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秦漢之際與楚漢相爭

秦統一六國後,由於內施暴政,加上種種其他因素,終至秦二世元年,陳勝、吳廣揭竿起義,全國因而陷入一片反秦浪潮中。陳勝、吳廣之起義,前文已略述,大概是二人遠戍漁陽途中,因遇雨失期,依法當斬,被斬固是死路一條,起義則仍有一線生機,基此,二人遂起而反秦,史稱「大澤鄉起義」。然而,二人畢竟是烏合之眾,秦軍此時的強悍雖已不如吞滅六國之時般,但對付未有嚴密組織的起義軍仍是有餘。於是,不過數年,陳勝等人先後兵敗。可是,其雖兵敗,此反秦之火已漸漸燎原。六國遺民紛紛乘勢而起,加入反秦行列,秦雖掩滅得一時之火勢,但卻熄滅不了所有的火,此時的秦,江山已岌岌可危。而在眾多六國起事遺民中,最優秀者莫如楚之項氏。


項梁、項羽乃楚國之貴族,乘秦政之衰,陳勝等人的起義,他們也乘時而起。項羽之事容後再述,這處可說的是項梁為項羽之叔父,項梁本人的才智水平亦高,起義不久,其即能形成一群勢力。他又立楚之遺裔心為楚懷王,以爭取楚國遺民的支持。此處也有一段往事可說。且說戰國時,秦相張儀曾誘騙楚懷王割地,且終累其客死秦國境,一國之國君被誘而至客死異鄉,此事無疑使楚國人感到極度羞辱,也是其憤恨秦國之源。項梁洞悉秦楚之歷史仇恨,立心為懷王,勾起楚人對秦之憤恨,此自然使其反秦力量更穩固。他也用了范增為其出謀獻策,立懷王一事即為范增之計,范增善謀略,有了力量及人才之助,促使項梁迅速成為主要的反秦勢力之一,風頭一時無兩。


然而,歷史永遠反映著人性的弱點。項梁由於日漸之成功,計劃及思量始欠週詳,終在定陶一戰戰敗身亡。項梁死,項羽等遂繼叔父之志反秦。此時六國諸侯早已起兵意圖復國,秦軍雖對其加以討平,也奈何不得什麼。在進一步論述其他反秦勢力前,讓我們先介紹一下項羽。


項羽是項梁的侄兒,原名項籍,《史記》曾有以下一段記述:


秦始皇帝游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項羽本紀)


由此條文字,可見項羽志向之大。他力能舉鼎,通劍術、兵法,後隨項梁率八千江東子弟兵渡江北上反秦,項梁死,其繼承之,而項羽之成名即在鉅鹿之戰。


和項羽同時起事的又有劉邦,和項羽不同,他不是六國貴族,而是平民,嗜酒好色,其所用之人也多平民出身,如樊噲乃屠狗之輩、蕭何即為獄吏等。史載他斬白蛇起義,為人寬厚。他本為泗水亭長,及後起兵反秦,和懷王心等聯合。項羽也是心的一面,故項、劉曾結為把兄弟。


以上可視為項羽、劉邦之簡介,項、劉既出現,以下將述鉅鹿之戰。


鉅鹿之戰是項羽成名,也是得勢之始。其事乃如下:秦章邯派王離率官軍圍趙,此時楚正欲入關中,得悉趙要求援兵,懷王心鑑於項羽性格殘暴,每進一城必坑殺城中人民,深恐派其入關會令秦軍及人民死守咸陽,楚軍不易入城。於是,他遂決定派遣仁厚長者劉邦(劉比項年長)入關中,項羽則被派和宋義、范增前往救趙。項羽本不為主帥,宋義方是主帥,可是,到了趙地,宋義並沒有採取任何行動,只是靜觀時勢,宋義本身更日夕享樂,項羽不滿,遂殺宋義而領楚軍救趙。此時秦軍人數眾多,項羽令士卒打破煮食用的飯鍋,只帶三天的糧食,以示和秦軍作死戰的決心(此即為後世「破釜沉舟」之由來)。項羽一方面截斷秦軍之補給,一方面以少於秦軍數目的士卒對抗秦軍。當時,六國的諸侯只坐壁上觀,卻沒有對項羽作出任何支援,但項羽本驍勇,楚軍將士亦武勇(《史記》:「楚戰士無不一以當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加上戰略得宜,秦軍漸戰漸現衰勢,終於章邯、王離等先後兵敗投降,項羽得勝,六國諸侯亦紛紛俯首稱臣,鉅鹿之戰至此結束。


可是,這當中已涉及不少嚴重之問題,下開以後的歷史發展。不過,在述這些問題前,也交待一下劉邦。事實上,治劉項一段歷史,我們必須同時了解雙方發生的事,否則即難知其後來何致相爭。且說劉邦受心之命入關中招降,出發前他曾依心所言和項羽立約「先入關中者為王」,及後,項羽北上救趙,劉入關中,劉邦途中本是招收項梁等的舊部,攻打勢弱之城,但自項羽鉅鹿一戰後,加上項羽後來疑秦軍反叛,坑秦降卒二十萬於新安城南,各地每遇劉邦之楚兵,即迅速開城投降,終使劉邦較項羽為快以入關中。此時秦室方面,趙高早弒二世,改立子嬰,子嬰不久又殺趙高,出降迎劉。劉為人寬厚,秦民多不戒懼,劉又廢除秦的一切苛政,只立「殺人者死,傷人及盜者抵罪」之三法令(所謂「約法三章」),法簡而基本秩序可保,他也沒殺子嬰,使人民歸心,此大概是項羽北擊章邯前後劉邦之際遇。


