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东升
2008-06-25
08年6月20日,作为知青小屋和山西长子县知青的我们在月牙河车站相会了,整十二位,一位党代表,十一位女同学。有相熟的,有只听过名字不认识脸儿的,有在一村插队的,我和藤志新住一屋。连十分钟都用不了就彼此熟悉了,因为我们有许多共同的朋友。我们村的和不熟悉的人选调在一个单位,他们村的又和我们在一起,等等,都串起来了。
蓟县虽近,但车慢,人满,车厢一定要说说,是各线路淘汰下来的破车厢,就是我们当年下乡坐的那种木椅子,包了一层造革面的。车窗也是那种用大拇指压住销子两只手拼命往上抬的。真有一种怀旧感。因为整节车厢都是知青,所以很亲切,挨着我们坐的是新疆兵团的一群老大姐。从年龄上讲在整个聚会人群了我们算是儿童团。车票写的是7:30分开车,因是慢车,要为各趟快车让路,直到快8点机车才动弹。我们不着急,我们高兴还来不及呢!因为有新疆兵团的老大姐们领着我们唱歌,把当年我们下乡时唱的歌唱了好几首,唱到兴浓处,居然有人在窄窄的车厢过道跳起舞来,车厢那头也有人跑来参战,(跳)好不热闹,天津知青有一位是这次的奥运火炬手,也上我们这边来大家合唱了一首歌。我们还分别唱了自己下乡的地方歌曲,我们十二位唱的是"人说山西好风光",本人五音缺仨,但合唱是敢滥竽充数地。
大平安村是蓟县下营镇离县城较近的村子,但开发较晚,农家院比九山顶、毛家峪一带差,主要没抓住城里人的卫生习惯。第二天晚上,因为有晚会,提前吃完晚饭,我们几个人也没敢进山,就围着村边儿遛,看果树,看小水库里养的锦鲤,聊天儿,我摸着粘糊糊的胳膊说:"我都快成腌肉了。"因为房东不给洗澡水,每天只在晚饭后才给水,二十多人共用一个卫生间,一个喷头。实在太困难。大家都有同感,刘环说:"我有糖尿病,汗液里还有糖。"敢情她还多一料儿。这两天老天就是不给面儿,又潮又热,就跟进了伏天一样。
每个农家院里都贴着蓟县旅游局的景点价目表,看看,几乎都去过了,村周围有几个正在开发的,转转吧。离村不远,有一座抗日纪念碑,当年鬼子进村的时候,有七位烈士在这座山上跳了崖。一位将军提了碑文以示纪念。再往山上走,就没有道了,老乡说:"往上爬不远,有一座大梁,翻过大梁,不远就到古长城了。"所谓古长城,就是现代人没有修整过的。全是石头堆砌的,连绵数里,道路艰险,荒无人烟。在纪念碑下,有几位说什么也不走了,剩下我们几个还算能走的继续往上爬,一路歌声不断,奇怪的事是每首歌都唱不全了。当年滚瓜烂熟的歌词现在居然唱不全,所以就互相调侃着,哈哈大笑。跟我们同住在一个农家院的三位老知青,两位是夫妻,另一位大姐是退休教师,这次上山也跟我们一起走,这位大哥黑黑的,我们管他叫"黑老大",大哥也不恼,嘿嘿地乐着默认了。这更助长了我们"扯",后来我们干脆就省了黑字,直接叫"老大"。老大带路往山里走,走了半天居然没有路了。也不知道看到的是大梁吗?往回走吧,嘴可不闲着,因为腿遛得还不太累。一直走到纪念碑下,这时大批人马才到纪念碑。这些老知青看到王予力装备精良的摄影装备,也纷纷请他给拍照。徐世珍是导演,知青小屋这两员干将的组织才能小试牛刀。这些老大哥、老大姐们还真听徐世珍的话,她一会儿说"高兴点儿"一会儿又要求人家摆出一个什么姿势,还别说她的主意是真多。这些新疆兵团的,东北兵团的,内蒙兵团的,东北、河北的插队的,都分批地照完像,纷纷要知青小屋的网址,要王予力的名片。王予力也趁此机会说出了知青小屋要办的事情,请各位老知青们,把过去的老照片提供出来用一用。能写的写写。欢迎各位老知青到小屋。
我们在一起最重要的一点是开心,默契。说一件小扯事,我们去黑龙潭回来的时候,我走在最前面,一字长蛇阵,最前面你就是领路人,我是路盲。总觉得这条道儿不对,回头问:"是这条道儿吗?"有人说"不像"。这我更嘀咕了。反正也没别的路再往前走点儿,一拐弯儿,嗬!进村了。我喊了一句"进村儿了!"后面立即响起了鬼子进村的音乐声。还有人配画外音"请各家把鸡___关好,猪___圈住,狗___放出来。"
此次聚会的组织者,下了不少功夫,但应急措施没有,比如北京的大学生没来,和当代大学生的座谈会取消,没关系。可以用别的活动代替。但要及时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