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樂世界本有家園

極樂世界本有家園心是何物心在何處

今生決定要回家鄉

信願行三

回家的路上有險峻

必須戰勝

自己的煩惱習氣

不拒挑戰

才能破除習氣

觀照真如自性

分別執著生滅法

不生不滅一如法

賢首四德

隨緣妙用 柔和質直

威儀有則 代衆生苦

(一)(七)91013

在這世界上、

唯一不能

放棄的是回家的路!

極樂世界

才是我本有的家園。

緣生性空、無常無定、

生住異滅、虛偽無主、

相生相剋、恩怨酬償

的娑婆世界,不再留戀。

======================

(一)

在這世界上、

唯一不能

放棄的是回家的路!

極樂世界

才是我本有的家園。

緣生性空、無常無定、

生住異滅、虛偽無主、

相生相剋、恩怨酬償

的娑婆世界,不再留戀。

======================


"慧律法師"開示:


"阿含經"裡面講,

教你

"如實知,如實見"。


如實知就是要如實的

瞭解這個世間的真相,

才不會

被世間的假相欺騙了。


我們要瞭解真理,

以達到幸福,


*****************

就要從

本性(心性)上去悟。

*****************


萬法回歸

一念心性、平等自性。

"歸一萬事畢"。


一心念佛、念佛一心,

一念相應一念佛,

念念相應念念佛。


入道修行、平等心念佛,

感應道交,必不思議也!


若能悟到空性(心性),

極樂世界的蓮花,

不外

當下ㄧ念(心性)。


妄念放得下(遣生滅心),

當下,

就是極樂世界。


******************

遣生滅心,

無非為

除分別、執著,

除我相、我見、

除六識、七識。


遣生滅心,

為證

不生不滅的性體也。

******************


我們的真心

(即不生不滅的性體)

(ㄧ念心性、真如佛性)

就是極樂世界,

極樂世界

就在我們的心性當中。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二)

在這世界上、

唯一不能

放棄的是回家的路!

極樂世界

才是我本有的家園。

緣生性空、無常無定、

生住異滅、虛偽無主、

相生相剋、恩怨酬償

的娑婆世界,不再留戀。

======================


最根本

也最快速消業的方法:

就是必須要將妄心安住於

"中道實相的真實智慧上"。


因為

若是能將妄念轉化於

"真如本性的理體裏",

自然妄念就不會再生起,

業障也就能夠消除殆盡。


因為

"煩惱業苦海"

滅除了,

"智慧功德海"

自然現前,毫不費力。


"返妄歸真,復本心性"。

如是如是。


"印光大師"曰:


衆生一念,與佛無二,

由迷而未悟,

全智慧德相,

成煩惱業苦。


心本是一,

迷悟/殊,

則苦樂/異矣。


是知

"一念心性",

本是智慧功德海,

由煩惱障蔽,

無智慧照了,

則全體

成煩惱業苦海。


今以

"智慧"覺照之,

則即煩惱業苦海,

(貪瞋癡三毒煩惱)

成智慧功德海。

(戒定慧三無漏學)


是知

最初一著,

唯"智慧"為要。


有智慧則,全妄即真;

無智慧則,全真成妄。

"慧海之義,如是如是"。


所謂智慧,

開佛知見,

悟後須起修。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三)

在這世界上、

唯一不能

放棄的是回家的路!

極樂世界

才是我本有的家園。

緣生性空、無常無定、

生住異滅、虛偽無主、

相生相剋、恩怨酬償

的娑婆世界,不再留戀。

======================


''華嚴經''

兜率宮中偈讚品云:


以佛為境界,專念而不息,

此人得見佛,其數與心等。


''華嚴經''云:


一切衆生,

皆具如來智慧德相,

但以妄想與執著,

而不能證得。


若離妄想,

則一切智,無礙智,

則得現前。


''華嚴經''所說,

即生成佛之法。


縱已成佛,

不過

親證其

本具之心性而已,

"了無一法可得"。


學佛修行,無他,

返妄歸真,復本心性。

如是如是。


無明本無,本明本有。

不覺本無,本覺本有。


本明與本覺,

皆乃真如之異名。


真如,

顧名思義,

真實不虛,如常不變。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四)

在這世界上、

唯一不能

放棄的是回家的路!