顯然,劉邦先入關中,此行為必令項羽不滿。又劉於關中大行仁義,使人民信服,他沒有作大規模之征伐即可得民心,項羽則和秦軍作殊死戰,卻反令人民懼怕,此也令項對劉倍添妒忌。另外,使劉邦先入關而他不可者乃懷王心,如是,項羽對懷王必不滿也可見。後來的楚漢相爭、懷王被弒等事多是導源於這些線索上,鉅鹿之戰的歷史意義也在此。


不過,這裡可略為補充一點,事實是否真如項羽所想像的呢?懷王心是令他不能早入關中的原因?劉邦沒有努力即可得民心?事實似乎不然。懷王心之所以不派項羽入關乃因其性格殘酷,遇降城必屠,《資治通鑑》曾有以下一段:


懷王諸老將皆曰:「項羽為人,慓悍猾賊,嘗攻襄城,襄城無遺類,皆坑之,諸所過無不殘滅......」


此可見項羽之殘忍暴戾。而此實也是戰國貴族遺民之習氣。正因項羽有此習氣,心才不容項進咸陽,項反怨責懷王,此乃不知己之性格之礙事。又劉邦之廢秦苛政、不殺及窮索秦民,此也是其用力處。雖劉沒有大興兵戰,但其乃能攻秦民之心,知秦民怕秦政,遂以仁義代之,此實比項羽用兵更勝一籌。項不明攻心之重要,反過來責怪劉邦之無力反成大業,此二處足以見出項羽注定失敗。


現在回到項羽、劉邦相爭事件的論述。隨著秦子嬰之出降,秦朝已亡,國祚只得十五年。同時,劉項相爭的矛盾已成。項羽知劉早於自己入關,大怒,連夜揮軍進駐鴻門。劉邦本來不知項羽大怒,更欲得到秦宮的美女及財寶,但此時其司徒張良(韓國遺民,曾買人刺殺始皇不成,後助劉邦,通黃老之術)深知劉邦若移動宮中財寶,必招致項羽之不滿,此時以沛公兵力根本敵不過項羽,於是,他和樊噲遂勸劉邦不動宮中一物,還軍霸上。劉邦雖不曾取秦宮一物,項羽仍舊憤怒,其於是設宴鴻門,邀邦入席,藉此伺機殺邦(此計出自范增)。


關於鴻門宴,不能不先看司馬遷之原文,此可視為史公神筆之一表現,《史記》之《項羽本紀》曰:


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至鴻門,謝曰:「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得復見將軍於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郤。」項王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珪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范增起,出召項莊,謂曰:「君王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於坐,殺之。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莊則入為壽,壽畢,曰:「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項王曰:「諾。」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於是張良至軍門,見樊噲。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噲曰:「此迫矣,臣請入,與之同命。」噲即帶劍擁盾入軍門。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樊噲側其盾以撞,衛士仆地,噲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視項王,頭髪上指,目眥盡裂。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張良曰:「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斗卮酒。噲拜謝,起,立而飲之。項王曰:「賜之彘肩。」則與一生彘肩。樊噲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啗之。項王曰:「壯士,能復飲乎?」樊噲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陽,豪毛不敢有所近,封閉宮室,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故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耳,竊為大王不取也。」項王未有以應,曰:「坐。」樊噲從良坐。坐須臾,沛公起如廁,因招樊噲出。


沛公已出,項王使都尉陳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辭也,為之奈何?」樊噲曰:「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於是遂去。乃令張良留謝。良問曰:「大王來何操?」曰:「我持白璧一雙,欲獻項王,玉斗一雙,欲與亞父,會其怒,不敢獻。公為我獻之」張良曰:「謹諾。」當是時,項王軍在鴻門下,沛公軍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則置車騎,脫身獨騎,與樊噲、夏侯嬰、靳彊、紀信等四人持劍盾步走,從酈山下,道芷陽閒行。沛公謂張良曰:「從此道至吾軍,不過二十里耳。度我至軍中,公乃入。」沛公已去,閒至軍中,張良入謝,曰:「沛公不勝桮杓,不能辭。謹使臣良奉白璧一雙,再拜獻大王足下;玉斗一雙,再拜奉大將軍足下。」項王曰:「沛公安在?」良曰:「聞大王有意督過之,脫身獨去,已至軍矣。」項王則受璧,置之坐上。亞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曰:「唉!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沛公至軍,立誅殺曹無傷。


此為鴻門宴之情況。要言之,項羽共有三次機會殺死劉邦,但第一次為邦援據兄弟舊日之情所感動而不忍下手。第二次則項莊舞劍,卻為項伯揮劍掩護、樊噲入帳求食所阻。第三次是邦為陳平(此時陳平仍為項羽所用)放走後,項羽不但沒有殺張良及派兵追擊劉邦,反而接受劉邦之禮物,且容許張良全身而退。結果,鴻門宴的目的自沒有達成,而項羽之謀臣范增也因項羽之仁慈而言「豎子不足與謀」。


