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之初現:北朝之興亡

正當南朝陷入連場內亂及胡鬧中,北方已為日後第二帝國(即隋唐時代)的盛運而努力。歷史上稱此段時期管治北方之各個朝代為「北朝」(前後共一百五十年)。


(一) 北魏建國與統一


鮮卑拓跋氏在曹魏時始居匈奴故地,嗣遷定襄、盛樂,始朝貢於晉。永嘉亂起,拓跋猗盧入居平城,以盛樂為北都,且和劉琨結盟。七傳至什翼犍,為苻堅所敗。苻堅使劉庫仁、劉衛辰分攝其眾。至什翼犍之孫,即拓跋珪手上,鮮卑始復建國。


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拓跋珪趁前秦滅亡,重興代國。拓跋珪得其舅父支持,即位為代王,年號登國。初都牛川,後改遷盛樂,同年四月,改國號魏,自稱魏王。


太元十二年(公元387年),北魏打敗劉庫仁之子劉顯(屬獨孤部),十五年(公元390年),佔據賀蘭部,十六年(公元391年),征服匈奴鐵弗部,隨後又兼併庫莫奚部等。太元二十年(公元395年),敗後燕於參合陂,自此後燕分南北二部。東晉隆安二年,拓跋珪都平城稱帝,是為北魏道武帝。


道武帝晚年好寒食散,變得猜忌多疑,後被清河王拓跋紹所殺。宮中衛士立拓跋嗣為帝,是為明元帝。明元帝在位期間,劉宋政權已建立,宋武帝永初三年(公元422年),明元帝乘宋武帝之喪,侵宋河南地。他又曾大舉攻伐北方新興的柔然,惜無功而還(以塞外氣候嚴寒,行軍困難,加上柔然人來去飄忽,故難予以重創)。


景平元年(公元423年),明元帝死,其子拓跋燾繼位,是為北魏太武帝。太武帝重用大量漢人知識分子如崔浩(清河崔氏,父為崔宏,後因和鮮卑本族人有利益衝突,於國史之獄中被誣以修國史詆毀北魏先帝,因此見殺),又積極完成北方統一的工作。元嘉十三年(公元436年),滅北燕。元嘉十六年(公元439年),北魏大軍圍攻姑臧,北涼亡。元嘉三年(公元426年),北魏攻取長安,四年(公元427年),攻克統萬城,元嘉八年(公元431年),滅夏。隨著夏、北涼、北燕等國被滅,北魏統一北方,「五胡十六國」結束。


(二) 北魏與北方儒統


元魏先受慕容氏影響,自拓跋珪時已立太學,置《五經》博士,初有生員千餘人,後增至三千。明元帝時,信用崔浩。太武帝又用盧元、高允、李靈等,文化漸盛(盧元、高允等多博通經史,主經史實濟,務博綜,為東漢今文經學通經致用之一路,而非魏晉玄學一路)。


別有河西儒學,以諸涼兵禍較淺,諸儒傳業不輟。太武帝并北涼,群士東遷,河西儒學遂和東方慕容燕的儒業相匯合,河西大儒入魏者有游明根、高閭。


北魏漢化越深,卒產生日後魏孝文之遷都及漢化,然同時亦加劇鮮卑本族武人和漢族士大夫之間的矛盾,崔浩之死即為此矛盾的一犧牲品。


(三) 北魏太武帝至孝文的一段政治發展-馮太后稱制


太武帝於宋文帝元嘉二十九年(公元452年)被中常侍宗愛所殺。其太子拓跋晃先死,晃子濬年幼,愛乃立太武帝庶子南安王拓跋余。余欲奪宗愛之權,又為愛所弒。同年,朝臣劉尼、源賀等擁拓跋濬為帝,是為文成帝,遂族誅宗愛。文成帝在位十三年而死。太子拓跋弘繼位,是為獻文帝,年十二,丞相乙渾專政。次年,太后馮氏(文成帝皇后)誅乙渾,臨朝稱制。


馮太后不久歸政獻文,但因獻文好黃老浮屠,其遂於宋明帝泰始七年(公元471年)傳位於太子拓跋宏,自稱太上皇。宏即位,是為孝文帝,年僅五歲,朝中大事多由太皇太后馮氏決定。馮氏為漢人(為北燕馮跋之後),加上北魏傳統以來積習漢化甚深,於是遂有孝文帝之漢化運動。


