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達觀SHUNUCHEN華龍

自心能救度一切/賴華龍

作者 釋達觀

誰能滅我苦,自心能滅;

誰能使我樂,自心能使。

誰能消我罪,自心能消;

誰能給我福,自心能給。

誰能惑我智,自心能惑;

誰能覺我慧,自心能覺。

誰能染我心,自心能染;

誰能淨我性,自心能淨。

誰能亂我心,自心能亂;

誰能定我意,自心能定。

誰能偷我心,自心能偷;

誰能得我佛,自心能得。

誰能障我心,自心能障;

誰能通我行,自心能通。

誰能害我心,自心能害;

誰能救我身,自心能救。

"六祖法寶壇經"曰: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六祖法寶壇經"又曰: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淨空老和尚"曰:

修自性覺正淨法,

入華嚴無礙境界。

(諸法本一如、平等無二)

======================


"達觀法師"開示:

自心能救度一切


誰能滅我苦,自心能滅;

誰能使我樂,自心能使。

誰能消我罪,自心能消;

誰能給我福,自心能給。

誰能惑我智,自心能惑;

誰能覺我慧,自心能覺。

誰能染我心,自心能染;

誰能淨我性,自心能淨。

誰能亂我心,自心能亂;

誰能定我意,自心能定。

誰能偷我心,自心能偷;

誰能得我佛,自心能得。

誰能障我心,自心能障;

誰能通我行,自心能通。

誰能害我心,自心能害;

誰能救我身,自心能救。


不認識自己(真如自性),

心才會不斷的妄求。


**************

當明白

無一物可得,

無一法可求,

心自然無所求。

**************


若能無求,何來痛苦?

何來煩惱?何來是非?

何來委屈?何來計較?

何來得失?何來貪瞋?

何來迷悟?何來凡聖?

何來真妄?何來對待?

何來有一切罣礙呢?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心無所求/賴華龍

作者 釋達觀

不認識自己,心才會不斷的妄求。當明白無一物可得,一法可求,心自然無所求。

若能無求,何來痛苦?何來煩惱?何來是非?何來委屈?何來計較?何來得失?何來貪瞋?何來迷悟?何來凡聖?何來真妄?何來對待?何來有一切罣礙呢?

此時就,「憎愛不關心,長伸兩腳臥。」

暢談六祖壇經(001)SHUNU CHEN

認識自己 禪儒達觀師父

前言:

諸位善知識:大家吉祥!

無論我上什麼課,只有一個核心思想,就是希望你們好好的「認識自己」。我們從小到大,都不認識自己;甚至對自我,越來越陌生。

不知道我是誰,生從哪裡來,死從何處去?活著是為了什麼?一生到底在追求什麼?

其實人生是一場誤會!我們以為自己什麼都沒有,所以一輩子盲目地追逐,名利及富貴。但卻不知道,你所追逐的東西,永遠都得不到;縱然得到了,也會失去;即使不失去,亦是剎那無常。如同天邊的彩虹,可以欣賞,卻帶不走;如同水中的月亮,清晰可見,卻撈不上。一切都不可得、畢竟空!

但迷惘中的人,不明白此道理,於妄想、執著中,生起了煩惱及痛苦,抱怨和無奈。這皆因為我們"不認識自己,不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每個人都是國王,為何至今淪為乞丐,于紅塵中處處乞討。只因自迷不悟,不知人人皆有佛性,一切具足,本來圓滿,無有絲毫的欠缺。

人之所以會盲目追求,只因不知「自心」具足一切,故不停地往外面的世界攀緣;深怕自己沒有、不足、不夠,深怕別人輕視、嘲笑、批評,所以常不自覺的跟人家比、跟別人走、跟境界轉,接著就迷失了自己。

當弘忍和尚為惠能大師開示《金剛經》時,六祖當下大徹大悟,有感而發道出:「一切萬法,不離自性。」再言:「何其自性,本自具足。」此語一出,講明自性本心的內涵,也告訴我們:每個人的內在並不缺乏、不空虛、不寂寞,相反的是,一切幸福、快樂、清淨、自在,皆不離「自心」。