我們試從鴻門宴之全部詳情看,不難發現:


(1) 項羽計量寬鬆疏忽,而劉邦則心思細密(從曹無傷一事可見)


(2) 項羽重視英雄豪傑,充分表現出貴族豪爽之作風(從樊噲入帳,項羽不責怪,反賜酒食可見)。


而我們倘若不從詳情看,而僅從鴻門宴之大關節看,我們也可見項羽的若干特點,而這些特點,仔細觀之,正是他後來敗亡之因由,合計共三點:


一、過於重情及仁慈


當劉邦對他作動之以情之計,他念及舊日和劉邦的結義情份。即由大怒轉為放過劉邦,此亦即後世稱項羽的所謂「婦人之仁」,此或是貴族重道義之風尚所致。可是,尤要者是凡婦人之仁者,其必易為敵所害。後來項劉和談後項不久即被邦追擊,而項未及應付,此多少實於鴻門宴中見出端倪。


二、用人失當


項伯、陳平乃項羽之臣子,卻先後協助劉邦脫險,項羽竟全不知情,項伯曾受張良恩惠,故助良主邦;陳平則一意投漢,項羽仍對之加以任用,後來項羽之部下不少歸漢,使項弱劉強,用人失當於此宴中見,也是項羽一致命弱點。


三、不聽臣下之見


此在其不聽范增之建議,將劉邦放走之事中可見。後來英布等紛紛降漢,范增也被迫回鄉,此皆和項羽一意孤行有關,毛澤東曾言:「項羽之敗在不信范增」,此是確當的評。


此三點項羽之缺憾,在鴻門宴一表無遺,由此也可見史遷何以要把鴻門宴一節記於《項羽本紀》。又劉邦用人唯賢、士卒忠心等,也於鴻門宴中被見出,近人治秦漢劉項一節,不宜忽略鴻門宴也明矣。


鴻門宴後,劉邦得脫,項乃進侵咸陽,但和劉不同,他先殺子嬰,次劫掠殺害秦民,再火燒咸陽宮(為始皇所建),「火燒三月不息」,史謂此乃繼始皇焚書後,中國另一次的文化浩劫。項羽之暴虐如此,秦民剛推翻暴虐的秦政權,其不願項羽為帝之心自顯而易見。惜乎項羽沒有多對此加以理會(此也是其寬鬆疏忽之表現),反而認為應「衣錦還鄉」,不應「衣錦夜行」,於是,他乃東歸彭城,且作了一連串的分封。


此時項的兵力最強,六國諸侯莫敢仰視,他對於懷王「先定關中者王之」之約自不會信守,反怨責懷王令劉邦先入關,對心深加怨恨,雖仍尊心為義帝,但不久即將其殺害(此其實也是項羽愛惡分明及不知己性的合符邏輯的發展)。他又自封「西楚霸王」,且使六國後人得以復國(不過,吾人宜注意,項羽所封之六國後人多為曾助他或支持他的人,又六國後人封地周邊亦佈滿項羽之親信,以監視六國後人之一舉一動,六國後人日後起兵反項羽,肇始於此)。對於劉邦,他封其為漢王,佔巴蜀、南鄭等地,而關中地則為秦降將章邯、司馬欣、董翳三人所有。


巴蜀、漢中本屬偏僻之地,項羽要求劉邦入蜀後需派人毀去由中原入蜀之棧道,此無形中是把邦困守於蜀地,又秦三將佔關中,更是項羽不守舊日之約的表現。他雖力強,但六國之遺裔對他必不能心服可見。及後懷王被殺,六國遺裔皆怨恨項羽叛君背主,六國遺裔內部也不滿項之分封。結果,分封後不久,封國相繼叛亂,劉邦又用韓信計,由陳倉暗出,帶兵反項,全國遂再陷混亂。


當中本仍有不少細節處,但姑且把項劉之爭述畢,再作商討。項羽一面面對諸封國之叛亂,一面對付劉邦,初時仗軍力強大仍可抵禦一時,其中尤以劉邦入彭城(項羽之首都),項平定齊之動亂後,率三萬兵馬擊潰漢軍五十六萬於雎水,使雎水為之不流,劉邦倉皇逃走一戰為項羽之全盛表現。雎水之戰後,有一段時間,項羽不斷追迫漢軍,對於諸封國之叛亂,項羽也勉強可應付,此時楚強漢弱,乃楚漢相爭之第一階段。可是,隨著大量征討,楚之軍力必日漸消耗,加上用人失當,范增被人用計所害,項羽迫其回鄉,黥布等也棄楚投漢,漢軍即日漸勢大,劉邦又以列土封王誘韓信、彭越等出兵圍攻項羽,終於,項羽脅於形勢,和漢軍溝和,《資治通鑑》曾記有以下一段,充分反映項羽後期之架勢已大不如前:


項王聞龍且死,大懼,使盱台人涉往說齊王信曰:「天下共苦秦久矣,相與戮力擊秦。秦已破,計功割地,分土而王之,以休士卒。今漢王復興兵而東,侵人之分,奪人之地;已破三秦,引兵出關,收諸侯之兵以東擊楚,其意非盡吞天下者不休,其不知厭足如是甚也!且漢王不可必,身居項王掌握中數矣,項王憐而活之;然得脫,輒倍約,復擊項王,其不可親信如此。今足下雖自以與漢王為厚交,為之盡力用兵,必終為所禽矣。足下所以得須臾至今者,以項王尚存也。當今二王之事,權在足下,足下右投則漢王勝,左投則項王勝。項王今日亡,則次取足下。足下與項王有故,何不反漢與楚連和,參分天下王之!今釋此時而自必於漢以擊楚,且為智者固若此乎?」韓信謝曰:「臣事項王,官不過郎中,位不過執戟;言不聽,畫不用,故倍楚而歸漢。漢王授我上將軍印,予我數萬眾,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聽計用,故吾得以至於此。夫人深親我,我倍之不祥;雖死不易!幸為信謝項王!」


項羽需如此求韓信,可見其霸氣已衰,事在垓下之圍前一年(即公元前203年)。至於劉、項溝和之內容,可總括為:


一、二人以鴻溝為界,以東之地屬楚,以西之地歸漢。


二、楚放還邦之妻兒父母(劉邦於雎水戰中大敗,妻兒父母被項羽虜去)。


楚漢本已達成協議,但劉邦不久從張良等之建議,乘項東歸,攻其不備。果然,項羽被圍垓下,以十萬軍敵韓信、彭越等三十萬漢軍,不敵,楚軍死傷無數。項羽率餘騎殺出重圍,中途又遇騙入沼澤,最後只剩下二十八騎,漢軍已至,項一人殺漢軍數百,但楚衰勢已成,項只是作垂死之掙扎,項逃至烏江,亭長勸速渡,項羽以初領八千江東子弟反秦,今卻無一而還,無面目面對江東父老,遂自刎而死。項羽自刎,楚亡,天下大定,劉邦稱帝,是為漢高祖。


楚漢相爭之概況大致如上。縱觀整個過程,我們可見楚之由盛轉衰和項羽之性格有極大的關係。劉邦之得天下也出於其優點。又我們曾說過歷史的發展必涉及環境給予某些問題,人能否作出合適的回應。項羽顯然不能就當時歷史時空中的某些問題作出對應,劉邦則可,故劉成項敗也。以下當續述劉成項敗之因由,以及其二人如何對應/不對應歷史提出的問題。


劉成項敗之因由,細言之,可分成以下數點析論:


一、劉邦的性格仁厚,項羽則性格暴虐,致令人心多歸漢而棄楚。


在入咸陽時,劉邦既沒對咸陽人民加以苛索及屠殺,也沒有誅滅子嬰,又廢秦苛政,只約法三章,此皆其仁厚之表現。而苦受秦暴政煎熬之臣民,對仁政自更支持,他們多不想秦之暴政重演,故當時咸陽城有人勸沛公留守咸陽,不容項羽入關,即因此。項羽則不然,他仍受戰國貴族遺風所影響,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秦為敗者,故每勝一戰,項羽必於當地作屠城,其坑二十萬秦卒、火燒咸陽宮、誅子嬰等,全出於此一信念。此信念本是戰國遺風,但不幸為項羽所承襲,而項卻不自知,終至懷王因此不派項羽入關,項也盡失人心,人心既失,政權焉能不敗?此乃劉成項敗之第一因,也是二人對應/不對應問題之表現。


二、劉邦屬平民階級,項羽屬貴族階級(略近第一個原因)。


近人多言「中國歷史於秦漢之際有一由貴族過渡至平民執政的趨勢,故劉成項敗」,彷彿劉成項敗乃此一歷史趨勢之下的必然產物。可是,與其說是此一趨勢引致劉成項敗,不如說劉、項的身份影響其如何回應歷史時空的問題,間接決定二人之成敗。何以如此言呢?蓋劉邦乃由平民出身,深知人民之疾苦,真切感到人民所需的是什麼,既知民心之所需,其自易於貼近人民,得到人民的支持。反之,項羽雖也感到秦之暴虐,但他的著眼點似乎更重楚國之恢復,大業之成就,此為其反秦之第一義,至於人民的疾苦及改善,此已落於第二義,非項羽之首要考慮,而有時為了事成,項羽似認為不惜犧牲人民,此無疑出於他是楚國貴族之身份,和平民隔了一層所致。既和平民有隔,又多施暴虐,無異始皇,卒使人心背離而致失敗。二人身份引致人心之得失,再由之決定二人成敗,此解釋或更近乎本史實而析史實。孟子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後來唐太宗言:「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兩句說話皆表出人心之得失決定成敗之義。劉成項敗之關鍵,亦當在此關節被理解。


三、劉邦能有遠見思慮,項羽則只依當下好惡,欠缺週詳之計劃。


老子言:「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用在治國上,一君要求治平,其必先能棄當前利誘,而可作週詳之計劃準備。春秋末年勾踐以西施迷惑吳王夫差,己則嚐吳王之糞以弱吳王之猜疑,目的乃在為了日後之復國,此即為一有為之君的顯例。


比觀劉、項,項羽鉅鹿一戰後,既自封霸王,又以個人之好惡及當下利益之保存封各國,且言不能「衣錦夜行」,卻不知勝不能久,必要預備有敗之一日,只知進,不知退,繼而欠週詳的立國規模,對劉邦也只以暴力困之為策,終至齊、趙諸國叛而劉邦陳倉暗渡,此一切若要溯其源頭,皆是項羽只重目前,不重長遠打算、計量所致。劉邦則不同於項羽,自鴻門宴知曹無傷是奸細即回營立誅之,至處巴蜀、漢中之荒地,其仍能屯兵伺機反攻楚軍,劉邦具有比項羽高的思慮計算能力,故優勝於項羽。


