瞋痴慢疑,所以,佛在經教裡頭時時刻刻叮嚀我們,這個東西要斷、要放下、要捨掉。我們學久了,這些話耳熟,可是問題來了我們依然迷惑顛倒,這什麼原因?這是我們煩惱習氣太重,境界一現前立刻被境界所轉,自己做不了主。如何才能做主?頭一個條件要破我相,不再執著有個我,執著有個我這個念頭是錯誤的。我有沒有?有,真有,不是這個身體,但是也包括這個身體在內。因為能現能生的那個自性才真正是我,能生萬法,能現萬法,包括我們的身體。大乘教上所說的,宇宙從哪裡來的?萬物從哪裡來的?生命從哪裡來的?全是自性所生所現。自性是能生能現,萬物是所生所現,能現的自性、所現的萬法是一不是二,叫能所不二。你如果把它分作二,你就錯了,那不是事實真相,事實真相是一不是二。於是我們就明白了,我跟釋迦牟尼佛不二,我跟阿彌陀佛不二,我跟一切眾生不二,我跟樹木花草、山河大地不二,我跟整個宇宙不二,這個看法是正知正見。現在世間人你給他講這個,他不承認,他說我們頭腦有問題,在這裡胡說八道,他認為他的頭腦沒問題。把事實真相全看錯了,看錯了才有六道輪迴出來,惹這個麻煩可大了。


  如果不是佛出世,沒有任何一個人對事實真相了解得那麼清楚。佛跟我們說,你說多難,我們的看法想法跟他完全相反,他現在要糾正我們,我們不相信,我們懷疑,我們認為他這些都是神話。到什麼時候我們才會相信、才會接受、才會依教奉行,才能脫離六道輪迴、脫離十法界。所以信心從哪裡建立?從自己建立,你要信自己。每個人都會說,我相信我自己,沒錯!佛說你自己本來是佛,你信不信?不相信。你看看,你不相信。你能不能相信整個宇宙是你自己心變現出來的?不相信,我沒這麼大的能力。然後曉得佛度眾生、佛教化眾生是多麼艱難,怎麼樣才能叫我們相信?其實這一切的境界都在眼前,而是我們真的把它看錯、想錯了,還認為自己看法想法是正確的,佛菩薩、古聖先賢都看錯、都想錯了。現代經過科學的分析,認為這是真的。


  科學家今天也遇到了難題,少數科學家發現了事實真相,說出來,現在科學家不相信。雖然不相信,人家有實驗的事實存在那裡。物質現象分析到最後,物質沒有了,物質的本質是什麼?是念頭波動產生的幻相,根本就沒有物質這個東西。這是有憑有據,你沒有辦法,你不能不相信。物質既然是念頭變現出來的,念頭決定能夠影響物質,這就是新的科學理論出來了,「以心控物」,用意念來控制物質現象。這個事實真相佛說了很多,三千年前說的,現在科學家發現,也是這個說法。在科學界裡頭有局部的人相信,還有多數的人懷疑,不能接受。看樣子總得二、三十年之後,實驗的例子多了,讓這些不相信的人不能不相信,以心控物這個定律就正式成立了,我們整個世界會改觀。