極樂世界

才是我本有的家園。

緣生性空、無常無定、

生住異滅、虛偽無主、

相生相剋、恩怨酬償

的娑婆世界,不再留戀。

======================


''佛說十善業道經''金句:


世尊告龍王言,

龍王,

當知''菩薩有一法'',

能斷一切諸惡道苦。


何等為一?


*******************

謂於晝夜,

"常念思惟觀察善法",

*******************


令諸善法念念增長,

不容毫分不善間雜,

是即能令

諸惡永斷,善法圓滿,


*******************

常得親近

諸佛菩薩及餘聖衆。

*******************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五)

在這世界上、

唯一不能

放棄的是回家的路!

極樂世界

才是我本有的家園。

緣生性空、無常無定、

生住異滅、虛偽無主、

相生相剋、恩怨酬償

的娑婆世界,不再留戀。

======================


''文殊般若經''曰:


佛言,

善男子,善女人,

欲入"一行三昧",

應處空閒,捨諸亂意,

不取相貌,繫心一佛,

專稱名字,隨佛方所,

端身正向,能於一佛,

念念相續,即是念中,


*******************

能見

過去未來現在諸佛。

*******************


何以故,

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

亦與諸佛功徳無二。


不思議佛法等''無分別'',

皆乘一如,成最正覺,

悉具

無量功德,無量辯才。


*******************

如是

入一行三昧者,

盡知

恆沙諸佛法界

''無差別相''。

*******************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六)

在這世界上、

唯一不能

放棄的是回家的路!

極樂世界

才是我本有的家園。

緣生性空、無常無定、

生住異滅、虛偽無主、

相生相剋、恩怨酬償

的娑婆世界,不再留戀。

======================


"華嚴經"

金剛幢菩薩廻向品:

心不在內外,心亦無所有;

妄取故有法,不取則寂滅。


"聖嚴法師"講述:


此偈是說,

我們的認知"分別心",

(我相、第六意識)

既不在身內

也不在身外,

說穿了,

根本也沒有心這個東西。


如果

把心當作

真實不變的東西,

就有

各種虛妄的現象出現;


如果能夠

不把心的現像

當作自我,

你就沒有種種煩惱了。


人人都有心,用心、談心,

而把它形容成良心、忠心,

黑心、壞心等許多名稱。


********************

但是

心是何物?心在何處?

********************


感覺上

既是實在的,也是抽像的,

因此大家

"見仁見智,各說各話"。


禪師們乾脆說:

「無心」。


可是還有

心的功能和心的現象,

因此,

"永嘉禪師"的描述是:

無心恰恰用,

用心恰恰無。


心這樣東西,

運用它

的時候不能說沒有,

捕捉它

的時候又不知它是什麼了。


許多人認為

心屬於精神層面,

是內在的力量、

境界、體驗或

活動的根源。


如果說

心不在內而在外,

身體之外

有心所寄託的地方,

這是說不通的。


但如果說

心在內,

「內」又在哪裡?


頭腦裡有心嗎?

心臟裡有心嗎?

神經系統裡有心嗎?


肉體任何一部位都不是心,

否則人在死亡後肉體還在,

心的功能,

怎麼沒有了呢?


活著之時,

心臟停止跳動,

也不等於無心;

全身麻醉時,

亦不就是無心;


熟睡時、沉醉時,

頭腦不起作用時,

也不等於心已死了。


可見,

心雖與肉體有關,

卻並不就是肉體

的任何一點。


人心是什麼?

是一種維繫自我中心

及自我價值的力量,

財富、地位、

權勢、名譽等,

乃是身體、心靈

和外在環境的三結合。


換句話說,

心是叫他人給你肯定

及注意的自我價值,

也是你追求滿足

及對抗外力的各式念頭。


"它不是一個固定的實體"。

(無有定法,通貫一切法)


*****************

一般人

不了解心在哪裡,

也不知道

心是

起於"虛妄的執著",

*****************


所以常常

看不開、想不通、

鬧情緒、起煩惱,

傷害了他人,

又糟蹋了自己。


*********************

如果"你有智慧",

認識了"心的本質",

只是

從虛幻的自我價值而起,

並不是

真有一樣東西叫做心,

你就是一個

能夠生活得

非常快樂的人了。

*********************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七)

在這世界上、

唯一不能

放棄的是回家的路!

