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加祺
2007-06-12
股市这地方,认钱不认人,除去淘金的热情与欲望,每个进入者必须带着一定数量的资金才能跨进这个门坎,不然,心多急眼多热也进不去。问题是,什么时候涌入股市的资金多起来了呢?在我的印记中,第一批股民可不是自觉自愿者,许多人是在单位的组织动员下,带着支持社会主义股市建设的重要意义被拽进陌生股市的。党员要带头,干部带头买,曾是购买股票的外在动力。
随着经济市场化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股市市场的认识也不断发生变化,自愿进入股市的人多了起来。尽管如此,在很长一段时期中,民众手中钱,多为生存计。坚持不懈的省吃俭用,储蓄存钱,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应付万一,为了买大件,办大事,不是为了取得利息。一定要说储蓄也是一种投资,那也是与其放在家里不如存在银行还有点息钱的寸头比较,决不是投资金融产品之理念使然。
今天股市上的钱多起来了,概括起来有两条原因:一是从宏观上讲,30年国家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整体水平提升了,家庭财富不断增长,手中的钱多了。不然的话,追求幸福生活的欲望再强烈,拿不出银子也没用。二是从现实上讲,百姓手中货币多了,投资理财的概念随之生成了,但增值的渠道不多,也欠通畅。不仅如此,在银行与股市的"投资"选择中,银行让储户越来越失望。一直以来,广大股民只认银行不认股市,就是怕股市风险太大。但是,银行见储户的钱无所可去,存也得存,不存也得存,便挤兑利息。一次又一次下调,一次又一次降息。不仅曾降到2%以下,还收起了高达20%的利息税。有专家计,按每万元得年息180多元计(不算近期调升率),实际利息收入赶不上物价涨幅。老百姓无奈之下,只好离开银行另寻出路了。股市资金的膨胀当然有牛市吸引的因素,但银行挤兑绝对是一大主因。你把银行利率提到5%,保证有大笔股市热钱回笼。在许多安于居家过日子的老百姓眼中,还是存钱保险啊!
再看事情的另一面,随着牛市攀升,股市上的资金明显多起来了,而资金大量涌入股市又促进牛市行情不断高涨。这与面多了掺水,水多了掺面是一个道理。按说,股市上开户的人多了,进入股市的资金多了,这对于金融资本性市场而言,是件天大的好事。但为什么开户人多了,资金多了,反而引起不安了呢?好比我们办餐馆,竟为来吃饭的人多了而发愁,难道门可罗雀是我们开饭馆的目的吗?
老百姓手中的钱总是会越来越多而不是相反,多起来的钱总是要安排用处,而不是放在罐子里埋起来。资金变成资本,资本走向市场,这是必然结果,股市作为最大的金融市场,具有典型的"百姓市场"性质,是投资者最方便,最自主,最刺激,最好玩的地方,老百姓愿意来,有何不好呢?资金多了市场兴旺,市场兴旺了又能吸引更多的人带入更多的资金。一部分人获利走了,一部分人又进来了,继续淘金。当然也有失意者,可看看天下四周,在哪个市场上没有失意者呢?
对股市热钱多起来的利与弊,可以各执其理,但随着国民财富的不断增长,随着民众投资意识的增强,股市上的钱还将继续多起来,股市这个大蛋糕在越来越多资金的支持下会越做越大。因钱多而忧,因炒股而不安的人们会看到,用不了多久,今日市值之峰乃明日市值之底!不信,走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