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文
2007-10-17
小屋学苑第五期保健讲座课在水上公园长廊举办。若论听课效果不及在室内好一些,但因此而让所有参加上课的同学得以游览一下公园也不失为一次意外的收获。
水上公园很大,这在小的时候由父母带着游园时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音乐厅附近的小花园和市委花园不知要大上几倍哪]但成年以后去这个公园的次数却少之又少。其实交通很方便,小区门前就有直达的公交车,去的少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门票价格太贵,尤其与公园的性价比就觉得更贵了。其次就算舍得花五十元门票进去无人相伴岂不也大煞风景,即使咬着后槽牙请客相邀也未必有人应邀,因为不是朋友人家来不着,是朋友也不会真让你去花这份"冤枉钱"吧。所以三耽误两磨叽的只见门票价格蹭蹭地往上涨,结果也就干脆对这个天津唯一称道的水上公园敬而远之了。
这次沾小屋学苑上课的光只花了十元银子就走进了这个偌大空旷的公园[觉得空旷还是因为人少的缘故]公园内到处是盛开的菊花[正值菊展期间]且造型各异争奇斗艳确实令人望之悦目。还有做工精良五颜六色的大型机械灯组,那每一台灯组几乎就是一个传说的故事,我注意到这些灯的产地大多数是来自山西长治或太原。这一点我知晓,当年我们单位花费了好几百万元请能工巧匠制造大型的机械灯组参加在北京北海公园举办的灯展活动[工人都骂这是劳民伤财的事]。这些灯做的栩栩如生可惜我们没有等到掌灯时分,否则那一个个能动起来的灯看着也是十分惊奇有趣的。
课后在公园里随意漫步游览中不经意间看到许多三一群五一伙的知青老大姐们当然也有为数不多的老大哥们在互相拍照留念。好像有一点儿区别现象就是穿戴讲究梳头抹脸的一伙人似乎精气神更高昂些,朗朗的笑声更"刺耳"一些;而相对素面朝天不修边幅的一些人神情兴趣就不如前者那么爽神自得了。这种随处可见的一景我忍不住指给同行的伙伴看她注意观察一下似乎也与我有同感。
说到老知青集结到公园里那可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因为我12点就到了公园,所以徐苑正好抓差让我在门口恭候同学们的到来。也就得以有时间观察这些各路知青的言谈举止和久别重逢后的那份惊喜和感叹,看得我的心情也一阵阵地热流滚滚。无论是素面朝天还是精心打扮都难以掩饰经久的岁月在每张脸上留下的沧桑痕迹,但那种一见面就无拘无束高声大嗓的豁达敞亮的说话口气一望便知这是知青堆儿里的。"知青"之所以能成了一个代名词是和这个特殊群体的产生,发展,经历以及凝聚力有着不可分开的渊源的。看着这些长我们几岁的知青前辈,想象着几年后我们也会变得头发更加花白,脸上的皱纹更添几道深沟,步履更会慢两拍的样子,不由得心中泛起一股酸楚的滋味。
公园里因云集了各路知青队伍显得多了几分热闹的气氛[据报载有两千多名知青参加了聚会活动]。假如不是这样一个聚会的日子想必园内又是一番冷清寂寥的情景。看到这么一个面积不小的地方却无人受用这不是浪费资源是什么啊。刘环同学写过水上公园晨练的文章可能清晨的情景还是喜人的吧。但白天我透过栏杆也往公园里瞧过两眼的确看不到几个人。这样的公园只怕游客都会觉得兴趣索然了。
我花一元钱门票进西沽公园时能写出心中的愉悦,可要是花了五十元进水上恐怕只会在心里嘲笑自己当了回"冤大头"罢了。上海除了世纪公园收10元森林公园收12元门票以外其他的公园都不要门票。游人如织,充分利用了公园资源,在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方便宜人的享受环境的同时也促使着园内一些游乐设施和餐饮业的兴旺发达。这岂不同样是堤外损失堤内补啊,而且"补"的让人们那么的心甘情愿。可咱天津不知为什么就非的作这么愚蠢的买卖,一张高价门票挡住了游人的脚步,白白地让这么多的游乐设施闲置这么美的园林无人欣赏光顾,死气沉沉地不知为哪般。几次想打个热线电话反映说道一下这个问题,但又几次作罢懒得去说了,因为这么显而易见的"小儿科"问题恐怕有人早就心知肚明却装傻充楞地不闻不问,何苦我"充大头"还是免了吧。
不到五点钟同学们就准备在公园门口分手告别。我呢一则想再找找小岳两人能一路搭伴回家,二则好不容易到此一游似乎还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所以没舍得迈出大门口又折回来一个人信步而行东走西看地逛了一大圈可惜也没遇见小岳[其实人家早坐上回家的车颠儿啦]想等到天黑看灯展但凉风袭人加之形影相吊兴味索然只好打道回府了。
在等候公交车时忽然有了肚饥的感觉这感觉可是久违的感觉了。中午只吃了半块烤山芋[买了一块儿太大吃不了剩半块没舍得扔给乞讨的老头儿了还不知乞者吃不吃那反正我没扔垃圾箱里就感觉自己没有糟蹋粮食似的]走了这么一大圈肯定是消耗殆尽了。看着对过美食城霓虹灯闪烁显示出韩式日式港式料理,口中的哈喇子就涌了上来,摸摸口袋里的银两一个人美食一餐估计不至于"露怯"。正欲大步前往就餐忽然瞥见那餐厅里"暧昧"的灯光下空荡荡的餐桌旁寥寥无几的食客,顿然咽下口水退了回来。看者想象一下;华丽的餐桌前坐着一位素面半大老太饥肠辘辘地独自大嚼美味,那道风景不吓着服务生也会让邻座食客吃兴大减吧。唉,要不怎么说咱国人就是穷讲究滥毛病多呢,让地球那半边的吴版主看到这行文字准得说我,多余,掏钱吃饭,爱谁谁,想那么多干吗。可俺是在地球这半边不想这多余的事行吗。得,饭钱是省下了肚子可还是饿着的。
幸好是始发站有坐位,看着车上的人越来越多,想着自己屁股底下有座位不用受站着挤着的辛苦也就淡忘了没有吃上美味佳肴的沮丧心情。这个小插曲不由得使我又联想到这几天在《废话连篇》里对扩大小屋学苑所持的消极态度不是没有一点儿根据的。比如;进公园,因门票不值而不进。进餐馆,因人太少而尴尬。若是人声鼎沸的小馆子或许又会因为太嘈杂而放弃进去用餐。再比如;进小屋学苑,课程不对路子不想学,人员瞧着不顺眼不想见,上课是不收费但道不顺当也懒得去参加------操办的人再无私奉献不图名利可连个好都难讨,是否也会灰心失望地丧失积极性了呢。众口难调白给吃的还嫌淡的人自古有之啊。其实,我何尝不希望咱们的小屋越来越红火兴旺,可和谐,诚恳,真挚,善良,亲切,平易近人这些难得的优良传统到啥时也不能丢这也是咱小屋的奠基石啊。
望着车外的街景[我极少晚上出来我很自觉地遵守不上班的人不要跟上班的人挤公交车凑热闹我的出行时间基本上都错开高峰时段]脑子里胡思乱想着,在车上逛腾了一个多小时才到了家门口[比北京到天津都费劲]饿了的感觉真好,老公做得炒面片[平时最不爱吃的饭]我居然"香喷喷"地吃了两碗。饭罢,一抹嘴又进"废话"坛坛里消食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