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編輯(CHANMOEYHUA2BBB)

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三)

我與無邊諸有情, 本來即是正覺尊;

了知如是之自性, 即發殊勝菩提心。

顶礼感恩大慈淨界法師讲授《大佛頂首楞嚴經》,南无阿弥陀佛

『 破妄归真的含义』

  《楞严经》在整個大乘佛法的修學當中的定位,古人說:「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本經主要的特色就是要使令我們覺悟生命的真實相,這當中佛陀是把我們的生命分成兩部分來觀察,第一個是屬於真實的部份,第二個是屬於虛妄的部份。這兩個部份我們應該怎麽去如實的觀察呢?當中有兩種差別:

第一、從生滅跟不生滅這部份來觀察。

第二、五陰(蕴)身心基本上是帶有過失的。

顶礼感恩大慈上师堪钦索达吉堪布慈悲讲授

中觀的见解之《观四谛品》

——(二八二)

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

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

因为有空性的缘故,一切法才得以成立;如果没有空性,那么一切法就不能成立。

本科判主要讲,承许万法的本体是空性乃一切功德之源,承许万法的本体不空则是一切过失之源。

顶礼感恩大慈上师堪钦索达吉堪布慈悲讲授中观的见解之《观四谛品》——(二八二)

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

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

因为有空性的缘故,一切法才得以成立;如果没有空性,那么一切法就不能成立。

本科判主要讲,承许万法的本体是空性乃一切功德之源,承许万法的本体不空则是一切过失之源。

本颂从字面上看似乎很简单,其实它的含义极为深奥。前面讲过,一切缘起法是空性,也正因为是空性才可以缘起,所以只有在空性的基础上才能安立一切世间名言,反之则无法安立。《显句论》云:对方的意思是有空性则苦集灭道四谛等一切法无法安立;但实际恰恰相反,正因为有了空性,四谛等万法才得以建立,如果万法不空则成了常有,如是则无法建立四谛乃至一切万法。

具体而言,正因为一切万法是空性,所以当各种因缘具足的时候就可感受痛苦,也可以断除痛苦的来源 —— 集谛;也因为是空性,为断除集谛而修持道谛以及最终现前灭谛都是合理的。同样,四果和四向等僧宝都可以安立;僧宝相续中的证法以及教法也合理。如果僧宝和法宝能安立,那么最究竟的佛宝也可安立。有佛法僧三宝,则能安立世出世间一切罪业和福业,进而一切世间名言能得以合理建立。总之,只有在空性的基础上才能安立一切世俗名言。《般若灯论释》中引佛经来说明这个道理:“如《文殊道行经》说:佛告文殊师利:‘若见一切诸法无起,即解苦谛;若见一切诸法无住,即能断集;若见一切诸法毕竟涅槃,即能证灭;文殊师利,若见一切诸法无自体,即是修道。’ 以是义故,摩诃衍中圣谛道理得成。道理成故,智慧得成,智慧得成,一切皆可。 ”

相反,如果一切万法不空,那么苦集灭道四谛乃至世间一切名言不可能成立。全知麦彭仁坡切在《中观庄严论释》中说:“万法若有一成实,诸所知成永不现,万法无一成实故,无边所知了分明。” 上师如意宝经常引用这个教证,还举了一个比喻说明这个问题:正因为一切万法的本体不存在,所以在一面小小的镜子中就可以显现山王在内的器情世界;如果万法不空,那这一切就无法在镜中显现,人们也无法见到这些影像。

这一道理通过观察自己的心也可以体会,比如,如果嗔恨心不空,那它就不能有产生、安住乃至消失的机会;正因为嗔恨心的本体是空性,所以当因缘聚散时才有生住灭的显现。

(待续)

顶礼感恩大慈淨界法師讲授《大佛頂首楞嚴經》,南无阿弥陀佛

『 破妄归真的含义』

  《楞严经》在整個大乘佛法的修學當中的定位,古人說:「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本經主要的特色就是要使令我們覺悟生命的真實相,這當中佛陀是把我們的生命分成兩部分來觀察,第一個是屬於真實的部份,第二個是屬於虛妄的部份。這兩個部份我們應該怎麽去如實的觀察呢?當中有兩種差別:

  第一、從生滅跟不生滅這部份來觀察。

五陰(蕴)的身心世界是生滅變化的,這是我們凡夫无法作主的,它是變來變去的。比方說,我們今生的身心世界跟前生的身心世界不是完全一樣的,我們今生的身心世界跟來生的身心世界也是不一樣的,因为它是属于生滅變化的;但是,我們真實的心性(心的本性)是不生滅的,永遠是這樣子的。本經常常提到一个比喻:主人是不動的,客人是换來换去的,所以我們今生的这个五阴(蕴)身心世界,不论是由于过去世的善業所感召,或者是罪業所感召(基本上是善恶皆有),總而言之,「饒汝千般快樂,無常終須到來」,它有一天被会無常所破壞,這是我們第一個覺悟:「五阴(蕴)是變化的」。

