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

***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中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2處

***生無所住心放下萬緣

***應無所住生其心/緣起中道實相觀行

顶礼感恩大慈上师堪钦索达吉堪布慈悲讲授

中觀的见解之《观四谛品》

——(二八二)

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

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

因为有空性的缘故,一切法才得以成立;如果没有空性,那么一切法就不能成立。

本科判主要讲,承许万法的本体是空性乃一切功德之源,承许万法的本体不空则是一切过失之源。

(一)(二)

奢摩他力常知止,

毘婆舍那妙緣起,

寂照不二三摩地,

非一非異總菩提。

==============

(一)

奢摩他力常知止,

毘婆舍那妙緣起,

寂照不二三摩地,

非一非異總菩提。

==============


一般

對"緣起法"

不瞭解的人來說,

會認為佛陀所教導的"法",

是在談

世間空無的斷見

或一個妙不可言的殊勝境界,

但是這都不符合緣起的法則。


其實,

佛陀所教導的"緣起法",

是"如實知見"

世間的一切自然的法則。


因此

"緣起法"

是不落入

空無的斷見

與永恆的常見,

"緣起法",

是行於中道不落兩邊。


佛陀教導當下的事物,

是由"因緣而生起的"。


所以

不是斷見,

斷見是

"無所從來,沒有來處";

當下的事物是"緣起的",

它也不是常見,

因為事物

是從因緣而生的,

"沒有主體(緣生性空)"。


*********************

因此,

世間事物的實相是緣起,

所以

緣起是世間事物的真理。

*********************


~網路轉載~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二)

奢摩他力常知止,

毘婆舍那妙緣起,

寂照不二三摩地,

非一非異總菩提。

==============


當下

"所覺醒的佛法"

不是在經典中找到的。


但我們

想知道佛陀所說的"法義",

就需要"研讀經典",

並且

直接去

"觀照自己的身心",

(正念真如)

而且

不執著

於任何外在的事物,

(遠離諸幻)

我們只要對

自己內在的身心

保持"正念"即可。


"楞嚴經"曰:

如來本起因地,

最初發心,

先以直心正念真如,

始能遠離諸幻。


正念,即是覺照。

須經直覺照真如本性,

方能知其是幻也。


由此可見

必須先悟

如如不動之本性,

乃能不取於相矣。


不但應

向「不取」上堅持,

還須

向「如如」上覺照。


~網路轉載~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金剛經"曰:

過去心不可得。

現在心不可得。

未來心不可得。

=============


江味農居士著

"金剛經講義節要"

(淨空老和尚節錄)


當知

自性,是真實體,

無明,是虛妄相。


一真一妄,

雖無始來,和合為一。

實則"表合裏不合",

本不相應,各不相涉也。


《圓覺經》云:

此無明者,非實有體。

如夢中人,夢時非無。

及至於醒,了無所得。


*************

學佛首須信此,

入道乃得其門。

*************


妄心之起,

即由正念之鬆。

正念提起,妄念便無。

自然之理,並非奇特。


"知幻即離,離即知幻",

非兩事也。

此是

除妄最直捷、

最扼要之方法。


"時時如此覺照",

不少放逸。

我見從何而起耶。


不一觀不異,

一念不生,而實相生矣。


不一入不異,

除分別執著,亦即無我。


**********************

迨至"一念不生",

人我法我,尚復何存乎。

"真無我之妙法"也。

此為

開佛正知,開佛正覺也。

**********************


**********************

"因緣生法(緣起法)",

一切法之生,不外因緣。

故法

即因緣所生之果。

無異言

一切法不外因果。

「因果」攝一切法盡。

(故"世出世間事不外因果")

(明"十二因緣與三世因果")

**********************


**********************

"放下就是,放下智慧"。

轉煩惱業苦海(緣起法),

為智慧功德海(法身偈)。

**********************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奢摩他力常知止,

毘婆舍那妙緣起,

寂照不二三摩地,

非一非異總菩提。

==============


一般

對"緣起法"

不瞭解的人來說,

會認為佛陀所教導的"法",

是在談

世間空無的斷見

或一個妙不可言的殊勝境界,

但是這都不符合緣起的法則。


其實,

佛陀所教導的"緣起法",

是"如實知見"

世間的一切自然的法則。


因此

"緣起法"