但一般人為何不能察覺其心呢?六祖言:「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也就是說,世人的心本來充滿了智慧覺性,只因攀緣外在的現象,所以迷失智慧的心、清淨的心、圓滿的心,反而變成愚癡的心、煩惱的心、貪婪的心。

現代人到底在忙碌什麼?表面是為了追逐名利其實是不懂自心的妄想。到底在煩惱什麼?表面上是為了家庭事業,其實是不懂自心的執著。人常看到外面,卻迷失內心;眼中看著別人,卻不認識自己。

要快樂,自心知足不就有了嗎?要幸福,自心感恩不就有了嗎?要清淨,自心無亂不就有了嗎?要自在,自心隨緣不就有了嗎?這就是我們來學習《六祖壇經》的目的,重新認識自己!

SHUNU CHEN

三緘其口,過殘冬!

作者 釋達觀

有說即偏,無說也差,

說與不說,因人而說;

說者無人,說法無法,

想說不說,真是囉唆。

雖說佛法,佛法無說,

佛已入滅,法本空寂;

說亦不得,聞亦不得,

無人可得,無法可證,

無有一法。

若有得法,即是欺誑。

若能未說即明,不妨可說;

若識無聲之聲,不妨可言。

假設無人可知,

則三緘其口,過殘冬!

達觀/平常話(5)SHUNU CHEN

臣服真理

常人皆以自己的想法在過人生,學了之後仍然如此過,如果是這樣學習,縱然勤學三大阿僧祇劫,還是凡夫一個。

未學佛之前,執有「我」在照顧家庭、努力工作、打拼事業、行善救濟;學佛之後,帶著「我」在聽經聞法、早晚課誦、參禪念佛、布施供養,如果這樣精進用功,終究煮沙不能成粥,只是帶著我執,在煩惱而已。

聽佛說的《金剛經》,有依教奉行嗎?讀老子的《道德經》,有依道行德嗎?看孔子的《論語》,有依仁行義嗎?如果是經典講它的,我做我的,如此讀經,有意義嗎?

佛經都以「如是我聞」為開頭,皆以「信受奉行」為圓滿。學習的人沒有自我的想法、揣測及懷疑,徹底臣服佛陀、聖人之教誨,我們有嗎?既然已經跟隨覺者學習,那麼為何還要雜學呢?我們是什麼心態…

愚迷之人,奉行自己的想法,永遠煩惱不斷,自作聰明,愚不可及!這樣的人,可以不用看書,不須學習,不聽人勸,內心活在妄想中,用此妄心來折磨自己一生。但又不甘寂寞,也會看書,偶而也會去聽課,有時還會東問西問,但是從頭至尾,依舊活在自我的想法,卻不自知!

臣服,是一種智慧的抉擇!如同碗裡裝髒水,唯有願意倒掉此水,才能裝清水。人為何不肯臣服,因為我執;肯臣不是軟弱,只是隨順因緣而流動,依道而行。亞里斯多德說:「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不是臣服人,而是真理!佛說:「依法不依人」。諸位,你願意臣服真理,還是自己呢……

***願 上淨下空老和尚,悲憫眾生,早日乘願再來!達觀跪拜…

SHUNU CHEN/今行無住

暢談六祖壇經(021)一即一切

作者 禪儒達觀

既然「菩提自性,本來清淨」,為什麼我們無法體悟呢?任何事物皆有重點和核心。我們可以從佛法的結構方面來瞭解:

我們可以從「一」的角度,來講這個世間的一切。《壇經》有一句話曰:「一即一切」,此處,「一」代表的是「心」。但是,我也可以說「二即一切」。「二」是什麼呢?佛法雖然很浩瀚,卻可以歸納成兩宗:「性宗」和「相宗」,也就是「空宗」跟「有宗」。《心經》曰:「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談「般若」和「唯識」。整個佛法的架構,不離這兩個體系,般若跟唯識不懂沒有關係,從「二」的角度就可以涵蓋一切。

