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奧羽之雄到仙台藩主

人取橋之戰,明明諸氏聯軍勝利在望,何解會在一夜之間退兵?原來佐竹氏的軍師佐竹義政 (佐竹義重的叔父) 被家僕刺殺,加上佐竹氏的領地遭入侵,佐竹義重考慮再三,遂決定班師回國。諸氏見作戰主力佐竹軍撤退,無心戀戰,於是退兵。


然而,毫無疑問,伊達政宗與蘆名氏、佐竹氏的矛盾已經表面化,二氏俱感到政宗帶來極大的威脅。


天正十五年 (1587 年),秀吉下達「惣無事令」,規定關東、奧羽地方的大名,不能因領土等問題起爭執,進行私鬥。「惣無事令」實際是停戰命令,這對正在靠戰爭冒起的政宗多少是一阻礙。政宗如何看待此一命令?視而不見,公然違反。他開始奪取蘆名氏的據點。


政宗拉攏豬苗代盛國,確保前往敵軍要塞的通路。當時伊達軍約二萬一千人,蘆名軍約一萬八千人,兩者不相伯仲。不過,蘆名家似陷入內亂之中,家督蘆名義廣無法有效統率家中勢力。相比之下,伊達軍由上至下團結一致,士氣高昂。


天正十七年 (1589 年),摺上原之戰爆發。蘆名軍初時頗佔優勢,但隨著伊達軍漸入佳境,蘆名軍全面崩潰,金上盛備、佐瀨種常等戰死,蘆名義廣逃往佐竹家的常陸國。


政宗把居城遷到黑川城,並將白川結城的石川氏臣服,成為南奧州的霸主。可惜次年秀吉推行奧州仕置,政宗因參加小田原征伐遲到,以及違反「惣無事令」擅自開戰,被沒收在摺上原之戰後攻佔的蘆名氏領地。一百二十萬石打回原形為七十二萬石。不久,義姬又支持伊達小次郎 (即竺丸) 毒殺政宗未遂,小次郎被處死,義姬離開伊達家。霸業不成,母子反目,箇中傷痛,不足為外人道。


天正十九年 (1591 年),政宗奉命協助蒲生氏鄉平定葛西大崎一揆,氏鄉指政宗與一揆軍有勾結,秀吉決定沒收米澤等地,改封政宗至岩出山城。由奧羽地區的霸主一跌而為根據地都無法保住的落難家督,只是幾年光景,而這一切,都和秀吉的坐大有密切關係。


跟長宗我部氏不同,政宗於慶長四年 (1599 年) 將嫡女五郎八姬嫁給德川家康第六子松平忠輝,自此親近德川家。關原合戰時,他站在東軍一邊。大坂冬之陣及夏之陣,政宗曾領兵與真田信繁部隊激戰,信繁因兵力不支撤退。長期作為家康的盟友,令政宗的領地得以保留,他更是仙台藩 (領地範圍是今宮城縣、岩手縣部份地域) 首任藩主。


日本歷史小說家山岡莊八撰《伊達政宗》,提到政宗曾經說過:「願早生二十年,成就如信長公霸業」,可惜政宗是活在秀吉和家康的陰影下,雖有一統天下的壯志,卻生不逢時,都算是一悲劇人物!


政宗對西方文化的吸收交流並不抗拒,他曾於慶長十八年 (1613 年) 派家臣到羅馬與教廷使節會面,又與外國進行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