項羽又以個人好惡、自身當下利益之保存為標準分封諸國;劉邦則以分封作利誘,取得韓信、彭越的兵力,夾擊楚軍。前者之分封是失敗的,齊、趙相繼因不滿分封之結果而作亂;後者卻是成功的,項羽被圍兵敗。由進行分封背後之目的及動機,一重個人,一重長遠利益,終至劉成項敗,我們也可見劉重思量而項重當前乃劉成項敗一大主要原因。


四、劉邦較冷靜理智,項羽則較「婦人之仁」、重情念舊。


於此,或宜略述一下中國傳統儒家之仁和「婦人之仁」的關係。就儒家孔孟之立場言,仁是沒有「婦人之仁」者。所謂「婦人之仁」,也是仁,仁即是德,故孔孟從不譴責「婦人之仁」。然而,仁於現實政治中落實是有規限的,對敵仁慈,即對己殘忍,此不無道理,而此正是法家的中心思想。法家,嚴格言之,不是要人不仁,只是要人在仁有利於己的情況下表現仁,仁有害於己時即不妨殘忍。此在政治場上絕對是有效的計策,為儒家所未及。所以,「婦人之仁」非儒者之言,乃法家言、分析政治之成敗之術語。人於對己有害的情況下仍去行仁,此即「婦人之仁」之意。


細析項羽之行為,他因劉邦為自己的舊日兄弟,不忍於鴻門殺之,放虎歸山,此已是「婦人之仁」的表現,為成就日後禍根的一大錯誤。及後於鴻溝劃界,深信劉邦言而有信,終至被劉邦攻其不備,衰勢成而不復返,此又是「婦人之仁」的表現。不過,此處的表現重要性已不如第一次,因即使他不仁,楚軍硬拼漢軍,時日一久,楚軍仍易敗,和談只是項羽無可奈何之計。可是,合兩次之表現而一之,項羽「婦人之仁」、念舊情之表現仍是他敗亡的因素,此乃無可疑者。


劉邦則不為情所蔽,他用情乃為了達到有利於己之目的,鴻門宴即其一例。歷史上雖稱他仁厚,但他對人民之仁厚乃為了得民心,對項羽言情乃為了自保,對臣下念舊乃為了得賢才協助,情乃思慮而生,此其實乃法家之仁,而非儒家之仁,北宋周濂溪言「動直」,儒家之仁乃無條件的、直接而發的對人的關懷、感通,劉邦之仁顯非如此,後來朱子謂漢唐之政皆霸政,非王道,此實極為恰當。可是,就政治成敗言,劉邦之理智的確使他得以成功,為天下之所有者。


至此,有人或問:「劉邦不是性格仁厚嗎?項羽不是性格暴虐嗎(見第一點)?劉邦何以會是法家的仁?項又何來『婦人之仁』?二說似有矛盾處。」此質疑表面上看似成立,但深入言之卻又不然。


返觀第一個原因,此處所言,其實乃人民由其行為推知其性格。如劉邦廢秦苛政,此作法不論其背後動機為何,此舉對人民而言,必令人民認為劉邦仁厚,而此仁厚正令劉邦成功,故性格仁厚是劉邦事成之因乃於此層被說出。可是,此份仁厚是否劉邦之真本性,由第四點看似不然,他的真本性在冷靜理智,而此又是他成功之因,故第四點是在此層而言。當然,理智思慮過的仁已非直接發出的仁,故吾謂劉邦之仁乃法家之仁,非儒家之仁。因一是人民之角度,一是就著劉邦之真本性而言,二者同樣構成劉邦之成功,故兩說並不矛盾。


以上乃就劉邦辯說,以下再說項羽。


項羽既「婦人之仁」,何來殘暴?此和他的貴族習氣有關。如上述,戰國貴族多有優勝劣敗、弱肉強食之信念,戰國時一國欲陷一城,或以水淹,或以屠城,或加坑殺,此乃戰國通例。項羽既為楚之後人,故行軍打仗時行為不免採取了楚人的遺風,每遇降城即加坑殺,此做法對人民而言自是反映項羽性格之殘暴,而此乃項羽一敗因,第一點之說乃如此。但項羽本身的真性情為如何?由他被劉邦動之以情所感動、對虞姬之深情、對江東子弟盡亡感悲痛羞愧,這皆展示他重情念舊,而此往往常令項羽不能理智行事,如放邦歸還而不殺、不渡烏江再起而選擇自刎皆是,為項羽敗亡一原因,第四點即在說明此義。和劉邦同,一在人民角度,一在其真性情上,界域不同,自不相矛盾。


