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空/八風現惺惺寂寂一念

禪修/第六意識分別/釋惟覺師/釋見透

佛藏山慈光


貳、永嘉大師著作


一、《永嘉證道歌》

  「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來合。」

  《證道歌》是永嘉大師抒發自己證道後的心境。開悟以後的境界無限自在、清涼,再配合優美的文字和朗朗的音韻,讀之往往讓人不忍釋手,但對初學而言,卻不如《永嘉集》來得實際、受用。

佛衛電視台

主 題:永嘉集第12集

主講人:惠空法師

各位同學

今天繼續談-奢摩他章六料簡

上節課講到-六料簡前面五個

講完以後還沒有把奢摩他-的本文解說

禪修的第一步:永嘉大師的四料簡「惺惺寂寂是,惺惺妄想非;寂寂惺惺是,寂寂無記非」來檢驗自己的修行

觀看次數:461次


/詳觀影片/

我的師父上惟下覺大和尚為確保我們體會是否正確,又特別提出永嘉大師〈四料簡〉:「惺惺寂寂是,惺惺妄想非;寂寂惺惺是,寂寂無記非」來檢驗自己的修行。「惺惺」表示心的清楚明白;「寂寂」表示心中沒有妄念、一念不生、寂然不動。所以我們修行要時時刻刻保持清楚明白且寂然不動的心,亦即覺性的存在。大和尚常講的一句法語:「在靜中養成,在動中磨練」,確實是修行上的工夫。

禪修/第六意識分別/釋惟覺師/釋見透

佛藏山慈光


貳、永嘉大師著作


一、《永嘉證道歌》

  「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來合。」

  《證道歌》是永嘉大師抒發自己證道後的心境。開悟以後的境界無限自在、清涼,再配合優美的文字和朗朗的音韻,讀之往往讓人不忍釋手,但對初學而言,卻不如《永嘉集》來得實際、受用。


二、《永嘉集》

  《永嘉集》是永嘉大師指導禪宗修行的具體入門方法與理論。大師圓寂後,由當時慶州刺史魏靜,集而次為十章,廣傳於世。明朝傳燈大師曾作註解,並將章節次第予以調整,且將《禪宗永嘉集》更名為《永嘉禪宗集》。《永嘉集》早期原深受世人推崇,但愈到後世,卻愈不為人所知,甚至只知有《證道歌》,而不知有《永嘉集》,誠為可惜。

  在《永嘉集》中,實際的止觀運心的禪觀操作,是奢摩他、毘婆舍那,與優畢叉三章,三者間有一貫而淺深的轉進關係。這裡所介紹的永嘉禪法,是屬於奢摩他的入手方法。


參、永嘉禪法的止觀操作


一、看念頭

  「夫念非忘塵而不息,塵非息念而不忘。塵忘則息念而忘,念息則忘塵而息。忘塵而息,息無能息;息念而忘,忘無所忘。忘無所忘,塵遺非對;息無能息,念滅非知。知滅對遺,一向冥寂;闃爾無寄,妙性天然。」

  永嘉禪法的入手方法,並沒有刻意在心中操作、浮現任何影像、心念或想法,而是直接去觀照、注意意識上的法塵(影像、音聲等),就是一般所謂的妄想、念頭。當我們面對意識時,重點是要能提起一個「能知」的心,向內去「看」自己的「念頭」,而不再隨著念頭跑!

  我們的心,平常除了前五識攀緣外五塵之外,第六意識中的獨頭意識亦不時浮現一些塵影(念頭)。所以,首先要把心從對外境的攀緣中,收攝到獨頭意識上,也就是說,打坐時不管眼、耳、鼻、舌、身、前五識根塵相對的覺受,而只是專注在自己內心中的妄念。當我們看到妄念時,不要隨著它跑,而要「脫離」出來看著它。維持住「看」的觀照力,不管浮現任何妄想、念頭,都只是清楚地看到、知道,不在上面另起分別的念頭。就如同衛兵站在門口一樣,人進來了,我知道;人出去了,我也知道,人在我面前晃動,我都知道,而且看得一清二楚;但衛兵始終堅持自己的崗位、自己的本務,只是警醒地注視著來來往往的人(妄想)。

