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三)

整理編輯CHANMOEYHUA(八2CCC)

顶礼感恩大慈上师堪钦索达吉堪布慈悲讲授

中觀的见解之《观四谛品》

——(二八二)

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

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

因为有空性的缘故,一切法才得以成立;如果没有空性,那么一切法就不能成立。

本科判主要讲,承许万法的本体是空性乃一切功德之源,承许万法的本体不空则是一切过失之源。

"夢參老和尚"開示:


發"無上菩提心"

的真正含義就是:

我已學到"輪廻之苦",

我渴望要"解脱出離"。


但一切衆生

"都面對同樣的問題",

我不能棄他們而不顧。


所以我"立誓"

要修成

"圓满大覺悟者",

那樣才具足

救度衆生的

力量與遍知智慧。


不然的話,

我也許連度一個人

"都無法成辦"。


******************

為衆生學法,

為衆生成道。

一切發心,

都是為利益衆生。

念念"如是思惟,

才教"大慈大悲"。

修行的大小、深淺,

"從發心來定"。

******************


經常這樣用心,

"就是菩薩"。


衆生見到你,

自然很歡喜。


珠海合十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蔡佳蒨

『向內走、向內看,具有覺知。』

覺知,對抗的是無明,那是讓【自己醒著生活】的方式。

任何外在的存在,都不是問題,有問題的是我們的心。

:時刻覺察內在升起的“心念頭”⋯⋯

聽聞佛法,讀研經典,思維其理,「依教奉行」。

它必要從生活中去修為、行持、體驗、証悟,如此才進入修持~~~如此才能有『時處.日夜不離道心】之用,從此必能進入『歡喜信受』的界地了。

如此功夫深了,信根金剛堅固而入流,入自己法性.自性.佛性之流,相應了宇宙間能量曠達流暢,清淨了了⋯⋯回皈法界總體⋯⋯《一真法界》寂然現前,別無雜染。

生活中請專注一處,把工作、角色做好,愛事愛人,在人間淸涼、自在、隨緣放曠!⋯⋯⋯⋯

一個人,最寶貴的能力是什麼?是應付壓力的能力,是把壓力轉化為智慧,轉化為生命力的能力。

通過信仰的力量,修行的力量,化煩惱為菩提,化腐朽為神奇,在紅塵中煉心,便是生命中需要的的質量,健康的能量。

當感恩之情,充塞了整個心靈⋯⋯身、口、意全然放下

,你的宇宙存在的、洋溢著、是喜樂與安定!不思善、不思惡,靜寂中⋯⋯即涅槃。

南無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若不細查己過失,貌似道人行非法,

故當恒察自心續,斷己過是佛子行。

所謂修行人,是指能夠調伏自心的人,能以不放逸與正念觀察自己的身口意三門;如果無此反省能力,卻徒有修行人的名號,很有可能造作非法與惡行。

顶礼感恩大慈上师堪钦索达吉堪布慈悲讲授中观的见解之《观四谛品》—— (二八六)

若苦有定性,何故从集生?

是故无有集,以破空义故。

如果痛苦有决定自性,为何要从集谛产生?不从集谛生也就没有集,因为苦实有而从集生破坏了空性的含义。

处事待人接物要方圆并用,外圆内方才是境界。

方,是一种做人的原则;

圆,是一种处世的敏慧。

修身:方,是立世之本;圆,是处事之道

—— 弘化社

处事待人接物要方圆并用,

外圆内方才是境界。

方,是一种做人的原则;

圆,是一种处世的敏慧。


修身:方,是立世之本;圆,是处事之道

—— 弘化社

一个人,能方能圆,方圆相济,便可活的豁达、圆满。方中有圆,圆中有方,方圆并济,方可内心向暖,享受自在生活。

● 方圆,为人处世的不二法门

古时候人们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所以有了天圆地方之说。而人立于天地之间,人道的玄机也就隐藏在这方圆之间。