  現在這個世界是物理在做主,未來的世界是心理做主,不是物理。心理做主跟大乘經教愈來愈接近。大乘經完全是心理做主,你看頭一個講信心,蕅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裡頭給我們講了六個信心。第一個相信自己;第二個信他,這個他不是別人,是阿彌陀佛、是釋迦牟尼佛,你要相信他;第三個相信理,道理;第四個相信事,有理當然就有事;末後兩個,要相信因、要相信果,善因善果,惡因惡報,業因果報,絲毫不爽。起心動念都有記錄,記在哪裡?記在阿賴耶識種子裡。阿賴耶識的種子不是物質,不是物質現象,確確實實它起作用,只要你不開悟,種子全在;開悟之後,你對阿賴耶識裡面的種子全都明白了。明瞭是什麼?明瞭是智慧,我們今天講的經驗。經驗有善有惡,統統都能夠起作用,善惡都變成了正用,這個正用是教化眾生。你有無量的智慧、無量的方法、無量的善巧方便,全是阿賴耶的種子。沒有開悟,它遇到緣它起現行,那就變成果報,六道裡頭捨身受身,阿賴耶業習種子做主。你來生到哪一道去,與佛不相干,與閻羅王也不相干,與上帝也不相干,與因果相關,全是自作自受。所以覺悟的人常常告訴我們,自己對自己因果要負百分之百的責任,就是善因善果,惡因惡報。怨天尤人那真的叫罪加一等,那罪過很重,必須要知道與任何人都不相干。學明白人,不怨天、不尤人,自己認真反省,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才真正能找到問題的原因,原因消除,問題解決了。這個經上前面告訴我們,只要把貪瞋痴三毒拔除,三惡道就不見了。


  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第一願「國無惡道」,第二願「不墮惡趣」,我們阿賴耶裡頭有無量無邊惡道的這些種子習氣,到極樂世界會不會變成惡道?不會。什麼原因?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確確實實是帶業去的,就是說帶了這些業習種子去往生的,這帶業往生。帶到極樂世界為什麼沒有果報?那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功德的加持。怎麼加持?進入阿彌陀佛的講堂,聽阿彌陀佛講經,你就明白了。彌陀說法妙極了,為什麼?他對你太清楚了,你過去世無量劫生生世世他全知道,你造的業他知道,你起心動念他知道,他沒有不知道的。所以他說法契機,他能把你前世造的業習,把那個影像示現出來讓你自己看,你不能不服,然後教你念佛懺悔。怎麼會把這些業消掉的?就是念佛。到極樂世界你真心念佛,為什麼?你全明白了,你那個佛號不離口。所以極樂世界沒有三惡道的緣,雖有種子沒有緣,不起現行。而且在極樂世界聽經聞法,接受彌陀的教導,自自然然不知不覺的遠離,真正放下,放得乾乾淨淨。


  所以《學記》裡頭有一句,「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我們學佛,學淨土,我寫了十個教學為先,末後兩句,「諸佛剎土,教學為先;極樂世界,教學為先」。人往生到極樂世界,業怎麼消掉的?阿彌陀佛教學教你的,他的教學沒中斷。你念頭才動,他就知道了,他會提醒你趕快轉念頭,轉到阿彌陀佛,問題立刻解決了。沒有別的問題,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庸人是沒智慧,把社會搞得這麼亂,智慧一開,問題全解決了。所以教育比什麼都重要,但是教育一定要求智慧,求知識不行,今天這個社會是被知識搞成這個樣子,知識解決不了問題。中國這些古聖先賢,大乘教裡諸佛菩薩,他們完全是智慧,從一開始學習就是戒定慧三學,用戒對付貪婪,用定對付瞋恚,用智慧對付愚痴。你看三種病,它有三種藥,戒定慧是三種藥,這治療根本,這才是最高明的治療方法,從根下手,其他枝枝葉葉自然就枯萎了。


  「今云悉捨三途苦,其義同也」,跟四十八願第一願、第二願完全相同。「暗」這個字是比喻,「無明煩惱覆蔽眾生心源,昏昧冥盲而無所見,故云暗」,這暗是個比喻。無明煩惱,明是明瞭,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本來是明瞭的,但現在不明了。為什麼不明?智慧上面起了障礙,就是起了貪瞋痴慢疑,起了這個東西,把智慧變成煩惱,所以就不明了,看整個宇宙一切人事物統統看錯了。自己並不知道自己看錯,認為自己是對的,別人是錯的,這叫暗,這叫愚痴,這叫昏昧。