極樂世界

才是我本有的家園。

緣生性空、無常無定、

生住異滅、虛偽無主、

相生相剋、恩怨酬償

的娑婆世界,不再留戀。

======================


"華嚴經"離世間品:

生死為曠野,煩惱諸惡道;

邊見為賊難,癡盲迷正路。


"聖嚴法師"講述:


有生有死的眾生,

如同曠野中的流浪漢;


在煩惱中生活的人,

已經像是

在惡道受苦的眾生;


不論

說有永恆說無永恆的生命,

都像是

在旅途中遇到了盜賊,

把他們的功德財產搶光;


*********************

這一些人

都是因為"愚昧無智"

而像盲人一樣地

迷失了

"正確的前程方向"。

*********************


「生死為曠野」,


曠野是沒有人煙、

沒有文明的地方,

一片草莽密林,

野獸、盜匪出沒,

隨時會遇到危險。


******************

這裡

把生死形容為曠野,

因為從生到死之間

經常活在

恐慌、畏懼、憂慮、

焦急、無奈之中,

生不知何來,

死不知何往。

******************


「煩惱諸惡道」,


惡道是險惡的路途,

古代的印度交通不發達,

一般人只走大道,

不願走小路、險路;

只有邪惡的人

能從這種路得到好處,

在犯罪的路上冒險。


此處

用惡道"形容煩惱",

因為煩惱

促使人們冒險、造惡業,

"自害害人"的事。


「邊見為賊難」,


邊見包括常見和斷見,

這兩種見解不是正見,

不是中道見,

而是旁門左道,

流於獨斷、

偏激或特別消極。


「癡盲迷正路」,


這一句與上一句相關。

不信因果是斷見,

不信因緣是常見,

都叫癡盲。


邪見之人

沒有正路可走,

遑論

成佛度眾生!


********************

這四句話

是叫我們

不要墮入生死曠野,

不要步上煩惱惡道,

不要落入邊見賊難,

以免迷失

"正確的成佛之道"。

********************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心是何物?心在何處?

有心(妄心、煩惱、愚癡)

現"生死輪廻",

無心(真心、菩提、般若)

生"極樂世界"。

=====================


"華嚴經"

金剛幢菩薩廻向品:

心不在內外,心亦無所有;

妄取故有法,不取則寂滅。


如果"你有智慧",

認識了"心的本質",

只是

從虛幻的自我價值而起,

並不是

真有一樣東西叫做心,

你就是一個

能夠生活得

非常快樂的人了。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心是何物?心在何處?

有心(妄心、煩惱、愚癡)

現"生死輪廻",

無心(真心、菩提、般若)

生"極樂世界"。

=====================


"華嚴經"離世間品:

生死為曠野,煩惱諸惡道;

邊見為賊難,癡盲迷正路。


**********************

這四句話

是叫我們

不要墮入生死曠野,

不要步上煩惱惡道,

不要落入邊見賊難,

以免迷失

"正確的成佛之道"。

**********************


如果我們能將身心

安住在"般若智慧"上,

時時運用"觀照般若"。

(修"三般若")


用智慧處事,

必為人天歡喜,

愈智慧、愈慈悲、

愈無憂、愈無懼。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心是何物?心在何處?

有心(妄心、煩惱、愚癡)

現"生死輪廻",

無心(真心、菩提、般若)

生"極樂世界"。

=====================


"華嚴經"

金剛幢菩薩廻向品:

心不在內外,心亦無所有;

妄取故有法,不取則寂滅。


"聖嚴法師"講述:


此偈是說,

我們的認知"分別心",

(我相、第六意識)

既不在身內

也不在身外,

說穿了,

根本也沒有心這個東西。


如果

把心當作

真實不變的東西,

就有

各種虛妄的現象出現;


如果能夠

不把心的現像

當作自我,

你就沒有種種煩惱了。


人人都有心,用心、談心,

而把它形容成良心、忠心,

黑心、壞心等許多名稱。


********************

但是

心是何物?心在何處?