獻文禪位後五年而死,太后復臨朝,其派李彪和當時初立國的南齊和好,齊、魏因此得以和平共處以避戰端。


齊武帝永明八年(公元490年),孝文帝在馮氏死後親政,其於是展開大規模的漢化運動。


(四) 魏孝文遷都及漢化運動之始末


一、孝文遷都之原因


1. 元魏政制,久已漢化,塞北苦寒,首都平城又常需因陋就簡的改造,不配做新政治的中心,孝文於是生出遷都之念頭。


2. 北方統一以後,如欲吞併江南,則必先將首都南移(永明十一年,孝文率軍南伐,且議遷都於鄴,是後連年南伐,直到孝文之卒。可見孝文遷都,實抱有侵略江南之野心)。


3. 當時北魏政府,雖則逐步漢化,而一般鮮卑人,則以建國已踰百年,不免暮氣漸重,魏孝文實在想用遷都的政策來與他的種人一種新刺激。


二、孝文遷都經過


孝文欲遷都洛陽,又恐臣下不從,乃議大舉伐齊,脅眾南下。齊武帝永明十一年,孝文率步騎三十萬南下,止於洛陽。次年,以洛陽為首都。遷都後三年中,孝文旋即施行漢化政策。


三、漢化政策的內容


1. 禁胡服:當時胡人衣狹而短,漢人衣寬而長,至是他本人襲服漢族帝王衣冠,一般士民也須著漢服。


2. 屏北語:凡士民三十歲以下者均須屏絕「北語」(即鮮卑語),俱從漢音;官吏北語於朝廷者免官。


3. 禁歸葬:凡遷都洛陽的鮮卑人,死即葬於河南,不准還北,於是南遷者均改籍貫為河南洛陽人。


4. 變姓氏:改拓跋氏為元氏,又改拔拔為長孫、達奚為奚、乙旃為叔孫、丘穆陵為穆、步六孤為陸、獨孤為劉、賀樓為樓等,皆一百十八姓。


5. 獎通婚:孝文自納范陽盧氏、清河崔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四姓女充後宮。


6. 改變度量:改用長尺大斗,均依漢制。


7. 建官制:依據《周禮》以制定官制。


8. 推廣教育:設國子學、太學及四門小學於洛陽,並徵求天下遺書,以充秘閣。


四、孝文推行漢化之理由及由漢化所衍生的問題


對於孝文施行漢化之原因,此其實要追溯到鮮卑部族本身的文化水平,以及其所需完成之歷史任務(或可稱為所需解決之歷史問題)。


如過往我們所言,鮮卑(特別是拓跋氏一支)一直是五胡中最少和漢族接觸的部族,其因此受漢文化之薰陶最少,亦最能保持其遊牧民族之性格(即具有機動性及驍勇善戰)。事實上,北魏之所以能擊敗其他由胡人建立的國家而統一北方,此亦賴於其最可保持其自身之民族性。


然而,北魏自太武帝統一後,其所面對的問題已不再是軍事問題,而為政治、經濟、社會方面的問題,簡言之,即「如何能使政權長治久安?」之問題。此類問題顯然非馬上可以處理(即用軍事武力可解決),而必需用上一些政治、經濟之規劃才可解決。而政治、經濟之規劃乃文化水平高之民族之勝長,非鮮卑本族可完成。於是,太武帝乃用崔浩、盧元、高允等,此一方面固然是北魏重用漢人的表現,但背後之理由更多是出於拓跋氏自身無力處理新局面之問題,其需要透過漢人之手及才智、文化以助其解決問題。


由此而觀,漢化之遠源其實早在北魏統一後已種下,此亦為拓跋氏政權欲長治久安所不可免者。下迄孝文帝時,一方面鮮卑族人暮氣沉沉,一方面孝文亦有意統一南北。基於民族之振興及消去南方漢人對鮮卑之芥蒂兩方面的考慮,其必須把漢化之程度加劇,於是遂先有遷都洛陽,後有一連串之漢化措施(此亦歷史潮流推使孝文帝如此作為)。


