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無觀自在菩薩歸自性特1

"般若心經"/詳見後

相關文章的轉載

純粹分享給大家。

讓生活在喧囂世界的你我,

自己能夠無為而為打造一個

般若無在無不在的虛空靜地。

五蘊皆空,五蘊非有,

五蘊如幻,五蘊空寂。

五蘊是色受想行識,

色從四大假合而有,

受想行識由妄念而生,

故此五蘊諸法,

如幻如化,從因緣生,

本無實體,當體即空。

一切衆生,一切諸相,

皆是同體之性所現。

故莫不有即是空,

空即是有也。

俗眼觀之,宛然現有,

道眼觀之,

除五蘊變現外,實無可得。

當下即空,生而無生。

"般若心經"

相關文章的轉載

純粹分享給大家。

讓生活在喧囂世界的你我,

自己能夠無為而為打造一個

般若無在無不在的虛空靜地。

佛法即是生活,

生活即是佛法,非信仰也。

引導你我回到自己純淨純善的本心,

以"緣起中道實相觀照修行"為根基,

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為真如本性。

教導自己

生活不可離開修煉,

修煉亦離不開生活。

及早放下分別與執著之病,

戰勝無始貪瞋痴煩惱習氣。

修行一切的善言、善行,

皆以利益一切衆生是也。

慈悲喜捨,歷事鍊心,

六度萬行,自利利他,

以實現"觀世音菩薩"

智慧、慈悲、施無畏與大自在。


珠海合十


感恩的心

《楞嚴經》中阿難說:“常言覺知分別心性,既不在內,亦不在外,不在中間,俱無所在,一切無著,名之為心。”

看這五句話: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俱無所在,一切無著,名之為心,這個心是這個樣子的。那麼這五句話裡面,你們看看,我們想追求心在哪裡的時候,會看哪裡呢?第一個不在內,我們會看到不在內,那麼想:不在內;第二個,好像不在外;第三個好像想到是中間;第四個好像俱無所在;第五個是一切無著,我們是這樣子去看的。

實際上這五句話的要點在哪裡?五句話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否定,不在內,在 “不” 字上;不在外,也在 “不” 字上;不在中間,也在 “不” 字上;俱無所在,在 “無” 字上;一切無著,還在 “無” 字上。

所以這五句話,實際上就是

《心經》裡面的

“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乃至一直 “不” 下去,到 “無智亦無得”。無一切法了,在一切否定上面。否定什麼呢?

就是否定我們對外界的六根、六塵、六識 —— 十八界的根塵勾結生起的一切妄想分別,包括現在的明明覺了明知之心。那麼當你這一切全部否定的時候,這個時候才是真正的真心,佛講的原義是這樣子。

但並非阿難說 “則我無著,名為心不?” 阿難沒有認識到這個 “無”,而是認識到這個 “著”;一切 “無著”,他認為我 “不抓” 那就行了。你看,“不” 跟 “不抓” 是兩碼事。

你現在把你的身心這一切全部放下來的時候,顯示的是真心的狀態。

基本上,我們凡夫對人生的因緣的觀察,跟佛法所謂的因緣觀,是有所不同的。我們凡夫用自己的妄想執著觀察人生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片段的人生。因為我們只看到今生的因緣,今生就是我們生命的全部。佛教的因緣觀,它是一個整體的因緣觀,它包括了過去、現在、未來,一種無量的相續的因緣。也就是說現在的你,跟過去的你有關係,現在的你跟未來的你也有關係,其實過去也包含了現在,現在也包含了未來,它是不可分開的。

所以菩薩很喜歡用水流的思想,來解讀我們的人生。就是說這個水流是從過去而流到現在,你現在的水幹不乾淨,跟你的上游的過去的水是有關係的,你來生的水流會變成什麼樣的相貌,跟你今生的水流也有關係。所以這個水流思想就建立一種前後關係的互含互攝,菩薩就扮演重要的角色了。就是當我們的生命從一個生命體結束以後轉換成另外一個生命的時候,菩薩要扮演一個成功的橋樑,就是生命的相續,完全靠菩薩來做一個溝通的橋樑。

所以菩薩她管著我們生命的兩個相貌,一個是果相,一個是因相,就決定了你今生當中的內外的因緣。當我們在三界得一個果報,你要面對兩種因緣,只要你還是凡夫你就跑不掉,面對兩個因緣:第一個是外在的因緣,外在的因緣就是菩薩會把它的當中的成熟的業力,把它變現出來,變成你一期的生命的果報。所以外因緣就是菩薩的果相,只要跟你生命的結果有關係的,都是菩薩變現的。比方說你會投生在什麼家庭,你會跟誰結婚,那麼誰會做你的小孩,你今生有多大的成就等等,這一部分都是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就是過去的業成熟了變現出來的,這個就是所謂的外因緣。那麼當然菩薩她也變現一個內因緣,就是你前七識的活動,你的思想。

什麼叫做思想呢?就是跟你生命的過程有關係的,你怎麼去面對你的生命,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有酸甜苦辣,但是你的處理的方式有所不同。你的思想活動由這些所謂的前七識的活動,它也是第八識的種子變現出來的,你前生留下的等流習氣。那麼當然,我們在面對生命的結果,跟生命的過程,我們就面臨了選擇。因為你的精神體力是有限的,你很難兩個都兼顧,除非你是菩薩,能夠無住生心。

那麼第一個選擇,你把生命全部投入到外因緣,你追求今生的成就。那麼你追求今生的成就,你肯定是內心空虛的,因為你沒有時間照顧你的心地法門。而且外在的果報你一接觸以後,你一旦攀緣,那後果不堪設想,浩浩三藏不可窮,淵深七浪境為風,你會陷入菩薩這種廣大的大海深淵當中,你一定會跟業力牽扯不清,因為這個過去的業力,你一旦攀緣它,就像《楞嚴經》說的,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這個業力越攪越複雜了,所以你今生可能就完全就報銷了。

那麼第二種人,就是把今生隨緣認命,把它放下,他專心的去經營內心的思想,他把重點放在開創未來。其實你今生的結果,你能夠改變的很有限,非常有限。當然可以做微調,但是非常有限,就是你的努力跟你的結果不成比例,你花費很大的精神改變很少,但是死亡到來的時候全部破壞了,白忙一場。所以一個有智慧的人會慢慢放棄今生的結果,開始把心帶回家,好好的經營你的內在的思想活動,因為它開始在累積一個新的因地,它開始在創造你的未來。

南無觀自在!