  第二、五陰(蕴)身心基本上是帶有過失的。

從佛法的角度来讲,我們眾生的五陰(蕴)是由煩惱所感召的,一念的無明妄動才有的。所以,煩惱所感召的是一種痛苦的果報,所以我們的五陰(蕴)身心的本質是苦的。有人說:“欸!我平常有些快樂,但這種快樂是夾雜着過失的快樂”。从佛法的角度来看,世间這種快樂不是安穩的,是属于有漏的快樂,它的后面隐藏着痛苦。比如說,有一种美味的食物 (但裡面是有些毒性的),雖然在吃的时候感觉很甜美,但是長久食用的话終成大患。

  因此,佛法對於有過失或有漏的快樂是持否定的態度,只有我們安住在真如本性当中,那種快樂才是安穩的長久的快樂。所以我們在修學大乘佛法,一定要對自己的生命要如實的了知兩個道理:第一、我們凡夫的身心世界是無常的、会敗壞的。第二、我們凡夫的身心世界是帶有過失、帶有痛苦的,只要还是在凡夫位,這两个特征是不能改變的。

  這兩个重要的觀念就帶動了整部《楞严经》的所有修學,所以我們為什麽要破妄顯真呢?理由就是,因為凡是虛妄的東西都是暫時的、是有痛苦的,所以肯定要把它破灭,才能让自己離苦得樂,自己想要究竟的處理生命的問題,自己就一定要把虛妄的五陰(蕴)破灭。所以,破妄顯真就是整部《楞嚴經》修學的大宗旨。實際上,破妄顯真也等于是整個大乘佛法的修學总纲领,每一部大乘經典都是破妄顯真,只不過本經比較偏重在破妄這一部份,修我空觀、法空觀來破除五陰(蕴)的虚假妄相,而安住真如。所以本經從文字上來理解,可以說它開顯真如這一部份講的不多,我們只能夠說安住真如,破除虛妄。至于《法華經》、《華嚴經》那就不同,那是把真如本性的功德妙用完全顯現出來,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那真的是在顯真,顯真如不可思議的妙用。

  但是,本經都是在教我們怎麽樣能夠攝用歸體,或者說把心帶回家。本經是要我們從虛妄而回归到真實。至于從真實當中再出發,這一部分则由《法華經》、《梵網經》、《華嚴經》來說明。所以本經的定位就是在破除虛妄这一部分扮演着重要角色,把自己的基礎打好,假如說這個杯子你還沒裝甘露水,但是起碼你得先把這個杯子洗得干干净净,那你以後所做的六波羅蜜(六度万行)就全部是一種成佛的資糧(因),全都是一種稱性的功德。你若沒有經過《楞嚴經》的過程,杯子沒有洗干淨,你是以依止虛妄的心來作布施、持戒、忍辱,所作的一切也都是虛妄的,就如杯子沒洗干淨,盛什么東西统统都被染污了。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講,每一個修學大乘佛法的人,這部《楞嚴經》都是必修的,是基礎課程,因為自己首先要破妄,才有机会或資格顯真。

  本經在破妄這一部份,佛陀講得非常詳細:第一、你要怎麽破妄,要怎麽正念真如?第二、你在破妄的過程當中,真妄交攻,妄想會反彈,你要怎麽辦?你要如何保持「不迷、不取、不動」?也就是說,你要怎麽去安住,安住了以後,這過程當中遇到障礙又要怎样去調伏。本經在整個破妄的過程當中,引導一個行者菩薩,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是講得非常詳細的。可以說,為我們未來行持菩薩道打下一個堅固的基礎,一個不退转的基礎。

總之,佛陀說「要用聽法者聽得懂的語言來說法」,這就是重點。

大乘小乘都講眾生可以成佛,但我覺得真正大乘佛教的特點,就是說法。

就像佛陀成道,是自利圓滿,

如果沒有說法的話,

現在也就沒有佛法。

佛陀成道時,當時身邊也沒有其他人,也沒有人告訴他一定要說法,就是一個人在樹下成佛了,因此也可以說是沒有特別的責任一定要說法,但是因為他觀察到眾生的需要,而做了說法的決定,所以,

這就是大乘利他的精髓所在。

總之,佛陀說「要用聽法者聽得懂的語言來說法」,這就是重點。

大乘小乘都講眾生可以成佛,但我覺得真正大乘佛教的特點,就是說法。

就像佛陀成道,是自利圓滿,

如果沒有說法的話,

現在也就沒有佛法。

佛陀成道時,當時身邊也沒有其他人,也沒有人告訴他一定要說法,就是一個人在樹下成佛了,因此也可以說是沒有特別的責任一定要說法,但是因為他觀察到眾生的需要,而做了說法的決定,所以,