然而,由太武帝下歷至孝文帝之漢化,其目的雖是為了北魏之長治久安而著想,但另一邊廂,所謂「漢化」,毋寧是背棄自己原有之文化以徹底吸納、接受一異族之文化(對拓跋氏而言,漢族乃為一異族),此對民族感較弱的鮮卑人或不成問題,但對於民族情感較強的鮮卑人(特別是一些開國元老),其不滿漢化之情緒實漸次浮現,為北魏統治造成困難。加上漢化亦令北魏原來對鮮卑軍人武將(特別是北方邊境之六鎮)之優待逐漸消去,漢人文官地位漸漸提升,既得利益受損,此遂更添鮮卑族人之怨憤。事實上,早於太武帝時,崔浩之死,即是鮮卑族、漢人矛盾激化下之結果。此矛盾於太武帝時未有被理會,孝文亦只加強漢化而未有處理由漢化所衍生出之矛盾,此終令北魏日後走上衰亡之路。


另外,孝文漢化期間,又把漢文化之低劣一面(即奢華及重門第之風)全盤吸收,此亦令鮮卑振興不成,反加速腐化。


若我們把上述所說之問題,細緻羅列,則漢化主要衍生出以下數個問題:


1. 對漢族的奢華及重門第的腐化風氣亦加以採納,使北魏加速腐化。


2. 六鎮軍民之地位大受打擊,下同奴隸,終引發六鎮兵變。


3. 激化鮮卑本族和漢人之矛盾(孝文之太子曾不滿、反對漢化)


(五) 六鎮兵變及爾朱榮之亂


由於漢化運動產生之流弊(我們可形容為北魏吸收漢文化後自身所出現之排斥現象),加上北方軍人和洛陽政府之矛盾日趨尖銳。公元523年,「六鎮兵變」終於爆發。


初,北魏在馬邑、雲中界設「六鎮」以防柔然,六鎮為懷朔、懷荒、柔玄、撫冥、武川、沃野鎮,又有禦夷後置,在「六鎮」外。


鮮卑高門弟子,多入六鎮從軍以謀出身,而事實上,在北魏遷都洛陽前,「六鎮」軍人的地位是相當顯赫的。及遷洛陽,孝文重用漢族知識分子,鮮卑「六鎮」武臣的出路於是斷塞。一輩南遷的鮮卑貴族,盡是過著錦衣玉食之浮誇生活(此即承漢文化門第奢華之風而來),六鎮軍人卻於塞北受苦,備受朝廷歧視,地位形同奴隸。其對漢化憤激難平,兵變遂起。


孝文南遷後五年死(死於雍州襄陽),太子恪繼位,是為宣武帝。宣武即位後,重用外戚高肇、倖臣茹皓,政治腐敗。宣武帝死,于忠等立宣武次子拓跋詡為帝,是為孝明帝。孝明帝年僅六歲,由生母胡太后(和元叉合謀以殺高英奪權,且誅高肇,故用元叉)臨朝。胡太后逼幸清河王元懌而以之輔政,又重用元叉及侍中劉騰,政治腐敗。她本人又生活奢侈,花費大量金錢於興建佛寺上。梁普通元年(公元520年),元叉和劉騰合謀殺懌(和叉結怨),並幽禁胡太后,專斷朝政。四年(公元523年),騰死,孝明帝和胡太后合謀黜叉,高陽王元雍亦參與其中。六年(公元525年),太后復臨朝,元叉被貶為民,不久被殺。可是,此時之北魏已日趨衰敗。


梁普通四年,沃野鎮破六韓拔陵殺鎮將反叛,自此,六鎮始兵變。孝明帝欲召爾朱榮討伐六鎮(爾朱榮世為鮮卑酋帥,累受魏封,顯貴已久,是時坐鎮北方重鎮晉陽,握有重兵),爾朱榮和胡太后不和,胡氏遂殺孝明帝,改立臨洮王世子元釗為帝,年僅三歲。同年,爾朱榮以為帝復仇為名,舉兵南下,中途迎立元攸為帝,是為孝莊帝。爾朱榮後來兵入洛陽,於河陰以祭天為名,沉胡太后、幼帝、王公朝臣二千餘人於河,史稱「河陰之難」,北魏國運至此早已斷絕。


孝莊既立,以榮為大丞相,並以其女為后。榮得勢後專橫跋扈,終在梁中大通二年(公元530年),為孝莊伏兵襲殺而死。榮死之消息傳至榮之部下中,其從子爾朱兆旋即移據晉陽,且揮軍攻陷洛陽,殺孝莊帝。爾朱世隆改立廣陵王元恭,是為節閔帝。