知道您所念的『心經』

真源都是在講自己,也是菩薩所要傳給我們的殊勝心法,直入核心。再者說明『心經』開頭為何是觀自在菩薩,而不是南無觀世音菩薩?

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 。開場就是答案

『觀』觀自己能常自在,而我們的心本來就自在無所掛礙,透過能觀的智慧,將內心最深的般若智讓他顯現那一霎那,所有眼耳鼻舌身意,色身香味觸法,六根接觸六塵當下所有的呈現在這世界的一切,包含物質與精神都是照見五蘊皆空,空不是沒有,是讓你能在體悟空的當下學會去看破,這世界是生滅的無常,一定要借用一個有形的世界,看透宇宙的實相,才能從苦無出期的六道輪迴此岸,到達心的彼岸跳脫輪迴,進入到佛境的真正實相才能夠是真正的達到觀自在,因為此岸就是彼岸,不一不二,不彼不此,只要你能夠觀自在觀到自己的存在,明白有一個佛性,在這世界上您所觀照的六根接觸六塵都是暫借你修行的幻相,及照見五蘊皆空,當下了解空的本質,將幻修真,將真修幻後隨緣妙用,隨般若見地到了,此岸等同彼岸,就能度一切苦厄,最終將轉自性的心經,而不是被經文上的字義所轉。  

反之當自性有了障礙時,這世界的一切為真實,越執著越成有礙,越煩惱越遠菩提,金剛經:凡所有相都是虛幻,如同人生是一場電影,電影中的悲歡離合,起伏跌宕後,落幕了,剩下的就空了。

故之,默念觀自在菩薩的五字當中產生不可思議的功德力,觀自在並不是觀世音《觀自在是果地成,觀世音是在世界中修行能觀受世間的一切音聲,示現相應的話身而為其說法並邃願》

一聲『南無觀自在菩薩』,是對自性及對已成果的觀自在菩薩頻率相通,念念懇切念念自性功德,真正明白的人、覺悟的人,沒能力去觀這世間所有苦樂,只好要觀自己,從念聖號起,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念南無觀自在菩薩與念南無觀世音菩薩是否相同?

菩薩慈悲有妙法,以方便為究竟,念南無觀自在菩薩與念南無觀世音菩薩是有不同.《心經》 開頭是“觀自在菩薩..... ”。這就是祂的名,而差別就是在 “念力”,念南無觀自在菩薩時,一直念下去,菩薩會接收到您!專念南無觀自在菩薩!菩薩會來加持你,也可能是文珠菩薩、普賢菩薩、勢至菩薩陪同一起來,非常不可思議!這就是菩薩教導念南無觀自在菩薩的奇妙方法。

南無觀自在菩薩!

正念,治療輪回一切苦惱的基礎!調伏自心,將止息自他的痛苦!菩薩法教的要訣在於調伏自心。

如果你能調伏心,便能調伏身和語,你自己和別人的痛苦將得到止息,如果你讓心中充滿煩惱,不管你身體所行、口裡所說的是多麼完美,仍離修行之道很遙遠,透過持續覺察一切思想和行為,可掌握自心。

時時反觀己心,一旦有惡念生起,便趕緊用適當的方法來對治;當善念生起時,將此善念的功德回向給所有眾生,願所有眾生都能達到究竟證悟,藉此來增長善念。

在修行止、觀時,住於這持續的正念中,最後即使身處在日常生活的紛擾當中,也能保持智慧的認知,因此正念是治療輪回一切苦惱的基礎。

佛法的修行可帶你達到住於相同覺性的境地,這是一切菩薩開示的精髓,少了它,不論你念誦了多少咒語,只要你的心仍受到干擾,則絲毫無助於你去除煩惱障。

永遠別忘記這最重要的一點,持誦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

南無觀自在菩薩!

著相-通常都會讓我們陷入信仰上的迷失.

如神蹟的顯現,有求必應, 華麗堂皇道場亦是住持師父傳法;有禪、淨 、密、 律等各有各法門, 卻因為一個我執, 各有喜愛,所以就會有我喜歡這個法門 ,喜歡那法門, 當八萬四千中法門全數混再一起; 再透過這五濁惡世薰染 ,慢慢地我們就迷失本有的那個心,而不論法門有多少,萬物都是要歸『一 』才不會亂了自己的方向.

而這個一就是我們的心,是心做佛,還是心是做魔,取決的當下,若起很純然的起心動念,就是菩提本覺 .

故一進入觀自在菩提寺,就可以看見諾大的心經牆,闡述菩薩的要義.

『心經』就是一部不著相的經文,教導我們如何破相不著相,

要知生命的輪迴裡面,靈魂重來沒有消失過,因反覆的追求這些假的世界,把假誤認為真,放不下和放不開,拼命的汲取就在無知當中莫名的造業,冤冤相報,無知續無明,就落入無限的六道輪迴中,苦無出期.

而破相就要靠智慧去斬斷無明.

當心經文中所提及的般若,其實表的並不是單純的智慧,而是「妙智慧.」

「妙」代表著細微處 ,只可意會不能言傳 ,要透過意會的方式,在你尚未了解前,就要有語言與文字讓你妙用與開悟;而參透時,就能破相、破障礙,進而觀法無我,事理圓融無礙,這些藉由文字與語言來傳達的法就可抦棄.