五、劉邦善用人才、愛納諫言,項羽則猜忌臣下、一意孤行。


鴻門宴之赴會、於鴻溝劃界後再而乘勢追擊項羽等,此皆是劉邦聽張良等的建議而為。又如其於蜀中拜韓信為大將,此也是蕭何之見,而邦從之。及後韓信求被封為齊王,劉邦原不滿,但終也因張良之見而許之,韓信之軍得以聯合漢軍圍死項羽。此皆是劉邦聽賢能之見、任用賢才之表現。反之,項羽則於鴻門宴不聽范增計,於宴中放劉邦而不殺;他又疑范增和漢同謀,對己不利,迫范回鄉,終至失一人才以獻計,英布、陳平等人也因此而離項投漢,項羽勢衰實和他不用人有密切關係,為劉成項敗一關鍵所在。


以上五點或較著重項、劉之個人特色,但當知一領袖的個人特色足以對其自身之事業成敗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後來的隋煬帝、明太祖、清聖祖等莫不皆然。治人更貴於治史,治史乃在於治人,司馬遷所謂「究天人之際」。人既如此重要,故本文在論述劉項成敗時也多重其個人特色/人格如何使其成/敗,此並非毫無道理。


不過,除此之外,一些客觀因素也不能不理會,可視為二人成敗之關鍵,總共兩點。若治此節歷史而忽略這兩要點/理由,始終有所不足。


一、分封的合宜不合宜


有關分封,前文已略述,劉因長久利益而分封,項則因當下個人好惡、自身利益而分封。不過,吾人當知,預算長久利益可出錯,依個人好惡也可盡合時勢。劉成項敗更要是劉邦之分封為當時歷史時空所接受,項則不然。一合宜,一不合宜,故一成一敗。


先就劉邦一方釋之。劉邦採分封時正值急需軍事支援時,若不分封,不以列土封王為利誘,憑其自身之力必不可勝項羽。他(更準確地說應是其部下張良)見出此中機括,又深知韓信心理,才加分封。果然,成效得收,劉邦得到成功。此一方面固和他作長久打算有關,但另一方面,歷史時空的一切客觀條件符合他所預料,令他的分封在客觀意義上合宜,這一層亦不容忽略。


至於項羽,他進行分封時正值秦政之後,人民,尤其是關中咸陽之秦民,剛擺脫苛政,本一心求安穩,但項羽卻封秦降三將章邯、司馬欣、董翳等接管關中,不知三將曾為秦勞役人民,使其佔關中,必令人民惶恐;又漢軍將士多為中原人民,其家鄉在中原,項強迫漢軍入蜀,且毀去由蜀出關之棧道,此也令漢軍思鄉心切,對項羽更添怒憤,間接危及項羽政權之穩固。項羽依個人意願分封,此已非雄主治國之態度,又其分封完全忽視歷史時空的一切客觀條件,這也必然使其終至失敗,分封的不合宜為項敗之因乃在此。


再補充一點,如上言,項羽的分封也欠缺統一的傾向,他只求使戰國各國並立的時代得以恢復。處於整體歷史進程的角度觀,其分封也有欲使歷史倒退、不合當時歷史潮流之況(中國自秦統一後歷史趨向即以統一為常態,分裂為變態,參錢穆《國史大綱》),凡違逆歷史進展的必被淘汰,項羽既如此逆流分封,自然敗亡(對於所謂歷史趨勢推動個別歷史事件的發生,本甚複雜,此處只作略述)。


二、劉邦佔地利之便,項羽則無地利優勢。


劉邦被迫入關中,此雖是苦寒之地,但巴蜀物產豐富,地勢險要,加上入蜀之路斷,劉邦得據此屯田練兵,休養生息,此無疑大有益於劉邦的成功。而項羽定都彭城,此地雖是楚原來起兵反秦之根據地,但此地卻無險可守,易被侵入(後來劉邦即乘項羽攻齊入彭城)。其相較咸陽,咸陽無疑有崤、函之固,較佔地利。惜乎項羽全不覺此,以「衣錦夜行」這一膚淺之理由,放棄地利優勢,定都彭城,此乃一大錯誤。後來項羽常受多方攻擊,軍力大削,此和彭城之地理位置亦有關,項羽之敗在此。


劉成項敗之理由大致如上。從中,我們也可見出劉、項如何對應/不對應當時歷史時空提出的問題。要言之,秦末出現的問題如下(秦末的問題又是秦政未能解決或由秦政所產生的問題):


(一) 如何使人民得過和平安穩之生活?


(二) 如何令社會的經濟,尤其是農業,重上軌道?


(三) 如何減輕人民負擔、消除苛政?


(四) 如何達至有系統的文化思想統一?


(五) 如何令大一統局面得以維持?


在眾多問題中,以(一)、(三)最為重要,(二)、(五)次之。劉邦入關中,除秦苛政,立「殺人者死,傷人及盜者抵罪」,又無任何對秦民之苛索、屠殺,此顯然能對(一)、(三)作有效、致力的回應。人心之歸趨即為劉邦有效處理這些問題所得到之成果也。比觀項羽,他入咸陽,殺子嬰,燒秦宮,屠秦民,坑秦卒二十萬,此顯然反映其不能對應(一)、(三)。人心之喪失以至敗亡即為項羽不能對應這些問題所需承受的代價。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劉、項二人皆未曾對(二)、(四)、(五)作正面的、積極的回應,而項羽火燒秦宮室博士所掌一切書籍、分封各國之行動,更可算是對(四)、(五)消極的、惡劣的回應,劉邦則無之。劉能對應問題而項羽不能(或對應失誤),故劉成項敗,此結果背後實確有理由,絕非偶然。