高歡,又名賀六渾,原為爾朱氏之將領(其為漢人,但因世居懷朔鎮,故習染胡化甚深。未投靠爾朱氏前,其先後投靠杜洛周及葛榮)。孝莊帝被殺,其以安撫河北為名,至信都(今河北冀縣)聯合高乾等人,起兵聲討爾朱兆,並奉元朗為帝,歡為大丞相。四年(公元532年),高歡克鄴,不久,又破兆軍於韓陵,兆投奔晉陽。歡入洛陽,廢元朗及節閔帝,改立元修,是為孝武帝。高歡繼而北討爾朱兆,兆敗亡,晉陽終落入高歡之手,「爾朱榮之亂」至此結束。


(六) 北魏分裂


孝武欲除高歡,乃與關中鎮將賀拔岳聯合。高歡恐岳為患,遂遣秦州刺史侯莫陳悅殺岳。孝武於是以宇文泰統岳軍殺悅,且以宇文泰鎮關中。宇文泰為武川鎮軍人,為北邊鮮卑。梁中大通六年(公元534年),孝武(重用斛斯椿)數高歡罪,歡揮軍南下,孝武西奔長安,投宇文泰。歡遂立元善見為東魏孝靜帝,徙都於鄴。宇文泰則迎孝武,自為大丞相,後又殺孝武而立元寶炬為帝,是為西魏文帝,建都長安,自此,北魏分成東、西。


東魏佔有黃河以東及淮水以北的土地,由高歡任相國,長子高澄掌政,以鄴城為首都。至於西魏,則有黃河以西及秦嶺以北的土地,亦即所謂關隴地區,由宇文泰任大丞相,都於長安。東、西魏分裂後,高歡曾多次派兵攻打宇文泰,為宇文泰敗於潼關、沙苑、洛陽,東魏西討無功,另言之,即西魏得以穩固。不過,西魏亦曾戰敗於洛陽,故西魏此時又未有統一北方的能力。


由於論人力物力之豐盛,關隴地區皆較東魏及南方的梁不足。宇文泰為了彌補這方面的缺陷,施行了一系列的政策,這些政策,即所謂「關中本位政策」(陳寅恪語)。


(七) 西魏之「關中本位政策」


就內容而言,「關中本位政策」重點有:


1. 附會古代歷史,以中國古代文物昌盛的周代以關中為根據地,把關中地區稱為漢族文化的發源地,具文化正統地位,以去除境內人士在文化方面的自卑感。


2. 利用關中知識分子蘇綽,根據《周禮》,建立官制。


3. 將全國大部份糧食、物資及三分之二兵馬屯於關中。


4. 對關中世族賜與胡姓,又把若干原藉關東的有功漢將,改為關中籍貫,或命他們冒充鮮卑部落的後裔。


「關中本位政策」施行後,關中的人民更趨團結,胡漢亦進一步同化,物資亦未因地方貧瘠而出現匱乏。


(八) 大統改革-蘇綽定制


宇文泰除了施行「關中本位政策」外,又用蘇綽(任度支尚書),建立府兵制。此制直至隋唐仍被沿用,其內容如下:


鑑於西魏過往之戰爭令武川鎮士卒入關中者大減,影響軍旅,於是招募關中百姓從軍(後用徵兵,三丁抽一),以補軍旅。依據《周禮》天子六軍之制,把招得的士卒分成六軍,六軍分為一百府,由開府將軍統領。仔細言之,即立八柱國,每個柱國大將軍下設有兩個大將軍,共十二個大將軍;每個大將軍下有兩個開府將軍,共二十四個開府;每個開府下有兩個儀同將軍,共四十八個儀同;一個儀同領兵千人。


府兵制最大的特色是士卒平時負責耕種,且接受軍事訓練,戰時出戰,寓兵於農,此大別於漢制之全農皆兵。


西魏八柱國為:宇文泰、元欣、李虎(被賜姓大野氏)、李弼、趙貴、于謹、獨孤信、侯莫陳崇;十二大將軍為元贊、元育、元廓、宇文導、侯莫陳順、達奚武、李遠、豆盧寧、宇文貴、賀蘭祥、楊忠(賜姓普六茹氏,為楊堅之父)、王雄。由於這群人士皆是武川鎮軍人出身,又是跟從宇文泰入關中,且於日後隋唐史發揮重要影響力(李虎為唐高祖李淵之祖父,楊忠為隋文帝的父親),故後世稱這群人士為「關隴集團」。


府兵制雖緣飾以《周禮》,但其實保持鮮卑舊有的部落體制,以建立擅於戰鬥的軍事集團。錢穆曾評西魏府兵制曰:「對兵士有些善意及較好的待遇,有人道意味。」(《國史大綱》),此評頗能指出府兵制之優點。


