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惡因果/生死輪廻 (三)

善惡因果/生死輪廻


一切衆生皆有靈性

皆生死輪廻六道裡

善惡變化相生相剋

無有止息

戒殺放生吃素修福

不但能

增強自身免疫力

更能與

衆生解怨釋結

不再相生相殺

是最佳防疫妙方

病毒乃

動物無辜被殺

恨氣化作病毒

報復人類

"凡事皆有因果",

戒慎因果,深信因果。

"妙法蓮華經"曰:

如是因,如是緣,

如是果,如是報。

==================


一切衆生皆有靈性,

皆生死輪廻六道裡,

善惡變化,相生相剋,

無有止息。


戒殺、放生、

吃素、修福,

不但能

增強自身免疫力,

更能與

衆生"解怨釋結",

不再"相生相殺"。


"最佳防疫的妙方法"。


"新冠病毒"乃

動物無辜被殺,

恨氣化作病毒

報復人類。


''印光大師''開示:

世出世間之理,

不外心性(自性心體)二字。


世出世間之事,

不外因果(因緣果報)二字。


"徹悟禪師"云:

是故善談心性者,

必不棄離於"因果";

而深信因果者,

終必大明乎"心性"。


學佛必須知道

世間是業報現形處,

因緣果報是無法改變的。


因為這都是自己

過去世所作之業因,

一旦因緣成熟會遇,

業果報自然就會現形。


誰都無法逃避因果,

除非貪瞋癡三毒消滅。


出離娑婆世界,

永生極樂世界。

稱為

了生死,出輪廻,

度一切苦厄矣。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所謂因果

果復成因 因又成果

果因因果 自此以往

千差萬別 永永無盡

世出世間種種之事相

所謂諸法者更無他物

只是不斷之因果果因

於眾生心目間

顯現變幻而已

然則

苦苦分別 牢牢執著

豈非癡乎

不被因果糾纏

一切的人事物

不過是因因果果

次第演變眩人心目

剎那不停住

"執為有實"

自生纏縛不得自在

因是前因之果

果乃後果之因

剎那之間 皆成陳迹

萬法皆空 因果不空

不昧因果 深信因果

諸法因緣生

五蘊所顯現

相有性空

可知一切法當體

如幻如化 絕非實物

緣起緣 緣聚緣散

聚散生滅 無常苦空

隨緣心自在

攀緣好辛苦

不被

因果業力

糾纏套住

命中有很好

沒有也很好

都不放在心上

常行

柔和忍辱法

安住

慈悲喜捨中

華嚴經

了了常明

六道衆生

在三界中輪廻不已

冤怨相報 沒完沒了

仍不知

色身命運 世界境緣

皆是自己過去

所造作善惡因果業力

藉由五蘊的變現果實

來人間受報因果可怖

柔和忍辱

微笑沈默

隨緣妙用 代衆生苦

了了常明

善惡因果 剎那遷流

生死輪迴 流轉六道

恩怨酬償

相生相剋

一切是因果

一切是考驗

華嚴經

縱使百千劫

所作業不亡

因緣會遇時

果報還自受

隨緣自在ABC/D/

攀緣心苦

沒有了憂慮

沒有了懷疑

也沒有了恐懼

得失心放下了

希求心放下了

不再分別我相

不再執著我見

心就能清靜自在

當知

"智慧現前之境界"

心行處滅 不可思也

言語道斷 不可議也

因緣生法

謂一切法之生

不外因緣

即因緣所生之果

無異言

一切法不外因果

故因果攝一切法盡

因緣生法

但有相而無性

可知一切法之當體

如幻如化 絕非實物

緣起緣生 緣聚緣散

聚散生滅 無常苦空

佛說一切法緣生

意在明其本不生

若二六時中

隨緣做隨緣起

卻一眼覷向

一切法本不生處

看之

正隨緣時 正如是看

正看時 正如是隨緣

豁然開朗

內三際心不可得

外一切法本不生

天下本無事

庸人自擾之也

諸法因緣生/abc1

五蘊所顯現

相有性空

可知一切法當體

如幻如化 絕非實物

緣起緣滅 緣聚緣散

聚散生滅 無常苦空

隨緣心自在

攀緣好辛苦

不被

因果業力

糾纏套住

命中有很好

沒有也很好

都不放在心上

菩薩知道/abc2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在這個時代

遇到佛法

能相信能理解

還能做一些

這都是有

善根福德和因緣

可是為何沒成就

不是你沒有善根

"念頭把不住"

就隨緣隨變便了

真可惜不知

隨緣妙用妙有也

賢首國師講述/abc3

妄盡還源觀

"賢首四德"

教我們

隨緣不變

"隨緣要妙用"

妙用就是不變

那是

真空妙有

不可

隨方便染貪瞋癡

要能夠提高警覺

不取於相 如如不動

"你要學這個本事"