  平時我們沒有看念頭時,整個心都被妄念牽引、帶著跑,甚至不知道自己在打妄想。慢慢透過「看」的力量,察知到妄念,就把心從妄念中拉離出來,再反過來看它,慢慢就可以體會到,原來這些妄念一旦脫離了心的力量,就只是一些虛妄的影像,像白雲蒼狗一樣,沒有實體性!這時,所謂的妄念,不待對治,輕易地就被覺照之風吹散,而達到心識澄淨的效果。就像天空中各種型態的雲,看清楚了,就會發現,原本就沒有「菩薩」與「狗」的實體性或差別性,一切都是雲所呈現出來的。心也是如此,了解一切妄想都沒有實體性,都是自己清淨的本心所現,心自然就寂靜了。

  所以這種「看」,它具有「看穿、看破、看消融」的特質,當我們消融得一分妄念,就轉化成一分覺性,我們的心,也就在這種轉化、淨化的用功過程中,變得愈有力量,能產生一種澄淨(定)中,透達法性(慧)的力量。


二、體會「寂寂」、「惺惺」的感覺

  「忘緣之後寂寂,靈知之性歷歷。無記昏昧昭昭,契真本空的的。惺惺寂寂是,無記寂寂非;寂寂惺惺是,亂想惺惺非。」

  永嘉禪法的「看」念頭,其實就是止觀的操作,只不過永嘉大師以「寂寂」和「惺惺」來說明,所以我們在看念頭的當下,就要去體會寂寂惺惺的感覺。

  當我們「看」的力量持續而堅固以後,妄想被觀照的力量照破,而慢慢泯除。一直看到念頭完全澄靜的時候,這時,心是一種沒有妄想的寂靜狀態,這就叫做「寂寂」,這是一種沉穩、安定、凝然的感覺。這時,我們的心沒有任何的妄想,心是寂靜的,但我們還有知覺、有神識、有覺性。這個沒有妄想、影像,但卻有知覺力、覺照力的覺性,就叫做「惺惺」,這是一種昇揚、活潑、光明的感覺,我們把妄想寂靜下來以後,能夠在寂靜之中,把這個覺照力,也就是「惺惺」的力量予以體會、提攝、浮現,於是在寂靜之中有覺照力(寂寂中有惺惺),在覺照之中又不失寂靜(惺惺中有寂寂)。就在這寂寂惺惺、惺惺寂寂中,我們的功夫就會持續的增長轉進。但是這種心頭上寂寂惺惺、惺惺寂寂的感覺,必須要各人用功去體會。


三、寂寂惺惺的對應

  「寂寂謂不念外境善惡等事,惺惺謂不生昏住無記等相……以寂寂治緣慮,以惺惺治昏住……寂寂久生昏住,惺惺久生緣慮……寂寂破亂想,惺惺治無記。寂寂生無記,惺惺生亂想。寂寂雖能治亂想,而復還生無記;惺惺雖能治無記,而復還生亂想。」

  通過看念頭,看到能體會寂寂惺惺的感覺之後,就要一直保持住寂寂惺惺,讓這種寂寂惺惺的力量加強、加深、加廣。但是在用功過程中,會因昏沉和散亂的干擾而破壞原有的寂寂惺惺,所以我們要能隨時去化解昏沉和散亂的干擾,穩定住寂寂惺惺的對應平衡。

  寂寂和惺惺,其實是我們心性的兩個特質。寂寂是沉定、沒有妄想,但心過於沉沒,就成為昏沉、無記的根源;惺惺是心活潑、有覺照,但心過於活潑,就成為散亂的根源。寂寂雖是昏沉的根源,但卻能對治散亂;雖能對治散亂,但久了又生昏沉。惺惺雖是散亂的根源,但卻能對治昏沉,雖能對治昏沉,但強了又生散亂。所以兩者之間有微妙的相依、相生、相剋的關係:


一、相依:

沒有寂寂,會散亂;沒有惺惺,會昏沉。惺惺中沒有寂寂的穩定作用,縱然是明明白白的,但心識是煩動、躁擾的;寂寂中沒有惺惺的覺照力量,縱然是平平靜靜的,但心識是闇昧、無力的。一定要寂寂而惺惺、惺惺而寂寂。

二、相生:

寂寂強了,惺惺會相對應的增強,惺惺強了,寂寂亦會增強。因為心的穩定度(寂寂)增強了,心就有力量,可以覺照,不會破裂散亂;心有覺照力量以後,又反過來照破妄想,令心更穩定寂靜。

三、相剋:

寂寂太強,會壓制惺惺;惺惺太強,會壓制寂寂。寂寂原是不要讓心散動,但沉沒的力量太強,會使惺惺無法發起而昏沉;惺惺原是不要令心昏昧,但覺照的力量太強,會破壞寂寂而散亂。

  所以掌握惺惺寂寂的特質,令其一直在高度穩定的互動狀態中運作,就是永嘉禪法中奢摩他的止觀操作。



四、惺惺為主,寂寂為輔;先寂寂,後惺惺。

  「以惺惺為正,以寂寂為助。此之二事,體不相離。猶如病者,因杖而行;以行為正,以杖為助。夫病者欲行,必先取杖,然後方行;修心之人,亦復如是。」

  這是永嘉禪法最重要的口訣。凡夫常在散亂心中,所以一定要先寂寂,把所有的散亂泯除、穩定後,才能使心發揮惺惺的覺照力量。如果沒有先具備寂寂的功夫,就去提惺惺,所提出來的惺惺都只是亂想。所以其操作的過程是:寂寂→惺惺→寂寂→惺惺…

  而永嘉禪法雖然要先寂寂、後惺惺,但寂寂只是助緣,惺惺才是永嘉禪法的核心與目的。寂寂只能成就定力,唯有惺惺才能切入法性,成就智慧。奢摩他的功用,主要就是在達成惺惺不斷的增強、擴大,然後自然的與毘婆舍那接合,以覺照力消融整個山河大地,這就是永嘉禪法的目的。


五、功夫成就

  「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

  永嘉禪法的特色,是在寂寂當中,求惺惺的增長,所以它具有「定中修慧」的特質。也就是說,當寂寂惺惺慢慢增強以後,我們的身心可以很容易感受到輕安、平和、清明的「定」的特質,並在這種輕安的狀態下,不斷的增長覺照力。功夫穩定後,下坐的行住之中,也都可以保持住寂寂惺惺,這就是一種動中的功夫──平常不起心動念,不受境界擾動,事情可以照做,但心卻保持在高度地穩定、清明、覺照的境界中。


肆、永嘉禪法的五大特色


  從以上對永嘉禪法的介紹中,我們可以歸納出它的五個優點。這也是永嘉禪法的特色所在:


一、理路清晰:

永嘉禪法的理論操作,自成一套縝密的架構,並能與教理接合,可以清楚的掌握其內涵。

二、層次分明:

永嘉禪法對於禪觀的入手、轉進與成就,都有詳細的說明,功夫可以循序漸進。

三、身心輕安:

永嘉禪法的「先寂寂後惺惺」,可使四大調順,心識平和,資益身心。

四、注重智慧:

永嘉禪法以開發智慧為主(惺惺),契合於修學佛法的精髓。

五、簡單易行:

永嘉禪法從「看念頭」入手,簡單易行,且方便在生活中操作,不受時空限制,行住坐臥皆是道場。

佛衛電視台


主 題:永嘉集第12集

主講人:惠空法師



各位同學

今天繼續談-奢摩他章六料簡

上節課講到-六料簡前面五個

講完以後還沒有把奢摩他-的本文解說


六料簡是對於達成惺惺寂寂-進入初心以後

進一步深化寂靜-惺惺寂寂的力量

以及開展禪定智慧覺性-操作的方法

這是六料簡所要提供的理論

請看大正藏-390頁中欄第八行

「復次若一念相應之時

須識六種料簡」

一念相應

一念指著惺惺寂寂-初心的這一念

「須識六種料簡」

必須要識-識是了解

了知六種料簡-六種對比分析

對於惺惺寂寂的-對比分析

「一識病 二識藥-三識對治 四識過生

五識是非-六識正助」

識是要清楚的認知

清楚認知不是-只在文字上了解

要在心裡-可以清楚的感受到

文字所講的在心裡面-是什麼樣的感覺

這是緣慮 是病-這是昏昧 是病

這是寂寂 這是惺惺-這是藥

寂寂是對治散亂-惺惺對治昏昧

這種感覺就是對治-這就叫對治

寂寂提起來-散亂就慢慢消滅

這就是對治-體會到了

體會到心運轉的感覺-心的變化 特質 特性

要清楚在操作止觀的當下-一直不斷去體會它的感覺

常常跟一些打坐的居士們講

中國人講-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不要想說有高人一指點-就功夫神勇功夫大進

因緣到 點一下就開竅-這是有可能

轉一個彎就可以了

還必須要花很多時間-自己去揣摩

常常跟很多朋友講

不要只想到速成-教你一個方法就可以了

不是的

我常常告訴打坐的-很多朋友

要懂得理論

要實際懂得理論以後-才能夠深化

才能夠長遠由自己慢慢地-走下去不必靠別人

否則走一步-後面就不知道該怎麼走了


識是自己要去感受-自己去體驗揣摩那個感覺

「第一病者有二種

一緣慮二無記」

緣慮就是散亂心-無記就是昏昧心

「緣慮者善惡二念也

雖復差殊 俱非解脫

是故總束名為緣慮」

不管善念和惡念-都是散亂心

「無記者 雖不緣善惡等事

然俱非真心 但是昏住」

無記雖然不知覺-沒有善惡 就是昏昧

它不是真正的覺性-所以它就是昏住

「此二種名為病

第二藥者亦有二種

一寂寂 二惺惺」

什麼是寂寂

「寂寂謂不念-外境善惡等事」

我們內心 心收回來

不去緣取五塵-跟心的意想 六塵影像

「惺惺謂不生-昏住無記等相」

惺惺是從負面列-正面是保持一種覺知

覺的力量-覺卻不知任何物

覺知卻沒有任何的影像-就是惺惺

「此二種名為藥

第三對治著 以寂寂治緣慮-以惺惺治昏住

用此二藥對彼二病-故名為對治」

這就是對治

「第四過生者

謂寂寂久生昏住-惺惺久生緣慮

因藥發病 故云過生」

上節課也講過-用藥過量

這寫得很清楚

「第五識是非者-寂寂不惺惺 此乃昏住」

雖然寂靜了-可是沒有覺觀的力量

慢慢的覺知覺照力量很慢-要睡著了

【惺惺不寂寂此乃緣慮】

如果覺得你很清楚-可是感覺到心不寂靜

好像也沒有什麼妄想-可是沒有感覺到定的力量

雖然覺得並沒有-浮起什麼影像

可是心不穩定-沒有寂靜的感覺

表示不是真正的惺惺寂寂

很多人都是這種情況

他覺得沒有妄想-可是心沒有穩定的力量

就有問題

千萬要記住

你說我也沒有妄想

沒有妄想沒有錯-可是心很旺盛

沒有寂靜-這個不對

這其實在一種細微緣慮-而此乃緣慮 ◎

【不惺惺不寂寂 此乃非但緣慮亦乃入昏而住】

這就是昏沈加散亂

或許會覺得昏沈散亂-怎麼散亂還會昏沈?