「智慧」就是行.

而心經,經文開宗就是-"觀,自在菩薩.行,深"

這個行,是觀住在自己的行住坐臥中, 心能自在無礙是知行.

這行,是建立在離相的行,將我們對這世界的執著當成是如夢幻泡影.

不用想,不著相,自然而然回歸自在的樣貌,不去攀緣.

自然而然心自在,回歸到自己無量光的心性中,通達無礙到達彼岸 .

這個夢幻泡影,就像一朵花,從無到有,發芽,含苞待放;在最燦爛的時候,盛開令人驚艷的花朵.

隨著時間慢慢地凋謝,最終回歸到塵土,從有到無,再一次從無到有,生命就是像一朵花,花開花滅,這就是常.

我們的生命就在這一口呼吸之間,有高興,悲傷,成就,失意這些都是過程,只不過我們比花的生命週期長,流轉在這些不實的妄想中前仆後繼地追逐著,也會有幻滅的一天.

當下心不隨著外境轉,沒有什麼是你能夠擁有的,我們也未曾擁有過什麼東西會是永恆的,從這當中慢慢去體會到一切都是法爾如是;而不去之執著,破除一切相,智慧就從這裡展開.

就是心經想表達,當瞭透時,世間所有一切事情就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隨而到達正知正等正覺,找回湛然寂靜的心,而見本心。

南無觀自在菩薩

基本上,我們凡夫對人生的因緣的觀察,跟佛法所謂的因緣觀,是有所不同的。我們凡夫用自己的妄想執著觀察人生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片段的人生。因為我們只看到今生的因緣,今生就是我們生命的全部。佛教的因緣觀,它是一個整體的因緣觀,它包括了過去、現在、未來,一種無量的相續的因緣。也就是說現在的你,跟過去的你有關係,現在的你跟未來的你也有關係,其實過去也包含了現在,現在也包含了未來,它是不可分開的。

所以菩薩很喜歡用水流的思想,來解讀我們的人生。就是說這個水流是從過去而流到現在,你現在的水幹不乾淨,跟你的上游的過去的水是有關係的,你來生的水流會變成什麼樣的相貌,跟你今生的水流也有關係。所以這個水流思想就建立一種前後關係的互含互攝,菩薩就扮演重要的角色了。就是當我們的生命從一個生命體結束以後轉換成另外一個生命的時候,菩薩要扮演一個成功的橋樑,就是生命的相續,完全靠菩薩來做一個溝通的橋樑。

所以菩薩她管著我們生命的兩個相貌,一個是果相,一個是因相,就決定了你今生當中的內外的因緣。當我們在三界得一個果報,你要面對兩種因緣,只要你還是凡夫你就跑不掉,面對兩個因緣:第一個是外在的因緣,外在的因緣就是菩薩會把它的當中的成熟的業力,把它變現出來,變成你一期的生命的果報。所以外因緣就是菩薩的果相,只要跟你生命的結果有關係的,都是菩薩變現的。比方說你會投生在什麼家庭,你會跟誰結婚,那麼誰會做你的小孩,你今生有多大的成就等等,這一部分都是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就是過去的業成熟了變現出來的,這個就是所謂的外因緣。那麼當然菩薩她也變現一個內因緣,就是你前七識的活動,你的思想。

什麼叫做思想呢?就是跟你生命的過程有關係的,你怎麼去面對你的生命,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有酸甜苦辣,但是你的處理的方式有所不同。你的思想活動由這些所謂的前七識的活動,它也是第八識的種子變現出來的,你前生留下的等流習氣。那麼當然,我們在面對生命的結果,跟生命的過程,我們就面臨了選擇。因為你的精神體力是有限的,你很難兩個都兼顧,除非你是菩薩,能夠無住生心。

那麼第一個選擇,你把生命全部投入到外因緣,你追求今生的成就。那麼你追求今生的成就,你肯定是內心空虛的,因為你沒有時間照顧你的心地法門。而且外在的果報你一接觸以後,你一旦攀緣,那後果不堪設想,浩浩三藏不可窮,淵深七浪境為風,你會陷入菩薩這種廣大的大海深淵當中,你一定會跟業力牽扯不清,因為這個過去的業力,你一旦攀緣它,就像《楞嚴經》說的,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這個業力越攪越複雜了,所以你今生可能就完全就報銷了。

那麼第二種人,就是把今生隨緣認命,把它放下,他專心的去經營內心的思想,他把重點放在開創未來。其實你今生的結果,你能夠改變的很有限,非常有限。當然可以做微調,但是非常有限,就是你的努力跟你的結果不成比例,你花費很大的精神改變很少,但是死亡到來的時候全部破壞了,白忙一場。所以一個有智慧的人會慢慢放棄今生的結果,開始把心帶回家,好好的經營你的內在的思想活動,因為它開始在累積一個新的因地,它開始在創造你的未來。

南無觀自在!

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的一切認知和行為,都是我們的修行所該知道的「法」,也是修行上所需要去覺知的一切所緣。

所以我們在生活當中的六根觸六塵,去看、去聽、去嗅、去嚐、去觸和去想的一切覺知都是修行;因此這一切的生活動作和動機都是我們應該知道的,在日常生活裡持續的以智慧去覺知就是修行。

在修習佛法上,如果我們沒有先將「法」理解清楚就開始進入修行;這樣修行可能有困難度,也無法讓心自然的以智慧去覺知。

“看不到的菩薩有人拜”

“身邊的菩薩無人理會”

「觀自在菩提寺」的 "觀自在菩薩" 獨自坐落於自在殿內一隅,莊嚴儀態,卻沒有多少人去禮拜供養。

或許看不到的菩薩,大家在禮拜祈求的時候反而在心裡面有菩薩慈悲的容貌;然而清清楚楚供俸在我們面前的,反而當菩薩是佈置用的來看待。

日常生活當中有太多的菩薩示現在我們周遭,我們習慣視而不見,把菩薩給我們的視為理所當然,然後再去向看不到的菩薩祈求,覺得看不到的才靈驗。

所以菩薩慈悲想問您祈求的菩薩是看得到的?