一切以利益衆生是也

衆生/abc4

若欲識佛境

當淨其意如虛空

遠離

妄想即諸取

令心所向皆無礙

華嚴經

無礙無二的國度

乃華嚴世界

一真法界 極樂世界

常樂我淨也

隨緣妙用 柔和質直

隨緣生妙有也

代衆生苦

利益一切衆生也

今生/abc5

決定要超越自己

脫離

生滅不平等

對待法的世界

到達

不生不滅平等無二

絕待法的境界上

即是

一真法界 極樂世界

不然仍舊是

善惡因果 生死輪廻

糊塗生呀 又糊塗死

因果可怖 因果可畏

一切是因果

人人無處躲

對境若不識人人會發火

一切是考驗

看爾怎麼辦

覿面若不識須再重頭煉

真認自己錯

莫論他人非

他非即我非同體名大悲

若人欲了知

三世一切佛

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十法界不離念妄心

世界色身

全由眾生昏擾擾

的妄想所變現

生住異滅

剎那相續相

豈能真實乎

當知人生在世

一切遭逢

莫非妄識業緣所變現

世間即是戲場

順逆諸境雖歷歷身受

其實皆如幻耳

智者便當自警

轉眼即下臺矣

豈可當真

緣生法

當體皆空

虛妄現有 考實則無

因心造業 循業而現

壽夭好醜 因果難逃

悲歡離合

得失窮通 轉眼成空

五蘊

本身不可得

何況

假合之幻身

若仍

迷戀塵世

計較分別 執著不捨

真癡人說夢也

佛說

三界唯心 萬法唯識

解說唯自心中

迷悟兩路

一切善惡因果

除此心外

無片事可得

吾人妙性天然

本不屬悟 又何可迷

如今說迷 只是不了

自心本無一物

不達身心世界本空

被他障礙 故說為迷

憨山大師:觀身非身,鏡像水月。觀心無相,光明皎潔。

即此一念,本自無生。

現前種種境界,都是幻妄不實,唯是真心中所現影子。

佛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只是解說唯自心中,迷悟兩路。

一切善惡因果,除此心外,無片事可得,蓋吾人妙性天然,

本不屬悟,又何可迷?

如今說迷,只是不了自心本無一物,不達身心世界本空,

被他障礙,故說為迷。

一向專以妄想生滅心,當以為真,故於六塵境緣,

種種幻化,認以為實。

如今發心趣向,將自己現前身心世界,一眼看透,

全是自心中所現浮光幻影。如鏡中像,如水中月。

觀一切音聲,如風過樹;觀一切境界,似雲浮空。

都是變幻不實的事。

不獨從外如此,即自心妄想情慮,一切愛根種子,

習氣煩惱,都是虛浮幻化不實的。

至若工夫做得力處,外境不入,唯有心內煩惱;

此乃八識中含藏無量劫來,習氣種子,只須離心意識參,

離妄想境界求。但有一念起處,不管是善是惡,當下撇過。

締信自心中本無此事,但將本參話頭,著力提起,

如金剛寶劍,魔佛皆揮。

節錄自《 憨山大師集 》

《知幻即離,離幻即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身心世界一切放下,生的是救人救世的心。本來無我,是我們的攀緣心,有一個我讓我們煩惱受苦。

寬運法師2013/09/03

百丈懷海禪師是禪宗一個非常有代表性的重要人物。著名的《百丈清規》便是由他製定的。據《五燈會元》記載:百丈禪師有一天上堂,下座後,眾僧都已散去,獨有一老人站著不走。百丈禪師便問其原因。老人回答說:「我不是人,實是野狐,迦葉佛時曾是這裡的住持,當時有學人問我:‘大修行人還落因果否?’我回答說:‘不落因果。’

因此便墮野狐身五百世,無法脫身,因仰慕禪師的修為,特請禪師慈悲開示。」百丈禪師默許了。於是老人合掌問道:「請問禪師,大修行人還落因果否?」百丈禪師答道:「不昧因果。」老人言下大悟,即禮謝道:「今承和尚代語,令我超脫狐身,乞和尚以亡僧禮送。」便消失了。次日,禪師在後山岩洞中發現一狐身,便用往生之禮葬了。

大家試想想,這個狐狸就是一種示現,說明了它在迦葉佛的時候,因為說錯了「不落因果」一句話,後來反覆思量:不是啊!因為佛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自己是不是說錯了呢?就這一念的疑慮,便墮落狐狸身。其實,「不落因果」和「不昧因果」,到底有什麼差別呢?這中間的一絲差別,就只是「迷」與「悟」;其實悟了以後,就無所謂因果不因果,但如果說「不昧因果」的話;「不昧」就是「不棄」,即是由於知道因果、明白因果,而把因果避開了。如何「避」呢?

我們經常說:「菩薩畏因,眾生畏果。」我們眾生由於愚癡的關係,果報未現前時是不知道怕的,但當果報現前的時候,卻又後悔莫及了。菩薩因為有智慧,所以不種因;不種因將來就無所謂「不落因果」與「不昧因果」的問題。我們今天既然知道了貪、瞋、癡的害處,便應該把它改掉;貪、瞋、癡三毒袪除了,將來就不必畏因果、落因果了。因此,如果我們所作所為,都是好的善因,對於修行來說,將會是很大的幫助。所以,佛陀教導我們不要執著於名相、文字,因為這些都是戲論,是全無意義的,我們應該以信、願、行、證的方法來學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