老祖宗的做人智慧就藏在一枚铜钱中。铜钱圆形,内部是一个方孔。做人应当像铜钱一样,内方外圆。

清代乾隆年间的纪晓岚认为,做人要 “处世圆滑,内心中正,不同流合污而为人谦和”,其实这就是对 “内方外圆” 的解释。

方是规矩,是准则,是框架。它规定人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怎样做才更规范。没有方,世界便没有秩序,便失去约束,那就乱套了。

圆是通融,是弧线,是润滑。它要求人能适应,会变通,左右逢源只有在逼不得已下偶一为之。圆没有棱角,圆则不伤人,当然也不易自伤。没有圆,则处处会碰到尖角,人生的负荷就太重了。

在《资治通鉴》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魏王攻陷了一座城池,大宴群臣。宴席之上,魏王问文武百官:“你们说我是明君呢,还是昏君呢?”

大多数的官员都是趋炎附势之人,纷纷说:“大王当然是一代明君了。”

正当魏王飘飘然时,问到任座,正直的任座却说:“大王是昏君。”

魏王如被泼了一盆冷水,问:“为什么这样说?”

任座回答说:“大王您获得了胜利,攻下了城池,没有按功劳分给您的弟弟,而是分给了您的儿子,可见您是昏君。”

魏王大怒,马上下令,将任座赶出去听候发落。接着问下一位臣子,这位大臣说:“大王是明君。”

魏王心中暗喜,忙问:“为什么这样说?”

这位大臣说:“古人经常说,明君的手下多是些直臣,现在大王手下有像任座这样的直臣,可见大王是明君!”

魏王听后,立刻把任座重新请进来赴宴。

大多数官员是 “只圆不方” 的人,没有原则,没有操守,属于世故小人;任座则是 “只方不圆” 的人,说话不看场合,让对方下不来台,这样的人难免受到挫折,甚至杀身之祸;那位大臣就是 “内方外圆” 的人了,既没有抵触对方,又帮别人化解了矛盾,让对方很受用。

● 方圆并用,随方就圆

如果一个人过分方方正正、有棱有角,只方不圆,必将碰得头破血流,处处有碍。

但是如果一个人八面玲珑,圆滑透顶,只圆不方,总是想让别人吃亏,自己占便宜,也必然会使别人心生疑虑,处处提防,最终将众叛亲离。

一个国家有自己的法律制度;一个军队有自己的纪律条令;一个企业有自己的规章制度;一个家庭有自己的规矩家风;一个人有自己的主张和原则 —— 这些都是属于 ”方“。这种 “方” 犹如一个大厦的钢筋水泥结构和一个人的骨络,是大厦和身体赖以存在、支撑和站立的基础,这就是 “有圆无方则不立”。

“有圆无方就不可能立”。一个民族,一个人为人处事,只有圆,没有方,处处 “打太极”,讲话态度不鲜明,让人摸不着头脑,模棱两可;行为上不果断,犹犹豫豫,则让人觉得过于圆滑,没有个性、缺少魄力,难以得到大众的认可与欣赏,那就很难真正在社会上成就一番事业了。

反过来说,只有方,没有圆,为人处事只死守着一些硬邦邦的规矩和原则,毫无变通之处,不懂得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把握,则流于呆滞和拘泥,这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

比如,古代成语中有「郑人买履」的故事:

古代郑国有个人鞋坏了,想买一双新鞋,在家就量了自己的脚,记下了尺码。上市场时,却忘记带自己所记录的尺码。别人告诉他:“用你的脚量一下不就可以了?”

郑国人很严肃地摇摇头,执意回家拿尺码,只知道量好的尺码,却不知道尺码是从自己脚上量出来的,只知道条条框框却不知道犯了拘泥刻板固执的毛病,如此之人是多么可悲呀。

水没有固定的形态,在方形的容器里就是方的,在圆形的容器里就是圆的,这就是 “随方就圆”。

“随方就圆” 作为古人做人做事的敏慧,指的是当方则方,当圆则圆,既勇往直前、坚持原则,又灵活变通、圆融自如。

清朝重臣曾国藩在给弟弟的书信中吐露心声:“腹中虽也怀些不合时宜,却一味浑含,永不发露。”

曾国藩同样对于很多官场风气深恶痛绝,但是 “势之所处,求退不能”,面上还是要随大溜,一个不字也不讲。因为曾国藩能 “随方就圆”,所以做事成功,成为有大事功的人物。