還是看不到的?

南無觀自在菩薩!

《楞嚴經》中阿難說:“常言覺知分別心性,既不在內,亦不在外,不在中間,俱無所在,一切無著,名之為心。”

看這五句話: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俱無所在,一切無著,名之為心,這個心是這個樣子的。那麼這五句話裡面,你們看看,我們想追求心在哪裡的時候,會看哪裡呢?第一個不在內,我們會看到不在內,那麼想:不在內;第二個,好像不在外;第三個好像想到是中間;第四個好像俱無所在;第五個是一切無著,我們是這樣子去看的。

實際上這五句話的要點在哪裡?五句話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否定,不在內,在 “不” 字上;不在外,也在 “不” 字上;不在中間,也在 “不” 字上;俱無所在,在 “無” 字上;一切無著,還在 “無” 字上。

所以這五句話,實際上就是《心經》裡面的 “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乃至一直 “不” 下去,到 “無智亦無得”。無一切法了,在一切否定上面。否定什麼呢?

就是否定我們對外界的六根、六塵、六識 —— 十八界的根塵勾結生起的一切妄想分別,包括現在的明明覺了明知之心。那麼當你這一切全部否定的時候,這個時候才是真正的真心,佛講的原義是這樣子。

但並非阿難說 “則我無著,名為心不?” 阿難沒有認識到這個 “無”,而是認識到這個 “著”;一切 “無著”,他認為我 “不抓” 那就行了。你看,“不” 跟 “不抓” 是兩碼事。

你現在把你的身心這一切全部放下來的時候,顯示的是真心的狀態。

願菩薩慈悲-

在身處五濁惡世的我們,能破迷顯悟,掃除自心塵埃,遇見自己本來面目。

來好來好、越來越好、好再來!

捨得捨得、越捨越得、捨再得!

頂禮南無觀世音菩薩

壬寅年 l 虎年 六時吉祥

新年快樂 萬事俱備 事事如意

直質柔和 則內調心 外減煩惱

生活當下自然是從容自在無礙

清香淡定 沉繞寺院中

清香繞上濁心時 濁心不得不清

菩薩現於寺院中 寺院不得不淨

我身現菩薩面前 清淨心湧上現

願您和家人親臨此道場 禮佛菩薩

南無觀自在菩薩摩訶薩

隨著2022年的來到,發一個最究竟的願力

『與菩薩同行』

如何同行即是『信佛 , 學佛而成佛 』

一個正信的知見,作為開端,透過日常生活中的修行,先有自覺而後利他,最終明白我們本身就有一個如來真如的佛性,但礙於見地被無知無明所覆蓋,真實的自性無法顯露出,所以才要透過信、願、行的方式漸進式的實修真修,佛性才能發光發亮才能達到究竟地與菩薩同行.

是一門功夫,當信心不足,信仰心就容易薄弱,尤其當我們沉迷苦海邪途中就容易被動搖.故皈依就是打穩好根基立於不敗之地的開始.

皈依貌似不同等於信佛,皈依的修法是貫徹學佛始終. 而佛法的整個修行正是由表及裏,由淺入深的皈依過程,而達到圓滿.不論是聲聞乘的行人或菩薩行的行人,都是要以念佛,念法,念僧作為時時提醒功夫來做的,我們從一般的凡夫到妙覺得修正過程,本質上就是對三皈依的深化過程,直到我們自身融入三寶無盡功德,最終成就自性本俱的三寶.

但很多人也對於皈依的信仰薄弱 一聽到皈依佛就是皈依外在佛像,其實真正皈依佛法僧的意趣不在此 ,『六祖壇經』中惠能大師將皈依三寶解釋成

皈依覺, 皈依正, 皈依淨.

佛者覺也,佛就是覺醒證悟的意思.

法者正也,法就是正確的見解與修行方式.

僧者淨也,僧就是六根清淨一塵不染的菩薩修行人.

而真正修行的依靠是自性覺,自性正,自性淨.

故自性的三寶才是真實的皈依處,有形象上三寶我們要懂得尊重, 才能夠循序漸進才融入自有自性三寶這才是圓滿的皈依.

於此同時,因身處五濁惡世當中,容易在失意時,迷失自己而退卻信心,藉由親近善知識也能協助走向正途,而善知識也是迷悟之間的擺渡人,悟後雖可以自度,迷時仍要師度,故言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了.

最後

願大家在菩薩道上,除信心倍增外,多利益眾生,多結佛緣與善緣,若致心懇切與對方一句問候『 阿彌陀佛 』,只要這句佛號能入他的心就是結下一個好的佛種子, 並開花結果.

最終走向花開見佛悟無生.(本來就有的佛性本自俱足),便是『與菩薩同行』

人除了IQ和EQ之外,也不能缺少生命的智慧(佛性的智慧), 一個沒有擁有生命智慧的人,就很難擁有樸質的外表和高尚的氣質,當然生命的質感也難以窺見;即使一個普通的人,沒有裝扮,沒有名牌,只顯出一個生命的質感難以形容,這就是學佛的好處.佛陀在世說法49年,他所要傳達的是,『覺悟(Buddha)』

是指- 『重新認識了自己 回到自己本來的面目 』

今天障礙我們的就是執著於五蘊所產生的種種苦樂 ,因五蘊產生了苦的原因,才會有苦集滅道的原因,再來又沿生了12因緣的原因.而我們就把這些覺受感知認為是生命的全部,直至死那天還放不下,故生命就在這六道輪迴中重覆著因緣果報永無出期.若現在重新認識自己,從自己的佛性,真如本性看自己,不會受到這些五蘊所羈絆。

