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後起修/知幻即離/彙111

人人本具

如如不動之般若自性,

亦名

摩尼珠、衣裡明珠、

真如、佛性、覺性、

中道、實相、涅槃。

(諸法一如,萬物平等)

(心佛衆生,三無差別)

===================

六般神用空不空

一顆圓光色非色

遣除"妄想執著",

念佛淨心之樞要。

恭錄

"世尊一切有部律"偈頌:

調伏"寂靜"持淨戒,

常以"妙法"自莊嚴,

於諸"含識"無害心,

是謂"沙門"苾芻行。

"宣化上人"偈曰:

處世

要當機立斷用真智(真心),

修道

宜韜光養晦學大愚(吃虧)。

=====================

佛在我心,心中有佛。

(境隨心轉)

一切外境的緣起,

悉皆來自於自心

"念頭的投射"。

佛法無他,

唯在覺了、悟了

宇宙人生之真實義。

放下分別執著取相病,

不住貪愛有,大智也,

不住瞋恨空,大悲也。

不住空有,一道清淨,

不落二邊,圓融無礙,

向內念佛,感應道交,

阿彌陀佛即我心,

(佛在我心)

我心即阿彌陀佛,

(心中有佛)

清心念佛、淨心念佛、

得見實相,能見如來。

原來

"西方極樂是我家鄉"。

(心佛衆生,三無差別)

(諸法一如,生佛同體)

(法法皆如,平等不二)

(一切即一,一即一切)

(無量為一,一為無量)

(入華嚴理事無礙境界)

===================

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

空空如也何所有了了然哉卻是無

契無相無不相性入華嚴無礙境界

正念阿彌陀佛即是正念般若自性。

自性即彌陀唯心即淨土心外無法。

無境唯識轉無明業識為般若空性。

阿彌陀佛是自性理體無相無不相。

彌陀佛盡虛空遍法界無在無不在。

印光轉煩惱業苦海為智慧功德海。

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即是空性。

曉知萬法畢竟空寂於諸法無所著。

啟動內在智慧鑰匙入清淨平等覺。

捨離貪瞋癡慢凡情俗見取相之病。

一行禪師金句我已到了我到家了。

就是此刻就是如此我念佛見彌陀。

佛法無他,

唯在覺了、悟了

宇宙人生之真實義。

放下分別執著取相病,

不住貪愛有,大智也,

不住瞋恨空,大悲也。

不住空有,一道清淨,

不落二邊,圓融無礙,

向內念佛,感應道交,

阿彌陀佛即我心,

(佛在我心)

我心即阿彌陀佛,

(心中有佛)

清心念佛、淨心念佛、

得見實相,能見如來。

原來

"西方極樂是我家鄉"。

(心佛衆生,三無差別)

(諸法一如,生佛同體)

(法法皆如,平等不二)

(一切即一,一即一切)

(無量為一,一為無量)

(入華嚴理事無礙境界)

===================


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

空空如也何所有了了然哉卻是無

契無相無不相性入華嚴無礙境界


了法自性如虛空一切寂滅悉平等

了知一切空無我其心廣大如虛空

諦了實際離分別其心清淨無所依


因為懂得所以放下妄想分別執著

因為懂得所以放下假我借假修真

因為懂得所以念彌陀佛光壽無量


緣起中道觀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生無所住心有即非有亦非有而有

住而無住無住而住如是降伏自心


讚佛偈

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

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

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咸令登彼岸。


回向偈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華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

大慈大悲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珠海合十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一)

人人本具

如如不動之般若自性,

亦名

摩尼珠、衣裡明珠、

真如、佛性、覺性、

中道、實相、涅槃。

(諸法一如,萬物平等)

(心佛衆生,三無差別)

===================


"金剛經"曰:

須菩提。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是名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即自性清淨心)


***************

六般神用空不空

一顆圓光色非色

***************


此般若自性,

住處無方所,用時無痕跡。

所謂

心月孤"圓","光"吞萬象。

寂而常照,照而常寂。


"印光大師"開示:

心佛衆生,三無差別。

"此無差別之心(自性)",

虛靈洞徹,澄湛常恆,

即寂即照,非有非空,

絕凡聖之名稱,

無生滅之幻象。


譬喻實相:

無相無不相。

(六般神用空不空)

無在無不在。

(一顆圓光色非色)

所謂

真空不空,妙有非有。


(空而不空、無住生心)

(不空而空、生心無住)

(無住生心,是一不二)

(空有雙離,空有雙彰)

(空有同時,無實無虛)

(非有非空,圓融無礙)

(不落二邊,一道清淨)


"般若心經"曰: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印光大師"云:

此之色空,

寂照雙彰、雙泯,

色空雙即、雙離,

之色空也。


若見及此,

自可親證"真如佛性"。


*******************

入道修行,與道相應,

感應道交,不思議也!

*******************


****************

與般若自性相應,

六般神用空不空,

一顆圓光色非色,

果報難以思議也!

****************


以下節錄自

江味農居士著

金剛經講義節要。

淨空老和尚節錄。


"華嚴經"云:

一切眾生,

皆有如來智慧覺性,

但以妄想執著所障,

不能證得。


妄想,分別心是。

執著,我法二執是。


大乘以自度度他為本,

自度度他以六度為本,

六度以"般若"為本。


般若

是自性本具正智,

"照見事實真相",

此即"佛之知見"。


衆生之知見:

諸法緣生,未見本性,

逐相而轉,迷而不覺。


諸佛之知見:

緣生性空,有即非有,

當體即空,覺而不迷。


因"迷"而成六道輪廻,

因"悟"而有三乘佛法。


****************

遣除"妄想執著",

念佛淨心之樞要。

****************


附註:


放下就能生大智慧。

放下分別我相(四相),

放下執著我見(四見)。

就是

清淨心念佛,

念佛清淨心。

這是

念佛淨心之樞要。


"般若心經"云:

觀自在菩薩,

行深

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

(破迷開悟,離苦得樂)

(了脫生死,出輪迴耳)


一切衆生,一切諸相,

悉皆"五蘊"所變現。


五蘊緣生,緣生性空,

當體即空,了不可得。


唯是"生住異滅"

剎那相續相、遷流相、

轉變相、因果循環相耳。


"佛說八大人覺經"云:


"心無厭足",

唯得多求,增長罪惡。

"菩薩不爾",

常念知足,安貧守道,

唯"慧"是業!


略釋:

因為

自己追求心中富有,

是精神世界的滿足,

因此,

有沒有錢

並不是最最重要的事。

"心中富有就是一切",

心靈貧乏者雖富猶貧!


"華嚴經"云:

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

衆生心垢淨,菩提月現前。


若是想要與

諸佛菩薩"感應道交",

重點還是在"自淨其心"。

(遣其分別執著取相之病)


猶如"華嚴經"云:

若人欲識佛境界,

當淨其意如虛空。


菩薩如同

圓滿皎潔的月亮,

以清涼的光輝,

平等普照大地,


是否能受到月光映照,

就要看是否有遮蔽了。


若是

衆生心中仍然充滿了

"貪欲、瞋恚、愚癡",

掩蓋了自己的真如佛性,

要如何能跟

佛菩薩感應道交呢?


