廻光返照外影七識自我D

十二緣起與三世因果(二四五六)/廻光返照外影七識自我D

莲花生大士 《中阴救度》 :

如果一個人不能明瞭自身的意識顯像,那縱使他精通顯密二部的經藏,乃至修行一劫的時間,也不能得證佛果。

一個人如果能夠認取自身的意識影像,哪怕只有一個法門,乃至一字的口訣,也可得證佛道。

「 自我是什么? 」

《佛说稻秆经》系列之 205

—— 原创 堪钦慈诚罗珠堪布

自我是什么?

第二个,同时它也提到十二缘起,十二缘起从表面上看起来是因果不断地在循环,但是如果近距离地去看,或者深入地去了解的时候,这里没有因果,也没有人,也没有自我,都是犹如虚空,都像虚空一样,这样我们就明白了,原来没有我,但是我们的意识它本来就是很无知愚昧的,所以它相信有一个自我的存在,然后它一直抓住不放这个观点,它自己也不知道它的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不知道呢?因为我们的意识先天就相信我们感官的结论,我们的感官它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完全是错误的,它看到的大部分都是错误的。但是我们的意识,根本不知道我们感官看到的是错的,它一直都以为我们的感官看到的是真实的。在这个世俗,比如说再高的课程,或者全世界最高等的这些学校,也没有这方面的教育,没有人告诉我们的意识,我们的感官看到的都是错误的,所以它也不知道感官看到的是错误的。

感官看到的在表面上看起来是非常真实的,仿佛完全是一个真实的世界,这个就是无明给我们设的一个陷阱,是它设的陷阱。无明给我设的这个陷阱天衣无缝,它完全跟真实的世界没有任何的区别,进一步深入去观察的时候,才发现它的这些不真实的一面,但是这个世界上,我们普通的人当中没有这样去观察,大家都认为:“我当然存在呀!”谁去怀疑我的存在呢,所以我们都不会去观察。如果观察的话其实也不是很难,但不观察的时候确实天衣无缝,根本看不到任何它不对的地方,似乎所有都是特别特别的对,特别的真实。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意识非常的无知迷茫,我们的感官看到的又是错误,这两个加在一起以后错上加错,这样以后,我们永远都在一个这样错误的世界当中,虚拟的世界当中生活,但我们从来都不知道。

学了这个《稻秆经》以后,我们明白了,其实没有一个自我在循环、在轮回,所谓的这个轮回就是这个。我们的五蕴或者是六触,再分的话也可以分十八种,叫作十八界,佛教把我们人的精神和肉体,首先把它分成五个,叫作五蕴,蕴的意思,就是再可以分,五蕴的每一个都可以再分,“蕴“ 这个字的意思,就是很多很多的东西堆在一起,五蕴当中的每一个,都是很多不同的东西组成的,可以再分解,再分解了以后就不是五个,更多了。

首先是五蕴;把五蕴分解了以后可以分成十二种,十二处;十二再可以分分十八,叫作十八界。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这样以后,就明白原来这么多的不同物质,堆积在一起了以后叫作人,这叫作人,这叫作自我。实际上所堆积的这些物质上面,除了所堆积的这些物质以外,没有这个自我,自我是什么呢?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我自己的意识创造出来的一个抽象的概念。

帝洛巴上師全傳 74

我既無解釋也沒顯示什麼,

瞭解法界體性,你就能擁有法身國度!」


我們所經歷的業果,是過去行為設定了自心所表現出來的結果,就像鏡中影像即為鏡前物體反射所造成的自然結果,若臉很醜,則不論心裡是多麼希望在鏡中能看到美麗的容貌,也必然只能見到一張醜臉,不在鏡前的物體是絕對沒有辦法在鏡中反應出影像的。關於業力,惡業若未能及時對治,就必然要承受其苦果;若能正確地對治,那麼就能修改原來本應親歷的苦果。

哲學家說日出和尖長花刺並非誰所創,這點沒錯。沒有一個創世主(像上帝、龍王或其他等)創造一切,萬物會發生,都是由於特定的因緣狀況配合才能達到,以主觀經驗的角度來說,是我們創造了這些,也是我們體驗這些。

(補述畢)

哲學家非常驚惶地和帝洛巴說:「拜託!拜託!請您做些什麼事讓我能免於將來受到地獄之苦,並投生到天道中!」

帝洛巴笑了,同樣笑得非常大聲而且狂野,他看著哲學家--這個因深陷於恐懼和絕望之中,眼睛幾乎脹到要從頭上跳出來的人。帝洛巴進一步給他教導:「地獄的痛苦並非永恆,天堂的快樂也只是短暫的,短暫及不全乃智慧的寫照;若生起執著,就要到墳場去;若陷入沮喪,就高舉勝利旗幟!