********************


感覺上

既是實在的,也是抽像的,

因此大家

"見仁見智,各說各話"。


禪師們乾脆說:

「無心」。


可是還有

心的功能和心的現象,

因此,

"永嘉禪師"的描述是:

無心恰恰用,

用心恰恰無。


心這樣東西,

運用它

的時候不能說沒有,

捕捉它

的時候又不知它是什麼了。


許多人認為

心屬於精神層面,

是內在的力量、

境界、體驗或

活動的根源。


如果說

心不在內而在外,

身體之外

有心所寄託的地方,

這是說不通的。


但如果說

心在內,

「內」又在哪裡?


頭腦裡有心嗎?

心臟裡有心嗎?

神經系統裡有心嗎?


肉體任何一部位都不是心,

否則人在死亡後肉體還在,

心的功能,

怎麼沒有了呢?


活著之時,

心臟停止跳動,

也不等於無心;

全身麻醉時,

亦不就是無心;


熟睡時、沉醉時,

頭腦不起作用時,

也不等於心已死了。


可見,

心雖與肉體有關,

卻並不就是肉體

的任何一點。


人心是什麼?

是一種維繫自我中心

及自我價值的力量,

財富、地位、

權勢、名譽等,

乃是身體、心靈

和外在環境的三結合。


換句話說,

心是叫他人給你肯定

及注意的自我價值,

也是你追求滿足

及對抗外力的各式念頭。


"它不是一個固定的實體"。

(無有定法,通貫一切法)


*****************

一般人

不了解心在哪裡,

也不知道

心是

起於"虛妄的執著",

*****************


所以常常

看不開、想不通、

鬧情緒、起煩惱,

傷害了他人,

又糟蹋了自己。


*********************

如果"你有智慧",

認識了"心的本質",

只是

從虛幻的自我價值而起,

並不是

真有一樣東西叫做心,

你就是一個

能夠生活得

非常快樂的人了。

*********************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心是何物?心在何處?

有心(妄心、煩惱、愚癡)

現"生死輪廻",

無心(真心、菩提、般若)

生"極樂世界"。

=====================


"華嚴經"離世間品:

生死為曠野,煩惱諸惡道;

邊見為賊難,癡盲迷正路。


"聖嚴法師"講述:


有生有死的眾生,

如同曠野中的流浪漢;


在煩惱中生活的人,

已經像是

在惡道受苦的眾生;


不論

說有永恆說無永恆的生命,

都像是

在旅途中遇到了盜賊,

把他們的功德財產搶光;


*********************

這一些人

都是因為"愚昧無智"

而像盲人一樣地

迷失了

"正確的前程方向"。

*********************


「生死為曠野」,


曠野是沒有人煙、

沒有文明的地方,

一片草莽密林,

野獸、盜匪出沒,

隨時會遇到危險。


******************

這裡

把生死形容為曠野,

因為從生到死之間

經常活在

恐慌、畏懼、憂慮、

焦急、無奈之中,

生不知何來,

死不知何往。

******************


「煩惱諸惡道」,


惡道是險惡的路途,

古代的印度交通不發達,

一般人只走大道,

不願走小路、險路;

只有邪惡的人

能從這種路得到好處,

在犯罪的路上冒險。


此處

用惡道"形容煩惱",

因為煩惱

促使人們冒險、造惡業,

"自害害人"的事。


「邊見為賊難」,


邊見包括常見和斷見,

這兩種見解不是正見,

不是中道見,

而是旁門左道,

流於獨斷、

偏激或特別消極。


「癡盲迷正路」,


這一句與上一句相關。

不信因果是斷見,

不信因緣是常見,

都叫癡盲。


邪見之人

沒有正路可走,

遑論

成佛度眾生!


********************

這四句話

是叫我們

不要墮入生死曠野,

不要步上煩惱惡道,

不要落入邊見賊難,

以免迷失

"正確的成佛之道"。

********************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