就是昏沈


睡覺作夢就是昏沈加散亂


睡覺作夢不就是-昏沈加散亂嗎

跟睡覺作夢一樣-坐在那兒打妄想

好像頭腦清楚

其實是在搞不清楚狀況之間

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東西


這就是昏沈加散亂◎

「亦寂寂亦惺惺 非唯歷歷

兼復寂寂-此乃還源之妙性也」

這是真正的還源-還源就是回歸本性

我們清淨的覺性妙性-很真實的覺性

「此四句者 前三同非

後一句是 故云識是非也」

上一節課講到這地方


下面看第六小節-識正助


請看中欄倒數第六行

「第六正助者 以惺惺為正-以寂寂為助

此之二事體不相離

猶如病者 因杖而行-以行為正 以杖為助

夫病者欲行 必先取杖-然後方行

修心之人 亦復如是-必先息緣慮 令心寂寂

次當惺惺-不致昏沈 令心歷歷

歷歷寂寂 二名一體-更不異時

譬夫病者欲行-闕杖不可

正行之時 假杖故能行-作功之者 亦復如是

歷歷寂寂 不得異時-雖有二名 其體不別」


這段是惺惺為正-寂寂為助的解說

從這段文字裡-先確立幾個問題


第一-裡面講一個比喻

說一個病的人要走路-可是身體很弱站不起來

必須要拿一根柺杖-幫他站住腳

拿了柺杖以後-一步一步往前走

柺杖比喻寂寂-走路代表惺惺

比喻講得很清楚

如果把比喻顛倒過來-把正助顛倒過來

寂寂為正-惺惺為助

就是人去走路拿柺杖

拿了柺杖以後-在那邊揮舞

有這種人嗎

如果是真的寂寂-就是寂寂拿了柺杖


如果只拿柺杖你不走-有沒有意義

柺杖有沒有意義?-沒有

所以重點在走-重點在走

柺杖只是幫助你走-雖然柺杖也在走

沒有柺杖也不能走

重點是要走-走才是目的

走才是解決問題的出路

這個比喻講得很清楚-修行的目的是為了要走

為了要使惺惺往前推進-寂寂只是一個輔助功能

只是要穩定惺惺

使惺惺能夠順利-往前推進而已

這問題已經很清楚

我們要知道-修止觀的目的何在?


修止觀的目的何在?

開悟 開發智慧也對-了脫生死也對

怎麼了脫生死?

就是要見到真理見到本性

怎麼見本性?-什麼東西見本性?

說明心見性 什麼東西明心?-什麼東西來見性?

用眼睛見性嗎?-用手來摸嗎?用心來想嗎?

明心見性-是什麼明?

就是惺惺作為-明心見性的主體

這才是覺

唯有讓我們的惺惺-一直往前推進

推進什麼?-使惺惺的能量擴大

惺惺一直往前走

就像病人拿著柺杖-一直往前走

一直走一直走 越走越遠-越走越遠

代表惺惺的能量越來越強

這個覺性越來越大以後-最後大到一個極限以後

碰 開悟了-到達心源

根本修行的主體根源-就在惺惺

惺惺是覺性的代表-本質就是這個東西


佛法叫還本溯源

就像人順著河往上走

走走走走-往著水流一直走

往水源一直走-走到最後

就走到一塊大石頭-水就從石頭裡面流出來

再往石頭裡面鑽

鑽鑽鑽鑽進去以後

才看到水就是從-地裡面流出來

當看到水從地裡面流出來-就知道那就是水源

那就是心性的源頭

我們從路上看那個水容易

你看那石頭怎麼鑽進去-就是要這樣鑽進去

一般人看就好像-看到石頭一樣

水從石頭縫裡面流出來以後-就看不進去

我們再往看-看看看進去

再看進去-再看進去

就像惺惺寂寂-一直寂寂惺惺

寂寂惺惺-惺惺寂寂

一直下去以後-就像把石頭撬開

撬開一直往裡面-把石頭炸開 一直往裡面看

一般人惺惺寂寂以後-心好像碰到一個昏昏暗暗

各位把眼睛閉起來以後-是不是什麼都不知道?

眼睛一片漆黑-心裡面什麼都不知道

眼前一片茫茫無知-這個無知就叫闇

心裡關起門-把心閉起來

除了眼睛黑以外-還知道什麼東西?