我們還可以說「三含一切」。「三」,就是體、相、用。所有的一切都包括體、相、用。你明白這三者,就能夠明白一切。舉一個最容易瞭解的例子:這個「相」就是你的身體,這個「用」就是你現在所感覺一切心的作用。你只有活在這「相」和「用」當中,卻都不明白「性」,體就是性。若從「二」的角度來解析這一個例子:身心就是你感覺到的「有」,性就是「空」。何謂「有」?有生有滅就叫「有」。我們曾經年輕過,也會年老,身體時好時壞,心也一直在變化,有生有滅。《心經》曰「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講的就是空。為什麼你一直無法察覺到自性「本來清淨」,因為你總是活在「有」,活在「相和用」。你怎麼能夠清淨?!

《心經》說:「照見五蘊皆空」,五蘊就是身、心、世界的意思,照見五蘊是空的,你就解脫自在!但是因為你只注意到「相和用」,從來沒有注意到「體」,所以對它完全陌生。你不瞭解你之所以有「相和用」,就是因為有「體」。你現在能夠感覺到的,就是「有」,你卻無法感覺到「空」。如果你覺得這種說法很抽象,我可以證明給你看。你把手伸出來,你的手是一個拳頭,還是五個手指頭呢?拳頭打開,就叫五個手指頭; 五個手指頭握緊,就叫拳頭。你看到五個手指頭,就以為只有五個手指頭,卻不知道它是從拳頭來的。拳頭和五個手指頭不一亦不異,不可以切割。同理,有與空亦不可分離。

我再用手作另外一個譬喻︰現在,我的手在動。為什麼我的手可以動呢?接著,我用一個東西把我的手止住。為什麼現在我想讓它動,它卻動不了呢?你只察覺到我的手,只看到手在動,卻不知道手為什麼可以動?因為你忽略了這個「空」。沒有「空」,手怎麼能動呢?沒有「空」,你可以坐在那裡嗎?沒有「空」,你如何呼吸?你要去察覺、去體悟,因為「空」無形無相。你要從有形有相的現象,體悟到無形無相的道理。

古人說借相顯理,借助一個現象來顯某種道理。文字是相,講話也是相,花開花謝也是相。你要透過現象,去體悟空的道理。

◎聞後思惟:你能體察空和有的關係嗎?

SHUNU CHEN/今行無住

論語的聖賢之學(37)-樂在學習

達觀師父 古今私塾/SHUNU CHEN

學習很重要。大部分人之所以學不好,有四種原因:第一,沒有興趣。第二,學習遇到瓶頸。第三,自己不能堅持。第四,對老師不認同。

要學得好,一定要有樂趣。佛經上,世尊開示,弟子皆以「願樂欲聞」的心態來聞法,用這種心求法,才會學得好。金庸先生說:「他這一輩子最快樂的事情,就是讀書。」之所以能寫出那麽多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便是他廣學多聞,人生閱歷豐富,因為先生體會到讀書的樂趣。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習不能樂在其中,就無法將此學問學好。「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若學有所成,他人自然慕名而來,求教於你。「說」即是「悅」,與「樂」的差異在於:「說」是由內而發得喜悅,「樂」是因外境而產生的快樂。所以真正深入學習,自然心常愉悅喜樂。

學習應該由淺入深。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知之」為學習的入門,目的在求「真」。只是停留於追求學問,很多人來聽《論語》,只想知道《論語》在講什麽。「好之」為道德的提升,目的在求「善」。愛好儒家的學說,而能用在道德修養,而提升自身高尚的情操。「樂之」則達到發憤忘食,樂以忘憂的境界,目的在求「美」。人要知真理,行諸善,人生方能美好,即是「真、善、美」的人生。