除府兵制外,蘇綽又針對地方官員制定《六條詔書》,作為行政官吏的新經典。其內容如下:


1. 先治心


2. 敦教化


3. 盡地利


4. 擢賢良


5. 恤獄訟


6. 均賦役


《六條詔書》中「擢賢良」一項,蘇綽言「自昔州郡大吏,但取門資,不擇賢良。夫門資乃先世之爵祿,無妨子孫之愚。今之選舉,不限資蔭,唯在得人。」,門閥世族壟斷政治的情況困擾南朝頗久,北朝至此一掃而空。


蘇綽依《周禮》定官制,未成而卒,由盧辯續成之。因蘇綽定制於大統年間,史稱「大統改革」。經蘇綽定制後,西魏國力漸盛。


(九) 北齊、北周之建立及北周滅齊


梁太清元年(公元547年),高歡死,高澄當國,居於晉陽。三年(公元549年),澄為其部下所殺,其弟高洋掌國政。梁簡文帝大寶元年(公元550年),高洋廢孝靜帝自立,國號齊,是為文宣帝,東魏滅亡。梁簡文帝天正元年(公元551年),西魏文帝死,子欽繼位,是為廢帝,因謀誅宇文泰,反為泰所殺。泰立弟廓即位,是為恭帝。梁敬帝太平元年(公元556年),泰死(專政二十三年),世子宇文覺當國,自稱「周公」。次年,覺廢帝自立,國號周,是為孝愍帝。自此,北周、北齊對峙。


一、北齊政治發展概況


文宣帝初年頗有作為,其先後敗突厥、西魏,國勢甚盛。但六、七年後,其嗜酒淫佚,凶狂暴虐,朝政由楊愔處理,愔為經學名儒,其治理下,北齊「主昏於上,政清於下」(補充一點:文宣實為君主眼見天下承平,自己又為天子,怎可不求享樂之又一例證,後來國史中之唐玄宗亦為近此者;又愔的輔政也見今文經學之有助於北朝政治之清明)。陳永定三年(公元559年),文宣帝死,其子高殷繼位,是為廢帝,次年,高演(文宣弟)廢帝自立,是為孝昭帝。天嘉二年(公元561年),孝昭死,弟長廣王高湛繼位,是為武成帝,其信用和士開、祖珽等,政治日壞。六年(公元565年),武成傳位太子高緯,是為後主。後主一方面仍用和士開等人,一方面又寵愛馮小憐(淑妃),北齊至此已達腐敗不堪。


二、北周政治發展概況


孝愍帝即位後,堂兄宇文護專擅朝政,大臣趙貴、獨孤信,均為護所殺。孝愍謀誅護,反為護所害。宇文護改立宇文毓為帝,是為北周明帝。陳文帝天嘉元年(公元560年),宇文護又毒殺明帝,其弟宇文邕繼位,是為北周武帝。


周武帝即位後,於陳宣帝太建四年(公元572年)殺宇文護,同年,齊名將斛律光為後主所殺,周武遂乘機伐齊。


三、北周滅齊經過


太建七年(公元575年),周武帝命宇文純、司馬消難、達奚震為前三軍總管,宇文盛、侯莫陳瓊、宇文招為後三軍總管。九月,齊右丞相高阿那肱從晉陽率軍援救河陽,周武得急病,周師乃退。次年十月,武帝又自將伐齊,親率部下直攻晉州。十月下旬,又佔平陽,齊後主自率十餘萬人來攻,為周所敗。周師乘勢推進,攻克晉陽,後主傳位於太子高恆,自鄴東逃,不久高恆亦逃,周軍順利攻破北齊首都鄴城,群臣(包括姦佞如穆提婆)多出逃或依附周武帝,後主及太子後於青州被擒(欲投奔陳朝),北齊滅亡,至此,北周統一北方。


(十) 周武滅佛


早於北魏太武帝時,因太武以道士寇謙之為國師,又以道教為國教,其已藉蓋吳之亂排佛,史稱「太武帝滅佛」(其以中國本土自創之道教為國教亦有文化上混胡、漢為一之意,為孝文漢化之先聲)。