什麼都不知道

那個無知-就是所謂的無明

就是闇-就是我們的障

當你在惺惺寂寂-寂寂惺惺

就是在茫茫無知的心性中間

啟開像一塊大岩壁-中間那個石頭縫

慢慢往裡面鑽鑽鑽-鑽到最後面去的時候

石頭打開以後-就看到水源頭

覺性就顯發了


正助就告訴我們永嘉禪法-是真正禪宗的本質

從這邊看出來

很多人不知道永嘉禪法-禪的特質在什麼地方體會

以為永嘉大師以前是學天台-以為是天台的禪法

其實不對

禪的本質這邊看出來

就是從我們-心的當下一直的溯源

為了說明這一段

找了中國禪宗最有代表性-的兩位禪師的語錄

選幾段參考

這幾段跟這邊的惺惺為正-惺惺是覺性根源的意思

雖然不一定完全的符合-基本上是同一思惟同一取向

這裡面分成三段

第一類說明

這二位禪師都告訴我們-要往心裡面去觀照

他們用同一個名詞-究 研究的究

究字跟中國禪宗後來的參-跟這邊所講的看

或是我們講的寂寂

其實都是同一個-相同觀的力量 觀照的力量

重點在一個觀

是觀-同時又含有寂寂的成份

就是這邊的-寂寂為助

這是第一個-第二段說明在用功時

惺惺寂寂是在用功的-一個主要的方法

主要的一個作用

第三個是功夫到了純熟以後-是覺性顯發

從第三段裡面-功夫開展到後來

就是覺性顯發

就說明惺惺的力量特質

是跟最後到-功夫的盡頭呼應的作用

因為以寂寂為主的力量-一直的開拓

一直的增強動能以後-最後就會煥然大明

變成智慧之光覺性之光-照耀整個的山河大地

最後心性越來越顯現光明

這邊講就是這幾段

選幾段來對比思考-看一看就可以看到

這幾個禪師的用功方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非常的接近-有呼應的特質


前面這五段文是圜悟禪師

圜悟禪師是宋朝-非常了不起的禪師

作的碧巖錄很了不起-留有一本圜悟語錄

從圜悟禪師心要裡裁截幾段

他有一個很有名的徒弟-叫大慧宗皋

大慧宗皋禪師就是參話頭-話頭禪的大力提倡者

話頭禪就是由大慧宗皋禪師-提倡出來的

大慧宗皋是圜悟的弟子

第二個是宏智禪師

宏智禪師的年代-也是在北宋末年

主要在南宋初期的時間

時間跟大慧宗皋-是同等時間

可能年紀比大慧宗皋早一點

宏智禪師提倡默照禪-是曹洞宗的代表

圜悟是臨濟

默照禪在當時非常有名禪法


來看他們提的問題

兩位禪師都是歷史上-了不起的一代的大宗師

他們的語句 禪法非常值得-做參考 非常有價值

第一段藍色寫一-表示舉第一段的概念

兩位禪師都提出-修行要反觀內照

他們用忘緣體究冥心靜坐

冥心靜坐-就是讓心靜坐-要去體究

修行用功時-心要以坐為起點

然後在坐中-去觀自己的心

這邊用體究

體究之詞-究字在這裡面出入很多次

不一一舉例

究-再看宏智禪師

唯靜坐默究-也是靜坐默究

這邊是靜坐體究-這邊是靜坐默究

其實是一樣

靜坐默究跟忘緣體究的究-其實同一個意思沒有差別

可以非常清楚知道-二個人的究字

所指出來用功的特質-是同一個特質

就是惺惺寂寂-是一個東西

體究、默究-跟惺惺寂寂

把忘塵息念惺惺寂寂-惺惺為主寂寂為輔

這個功夫結合起來看是一樣

非常有意思-非常有趣

究字就是說明了-惺惺寂寂的特質

第二個黃色的

說明在究-在內照靜心內究時

用的功夫-用的什麼方法

究只是從外面來看

回光覷捕-回光就是向內看

內外虛寂-湛然凝照

重點請看湛然凝照-到一念不生處

湛然是寂靜-寂靜裡面湛然

深究是覺明的意思-覺明重點在照

湛字還是說明一種覺性澄性-一種清明的特質

湛然是形容禪觀的心-越來越清明越顯發的特質

再看-行住坐臥

功夫成熟以後仍然凝神寂照-淨裸裸無間無斷

淨裸裸說明照的功夫-是非常光明的

清淨的 光明的-所以叫寂照

還是這個照字-還是看到照字

為什麼用照字?照字就是寂寂惺惺

就是惺惺

只個惺惺能照

還是照-還是照

照得破-為什麼要用照字?