我既無解釋也沒顯示什麼,

瞭解法界體性,你就能擁有法身國度!」



「 三观颠倒后,没有幸福感 」

《佛说稻秆经》系列之 207

—— 原创 堪钦慈诚罗珠堪布

平时我们大家都讲三观,三观当中的〔价值观〕跟我们的〔人生观〕,跟〔世界观〕有关系,我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什么样子,它就决定我们的价值观是什么样子。所以三观颠倒了以后,当然没有幸福感,当然没有安全感,幸福快乐根本就谈不上。连保持稍微健康一点的精神都很难,更何况是幸福快乐。

所以我们学这个《稻杆经》,它就告诉我们,其实这一生当中,比如说也许你很多方面不是很顺利,不是很成功,但是这个不是无因无缘,你不要去抱怨别人。你不成功不顺利的原因,有可能是你自己造的。很多人说“我没有,没有造啊”,你不知道过去你是什么样子,过去做了一些什么事情,我们都不知道。所以这些事情不要抱怨父母,不要抱怨同事,不要抱怨这个社会,有可能跟自己有关系

还有一个,比如说我们自以为自己很聪明,任何问题上我们都去做各种各样的方法手段去欺骗人谋利,我们以为我成功了,我很了不起,他们都没有发现,我很聪明。但是这个《稻杆经》就告诉我们,你这一次通过一个手段得到了一些你想要的东西,但不一定你是真正成功了,结果还在后面。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也就学到了,这以后我们也会往后看,长远的角度看,这个时候我们也会觉得,如果我这么去做,暂时我可以得到一些东西,但是这个要付出代价的,果报在后面,所以我不应该这样。这时候真正的伦理道德也有了底线。如果没有信仰,伦理道德很难,非常非常的难。

所以学这个非常有意义,我们世俗的人把所有的希望都集中在短短的几十年当中,一切的成功失败都以这么几十年来衡量,心情当然不愉快了。我们学了这个以后,让我们看得更远。没关系,以前我也是这样过来的,我以后还有很多很多机会。另外一个,这一生当中的成功失败,其实也就是像做梦一样,如果我自己想得开,其实这个当中也没有什么东西真正让我特别不幸福,让我特别不快乐。

六道輪迴,全部是妄念

淨界法師

一念心性的本體是清淨的,

而且是具足染淨諸法的清淨,

這個清淨當中,有十種可能性的激發。

先看第一個,瞋恚邪婬。假設我們的妄念,經常起瞋恚,起邪婬,而且這個念頭是數數現行,深生好樂,你自己會把你心中地獄的法界激發出來,就顯現地獄的果報讓你受用,「是心作地獄,是心變現地獄」。

慳貪不舍,餓鬼法界。我們的妄念的方向,是往慳貪、自私自利的方向跑,你自己會激發你心中的餓鬼法界,讓自己受用,你來生就會變成飢餓口渴。

如果你一生當中,經常生起愚癡暗鈍,經常也不學佛法,老是保持那個暗鈍愚癡的心,你就容易激發你畜生法界。

我慢貢高,阿修羅法界。阿修羅這個人是比較喜歡修善法的,但是他這個人修善法福報大,他那個瞋心、慢心特別重,對立心也特別強,這種人就很容易激發心中的修羅法界。

堅持五戒,人道法界。他能夠對於這個五戒的善法能夠堅持,他就激發心中的人道法界,讓自己受用。精修十善,比五戒更高了,因為他調伏心中的貪瞋癡煩惱,就產生天道法界。

六道輪迴,以佛法的角度全部是妄念。我們把妄念做一個簡單的判斷,只要你迷失本體,只要你迷失了空性,就是妄念。簡單地講你只要不是站在空的角度來面對人生,全部是妄念,你沒有站在清淨心的角度,來看人生就全部都是妄念了。

你沒有依體起用,從《法華經》來說你離家出走,真如不守自性,一念妄動,離家出走。忘知來時路,你根本不知道你從什麼地方來,然後在外境攀緣,攀緣到善的,運氣好一點,啟動了三善法界;攀緣到惡的,啟動三惡道的法界,但是本質統統是攀緣。

只要你的心沒有安住空性,你起一個念頭,你只要認為它是真實有的,妄念!你知道它是如夢如幻,是空性裡面顯現一個影像,真實!所以「真妄」,就看你有沒有安住空性,因為你沒有安住空性,就向外攀緣,把它當真,就會去取,攀緣愛取;取到善法算你運氣好,快樂果報;取到惡法,你就出現痛苦果報,但是全部是妄念,因為你忘掉你的本來面目,沒有安住你的本來面目,叫妄念。

以下的四聖法界,全部是真實的念頭,從空出假,只是它的層次不同了。

「證悟人空,聲聞法界」。就是我空,他從無常無我的道理悟入了我空,真實的念頭,但是這個檔次不是很高,但至少它是解脫道了。

第二個知緣性離,緣覺法界。他的我空的智慧,不是從無常悟入的,他是從因緣性空悟入的,水平更高。

六度萬行齊修,菩薩法界,真慈平等,諸佛法界。

四聖法界都是安住空性。但是小乘的空,比較偏空,沒有大悲心,大乘的空裡面有菩提心,大悲心,差在這裡。但是基本上,三乘都已經安住空性。

《法華經》上說,三乘共坐解脫床,就是空性。空性當中,有些人是完全出離心,自私自利的空,有些人是慈悲的空,這樣子而已。所以我們從空性又分出了聲聞、緣覺、菩薩三乘,但是這些人都是聖人,不可思議了,他們已經從空的角度看人生了。只是說有一種人比較自私的心態,有一種人是比較大悲心的心態,但是空的本質是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