及至北周武帝,因武帝欲弘揚儒家,加上佛教興盛以致稅收短絀(箇中原理如下:因在北朝,沙門寺院皆不需納稅,卻由政府給予田地;人民一旦為僧為尼,亦可免除向政府納稅。北朝稅戶因而大減,稅收短絀),其於是下令排佛。拆毀佛寺、佛塔,且逼令僧尼(北周及北齊境內)還俗,復向政府交稅及服役。此事史稱「周武滅佛」,和北魏太武之滅佛、唐武宗之會昌滅佛,合稱為「三武滅佛」。


值得注意的是,三次滅佛皆出於政治及經濟考慮,純宗教考慮而排佛者,中國幾無之,不似西方基督教之排異端。


(十一) 楊堅代周


太建十年(公元578年),周武死,其子宇文贇繼位,是為宣帝。周武在生時,據史載,曾對宇文贇管教極為嚴格,曾派人監視他的言行舉止,甚至對他施以體罰。可是,宣帝即位後,依舊放縱奢淫,沉緬酒色。其有五位皇后,最先者為「天元皇后」楊麗華。楊麗華之父為楊堅,堅父楊忠為關隴武將,封「隨國公」。忠死,堅襲父爵,其又以后父身份攝政,甚有威望(宣帝曾因此威脅楊堅要殺楊氏全家)。太建十二年(公元580年)五月,宣帝死,繼任的靜帝年幼,劉昉、鄭譯遂矯詔命堅入朝總政,堅拜右大丞相。不久,堅又進爵隨王。


是時,相州總管尉遲迥、益州總管王謙、鄖州總管司馬消難相繼起兵討伐楊堅,北周宗室亦然。然而,早於周武時,府兵已多由漢人組成,楊堅又以漢人身份掌握府兵。兵權既握,其於是派韋孝寬、王誼平亂,亂平後,他又盡誅北周宗室。次年二月,待一切反抗勢力已被肅清,楊堅遂廢靜帝自立,建國號隋,是為隋文帝,改元開皇(因隨有忽走忽停之意,故改為隋)。北周滅亡。


開皇九年(公元589年),隋大軍在晉王楊廣之領導下平陳,隨著陳的滅亡,魏晉南北朝長達三百多年的分裂局面終告結束,中國進入另一大一統時代:第二帝國,即隋唐之時代。


(十二) 北朝對第二帝國之締造


本文一開始已提及北朝對第二帝國有締造、貢獻之功,其締造、貢獻之功,最著者又表現在制度之建立上。有關北朝所建立的為隋唐所沿用之制度,包括均田、租庸調、府兵制。府兵制我們已詳述於「大統改革」一節,以下我們且對均田及租庸調制作一扼要之論述。


北魏孝文太和九年十月(即南齊永明三年,公元485年),北魏朝廷宣佈施行均田制。此制由李安世提出。均田可行又必須先審正戶籍,故有李沖之立「三長」於前。三長制內容如下:五家一鄰長,復一夫。五鄰一里長,復二夫。五里一黨長,復三夫。


至於均田制之內容,則: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畝,婦人二十畝,奴婢依良。丁牛一頭,受田三十畝,限止四牛。又男夫可得「桑田」二十畝,種桑、棗、榆樹,以供養老。奴各依良。露田年老須還官,桑田則不須,可由子世襲承繼。


三長制施行前,民多蔭冒,五十、三十家方為一戶,謂之「蔭附」,三長制施行後,「蔭附」之風得息。又均田制亦為民制產,豪強兼併之風得以抑止,其後依均田而施之租庸調制,亦能輕徭薄賦,農民大為受惠。


由於均田、租庸調、府兵之設立皆徹底的對治了東漢末年留下的問題(例如「如何抑制地方豪強兼併土地?」、「如何使農民以自耕農、國家公民之身份向政府納稅?」、「如何建立一支完全效忠於政府的正規官方軍隊?」),蘇綽要求朝廷用人不重門第亦消弭了門閥世族壟斷政治權力之不平等局面,相對於南方政權之無能為力,第二次大一統必由北方完成,於此其實已可見端倪。


(十三) 結論


在北朝之一百五十年中,雖也有內戰不斷的時候,但相較於南方,其表現實更為進取、積極。南北統一終由北方之隋朝來完成,此一方面固是隋朝之優勝,但另一方面實是北朝各代君臣努力之成果。吾人研讀此段歷史,實不可把北朝之貢獻等閒視之而把統一之功勞一律歸之於隋一代也。


--------------------------------


[主要參考資料]


1. 錢穆《國史大綱》


2. 傅樂成《中國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