是不落入

空無的斷見

與永恆的常見,

"緣起法",

是行於中道不落兩邊。


佛陀教導當下的事物,

是由"因緣而生起的"。


所以

不是斷見,

斷見是

"無所從來,沒有來處";

當下的事物是緣起的,

它也不是常見,

因為事物

是從因緣而生的,

"沒有主體(緣生性空)"。


*********************

因此,

世間事物的實相是緣起,

所以

緣起是世間事物的真理。

*********************


當下"所覺醒的佛法"

不是在經典中找到的。


但我們

想知道佛陀所說的"法義",

就需要"研讀經典",

並且

直接去

"觀照自己的身心",

(正念真如)

而且

不執著

於任何外在的事物,

(遠離諸幻)

我們只要對

自己內在的身心

保持"正念"即可。


"楞嚴經"曰:

如來本起因地,

最初發心,

先以直心正念真如,

始能遠離諸幻。


正念,即是覺照。

須經直覺照真如本性,

方能知其是幻也。


由此可見

必須先悟

如如不動之本性,

乃能不取於相矣。


不但應

向「不取」上堅持,

還須

向「如如」上覺照。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一般

對"緣起法"

不瞭解的人來說,

會認為佛陀所教導的"法",

是在談

世間空無的斷見

或一個妙不可言的殊勝境界,

但是這都不符合緣起的法則。


其實,

佛陀所教導的"緣起法",

是"如實知見"

世間的一切自然的法則。


因此

"緣起法"

是不落入

空無的斷見

與永恆的常見,

"緣起法",

是行於中道不落兩邊。


佛陀教導當下的事物,

是由"因緣而生起的"。


所以

不是斷見,

斷見是

"無所從來,沒有來處";

當下的事物是緣起的,

它也不是常見,

因為事物

是從因緣而生的,

"沒有主體(緣生性空)"。


*********************

因此,

世間事物的實相是緣起,

所以

緣起是世間事物的真理。

*********************


當下"所覺醒的佛法"

不是在經典中找到的。


但我們

想知道佛陀所說的"法義",

就需要"研讀經典",

並且

直接去

"觀照自己的身心",

(正念真如)

而且

不執著

於任何外在的事物,

(遠離諸幻)

我們只要對

自己內在的身心

保持"正念"即可。


"楞嚴經"曰:

如來本起因地,

最初發心,

先以直心正念真如,

始能遠離諸幻。


正念,即是覺照。

須經直覺照真如本性,

方能知其是幻也。


由此可見

必須先悟

如如不動之本性,

乃能不取於相矣。


不但應

向「不取」上堅持,

還須

向「如如」上覺照。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南懷瑾/金剛經的精神/善護念(善咐囑)(十善業/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

長期薰修/至誠感通/感應道交不思議也(日日薰修/常常溫習/學而時習之悅乎)

中道義/中道實相觀行

修鍊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生心無住,無住生心)

(隨緣不變,離相觀性)

(不變隨緣,隨緣妙用)

自性清淨心、真如本性、

無相心體、彌陀理體相應。

***********************


隨緣不變,

"明一切皆非",

有即非有,色即是空,

"應無所住"。

離相觀性,頭頭是道。

妙有非有,才是真空。

(隨緣不變,離相觀性)


不變隨緣,

"明一切皆是",

非有而有,空即是色,

"而生其心"。

窗外黃花,莫非般若。

庭前翠卒,盡是真如。

是之謂

"一切法皆是佛法"。

真空不空,才能妙有。

(不變隨緣,隨緣妙用)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緣起

中道觀行,

得失從緣,隨緣妙用。


得意,

喜而不語,

微笑柔和,慈悲喜捨,

不住有相。


失意,

苦而不言,

沈默忍辱,沈潛養晦,

不住空相。


空有雙離,一道清淨。

久久自然體會

佛性空性之妙處。


感恩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中道實相觀照修行

(生心無住,無住生心,緣起性空,性空緣起)

(隨緣不變,離相觀性,融相歸性,回歸自性)

(慈悲喜捨,六度萬行,歷事鍊心,修清淨心)

以智慧"明鑒"本心(亦名真如),

以禪定"安樂"本心(亦名自性),

以精進"堅固"本心(亦名實相),

以忍辱"滌蕩"本心(亦名法身),

以持戒"清淨"本心(亦名寂滅),

以布施"解脫"本心(亦名涅槃)。

【學會轉境界】

看見一切人都是阿彌陀佛,

看見一切事都是極樂世界,

希望我們把這個念頭這樣轉過來,

這就是轉凡成聖。詳見後/

*******信受

金剛般若智慧,

知一切法"無我"