同時,佛陀也沒有否認這些世間存在的所有物質或是價值觀,就如心經:『照見五蘊皆空』,說的是所有財色名利對個人是沒意義,像空花水月轉眼即逝.世界在變動,人心萬物都在變動,種種一切的變現亦是空性的表現.這些都是無常的,變動的,不能掌握的,而言空.但這些空,也是要在有形的相(財色名利)上去談東西才能悟到空的道理。

重點就是我們的心.當知我們的心,它才是真正的菩提,是般若的智慧展現.覺悟時就可以達到一個寂靜涅槃的地步,而藏在我們生命裡面的佛性,能夠指引我們達到正知正見, 這樣我們走上正確的佛道就越來越接近了。

故六祖: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佛性本自俱足),也是心經所要傳遞的就是要我們透過這些般若智慧,展現我本有佛性運用在日常生活的當下,我們就是 『覺悟者』。

人, 自打從生下那天就不安穩,直至死的那天也不安穩,而真正學佛之人要懂得- 了生死, 了就叫明白,懂了, 而不是修什麽法門才了生死。

了生死的意思

自性之中沒有生死可了,佛性沒生死可言,是肉體确实有生死, 世間常態就是法爾如是(本是如此),肉體有生死而已,自性本無生死,真正的我沒有生死這才叫了生死. 既然無生死可了,就不需要須罣礙痛苦。

凡夫的我們也當知,人只能活到一定的歲數,不論你多麼的保養身體健康,亦是糟蹋它,人不論歲數多少,人邁向死亡都是一定要前往的路程 猶如春夏秋冬,四季更迭中就有多少萬物在這生滅當中成住壞空, 學佛就要了知,不要太執著色身,萬事萬物都會有結束時刻。

阿含經提及:世間是無常,人世間人事物都無常。

佛經又道言:世間是常,不是稱為無常,因生住異滅,生老病死,法爾如是。

佛的法義又言,諸行無常 -講的是:不是世間上的人事務的無常,-而是講心的無常。

故知學佛就是學修心,跟外界無關連,一個人的果報,都是因緣所生法的產物,生命長短,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都是世間的事,凡事只要盡人事,聽天命即可,無須過度煩惱與追求,但佛法有講中道義,我們修行這心不離開這世界,並不是無為而為而已。

重要的是謹守 " 諸惡莫做, 眾善奉行, 自淨其意 "

當如此作為後,就能開悟見性(心)時,會了解無常的道理,自性本無生死,真正的我沒有生死這才叫了生死. 既然無生死可了,就不需要須罣礙痛苦.不因遭逢順境與逆境,而產生愛憎取捨等等,沒有人可以脫離因果,對因過不貪,不住, 一切现象都是最好的安排。

人世間生命的難題與一切周圍人事物的發生,生命長短,當心順應這無常,當作自然而然發生的事,隨應隨順,無須抱怨,這就是佛陀教導我們的宏觀教法, 一切都在安頓這顆 "心" 而已。

現在是末法時代,很多人執著外相、名相,尤其有些人是「說一套做一套」,但「修行要身體力行」,一定要把經義用在日常生活,無時無刻的觀照這顆心。

而《金剛經》提出降伏其心,就是要降伏我們內心中的不安定的煩惱因素,而之所以感到痛苦煩惱,是因為我們心中有太多的欲望。一旦欲望得不到滿足,便會感到煩惱,自卑,痛苦。既使欲望暫時實現了,又生怕會失去或者又有了更大的欲望。因此,我們的身心永遠在苦海中沉浮,永無出頭之日。

這就是我們誤將六根與六塵齊用,產生了『六識』,這識就是分別心的執著或攀緣著娑婆世界的一切假象,終日追求名利等等 ,殊不知這就是落入無明的循環,每日上演著愛別離苦、怨憎恚苦、五陰熾盛苦。

身處五濁惡世的我們,如果能將識轉成智,讓身心得以清淨,找回到自性真如得自己,就能降服其心。

『心經』所云: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身體的四大假合,去碰觸緣而產生的覺受,當你把這些覺受都成幻影,是心變現;故在行住坐臥中,心能俱捨不住六根塵所產生的一切成,秉性而為,不論是你在持戒、打坐、拜佛亦是佈施等等。

緣來則應,緣滅則散,這就是將心轉換-轉識成智的,也就是心生的萬法的妙用;藉此了解一切都是假象,故心經云:無苦寂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才能達到修行於自在,

達到究竟真如自性。

看到許多人修了一輩子,還是一樣,有時還會越來越執著,越固執,為何會如此,那都是不願意反過身來看自己,反省自己,都在看別人,指責別人如何如何,對於自己的如何如何,卻選擇略過或是看不見,反觀自己是修行中最重要的,因為修行就是要修改自己不對不好的行為,身體思想相對於外界行為,感受對想,行動,意識,如果在反觀中能查覺到,就能改過來,舉個例子來說,感覺到空氣中的涼意,念想就會想要加件衣服,進而拿件衣服穿,聞到味道,就會想到食物的美好,而去找食物吃,這就是受想行識,人對於修行,大多只是念經修法做功德,很少人會靜下心來,觀自心,改自身,這也是很多人的盲點。

「心靜現出大明鏡, 細微觀出妙觀察 不動體會氣念想,彼岸就在心念間」

佛法落實在我們的生活中。

佛法可貴,在其可體證運用於每個動點,乃實用之教理,而非空泛之玄學。倘僅信佛而未能將“法”落實于生活中,則法不入心,只堪稱與佛教結善緣,難以當生受益。修學佛法以“信、解、行、證”為次第,事相與理體應兼顧,所謂“說食不飽”,可見佛之教法重在身體力行。唯有在生滅苦惱的世間,體證佛法的精神,當下便是涅盤極樂之境。君不見:“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恰如覓兔角。”世、出世法本來是一,並無二致。以出世法的空性、超越之心,實踐於世法之每一起心動念,當下即見本地風光。

學佛非寄託于死后,往生乃當下大事。情緒之喜怒哀樂,便是念頭的六道輪迴。因此,內在諸多分別、顛倒、執著,應當即刻處理,就是往生的最大保證。

佛法若徒具知解,不重實踐,則流於課堂之佛學研究,豈非枉服大乘法藥?學佛者之通病,即在修行與生活二分法。在佛前精進用功,一出佛堂則依然故我,習氣不改,如是修學數十載,仍不能放下種種知見與執著,未能如實觀照,善護其心。當知,助念雖為助緣,然仍須具足善因緣,是以無異於賭博。與其渴盼臨終時,他人為我助念,何若于生前即了辦往生大事?