一根筋,认死理,钻牛角尖,事事计较,处处摩擦,往往只会碰得头破血流,一败涂地。只有 “随方就圆” 才是敏慧与通达的成就之道。

善于做事的人,会把那 “口” 字变成圆圈,留下一个圆满的结局;不善做事的人,事后只会留下一个缺口。

处事待人接物要方圆并用,外圆内方才是境界。

方,是一种做人的原则;

圆,是一种处世的敏慧。

顶礼感恩大慈上师堪钦索达吉堪布慈悲讲授中观的见解之《观四谛品》—— (二八六)

若苦有定性,何故从集生?

是故无有集,以破空义故。

如果痛苦有决定自性,为何要从集谛产生?不从集谛生也就没有集,因为苦实有而从集生破坏了空性的含义。

集谛就是烦恼的业,因为痛苦由集谛而生,所以痛苦是空性的。但按照对方的观点,既然痛苦不空,那就永远不可能从业和烦恼中产生,这样一来集谛便不应该存在了。

如果一切万法是空性,那就可以说痛苦是从集谛中产生的。比如以前世杀害牦牛的业力,导致了现在的痛苦,正因为痛苦的本体是空性的,所以可以说今世的苦来源于前世的集。如果痛苦不空,那它何必从因缘(集谛)而生呢?痛苦不从集谛而生,那集谛就没有办法安立,因为作为因果关系的苦和集,若果实有因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因此,对方的承许破坏了空性含义的缘故,集谛无法成立。

苦若有定性,则不应有灭。

汝著定性故,即破于灭谛。

如果苦决定有自性,则不应该有灭谛,因为你们执著定性的缘故破坏了灭谛。

有实宗承许痛苦有真实的决定性,如果痛苦真有不空的本性,那不论依靠什么方法也不可能灭掉,不能灭苦就没有灭谛,因为灭谛就是灭除了痛苦之后现前的寂灭境界。

大家要知道,只有无实有的法才可以毁灭,比如水泡、阳焰和彩虹,这些法因为无实有,所以依靠因缘可以息灭;如果它们有自性,那么不论依靠什么方法也不可能毁灭。同样,相续中的痛苦无实有所以可以灭除,比如病苦无实,故通过打针吃药会好起来;业障也无实,故通过念经消业会消除。但如果相续中的痛苦是实有的话,那么不论怎样对治,痛苦永远也不可能毁灭。所以,如果像有实宗所承许的那样,痛苦实有不空,那么灭谛就不可能存在,但这一点谁也不会承认。

当我们还不太理解空性的时候,也许会觉得有实宗的观点有道理;如果一切万法是空性,那么苦集灭道怎么安立呢? 一旦理解了空性就会知道:正因为是不空的缘故,苦谛不能从集谛而生,也不能被灭除而现前灭谛;只有是空性,才能生苦谛,也才有灭除苦谛而现前灭谛的机会。所以,不论是器世界还是有情世界,只要执著有决定自性,那就永远没有变化的机会,然而这显然违背了现实。

观察苦乐等心态的变化也可以帮助理解痛苦无自性。比如有的道友今天特别痛苦,不想去参加辅导,甚至想离开佛学院;但明天他的心情也许会变得特别好,开始发誓:从现在开始,我一定要好好精进!可见,我们的心情就像天气一样时时在变化。这种现象很普遍,不仅是凡夫人,即使是大成就者也会有。从一些大成就者的传记来看,他们也是有时候开心,有时候不开心。这些现象都说明,因为一切万法是空性,所以因缘聚合时痛苦和快乐会显现。

(待续)

顶礼感恩大慈上师堪钦索达吉堪布慈悲讲授中观的见解之《观四谛品》——(二八二)