  「佛之智光如日」,佛是把這個無明煩惱斷盡了,自性智慧圓滿現前。佛的智慧光明,就是自性本具的,它沒有障礙,完全透出來,它照得清楚,所以,它能照破我們的無明煩惱。「如日破暗」,就是太陽出來了,這個大地黑暗完全消除了,一切萬物就看得清清楚楚,「故云滅諸煩惱暗」。如來的智慧光,一定要相信是我們自性裡頭本有的,他沒有障礙,現出來了;我這裡有障礙,只要把障礙除掉,我的智慧光也現前了,跟佛沒有兩樣。佛所教導我們的,我們自己看出來,就證明佛所說的字字句句真實不虛,佛所表演的也是真實的形象。釋迦牟尼佛在這個世間住世八十年,從出生到圓寂,八十年當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演出人生最好的榜樣,充滿了慈悲,充滿了智慧,沒有一念為自己,念念度一切眾生。眾生跟自己是一不是二,度眾生就是度自己,度自己就是度眾生,自他是一不是二,這是我們要學習的。不能跟旁人學,跟別人學是錯誤的;跟釋迦學、跟阿彌陀佛學,絕對正確。我們學成功、學圓滿了,所證得的跟彌陀完全相同。


節錄自 2012淨土大經科註 (第257集)

如何得到自性能量的受用?/詳見後

「又《如來不思議境界經》云:菩薩了知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得隨順忍,或入初地。捨身速生妙喜世界極樂淨佛土中。」菩薩覺悟、明瞭諸佛及一切法,一切法就是遍法界虛空界一切依正莊嚴,全是心量。心是真心,量,現在科學上講的能量,諸佛如來及一切法統統是心量變現出來的。大乘經裡面常常說的,虛空法界一切萬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心跟識都屬於能量,心是自性的能量,識也是自性的能量,這裡頭有意念在裡頭,有意思、有念頭,大乘教裡面把它稱作阿賴耶的能量。這個能量是本能,本來就有的,而且能量極大。體積愈小能量愈大,體積愈大,能量反而就小,它分散了。體積小,還是那麼多能量集中在一點,所以就變成很大的能量,這個能量能生萬法。

  菩薩知道,當位的菩薩證得了,他得這個受用,受用自在,能利用這個能量幫助一切苦難眾生,在十法界裡頭現身說法。不是當位,知道有這個能量,我們自己沒有辦法拿來自在的應用。這是什麼原因?我們的業障、煩惱、習氣沒放下,沒放下就得不到實際的受用,六道凡夫都沒有。但是濁惡眾生如果能跟大菩薩得到相似的德用,只有一個方法,一心專念阿彌陀佛。只要一心專念,心裡頭只有阿彌陀佛,這功夫就成就了,煩惱、習氣、業障自然就沒有了。這什麼道理?煩惱、習氣、業障都必須有個能量去支持它,它才會存在,如果這個能量消失,它就不存在了。那個能量是什麼?能量就是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這是能量,在支持它。如果我們把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給它撤回了,無明煩惱、塵沙煩惱、見思煩惱沒有東西支持它,它就不見了,不是沒有道理的。

  我們細細深入去觀察看出這個道理,我們就相信了,相信什麼?相信一向專念這一句阿彌陀佛,業障、習氣、煩惱統統可以斷掉,不必去斷它,自然就沒有了。這個道理你要懂,你才會相信;道理不懂,半信半疑,你的功夫很難成就。為什麼?總有疑惑在裡頭,疑惑老是斷不掉。這就是,我們不是不用功,真用功,真想斷煩惱,為什麼幾十年煩惱還是老樣子,甚至於不但沒斷還增長?原因都要搞清楚、搞明白,究竟是怎麼回事情。是我們對於煩惱、習氣、業障我們真的在支持它,常常想它,常常念它,把念佛忘掉了。念它們的時間長,念佛的時間短,所以我們念佛的功夫很脆弱,念煩惱的功夫很堅強,這煩惱斷不了。了解事實真相,明白這個道理,只要我們把它換過來,問題就解決了。把我們念煩惱、念習氣、念業障那個念頭減少,把一心專念阿彌陀佛這個時間加長。不但如此,還要特別專注。你看我們對煩惱、業障、習氣那個專注,不要去作意專注,它就特別專注,對阿彌陀佛,想專注,專注不了。這就是我們的病,自己不把自己病找出來,你怎麼個治法?沒法子治。