*****************

以般若智慧眼為導。

菩薩願行自利利他。

緣起中道實相觀行。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


菩薩六度願行,自利利他,

願力能除業力,通達無我法,

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

以智慧"明鑒"本心(亦名真如),

以禪定"安樂"本心(亦名自性),

以精進"堅固"本心(亦名實相),

以忍辱"滌蕩"本心(亦名法身),

以持戒"清淨"本心(亦名寂滅),

以布施"解脫"本心(亦名涅槃)。


"淨空老和尚"開示:

境智尤須雙冥,

觀行要當並進,

理事從來不離。

境也,行門也,

諸六度,事也,

智也,觀門也,

般若,理也。

===============


佛法是透過

觀照一念心性(真如本性)

以及

實踐(踐行)在日常生活中。


日日薰修、常常思惟,

(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

讓自己從內在到外在的

一切產生改變(境智冥合),

因此而"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以下節錄自

江味農居士著

金剛經講義節要。

淨空老和尚節錄。


"金剛經"云:

須菩提。

所言法相者。

如來說即非法相。

是名法相。


一切法相,皆是假名。

本來即非。生即無生也。


此明

"不生法相"之所以然。


所謂"不生法相"者,

乃是

一切法相,本為緣生。

緣生之法,當體即空,

本性無故。


一切發心者,

當在

一如皆是(諸法一如)上,

"知見信解"。


此正「降伏」,

此即「無住」。


果能

知見信解如是如是。

則雖

"法相熾然",

"初何嘗生",

以本性不生故。

則不降伏而降伏。


無住而住,住而無住。

證入

無相無不相之真實性矣。


*******************

念念為

正法久住,常隨佛學。

念念為

芸芸不覺,苦難衆生。

*******************


讚佛偈

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

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

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咸令登彼岸。


回向偈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華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

大慈大悲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珠海合十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恭錄

"世尊一切有部律"偈頌:

調伏"寂靜"持淨戒,

常以"妙法"自莊嚴,

於諸"含識"無害心,

是謂"沙門"苾芻行。

"宣化上人"偈曰:

處世

要當機立斷用真智(真心),

修道

宜韜光養晦學大愚(吃虧)。

=====================


佛在我心,心中有佛。

(境隨心轉)

一切外境的緣起,

悉皆來自於自心

"念頭的投射"。


應時刻地關照自心:

廻光返照,反觀內照,

觀心、觀慧,觀照自性。


要懂得"謙虛謹慎",

要懂得

自己要克制"貢高我慢"。


永遠

要像稻穗一樣

頭垂得低低的。


要像大海"寬廣無量",

但是

人永遠在最低處,

這樣的人

才能成就自己一顆佛心。

(宣化上人說我是小螞蟻)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正念阿彌陀佛即是正念般若自性。

自性即彌陀唯心即淨土心外無法。

無境唯識轉無明業識為般若空性。


阿彌陀佛是自性理體無相無不相。

彌陀佛盡虛空遍法界無在無不在。

印光轉煩惱業苦海為智慧功德海。


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即是空性。

曉知萬法畢竟空寂於諸法無所著。

啟動內在智慧鑰匙入清淨平等覺。


捨離貪瞋癡慢凡情俗見取相之病。

一行禪師金句我已到了我到家了。

就是此刻就是如此我念佛見彌陀。


讚佛偈

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

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

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咸令登彼岸。


回向偈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華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

大慈大悲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珠海合十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古德修行,

必須先悟本性。

古人證道比今人多者,其最要原因,實在於此。

《楞嚴經》曰:「如來本起因地,最初發心,先以直心正念真如,始能遠離諸幻。」正念,即是覺照。須經直覺照真如本性,方能知其是幻也。

由此可見

必須先悟如如不動之本性,

乃能不取於相矣。

不但應向「不取」上堅持,還須向「如如」上覺照。

《圓覺經》曰:「如來因地修圓覺者,知是空花,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無,本性無故。」此言自性既本不生,則亦不滅。故曰「本性無」。發心便應覺照本不生之性,故曰「因地修圓覺」。如是修者,知彼一切生滅幻相,儘是空花,有即非有,故不為幻境所轉矣。與「知幻即離」義同。

觀上引經文,當可了然,徑向本不生處覺照,為除無明之妙法。本不生處,即於未起念時,向不動處,攝心覺照(觀心),以成其不取。於遇緣時,堅持不取,以圓滿其不動。庶於如如性體,得有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