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

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

因为有空性的缘故,一切法才得以成立;如果没有空性,那么一切法就不能成立。

本科判主要讲,承许万法的本体是空性乃一切功德之源,承许万法的本体不空则是一切过失之源。

本颂从字面上看似乎很简单,其实它的含义极为深奥。前面讲过,一切缘起法是空性,也正因为是空性才可以缘起,所以只有在空性的基础上才能安立一切世间名言,反之则无法安立。《显句论》云:对方的意思是有空性则苦集灭道四谛等一切法无法安立;但实际恰恰相反,正因为有了空性,四谛等万法才得以建立,如果万法不空则成了常有,如是则无法建立四谛乃至一切万法。

具体而言,正因为一切万法是空性,所以当各种因缘具足的时候就可感受痛苦,也可以断除痛苦的来源 —— 集谛;也因为是空性,为断除集谛而修持道谛以及最终现前灭谛都是合理的。同样,四果和四向等僧宝都可以安立;僧宝相续中的证法以及教法也合理。如果僧宝和法宝能安立,那么最究竟的佛宝也可安立。有佛法僧三宝,则能安立世出世间一切罪业和福业,进而一切世间名言能得以合理建立。总之,只有在空性的基础上才能安立一切世俗名言。《般若灯论释》中引佛经来说明这个道理:“如《文殊道行经》说:佛告文殊师利:‘若见一切诸法无起,即解苦谛;若见一切诸法无住,即能断集;若见一切诸法毕竟涅槃,即能证灭;文殊师利,若见一切诸法无自体,即是修道。’ 以是义故,摩诃衍中圣谛道理得成。道理成故,智慧得成,智慧得成,一切皆可。 ”

相反,如果一切万法不空,那么苦集灭道四谛乃至世间一切名言不可能成立。全知麦彭仁坡切在《中观庄严论释》中说:“万法若有一成实,诸所知成永不现,万法无一成实故,无边所知了分明。” 上师如意宝经常引用这个教证,还举了一个比喻说明这个问题:正因为一切万法的本体不存在,所以在一面小小的镜子中就可以显现山王在内的器情世界;如果万法不空,那这一切就无法在镜中显现,人们也无法见到这些影像。

这一道理通过观察自己的心也可以体会,比如,如果嗔恨心不空,那它就不能有产生、安住乃至消失的机会;正因为嗔恨心的本体是空性,所以当因缘聚散时才有生住灭的显现。

(待续)

若不細查己過失,貌似道人行非法,

故當恒察自心續,斷己過是佛子行。

所謂修行人,是指能夠調伏自心的人,能以不放逸與正念觀察自己的身口意三門;如果無此反省能力,卻徒有修行人的名號,很有可能造作非法與惡行。

所謂細查己過失,並不是要自討苦吃,或者看低自己,絕望的認為自己一無是處,並不是如此。正確的意思是,舉個例子來說明,例如學習歌舞時,會在四面都是鏡子的房間練習,比起別人告訴你手要抬高一點,腳要放低一點的指正,還不如自己看著鏡子來得清楚。因此重點在於,要使自己進步,就要懂得反省自己。如果不懂得反省改過,將會如同一個自負的舞者,是無法感動他人的。

我們要積極進步,過去的錯誤並不是甚麼大不了的事情,但要知過能改,並且懂得珍惜把握現在已經擁有的,如此即能進步。這即是細查己過失的意思。

反省的方式有很多,平時我們習慣眼睛與心向外看,看別人在做甚麼,而沒有反觀自己,不應該如此,我們應該反觀自己,看看自己的行為如何,這是很重要的。

平時我們很少留意自己的行為,因此犯了錯也不知道。我們總認為自己比別人重要,我執很重,但真正應該執著愛護自己的時候又沒有做到。總是管別人在做甚麼, 自己做錯了也不知道,這是不正確的。如果愛惜自己,對於自己的錯誤就應該像提防針刺到傷口一樣的保護自己,有錯即改,焦點放在自己身上,不要散漫。如此逐步練習,對自己的行為會有深入了解,其中好壞的部分也就能夠知曉。

因此,我們隨時都應該好好觀察自己,無論是用眼睛觀察,還是用心反省,或者看看自己的錄影、照片,看看自己的坐姿如何,講話態度如何。沒有看過,可能還以為自己講得多好,但一看到錄影,就會很不好意思的,這代表自己沒有做好。因此應該隨時反省觀察自己。

第十七世法王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佛子行三十七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