透過觀-天台宗講觀的力量

把一切妄想掃蕩破除

在這邊不被諸法轉-在那邊不被寂滅拘

被諸法轉就是散亂-被寂滅拘就是昏沈

透過照-能夠昏沈散亂都掃除

還是以惺惺為主體往前走


要個時惺惺照得破-還是照


兩位禪師在修行用功的時候-都用這樣的語句

到處都是-不是只有2 3句而已

有時不一定用照-特別拿照

很多相似的名詞-都是這個特質

舉二段文字說明到-惺惺的功能

永嘉大師-講得非常地清楚-為主體

可以說是永嘉大師-在理論系統裡

提出來非常明確說明了

在整個禪觀的思想體系-禪觀運心裡觀照

惺惺覺觀力覺照力-是做為禪觀的主體

照其實與法性相應-與慧相應

在很多的禪法-或不管是各宗的禪師裡

能夠這麼明確提出來這個概念

永嘉大師以惺惺為主-寂寂為輔的主體概念

在禪觀的思想體系裡-是非常了不起的一個提倡

這樣的一個理念

很多禪師沒有辦法明確-表示出這麼一個思想

用 大家都會用-就像這邊的照一樣

可是明確提出來理論觀點

永嘉大師這個惺惺為主-確實是獨特的

慧眼獨具的提出這個思想


再看第三段

第三類說明一直在照、照-照、照、照到最後

相應的成果是什麼

照是因 由因得果-照 照 照 照到最後面

果是什麼

【只個金剛正體

了了無毫髮遺漏-瑩徹玲瓏】

金剛正體是什麼?

就是透過不斷的寂照-照了當中

把所有的無知暗昧-全部掃盡以後

覺性光明心體顯現-就是金剛正體

所以用瑩徹玲瓏形容-金剛體就是心

佛性慢慢的顯露中-用瑩徹玲瓏

清淨光明像鑽石 摩尼寶珠-一樣的透明晶瑩◎


若爾一念相應 照體獨立-物我皆如

就是一念相應-不是我們這邊惺惺寂寂

是一定跟空性相應-這時候物我皆如

一切萬物跟我都平等-這時是相當高的境界

是照體獨立只有一個覺性-籠罩在一切山河大地之中

這時萬物跟我平等-還是這個照體

這個照體-就是金剛正體

為什麼叫做照體?-有個體呢?

就是透過不斷的惺寂

惺惺為主-惺惺本來是剎那剎那的心念

慢 慢 慢到最後-變成一個自然的明月

或是變成一個旭日東昇-大大紅紅的太陽

本來好像是閃閃爍爍的蠟燭-在照的時候

形容剛剛在惺惺寂寂時-好像蠟燭閃閃爍爍

一下子亮-一下子暗

慢 慢 慢 慢-一直不斷的照 照 照

變成一顆明月皎潔的明月-照體獨立

或變成旭日東昇照見大地

了無一毫許污染-靈而明廓而瑩

也是形容覺性開顯以後-心的特質

這時候心已徹底的開發了

不是昏昏暗暗茫然無知-對山河大地茫然無知

不只是六根去看而已-是整個心對山河大地的覺性

歷歷妙存-存是有一個覺體

存是一個體-跟體的意思一樣

靈靈獨照-一個清淨的覺性在那個地方

這邊都有一個獨字-獨字說明剩下的

就是唯一一個覺性的顯發

一切萬物都銷融掉-黑暗都銷融掉了

山河大地都被銷融掉了-才有個獨字

否則山河大地在那邊-怎麼叫做獨?

還有黑暗怎麼叫做獨?

