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文
2008-01-01
一年一度的新年又悄然地走来了,我一边欣赏着电视机里的天津新年音乐会,一边计算着过去的2007年全家(其实就我们老俩儿)生活用度流水账。我们家的日子我来过,也就是说支出的钱都要从我的手中流过。无论是买大件到银台交款还是买葱买蒜往小贩的手里递钱,都是由我来完成这个掏钱交款的动作。不是我愿意过这个"瘾"实在是没人替我当这个"角儿"。
这两年较比前几年松快了一些,我也就不用太费心算计了。其实我压根也没学会精打细算地过日子,充其量也就是"紧钱吃面"说好听点儿也就是量入为出罢了。我习惯记账倒是老毛病,不过我的账可不是事前的计划而是事后的备忘,信封里放些钱不经意间就扽没啦,又老说不清干嘛花了。为了交待自己也为了应付另一位的"盘查"(偶尔)所以遇上有百元以上的支出我就随手记一笔。
这会儿计算的就是这一年里已支出的费用开销。我根据平日记录下的支出内容分门别类几大项,比如;必须支付的;煤气、水(含桶装水)、电,暖气费,物业费,有线费,电话费(含宽带网)这些差不多就要五千五百元。还有一些额外开销如游泳卡,人情往来等,小夏利一年加汽油4200元;各种税负起码3500元。今年去了两趟上海、三趟长治,往来花费也有一万。日用品衣物鞋袜针头线脑加起来不少于五千,添了一个"大件"电脑显示屏1700元,每月按700元生活费计算。(我今年头发上药是个大头儿但不计算在内)杂七杂八地大概齐相加起来吓了我一跳;四万没打住。
我还以为今年能省下不少呢,因为觉得自己尽待在家里给小屋废话"攒词"啦,没怎么到处闲逛闲遛花"闲钱"啊。结果怎么算下来不仅没省下还透支不少那。(我们俩全年的养老金紧涨慢涨才三万来块儿啊)老公说:再算头发又掉啦。我说:敢情这日子过的光靠养老金还没戏啦。人家来一句:反正也没断了顿就得啦(以为自己是银行哪)。我也就是年底了习惯性的归纳汇总一下,钱花了可不就花了。能省的地方也没浪费就行啦,谁还不是跟着奈何过自己的日子。我也只不过是盘点一下略微做到心中有点儿数罢了。由此想到物价的不断上涨,说不定明年比今年还得花(透支)的多。我们的退休费虽然不高但女儿不仅不用"啃"我们,还能给我们一些贴补。想到有的知青同学为帮助儿女成家立业还需节衣缩食,自己心里又宽慰了许多(在沪看到女儿的消费理念也是很不以为然呢)。
在盘点一下身体:除了补了几颗牙,给稀疏的头发上上药水以外,其他"零部件"还算运转正常(臃肿衰老是自然规律不在其内)。精神上感觉挺不错。尤其感谢小屋和废话坛子给我带来了许多快乐和事由,让我的生活充实有趣了很多。感情上:夫妻间虽然难免有吵两句嘴,再冷战两天不说话的时候,但总的来说和睦相处的日子比任何一年都多。女儿那里虽有点儿"远水不解近渴"的感觉,但心中有父母知道体贴孝敬,当妈的也就足矣了。
回顾过去的一年虽说对"大家"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和不以为然之处,但对小家和人际氛围(尤其是新结识的小屋朋友)还是很惬意和舒心的。"大家"的事情不仅是要靠大家来关心和从每个人做起,更重要的是大政方针要顺天意合民心,要有一个有担当有诚信有责任的当家人带领着亿万民众过上实实在在的好日子。
辞旧迎新之际,虽然还是不会说拜年的话,但内心深处何尝不是在祝福着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