孔子樂在學習,到達了什麽程度呢?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夫子沈浸於學習的樂趣之中,粗茶淡飯,曲肱而眠,生活簡單,日用樸素;且不追求名利,不羨慕富貴,有也好,無也不礙,猶如天上浮雲,來者任它來,去者隨它去,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而世人恰好相反,一輩子追求富貴,汲汲於名利,並且患得患失,苦不堪言。

如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孔子自述:一是發憤求知,二是快樂生活,三是忘記年齡,此三者讓人充實快樂,圓滿人生。夫子一生醉心於學問與仁道,難怪他會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真正如孔子般好學的,只有顏回。孔子贊嘆:「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學習最終是為了什麽呢?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明白大道,恢復明德。「朝聞道」,觀察天道,學習聖人之道,就會有機會「朝聞道」,此生便無遺憾,故曰:「夕死可矣」。不論是儒家的聞道,道家的明道,佛家的悟道,皆說明“道”是最重要的!

從孔子的人生歷程可見,一個人好學可以到如此的境地,怎有可能會學不成呢?我們之所以學不好,有兩個最主要原因:第一,不立誌。第二,不能體悟學習的樂趣。如能立誌了,亦能體會學習的樂趣,縱使沒有老師指導,你也一樣會學有所成的。

聞後思維:你能找到學習的樂趣嗎?


分享社團中成員週記

20220809心要

降伏其心之 接納7/今行無住

這周要談的「孩子」是「自己」,這個部份實在不好下手,反覆修改多次才有以下的呈現。

其實談「接納」最終的目的就是要「接納自己」,而前幾周談的就是為了這現在所做的鋪陳。因為談別人比談自己容易一些。雖然前幾周要做到已非常不容易。

現在把接納的對象拉回自己身上,試試看是否可以做到,我原本也認為我有接納自己呀,這有困難嗎?這不應該是最容易的事嗎?拿出來談是否顯得有點荒謬呢?但是……

回想起自己生命中困難的時刻……也許是自己做錯事了、也許是被欺騙了、也許是被拒絕了、也許是不被尊重、也許是被忽略了、也許是被批評了、也許是挨罵了、也許是被被判了、也許感到被遺棄、也許是努力後還是失敗了……此時此刻自己身心有哪些感受生起呢?

接著問問自己……

我允許自己有情緒嗎?

自己可以難過嗎?

自己可以生氣嗎?

自己可以流淚嗎?

自己可以脆弱嗎?

可以承認自己有受傷嗎?

可以靠近自己的恐懼嗎?

願意陪伴自己的壓力嗎?

有接納自己還做不好嗎?

可以接受自己有失落嗎?

當自己不符合自己的期待,可以不懊惱嗎?

當自己做錯了,可以用負責代替自責嗎?

以上有哪一項沒有發生過?這些的答案難道是說不可以、不願意、我不要,就不會發生的嗎?那麼所謂的「自己」難道不包含以上所提到的範圍?如果只能接納做的好的自己,不犯錯的自己,被所有人都尊敬的自己(有可能嗎?)如果如此那也不用談接納了,那不過是「符合自己的期待」,並不是真的接納。

而我們常常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尋求別人的安慰、鼓勵或是建議與教導,或是找事情轉移注意力,或是發洩情緒,甚至逃避不面對,假裝自己沒有事;但是卻忘了回過頭看看……

是否在指責自己的人群中,看到了自己站在其中指責著自己呢?這時的你是否感到孤單與害怕?

當所有人都不認同自己的時候,自己是否也否定了自己呢?這時的你是否想要逃走,連自己都不願意跟自己在一起呢?

所以我真的有「接納」自己嗎?

人不完美但是一定完整, 生命是完整的。如果沒有真正接納完整的自己是不可能真誠的接納別人的,因此表面上的相安無事可能是處在修養或是自命清高、甚至妥協、無奈的委屈求全的心態,更嚴重的是因此屏蔽了自己對感受的覺知,這樣就不用面對自己的困難,但是也因此遠離了自己的生命。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