表示覺性已經到達-一切萬物無知都消除

才有獨字的存在


從圜悟禪師以及宏智禪師-的幾段文字裡

更能夠感受到永嘉大師-惺惺寂寂的禪法以及理論

雖然永嘉大師在這個地方-還沒有表現出

像圜悟禪師以及宏智禪師-他們敘述到更深的一個層次

他們這裡面所敘述的禪定-悟境已經很深了

可是從圜悟禪師宏智禪師-所敘述更深一層的悟境

所呈顯出來覺明的特質-讓我們看到

永嘉大師惺惺為主的理論-所標指的前面

在未來前進-可能面對的光景目標

他所相應禪定的開展-可說是跟歷代的宗師相呼應

等到後面下一段-在毘婆舍那的時候

永嘉禪師也有自己-開展禪觀的體系

不過在這邊借用二位宗師-的語錄對比

這樣更能夠感受到-永嘉大師理論的層次價值

剛剛說明文字-現在說明理論

看到390頁中欄-倒數第六行


先把文字-稍為的消釋

等六正助者 以惺惺為正-以寂寂為助

就是惺惺為主體-寂寂輔助

此之二事 體不相離

惺惺寂寂都是心的一體-不可能分開的

猶如病者 因杖而行-以行為正

行是目的

以杖為助-手杖只是幫助行的

「夫病者欲行 必先取杖-然後方行

修心之人 亦復如是-必先息緣慮 令心寂寂 次當惺惺-不致昏沈」

這個先後秩序一定要注意

修行修心一定要先進入寂靜-以後才能夠發起惺惺

雖然惺惺為主-可是寂寂要有一定基礎以後

才開展惺惺

二名一體更不異時-不是分開 是同時的

這是相應的平衡

「譬夫病者欲行 闕杖不可

正行之時 假杖故能行-作功之者 亦復如是

歷歷寂寂 不得異時-雖有二名 其體不別」


作功之者-就是修行之人也是一樣

惺惺寂寂-歷歷就是惺惺

同時的-其實是一個心二個功能

下面一段說

「又曰亂想是病-寂寂是藥

惺惺亦藥 寂寂破亂想

惺惺治無記 寂寂生無記

惺惺生亂想」

就是過多了也會生病-就是過生

「寂寂雖能治亂想-而復還生無記

惺惺雖能治無記-而復還生亂想

故曰惺惺寂寂是無記-寂寂非寂寂 惺惺是

亂想惺惺非」

這個講正助 過生-是非這一段

下面最後有二句話-寂寂為助 惺惺為正 思之

他要我們注意這個原則-以惺惺為正 寂寂為助

惺惺是開悟覺性的主體-是開悟的主要動能

所以修行是以開展-惺惺為修行的內容

下面還有一段一小節-是料簡一念之中五陰

這一段先簡單講

在惺惺寂寂當中-雖然是一念心

這一念心裡-雖然沒有任何的影像

仍然可以從這一念心裡-看到它對覺性背離的特質

從這一念心跟覺性背離特性-還有蒙蔽覺性的特性在

還是世俗性

我們把這種特性分析

這一念五陰的重點在這地方

請看

「復次料簡之後-須明識一念之中五陰

謂歷歷分別 明識相應

即是識陰 領納在心

即是受陰 心緣此理

即是想陰 行用此理

即是行陰 污穢真性

即是色陰」

先看第一個

當這一念惺惺寂寂時

這個時候

雖然到後面-它就是清淨的覺性

這一念覺性到後來-就變成佛性 變成法身


可是在這個時候

它還是意識中的一部份-還是意識的成份

所以-歷歷分別 明識相應

這個時候很清楚-它還是一種覺明的識心

他還是心-這就是識

就是五蘊-色受想行識的識蘊

第二-領納在心 即是受陰

這時還有自覺-知道這就是心的活動

就是受陰

心緣此理-心去取惺惺寂寂細微的道理

心根據惺惺寂寂的-理論在運轉的

這就是想陰

行用此理-在剎那剎那之間操作是行蘊

污穢真性-這時還是以一念惺惺寂寂

這時還是六識的一部份-不是真正的開悟不是法身

它是染污真理-還是識性

識性就是染污

就是所謂的色蘊-污穢真理

這是

從這一念之中看到五蘊-相應於世俗的層面

「此五陰者 舉體即是一念

此一念者 舉體全是五陰

歷歷見此一念之中

無有主宰 即人空慧

見如幻化 即法空慧

是故須識此五念-及六種料簡

願勿嫌之 如取真金

明識瓦礫 及以偽寶

但盡除之 縱不識金

金體自現 何憂不得」

最後是說-要了解到

這一念雖然是-清清靜淨的覺性

可這一念裡是整個-五蘊身心的濃縮

在這一念五蘊裡

這五蘊-這一念

剎那剎那的清清淨淨-惺惺寂寂這一念裡

是身心五蘊的濃縮

在這當中沒有所謂的自我-都是剎那剎那生滅當中

這就是證到一切法悟

知道這一念也是剎那幻化的-這就是空慧

最根本是要往覺性深處去走

這是真實的

要知道覺性-以及這一念之間的虛假

雖然沒有辦法脫離-這一念仍然是識陰

是六識的一份子

可是只要知道惺惺寂寂裡-就是覺性的根源

一直的堅持下去

虛假的瓦礫自然會脫落-覺性終究會顯發

正助這一部份是六料簡最後

奢摩他整個講完了

奢摩他從忘塵息念

簡細心 揀三法 五念-到最後的六料簡

整個奢摩他-到這邊一個段落

下一次就要進行毘婆舍那

今天上到這邊

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