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水與東江水供港

六十年代香港其中一個面對的問題是食水供應不足。


由於淡水資源短缺 (1963 至 1967 年出現嚴重旱災,食水更加短缺),人口急劇增長,港府被迫實施限制供水政策,規定每四天只有四小時供應淡水,每次由街喉供水,市民要付出時間排隊輪候取水,用體力把食水帶回家。市民可自行儲存四天份量的食水。


香港制水在五十年代已很普遍,迪華電影企業公司於 1954 年推出電影《樓下閂水喉》,主要劇情就是:香港三級制水下,有粥檔被迫停業,一家生活頓時無以為繼。同時有人趁機囤積食水牟利。其他人於是團結「撲水」以助粥檔,並合力把囤積食水者繩之於法。


當時唐樓水壓通常不足,如果下層住戶在供水時把水龍頭大開,水就不能到達上層的住戶。當上層發現下層有人大開水龍頭時,上層住戶就會大叫「樓下閂水喉」(樓下關水龍頭)。以「樓下閂水喉」作為題材拍成電影,正好反映當時香港市民飽受制水之苦,民生艱困。


1960 年 11 月 15 日,港府首度與廣東省達成協議,每年由深圳水庫向香港提供 50 億加侖 (2,270 萬立方米) 淡水。在國務院總理周恩來批准下,東 (江) 深 (圳) 供水工程展開。中國技術落後,幾乎全靠人力,除了壓土機,取土運土全賴鋤頭、鐵鍬、肩挑和手推車,初時有工人一萬多名,後陸續增加民工。


1964 年 4 月 22 日,雙方正式簽訂協議,同意自 1965 年 3 月起,廣東省每年向港府出售不少於 150 億加侖 (6,820 萬立方米) 淡水,每天最高供水量提高至 6,200 萬加侖,售價為每立方米人民幣 1 角,即 1.06 港元 1,000 加侖。


不過,港府不敢過於依賴東江水,一度考慮以海水化淡來取得淡水,1975 年建立的樂安排海水化淡廠 (又稱小欖海水化淡廠,位於屯門),正是由此而來。然而,因為成本過高,以及來自東江的供水日趨穩定,海水化淡廠不久關閉及停用,東江水成為香港第一大水源。


從一方面看,中共確實為供水香港貢獻不少,誠如張曉明所言:


當時這個工程是鑿山劈嶺、架管搭橋將位於東莞水源地的水位提高了 46 米,使之倒流 83 公里而進入深圳水庫,再經過 3.5 公里長的輸水涵管輸入香港的。後來又進行了 3 次擴建和一次大規模改造……


在長達 50 多年時間裡,東江水沿途有深圳、東莞等城市工業突飛猛進,有河源、惠州等地渴望發展,但大家都千方百計保護著一江清水向港流。沿江當地政府沿著水庫修築十幾公里的防護林,對庫區實行全封閉管理,武警邊防官兵組建 30 多年來一天兩次巡邏,有關部門每天對供港水質進行檢測。50 多年來,這條生命之水的水質一直穩定保持在優於國家二級水源標準以上……(<中聯辦主任談「怎樣認識香港與內地的經濟關係」>)


但另一方面看,港府乃至普遍香港人從來視東江水供港為一場交易 (deal)。中共所作種種努力,只是為了履行合約,令交易得以持續,自己從中獲利得益,實講不上體現「祖國人民與香港同胞血濃於水的親情」、「不只是一個可以用錢算帳的問題」,香港人理應「飲水思源」,要懂得「感恩」。


事實上,隨著時日推移,香港人口增長較預期少、工業北移、降雨增多,東江供水似出現供過於求的情況,1998 至 2003 年間特區政府竟把約值 30 億港元的東江水排入大海,名副其實的「倒錢落海」。基於合約規定,特區政府不得不以高價買水,所買的水卻多以排入大海告終,這根本是蝕本生意!造成庫房不必要的損失!明知做蝕本生意,又不能中止 (因政治上特區政府以中共為宗主),此乃變相被壓榨!已不成雙方處於平等地位之交易矣!既是被壓榨,如何稱得上體現「祖國人民與香港同胞血濃於水的親情」?「飲水思源」、「感恩」云云從何說起?


近年,有議員和本土派人士重新探討海水化淡的可行性,香港有獨立的食水供應,是化解中港誤解和矛盾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