劉邦和項羽,一個成功,一個失敗,經過上述一段的反覆析論,當告完備。以下或容作一些餘論,以結束全文。餘論可分為下列三個部份:


一、楚漢相爭之歷史意義及其局限性


有關楚漢相爭之歷史意義,經過本文之整理,可得出三點:


第一,它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貴族執政的政治情勢,開始了平民政府。以往政府上層必為貴族,平民沒法建立政權,也難以進入政府為官。雖春秋戰國之思想中墨子高唱「尚賢」,求為平民開出為官入仕之路;儒家孔孟也重德性,有德者,即使為平民,也可為官為王,平民階級逐漸抬頭,但這始終是思想學術界中事,非政治之具體落實。下至劉成項敗,高祖建國,樊噲、蕭何、曹參等由平民躍為官吏、宰相,中國始有第一個平民政權之建立,高祖更是第一個平民出身的皇帝(中國歷史上只有兩個平民出身之皇帝,一為漢高祖,另一即為明太祖朱元璋)。平民政權之好處,在明白民間疾苦,少了貴族暴虐、奢華之風,此誠是中國歷史上一大演進,比秦之統一六國更進一步,又更有益民生社會的發展。此當為楚漢相爭之首要歷史意義。


第二,楚漢相爭使中國大一統局面得以保持。以後治中國史者多說全國大一統是中國的常態,此層楚漢相爭也有其貢獻處。於此,驟看或難以理解,且多加數語闡釋。蓋楚漢相爭的結果是以項羽恢復分裂的一方為失敗,劉邦主張統一的一方成功(劉雖也主封建,但不久即去異姓王),此間接令秦建立的大一統局面得以維持。後來漢武帝滅南越,征西南夷等,更使始皇所開拓的中國版圖得以擴大,全國的一統更告完密,而若無楚漢相爭,沒有劉成項敗,漢武焉可有為?一統如何為繼?因有楚漢相爭及劉成項敗,此一定程度上延續了全國的大一統局面,故為楚漢相爭的第二個歷史意義。


第三,它展示了民心對政權盛衰的重要。事實上,或不限於楚漢之爭,整個秦漢之際的歷史意義皆在此。秦、項羽暴虐、殘忍,又未曾對人民的真切需要(如和平、恢復農業生產等)表示關注,加上貴族風尚所影響,終致民心背離,繼而敗亡。劉邦等則對人民施恩厚待,廣行仁政,深知士卒及人民之疾苦,終得民心而成功。此實對後世統治者有極深的啟發,如前引唐太宗語「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民猶水也,楚漢之爭令後人治國時更重人民,漢文帝更不時有自責自己做得不好,愧對臣民之嘆(見《史記•文帝本紀》),此多少受到楚漢相爭的影響。


不過,楚漢相爭也有其帶給時代之局限性。要言之,包括:


(1) 楚漢戰爭期間,因常有戰爭發生,全國的農業生產尚未完全恢復。


(2) 邊防上,匈奴環伺於外,劉、項卻未有對之加以處理。


(3) 文化思想方面,統一的國家意識型態尚有待完成。


二、項羽應否被列入本紀之問題


此問題之所以出現,和歷史敘述講究正統有關。中國史書自《史記》始,凡任帝王者,其事蹟必列入本紀中,而為貴族則入世家,臣民但又非顯貴者則入列傳。以劉邦、蕭何為例,前者為帝,故入本紀,後者為宰相,故入世家。可是,國史上有些人的身份既非帝,又非臣民,也非諸侯,這些人當列入何處呢?此乃寫史者所要面對之一大問題。項羽、王莽、武后等皆是這類人物。而處理此三人時,不同人寫史,往往有不同的處理手法。本文只記項羽,故王、武二人暫且不論。


二十五史中唯《史記》及《漢書》有記述項羽之事,但司馬遷把項羽之事列入《項羽本紀》中敘述,班固則把項羽之事放入列傳部份記述,不為項羽另立本紀,此乃史、漢一大異同。二者孰優孰劣?歷代多以《史記》為優,《漢書》為劣。因《漢書》之班固乃採擁護漢室之立場修史,此立場下,他才不把項羽列入本紀,但項羽確於鉅鹿戰後有大封諸侯之權力,儼如一帝王,按理應被置於本紀,班固因一討好漢室之見而扼殺史實,故後世多讚賞史遷而責斥班固。此說法是有道理的,就項羽得以安排分封,又各國諸侯莫敢仰視項羽觀,項羽之實確和一帝無異。我們若以其實為寫史的標準,自當把項羽列入本紀,如司馬遷所作。可是,從另一角度觀,項羽生前並未自稱皇帝,其只自稱「西楚霸王」,又班固之《漢書》乃專述漢代史事之斷代史,漢也始於劉邦,而非項羽,若把項列入本紀,此也似違背《漢書》之寫作原意,這未必和班固討好漢室有關,只是其作意不容。而項羽畢竟也以敗亡告終,名義上未能稱帝,由此,把項羽置於列傳中也未嘗不可。


不過,就本文之看法言,本文仍較採司馬遷之立場。因拋去漢室正統、成敗之名,項羽的而且確曾控制天下諸侯一時,此乃無可疑之事實,由此事實,本文認為已足以證明其帝王地位,又因這帝王地位,他應被列入本紀。此才為最可貼近歷史事實之寫法。