  那怎麼樣、用什麼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把這個念頭轉過來?方法多,都有效果,佛法講八萬四千法門。我自己的經驗,像我這種根性,是用研究經教的方法最好。為什麼?專注,這個東西很專注。念佛念念就沒有了,就跑掉了,就有妄想進來。我專注在一個經典上的時候,三、四個小時好像時間一下就過去了,不知不覺,為什麼?專住。念佛好像一支香一個半小時都坐不住,都覺得時間好長好長,沒有專注。所以各種方法我們都可以去嘗試一下,然後細心去觀察哪一個對我有效,我就用哪一個。等到清淨心現前之後,涉獵其他法門非常容易。功夫一門深入一定要得三昧,三昧就是清淨心,清淨心現前什麼事都好辦了。所以,真正要了知,一切法不離心念,一切法從心想生。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十六集) 2011/11/4  檔名:02-037-0036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學人黃峻榮

[ 真如,真心本如 ]

六祖惠能大師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本心就是我們本來具足的佛心,佛的心。就是說人人本來具足佛的心性。

所以才說眾生本來是佛,因為人人本來具足佛性。那我們能夠來認識、明白自己本來這顆佛的心,這樣叫做明心。

所以叫做識本心,識本心就是明心,明心就見性。

見到我們本有、具足的佛性,有的說自性、本性、覺性、真如、如來藏等等,小乘稱呼它是涅槃。

真如就是佛性的稱呼之一。大乘佛法對佛性有很多的名稱,小乘只有涅槃。

真如,真心本如。

真心:如實不虛之心。

真心就是佛的心,真真心就是我們本來具足的心性,人人本來具足佛性。

所以,真心就是我們本來的佛性,佛的心。

本如:如者,如實之境,如如不動。

本有、本來存在,無所動搖的如實之境,叫做本如。

所以,真如,真心本如。

是我們本來就有、就具足的這顆佛的心,就是我們的佛性。

本來人人皆具備、皆具足,這是佛如實之境,如如不動,這樣叫做真心本如,就是真如。

因為人人本來佛性具足,所以說眾生本來是佛;也可以說人人本來具足佛性,只因迷而未覺,變成眾生。

所以能回光返照、觀照自心,去悟出、去體會出我們本有的智慧佛性,自覺聖智,那這樣人人可以成佛。

成佛主要在心。心有妄想心,也就是意識分別心;心有真心,真心就是我們的清淨自性。

以清淨心去體會心性、觀照自心,領悟出所有的萬象都是緣起,緣起本空。

萬法都是空無自性。所有緣起的萬象、一切萬法都是空無自性。所以一切萬象都是空相。

一切法都是空無自性,所以所有萬象、一切法都是空性、空無自性。

也就是說空性是所有法,所有包括相、包括法都是空性。空性就是佛性的本體,佛性就是佛的本體、本性,佛是佛性的具體化。

佛是相,佛性是體。佛是佛性的具體化,就是相;佛性就是空性,就是性,這樣就是性相一如。

那真空妙有,就是說佛性是如如不動、不生不滅、本來面目、無所動搖、無來無去;但是佛性是空性,它能起作用、生妙用,這樣叫做真空妙有。

妙有就是無常,因為無常所以能夠起作用,也就是佛性的妙用跟展現。

所以佛性非常、非無常。佛性非常就是無常,不是固定的、不是一層不變,所以它能夠起作用、生妙用,這樣人人才有可能成佛。

因為佛性無常,它才能夠轉識成智、轉煩惱為菩提、轉眾生成佛等等。就是說佛性無常,就是佛性能夠起作用、生妙用。

所以真心本如,真如。真心就是佛的心,就是我們自己本來佛性具足,就是佛性本如,就是本來備有而具足,本來如如不動,它是如實之境,這樣叫做真心本如,也就是真如。