又有學人雖深好佛理,然其用功與否,則視情緒起伏而擺蕩。心情愉悅則精進無比,反之則放逸怠惰,無法平穩持續,猶如煮水,火力時斷時續,難能成就。

亦有發心勇猛者,所定日課甚是繁重,未依個人日用閒忙酌量而行,遂致以拼趕定數為務,大違定課之本旨。其人為數量觀所囿,用功不輟卻重量不重質,倘能以平等心、無著心、慈悲心,放下凡夫知見與觀念,即是真精進。以此心法,配合念佛、誦經,乃至一切用功,便得無上利益。

或有人視念佛精進為功德,對服務大眾則不屑一顧,此系觀念錯誤,因學佛重在解脫,而非功課之多寡。以此分別心,在佛堂自私自利,必不能解脫,不若發心為大眾,此大公無私、肯犧牲、願吃虧的精神,反而解脫。

所謂世間,即一“迷”字可描述,凡夫耽溺于五欲六塵,行者耽溺于自我知見,執而不悟,便生種種顛倒、妄想。修學佛法當把任何時地,皆當作用功處,則隨處皆是道場。

淡定是一味良藥,它能夠熄滅內心熊熊燃燒的火焰。一個“淡”字,一邊是水,一邊是火,水能克火,水至火滅。淡定,看似消極退讓,實則是一味降壓消火的妙藥。淡定,能讓浮躁的心靈趨於平靜,能讓衝動的魔鬼消弭于無形。淡定的人生,不浮躁,不呆滯,不狂妄,不自棄,花開花落,雲卷雲舒。

----------------------------------------------------------------------

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

是非終日有,不聽自然無,

善惡無明界,但存一念間。

從某種意義上講,修行是一種下降、下降、下降,下降到當下的某個點上。平時我們的頭腦,就像熱氣球,總在虛妄的天空里上升、上升、上升,升到九萬里的天上。

或者像一隻蜜蜂,總是紛紛忙忙,在這枝花上停停,到那朵花上逛逛。修行是使那熱氣球爆炸,或者,使那只蜜蜂靜息在你的肩上,如果你能做到這兩點,你已 「降伏其心」。

修行針對的是頭腦,修行針對的是自我。戳破你自我膨脹的氣球,息落你幻象的蜜蜂。

蜜蜂憩落在你肩上,你坐在石頭上,就在當下這個點,活出一位佛的模樣。

我見菩提樹,

即是見如來。

在2021年5月1日,觀自在菩提寺院種下了據說是菩提迦耶的那一棵菩提樹;耐心等待它長大,在經歷了風吹雨打,如今已看出形狀,長成了熟悉的菩提樹模樣。

希望它更加成長茁壯,提醒著佛弟子,覺悟菩提才是真道場。

在這個世界上時間長得好還是短的好呢 ?

六道輪迴中,人道是三善道之一,能夠在善道理,時間長些是好,起碼不用受三惡道的罪苦;其次,投生為人,有能力取捨善惡,創造善業的源起,不像三惡道的眾生,無力無暇行善積福的機會就多一些。當然,如果不知珍惜,把這寶貴的人身用來造惡,活得越長,造惡越多,那又另當別論了。修行者對這種人會生起更大的悲憫,因為現在這個被浪費著的人身一旦失去,想再有修福修慧的機緣,遙遙無期。

一顆真心行萬里,

慈悲兩字勝千言,

佛法不在文字旁,

貴在柔心於人前.

人們常常覺得自己可以改變生活,其實生活是最強悍的,從來都只有人被生活改變。

修行也不例外,修行沒有辦法改善生活,只有生活改善我們的修行及修養。

佛陀,先講,苦諦及集諦,然後才講,滅諦及道諦,也就是,先講生活,再講修行,用意就是讓你知道生活改變修行。

感恩觀世音菩薩,五公寺住持 -「海安師父 」前往菩提寺頂禮佛菩薩與莊嚴清淨此道場。

在遇逆境,越要觀照自己的心。

人往往在逆境中,苦受特別的明顯深刻,但這些也因在身、口、意中存在著很深的「執著」、「我見」在裡面,特別執著在自己所見,所執的痛苦中;越是往外境攀緣,痛苦益加深。

當觀照自己的心性,你這苦跟外境接觸的時候,你用什麼樣的心態來面對,轉換自己內在的思想,內在的智慧,都是離苦得樂的關鍵,因為這個『心』地方是我們自己可以做主的。

深知眼前所受,必有其因。眼前所做,必有其果。

所以要時時刻刻安住自己的心,隨緣消舊業;安住在自己的本位,有磨難,才有得修忍辱;修忍辱,才有慈悲功夫。

如楞嚴經所述,何其自性,本自清境。沒有甚麼過不去的,當下就是清淨,心若修到見性,便能破境。

普門品:念念悟生疑,觀世音淨聖,於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當惡疾,苦惱來時誦唸『觀世音菩薩聖號 』亦將得佛菩薩的加持,心亦清淨自在。

觀自在菩提寺

是為了讓生活在喧囂世界的現代人,打造的一座質樸寧靜的精神坐地的寺院,寺院超越了傳統的寺院建築,採用了最簡單純樸的建築風格。在時間的自然流逝中傳授著微妙而深奧的緣起法。

寺院正在引導每個人回到他們純潔的本心,寺院是提倡以中觀思想為根本,以禪修生活為修持的現代化臨濟禪宗道場。提供學佛者一個良好的修學佛法的空間,並強調佛法即是生活,而非信仰。教導修煉是生活,修煉離不開生活。

通過幫助佛教徒在日常生活中對佛法有正確的認識,學習觀照無二的真理,他們將能夠不執著地修行一切善行,實現智慧慈悲的菩薩理想。

南無觀自在菩薩!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相由心生,境隨心轉。

慧律法師曾開示過;先辨真心才是佛,妄心是賊。

妄心是我們生死的輪迴根本。

真心是我們了生死的根本。

所以,我們要用真心修行,叫做真如自性。

《金剛經》講:心不是過去,不是現在,不是未來。

《楞嚴經》講:心不是在內,不是在外,不是在中間。

為什麼這樣講呢?