得成於忍。

"忍得過",*衆生忍/*法界忍/無生法忍

人生這一齣戲,

我們就演贏了。

悟道觀行(四):

常常檢視/觀察自己/行深般若"法無我"

若心隨境轉/則"迷相而轉,貪瞋癡慢"

若境隨心轉/即"廻光返照,反求諸己"

自性念佛心/一念相應一念佛/轉識成智

心佛衆生/三無差別諸法一如/性本同體

隨緣不變/六度萬行/以利益一切衆生也


我有明珠一顆塵盡光生。

以果地覺為因地心念佛。

六祖壇經瞭知廻光返照。

調心猶如調水澄入實相。

對境遇緣管控妄心意識。

發現提婆達多洞達無我。

法無頓漸有利鈍名頓漸。

超越二元對立放下我執

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緣起中道實相觀行。

..........................。

"非真非假名悟道"。

有即非有,非有而有;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六度萬行,慈悲喜捨。

"有心去求",決定求不到;

"無心去求",也求不到;

必須將

有心、無心都離開,

"真如本性"本來現成。

法身緣起,一即一切;

緣起法身,一切即一。

萬事萬物,合而為一。

性本同體,諸法一如。

無有分別,無有執著。

珍珠沉潛於海底(流水識禪心),

寶藏沉潛於深山(空山悟佛性);

養深積厚(厚積薄發)。

人的一生,需要歷經很多過程、很多階段;

「沉潛」

可能就是生涯當中一個很重要的過程,

也是必經的階段。

因為人生世間,不可能一帆風順,

人生路上難免會有起起落落的時候,

就像潮水,潮起潮落,這是自然的現象。

人生時來運去,時窮時通,

當因緣具備時,自然應該勇往向前;

如果因緣不具時,不妨趁機自我沉潛一番。


人生什麼時候當沉潛呢?

五、不流於俗時:

有的人為學做人,希望「登高致遠」,不希望逞一時之快隨俗浮沉,

最好的辦法就是找個機會沉潛。諸葛亮躬耕南陽隆中,就是自我沉潛

;蔡松坡辭官隱退,就是沉潛救國;章太嚴、康有為,自覺不合時宜,

不願與世俗合流,因此沉潛以待未來。

「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

「沉潛」也是為了更長遠、

更重要的未來而

養深積厚(厚積薄發)。

珍珠沉潛於海底(流水識禪心),

寶藏沉潛於深山(空山悟佛性);

是寶物,

就不怕沉潛,愈是沉潛,

愈能發光,愈發有未來。


一、時運不濟時:一個人求官,仕途無望;經商,事業難成,這時就需要沉潛


了。戰國時的蘇秦,屢試不第,只有發憤圖強,所謂「懸梁刺股」,苦讀太公


陰符,後來遊說六國,佩六國相印。所以,

沉潛對未來的發展,有很大的助益。


二、遭謗批評時:一個人的言行無論是實是虛,如果社會對你的評論不好,不


要怨天尤人,必得自我檢討。息謗的最好方法,就是沉潛。如果受人毀謗、批


評的時候,一味地爭逐名聞利養,讓人譏為厚顏無恥,就會謗上加謗、貧中加


貧。假如遭受譏評毀謗時,自我沉潛,一般社會都會給予同情,讓當事者有重


新再起的機會。


三、蓄勢待發時:

學業完成了,技術也學通了,

在應世之前,不妨再沉潛一番。

因為一切學問、技術,

溫故而能知新,有個沉潛的機會,

讓自己再把所學的加以醞釀、發明、思考,

一旦上台之後,駕輕就熟,日行千里,何患事業不能成就?