這就是大乘利他的精髓所在。

佛陀「用聽法者聽得懂的語言」說法

此外,還有一點值得特別注意,

那就是佛陀說要用俗語進行傳道說法,

這絕對是史無前例的。

五分律第25卷,十誦律第38卷,都有例子。

比如,有兩位出家的婆羅門,和比丘們誦經時,發現不管是發音,還是語法、規則,他們都和自己的語言相去甚遠,他們因而感到憤怒。

有一天,他們告訴佛陀說,「比丘們因為種姓不同、氏族不同,接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如果用自己的方言誦讀經文時,難免會冒犯佛法。

(這是婆羅門的思想,他們對每一個讚頌的聲音、語法都非常重視,說是要用雅言,也就是梵語才能讚頌)所以希望以後在誦讀經典時,要使用梵語的語音體系」。

佛陀卻回答道:「不需要使用外來的文字語音誦讀經文。請使用你們各自的方言誦讀即可。

今後要是有人不用自己的方言而用外來的語言誦讀經文,必定重罰。」

佛陀的回答,剛好跟他們的請求相反;

這段文字清楚展露了佛陀慈悲的精神,也就是希望讓每個人都能瞭解、吸收佛法的慈悲之心。

我以前問過我的老師,梵文要學多久?

他說大概要10年、20年吧。

那時我就想,那要學的話應該再年輕一點時就要學,不然怎麼學得完,連學法的時間都沒有了。

總之,佛陀說「要用聽法者聽得懂的語言來說法」,這就是重點。

大乘小乘都講眾生可以成佛,但我覺得真正大乘佛教的特點,就是說法。就像佛陀成道,是自利圓滿,如果沒有說法的話,現在也就沒有佛法。

佛陀成道時,當時身邊也沒有其他人,也沒有人告訴他一定要說法,就是一個人在樹下成佛了,因此也可以說是沒有特別的責任一定要說法,但是因為他觀察到眾生的需要,而做了說法的決定,所以,這就是大乘利他的精髓所在。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 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瑪鄂夏季課程:密教源流」

"夢參老和尚"開示:


發"無上菩提心"

的真正含義就是:

我已學到"輪廻之苦",

我渴望要"解脱出離"。


但一切衆生

"都面對同樣的問題",

我不能棄他們而不顧。


所以我"立誓"

要修成

"圓满大覺悟者",

那樣才具足

救度衆生的

力量與遍知智慧。


不然的話,

我也許連度一個人

"都無法成辦"。


******************

為衆生學法,

為衆生成道。

一切發心,

都是為利益衆生。

念念"如是思惟,

才教"大慈大悲"。

修行的大小、深淺,

"從發心來定"。

******************


經常這樣用心,

"就是菩薩"。


衆生見到你,

自然很歡喜。


珠海合十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如果虔誠是靠文字語言能夠造作出來的話,

那可能每個人都已經證得法性實相了。

因此,虔誠不是文字, 而是自心的改變。

希望各位的心能夠改變。這是我的祈願。

接下來「自在攝集萬法」的部分就不用說了,以後慢慢到了能夠自在攝集萬法的時候再說吧!現在也沒有這個能力攝集。

接下來第三個偈文:

像雪山一樣的上師四身上,

如果虔誠心的陽光不照射的話,

加持的水就不會流出,

所以,請用專注的心去修持此虔誠。

我簡略的加于說明。

上師四身,比喻如雪山。虔誠心的祈請,比喻如太陽。由於虔誠心的祈請而得到加持,比喻如陽光融化雪水。

這個比喻在現今尤其貼切,因為現今很多弟子過於虔誠,過度虔誠的驕陽一生起,讓上師都汗流浹背了。因為太虔誠,讓上師都熱到流汗,這也挺好。

過去來說,西藏的雪山是因為陽光照射而融化,但是現在有全球氣溫暖化,我們也不用等太陽升起了。因此,祝願「溫室效應的虔誠」能夠增長!

我也沒有辦法說太多,這裡提到要對上師的虔誠,好像自己裝成上師要各位虔誠一樣,這樣不太好。因此,要不要對上師虔誠,請各位自己作決定。至於該怎麼樣有虔誠心呢?是上師和弟子雙方面的事情。雖然上師要圓滿具德,但是主要能否生起虔誠心,還是在於弟子這方面。這主要是屬於弟子的修持。上師是否具德?他是否是弟子可以虔誠的對象?同時自己該怎麼樣生起虔誠心?這些都是自己要好好去思考的。因此,我沒有什麼特別要說的。

但是,我希望各位的心中,能夠具備真實的虔誠心。事實上,真實的虔誠和信心,不需要什麼原因和解釋,它是自然的,一見到上師身语意的功德,自心自然就轉變,而生起无伪的虔誠心。虔誠,是證悟究竟實相最近的一個法門,因此,

如果虔誠是靠文字語言能夠造作出來的話,

那可能每個人都已經證得

"法性實相"了。

因此,虔誠不是文字, 而是自心的改變。

希望各位的心能夠改變。這是我的祈願。

第十七世法王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大手印五支證道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