阿難就問佛了,要找心嘛,阿難心找不到。

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

因為有七處征心,阿難一開始,錯認為心在內。

佛陀就告訴他:如果心是在內,應當先看到你的五臟六腑。

心如果在內,你可以看到肺,看到心臟,看到胃、大腸、小腸。

阿難!何以你看不到呢?

為什麼你看不到你的五臟,心臟、肺臟、脾臟、胰臟等等,大腸、小腸?

你既然說:心在內,為何看不到你內在的東西呢?

阿難想:嗯!那麼,心可能在外。

佛陀就說:如果說心在外,回過頭來,應當看到你自己的臉,你看得到自己的臉嗎?

沒有照鏡子,你能看到自己的臉嗎?不行!心不在外。

如果心在外,跟我們也沒有什麼關係啊!那麼,成佛變成二尊佛了。

佛陀開示阿難:如果心在外,會先看到你的臉。

那麼,心在外,身心不相關,如果成佛,變成一個內在佛,一個外面佛,講得通嗎?

阿難再想一想:嗯!那可能心在中間。

佛陀說:心既然在中間,那麼一定有可以指出來的地方。是不是?

有左邊,有右邊,你才講這是中間嘛!是不是?

阿難!中間在哪裡?

佛陀要阿難講一講:你所謂的心在中間,中間在哪裡?你指出來給我看看。阿難就是心找不到。

就是二祖去見達磨大師,慧可大師去見達磨祖師,所講的那一句話,叫做:覓心了不可得。找不到,這個就是這個道理。

《楞嚴經》這樣講: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

《金剛經》講:心不是過去,不是現在,不是未來,這個都是講妄想心。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為什麼佛陀這樣講?

過去心就是你所有的記憶,美好的記憶、惡的記憶,都一直記憶在你的內心裏面。

所以,一般人一回想過去的快樂事,好像在幻想、夢想一樣。

要回憶起以前痛苦的,就恨,所以,一直忘不掉過去,不曉得過去心不可得。

就像想起已故的親人,內心都免不了起了哀傷 ,也會黯然哭泣。

這《金剛經》一句話就解決了: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

你現在所看的一切的執著、認識的東西,叫做認識論。

佛陀在《阿含經》裡面講:千萬不要隨著你的感覺而起舞,因為所有的感覺都是錯覺。

因為法無定法。你認為好吃的東西,別人不一定認為好吃。

你覺得這個人值得尊敬,另外一個人不一定覺得這個人值得尊敬。

因為每一個人,都隨著感覺起舞。

這個就是生滅、無常、輪迴的心。

如果能如如不動,不取相,塵自生滅,自性不動。如果我們了解成 色身香味觸法,這些包括色身,即生滅徹底放下,這一念,現前當下這一念, 離一切相 ,就近放得下的心一絲不過 不起心不動念 ,動念即乖,一念即佛。

走入大殿,隨著梵音漸漸進入澄明,卸除受困囿的身心,將心自清,那一顆遊蕩的心最終都能找到歸處。

我們都知,修行佛法不能只注重把佛法當知識去研究,最重要的是『修心』;知識是無限的,而生命是有限的。無論學習佛法還是探究宇宙真相,靠的的不是智而是慧。智是建立在知識基礎上的思辨,而慧是來至于内在的,或者說當人心清淨時會有很多的善的力量,自動的進入你的腦海中。它是無中生有的,當建立在『心』的自淨上,無師自通的,不需要經過思考就会得到答案的,慢慢的在把佛法的精神帶入生活,實修在日常。

而實修在日常,很多人都會念佛,但精進的方向要對,方向錯誤就像理不通,在經文上精進的人是不會成佛的,要能真正實踐佛的教義,在修行中胸量越來越大,柔軟心、 慈悲心 、智慧增上,慢慢透是一切境界,所以心愈靜的人,越能夠看見自己的心,自己要行的方向。

最後修行並不是隨心,或不隨心,心不清明,情緒就容易受波動相水泡一樣,一生一滅,無有定性,容易在修行的路上迷失方向。

願身為佛弟子的我們,時時將佛法實踐在日常生活中,慢慢修正心性,把慈悲智慧的力量帶入,日以繼夜不斷修正心性,守戒改習氣,常定心病少,內外合和智慧生。

追求家庭事業三餐而苦身心

追求生命的無限延續而執苦

追求完美中的零瑕疵而惱心

不知

貪嗔癡一起斷智慧

人命無常於呼吸間

心魔總起於惱心間

是心造地獄還是心造天堂

轉下當念 即觀自在

學佛的人在了解佛教的教義後,知道自己是心的主人,慢慢轉變我們的內心,而轉化內心的安穩就要透過不斷的修行,修行過程中會有愛、慈悲、寬恕、安忍、自律等等。藉著對佛法的全面性的認知,慢慢修行,學會轉念,才能到最終的究竟。