我們說佛性非常、非無常。佛性常,就是我們如來藏、覺性、本性、自性、真如,它是我們本來的面目,不生不滅、無來無去、如如不動、不起妄想、不起妄念、不受污染。

因為佛性無相,所以要找找不到,找不出一個真實的東西;但是要應用無所不在。

佛性無相,要應用處處都是,所以遍一切處、充滿宇宙、充滿法界。

所以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才說,祂的法身遍一切處、充滿宇宙、充滿法界。說離開也沒離開,說來也沒來,所以無所從來,亦無所去。這是之前對你所開示的。

佛性常,所以我們真心安住不動搖。佛性常,就是我們佛性的本體。

佛性無常,就是佛性起妙用、起大用,這樣叫做體用一如、體用不二。

所以佛性非常非無常。

眾生本來佛性具足,眾生本來是佛;人人皆具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眾生雖然妄想、執著、顛倒、意識的分別、煩惱,通通是有;但是因為他自己不知道,將緣起虛幻不實的萬象當作是真實的,不了解緣起性空的法、的真理。

所以如果能夠覺察、能夠一念回光返照,知道妄想、執著、意識的分別、顛倒種種,本空。

因為緣起的萬象也是本空,空相就是空性,只要眾生能覺悟到萬象皆空,萬法空無自性,那這樣一念回光返照,當下就能夠覺悟。

所以悟則一剎那,迷則塵點劫。

所以佛法要悟、要悟、要用悟的。

佛法並不是說你懂很多、知道很多,但是沒有悟出我們本有的佛性、的大智慧,這樣並不能開悟見性,就是叫做不識本心,學佛無益。

佛法最重要就是要悟,悟就是要解行並重。

佛法是信解行證。信則能入、解如目、行如足、唯證相應。

解行要並重,悟後起修就是解行並重。

在道理上悟了,這是解悟。

在緣起的生活當中,將悟出來的法,應用在緣起的生活當中的一切行住坐臥,在生活當中去體悟、去體會、去參悟。

在生活當中悟出來的叫做證悟,因為表示你能夠做得到。

行就是你除了已經在道理上悟出來,你在心境上也能夠達到那種心境,在生活當中也能夠做得到,這樣叫做證悟。

道理懂了,又能夠做到。心境上也確實能達到那種心境,這樣是證悟。

證悟了就與佛道相應,就與佛性相應,就與佛的心相應,這樣就是叫做識自本心,見自本性。這樣就是明心見性、開悟見性。

當然這每個人、每一個眾生,要來明心見性、開悟見性、成就佛道;每一個眾生他的時間都不一樣。

因為環境不同、觀念不同、看法不同,他過去世修學也不同。所以修學佛道要開悟見性、成就佛道,是要看多世的修學,並不是只看今世。

多世呢?好幾百世、好幾千世、甚至更多。

那這世你看到的,可能是在你修學佛道的過程中間的一小段而已。

過去修學佛道的成果,都是會含藏在你的如來藏,也就是第八意識。

過去修學佛道的成果,跟你這世的修學;你確實是信解行證都完成,因緣時節成熟,智慧善根各種條件具足,在這世你頓悟,這樣一念之間、一剎那你就完成佛道。

只要以禪宗來修學佛道的學人,能夠大徹大悟、開悟見性、完成佛道,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就會親身降臨,來為學人印證。

這是稀有難得的遭遇,但是因為太稀有、太難得,所以很少、很少人會來相信這種事情。除非他本身就是再來人,他也經過這個過程,他才會來相信。所以信者恆信,不信者是正常。⋯⋯⋯

真如,就是真心本如。

南無觀世音菩薩開示(2022 04 16)

學人黃峻榮 合十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