四、深入研究時:有人為了專心研究一門學問,閉門沉潛。例如梁涑溟先生,


在江西古寺藏經樓上,研究教育救國之道;梁啟超先生所著《飲冰室全集》,


可見其曾經闢室沉潛研究。太虛大師在普陀山閉關,蔡元培先生當過教育總長


,辭職後再到德國進修。之外還有許多哲學家、科學家,

他們都因為潛心研究,

所以能夠發揮所長,造福人群。


五、不流於俗時:

有的人為學做人,希望「登高致遠」,不希望逞一時之快隨俗浮沉,

最好的辦法就是找個機會沉潛。諸葛亮躬耕南陽隆中,就是自我沉潛

;蔡松坡辭官隱退,就是沉潛救國;章太嚴、康有為,自覺不合時宜,

不願與世俗合流,因此沉潛以待未來。

「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

「沉潛」也是為了更長遠、

更重要的未來而

養深積厚(厚積薄發)。

珍珠沉潛於海底(流水識禪心),

寶藏沉潛於深山(空山悟佛性);

是寶物,

就不怕沉潛,愈是沉潛,

愈能發光,愈發有未來。

張鳳芝

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與影子互攀糾纏

抓住影子去比較

是被阿賴耶識用

有住不能生其心

執著會障礙智慧

影子不是本面目

所緣境也不是你

是過去心和習性

不斷的覺知清除

應無所住生其心

才是本來的面目

境緣無好醜

好醜起於心

觀念不一樣

不同的民俗

生許多問題

紛爭和煩惱

因緣會變化

變化是正常

心不變隨緣

一切因缘都

是最好安排

順逆的因緣

全是往西天

路上買路財

無論到那裡

隨流認得性

無喜复無憂

感恩所有人

事物的出現

一切皆借用

認真不當真

頓悟入道要門論:

問:云何是常不離佛?

答:

心無起滅

對境寂然

一切時中

畢竟空寂

即是常不離佛

一念離真

皆為妄想

十方如來同一道故

出離生死

皆事以直心

隨處不失正念

自然脫體現成

事來不受

一切處無心

永寂如空

如果識得本心

了知不生不滅

的空寂靈知

就是我們的佛性

安住於此

不動不搖

由生疏到熟練

畢竟解脫。

顶礼感恩大慈上师堪钦索达吉堪布慈悲讲授中观的见解之《观四谛品》——(二八二)

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

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

因为有空性的缘故,一切法才得以成立;如果没有空性,那么一切法就不能成立。

本科判主要讲,承许万法的本体是空性乃一切功德之源,承许万法的本体不空则是一切过失之源。

本颂从字面上看似乎很简单,其实它的含义极为深奥。前面讲过,一切缘起法是空性,也正因为是空性才可以缘起,所以只有在空性的基础上才能安立一切世间名言,反之则无法安立。《显句论》云:对方的意思是有空性则苦集灭道四谛等一切法无法安立;但实际恰恰相反,正因为有了空性,四谛等万法才得以建立,如果万法不空则成了常有,如是则无法建立四谛乃至一切万法。

具体而言,正因为一切万法是空性,所以当各种因缘具足的时候就可感受痛苦,也可以断除痛苦的来源 —— 集谛;也因为是空性,为断除集谛而修持道谛以及最终现前灭谛都是合理的。同样,四果和四向等僧宝都可以安立;僧宝相续中的证法以及教法也合理。如果僧宝和法宝能安立,那么最究竟的佛宝也可安立。有佛法僧三宝,则能安立世出世间一切罪业和福业,进而一切世间名言能得以合理建立。总之,只有在空性的基础上才能安立一切世俗名言。《般若灯论释》中引佛经来说明这个道理:“如《文殊道行经》说:佛告文殊师利:‘若见一切诸法无起,即解苦谛;若见一切诸法无住,即能断集;若见一切诸法毕竟涅槃,即能证灭;文殊师利,若见一切诸法无自体,即是修道。’ 以是义故,摩诃衍中圣谛道理得成。道理成故,智慧得成,智慧得成,一切皆可。 ”

相反,如果一切万法不空,那么苦集灭道四谛乃至世间一切名言不可能成立。全知麦彭仁坡切在《中观庄严论释》中说:“万法若有一成实,诸所知成永不现,万法无一成实故,无边所知了分明。” 上师如意宝经常引用这个教证,还举了一个比喻说明这个问题:正因为一切万法的本体不存在,所以在一面小小的镜子中就可以显现山王在内的器情世界;如果万法不空,那这一切就无法在镜中显现,人们也无法见到这些影像。

这一道理通过观察自己的心也可以体会,比如,如果嗔恨心不空,那它就不能有产生、安住乃至消失的机会;正因为嗔恨心的本体是空性,所以当因缘聚散时才有生住灭的显现。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