改變自心,就是經營自己的未來

當在佛門裡面待久了,學久了,不知不覺自我意識就會很強,認為我自己要怎樣用功,自己要怎樣發心,自己應該要怎樣去帶動別人、影響別人、幫助別人。你內心的這種自我意識很強,表現出來的我相就很突出 —— 你心怎麼想,你外在就怎麼表現,就有我相。

對別人,你就認為別人應該怎麼樣子,不應該怎麼樣子,就有人相了。看到別人的相跟自己內心的這種相不一樣的時候,你就會保持距離,甚至你就會躲避,你就會反彈,那你就傷緣。今天傷一個,明天傷一個,後天傷一個,慢慢地,同行善友全部成為自己的冤家。

你認為大家應該怎麼學、怎麼修,應該怎麼努力,應該怎麼配合,這是眾生相。你內心看到種種人,看到種種眾生的假相,並且外在種種的相和你內心種種的眾生相不一致,那你自己就會越來越苦。時間長了,覺得這個也看不慣,那個也看不慣,所有人都看不慣。

我相、人相、眾生相都是從空間的概念建立起來的,壽者相是從時間的概念建立起來的。從時間的概念建立起來是什麼意思呢?你今天心情好了,你說這位信徒挺好,挺發心,表現不錯;今天心情不好,你說這個人不行,那個人也不行。

所有的這些問題,都是我們內在的自我意識,也就是我執在作怪。這個我執,它是很難斷除的。我執斷不了,那法執更不可能斷了。我們學佛法就是為了破執著。破除執著,第一個就是我執。

我們在道場當中,執著說我們要有外在的什麼條件,寺院裡邊應該怎麼規定,制度應該有多嚴格,佛堂裡面應該怎麼樣,齋堂裡面應該怎麼樣,寢室裡面應該怎麼樣,教室裡面應該怎麼樣,房間應該怎麼樣……我們沒有去考慮,我們這個道場、我們這個班、我們這個組,大家應該怎樣去做,才能夠達到這種效果,才能讓這種結果出現。

我們要改變外在的環境,佛教講通過改變自己的心才能改變外在的環境。所以說我們先要改變自心,就是經營自己的未來,然後來圓滿各方面的環境,各方面的依報,這些都是聯繫在一起的。改變我們的自心是很難的,非常難!為什麼非常難呢?因為內心是無形無相的,我們認識不到自己的心。它不是物質,不是有形相的東西,它無有形相。心是一種力量,心是一種作用。一個人不能安住,怎麼能夠來觀察自己的內心呢?不可能的。整個身心都是亂動的,那我們這個心怎麼能夠觀察得到呢!身心只有安住以後,才能夠觀察到自己的起心動念:我這個念頭是怎麼起來的?念頭是怎麼滅掉的?這個念頭為什麼會持續?為什麼會等流?我們等流的是什麼念頭?是什麼力量?所有的這些都是我們心上面的功夫。

我們學佛法就是修心。歷事練心,事修理觀。沒有前面的事修,你就關起門來拿一個空道理坐在那邊想,是想不出來的。只有通過事修,我們才能夠慢慢進入到理觀 —— 這是事和理的關係。事修的部分需要種種的資糧條件具足,才有辦法讓我們自己的身心得到安穩。身心安穩以後,你同周圍的環境、師法友的緣分就越來越好。在一個道場,久住就有緣,久住就有道。

修行絕對要靠功夫,我們需要一步一步去歷練。所有的一切,全部靠心的力量,不是靠身體的力量。心的力量能夠影響、帶動、承擔一切。心包太虛,量週沙界,要行菩薩道,要有慈悲心,慈悲心就是廣大包容心。只有包容,你慢慢才能影響、改變、幫助別人。菩薩就是幫助別人、成就別人,然後來成就自己。菩薩也是無有形相的,不一定說要怎麼做,或者說一定要那麼做。外在的相是可以不斷改變的,但是我們真實的發心是不能動搖的。我們對自己的未來,對自己的生命的把握,必須非常清楚。

所以我們學佛法要把這些根本的東西掌握住:信心、三寶,然後是自己的這些我執、法執,必須要認識得很清楚。認識不清楚,就會成為自己的障礙,障礙自己,也障礙別人。

植下一顆光明自性的菩提種子,含蘊著覺心悟道的堅定信念,讓深埋在內心自性的八識田發芽茁壯。佛陀在菩提樹下內觀,而看清人生宇宙如夢幻泡影,都是由我們生滅意識形態下所構建。

故佛陀在菩提樹下覺悟真理,明心見性而後證得光明的自性;因此見菩提如見佛,也如見自性,時時保持自性純潔,也要深知眼前所見,皆是由我們六根六塵六識一八境所虛構的觀念假象世界,我們常把緣起不實的東西,誤以為真,拼命的追求,人生妄想顛倒;要同聖者般『離一切相,即一切法』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凈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

人世間的一切都是一種心境。心若無物一花即一世界,一草亦天堂。

《觀自在》

觀,在心經裡面,是指內觀。這種內觀,其實是對自我的身心變化的一種內在的覺知能力。在佛法裡面,也稱為明,也就是把無明已經去除了。

這個時候的觀,就能敏銳地覺知到我們當下每一刻的身心是怎麼變化的。它對外界生起的是喜歡、高興,還是厭惡、抵觸。喜歡、高興,就是佛法所說的貪;厭惡、抵觸,就是佛法所說的嗔。貪和嗔的不斷交替變化,使我們內心就沒有了平靜。

失去了平靜,就不自在,不舒服。所以,通過觀,就能知道我們當下,因什麼而不自在,因什麼而不舒服。不斷地觀,就能讓我們內心越來越自在,越來越平靜,越來越平和,這就是觀自在的意思。

觀自在,就是觀不自在。通過觀自己的不自在的原因,就能讓自己自在起來,舒坦起來,快樂起來。觀,是個漫長的過程,但從此心會慢慢地平靜下來,慢慢地自在舒坦了。這就是通過觀實現的內心自在。觀,能讓自己真正地越來越「看得慣、聽得進、想得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