於此,或可說一些題外的話。中國史籍的撰寫多帶有褒貶的成分,自孔子作《春秋》起,孔子已藉史對人的德性品格作出批評,故孟子有「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之語。下迄司馬遷作《史記》,其仍用孔子之春秋筆法,所謂「太史公曰」即為其對事、人之評價、褒貶了。至《漢書》、《資治通鑑》等正史,此筆法及體式仍沿用,實為中國史學一特色。褒貶使後人能辨忠奸、知正邪,此固然是好事,可惜的是過去史家對一人物的批評常多偏頗,或其基於某些因素(如某皇帝在位)把某些事實隱而不言(如隋文帝之死是否為煬帝派人所致,此便沒有為《隋書》所明白記述),此一方面固使原來的事實真相隱而不顯,一方面也易貽誤後人生出對古人的錯誤的理解。所以,部份學者(如黃仁宇)便認為現代中國史研究當擺脫人物褒貶,一切皆以發現真相為務。


對於此說法,本文一定程度上也同意,其實,不只評價上,即在人物歸類上,也當以事實真相為基礎,所謂擁護王室、「勝者為王,敗者為寇」、「以德服人者王,以力假人者霸」等雖也重要,但歷史之所以為歷史乃貴在其能如實敘述、表現本來事實之真相,若為了其他理由,使史實表述出現絲毫偏差,此似非一史家應為者。所以,評價斷語、哪位人物歸入哪處,此皆須以史實自身為考慮,非其他因素。可是,這又不代表我們只需史料,不用評述斷語,此又陷於偏,評語、歸類皆應以如實、客觀為首要考慮條件,此才是寫歷史、讀歷史的人應有的態度。


如此,再回到項羽的劃類問題上,此或較易令人理解本文之看法,亦即司馬遷之看法。項羽雖敗於烏江,雖以力為霸,雖未曾稱帝,但他曾有一刻掌控天下諸侯,操分封大權,此事實出現了,即不為他的敗亡、漢高的建國所洗去,彼顧全漢室大統,或專以漢為主寫一史書是一事,一客觀如實、不帶任何立場的史書應如何述此人之事又是另一事。司馬遷之《史記》,顯然是採後者立場,而此立場也是治史、讀史最基本的態度,故本文亦採用之。班固的做法非不合理,但在以客觀事實為基礎作人物歸類上,他似為存漢犧牲了客觀述史的精神,此無疑比《史記》稍遜一籌了。


以上夾敘夾議,略嫌散亂,但內容不外言兩派見解:一為納項羽入本紀,一則不。而本文認為前一作法更近史實之真相。


三、司馬遷對項羽的評語,以及漢高之對待功臣


在《項羽本紀》中,史公曰:


吾聞之周生曰「舜目蓋重瞳子」,又聞項羽亦重瞳子。羽豈其苗裔邪?何興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陳涉首難,豪傑蜂起,相與并爭,不可勝數。然羽非有尺寸,乘執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及羽背關懷楚,放逐義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難矣。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寤而不自責,過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


史公之評有兩義,一是肯定項王為一帝王,故納之入本紀,一則否定其叛義帝、以力脅人。不過,值得一提當在末二句,大意是司馬遷責項羽兵敗,項羽不但不知此為「用兵之罪」,反而責是「天亡我」,此乃大謬。何以本文要刻意討論此二句呢?因項羽之敗因中心正在此。項羽之所以錯用人才、錯行分封、人心盡失、部下背棄,歸根究底,其實全是項羽自我中心、一意孤行、不信自己有錯引致。而此一中心癥結竟至項羽兵敗最後一刻,他自己也不自知,反怨「天亡我」,一人愚鈍至此,焉能不敗?不謬?史遷此語可謂正中項羽的要害,故本文作一提及。


至於漢高於立國後如何對待功臣,劉邦得國後,不過二十年,即盡誅(或自然去世)所有異姓王,其中韓信於漢高建國後六年因謀反而被誅除,英布亦然,漢高繼而有「白馬之誓」,從此只封同姓宗室為王。此節本文之所以論述,一方面是要人見出高祖的理智計慮,高祖傾向此方面之性格高於其傾向於情感,和項羽剛好成一對比;另一方面我們也可由此見其用分封乃權宜之計,滅楚後,分封異姓王是弊多利少,此計遂被取消,異姓王即要消失。此顯和項羽求永久恢復分裂又不同,成對比。劉、項之事的微妙處,也可於這些處見出。


總括而言,秦亡而漢未立,劉邦及項羽曾一度角逐,因劉個性優於項,又得客觀歷史環境支持,項終敗於劉邦之手上,自刎而死。可是,誠如錢穆《晚學盲言》所言,相比西方之拿破崙,項羽終未自認輸,投降他人,「中國只有無頭將軍,而沒有投降之將軍」也為項羽所表現、例示。項羽不投降、不連累更多江東子弟傷亡而自刎;拿破崙則先於民族會戰投降,再於滑鐵盧戰役投降,卻不自刎,先後連累大量法國將士因其而死,中西文化之差異處也在此處被展現。現姑且以此段文化差異,作為本文之結束。又筆者望吾人日後治秦漢之際史事,對本文提及之關節加以思索,當更能明白楚漢相爭之真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