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文
2007-07-19
《废话连篇》论坛里终于看到:如何使我们这代人生活得更好的帖子,太高兴了。敢情不是就我一个人在幻想着给余生镶嵌上一条美丽的尾巴。我以为自己在小屋里写的若干拙文中几乎都是在絮絮叨叨地阐述着一个理念,虽说有许多道理自己也未必理得清楚说得透彻,但宗旨还是比较明确的,就是要让我们这代人学会善待自己一点儿,甚至学会宠自己一点儿,让有生之年尽可能的过得轻松舒心些、随意洒脱些。
我之所以坚持鼓吹这种观念也不是一朝一夕凭空想象的,我是在与人的交往中,在与事物的接触中,在读报看书中,更是在领教见证了生命的脆弱中悟出的点滴感受。我们虽然只接受了几年的正统教育,但却实实在在影响贯穿了一生。"大公无私""先人后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牢记不忘,"孔融让梨"一篇课文教育的我们几乎谦让了一辈子。时至今日,年过半百依然是上边济老的下边顾小的,唯独把自己扔在一边轮不上个。我不是反对奉献精神,而是觉得一味地讲奉献到了无我的地步,那可就真的什么都没你的份了。我们周围难道还少见这种情景吗;年迈的父母只认这一个孝子贤女,别的儿女指不上就干脆不用了,就抓住你这个顶呛的不放手,你别无选择只有责无旁贷地伺奉到老为止。长不大的儿女也一样,从小管到大一直管到娶妻生子还是你的宝贝儿子,还离不开你这个当娘的继续奉献,伺候完儿子再替儿子管孙子,直到你老的走不动为止。如果老爹娘知情,半百之人付出的一片孝心也算落个心安;如果小儿女领情,父母的一片苦心操劳也算心里得到安慰。就怕老的用着你"恨"着你,百般挑剔不合意,让你有苦难言哭笑不得{老人都爱犯糊涂};小的吃着你"伤"着你,得寸进尺不知足让你欲罢不忍左右为难{娇惯儿不知娘恩},这就有点受累不讨好的滋味了。人劝人容易,但真正做到想开了,撒手不管了,为自己活一把的时候就不那么简单容易了。可你这辈子总是想不开,放不开尤其是在把老的送走以后又接过小的继续管下去,那可就真的没有几天出头之日了。
小的时候胆小,最怕看见出殡的事儿。还爱瞎琢磨;这个人万一在棺材里醒过来可怎么办?直到长大以后才明白人死如灯灭是不会再复活的。眼见父亲弥留时呼吸由急促到缓慢到停止仅片刻光景,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面对生死阴阳两重天。生命的无奈与脆弱不是亲眼所见是难以置信的。2004年2月底我去上海帮女儿装修房子,临行前和牟健通电话,聊天时还约定等我回来后请我和何平吃饭,谁能想到几天后竟接到牟健因心脏猝死的噩耗。顿时感到惊讶不已难以释怀。
丁淑华的去世还多少有点精神准备。她患乳腺癌好好坏坏十几年了一直有家人的精心照料,丈夫徐金钢因脑溢血猝死后,对她的打击很大不过还是挺了过来,以顽强的生命力支撑着她活下去的勇气。但最后还是躺在病榻上忍受了两年多的病痛折磨。最后几年我时常去看望她每次临走时总要和我紧握一下手,似乎总有种下次见不到的感觉。每次和她分手回到家,我都要静几天,而且每次都要在日记里写下几句话。我承认对死亡的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在淑华最后几年的生命中得到的。有一篇日记里这样写道;淑华因呼吸不畅送进医院,我闻讯急忙赶到学湖医院探望。这一次恐怕难逃一劫了,人瘦的脱了形,呼吸靠氧气,止痛靠杜冷丁,说话有气无力,是我多年看望她的情景中最糟糕的一次。我问她;想吃些什么东西,还想些什么,还有什么心愿未了。她说;没有一样想吃的东西,什么事情也不想了,要问心愿只求闭上眼睛再也不要醒过来,这个罪让她受的只求早点去了。她还说;她是赶不上了,但愿将来能通过安乐死的法律,一旦恶病缠身就求速死,痛不欲生地活着不如早早的安息。她还又一次地告诫我;世上万物皆为身外之物一样也带不走,所以对什么事情也不要过于计较在乎,包括儿女也只是父母心甘情愿地为他们,切不可强求儿女为父母做什么,夫妻也要多宽容多体谅,既是搭伴而行,就要求同存异,千万不要等到想吵架都找不到人的时候再后悔。她还第一次对我说;其实命运对每个人都不薄,但要懂得珍惜否则得福不知福,惹怒了老天爷可就连点儿薄福都受用不了了。这些话虽然通俗平常,但从一个躺在病榻上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几乎每天都要面对死亡威胁的老同学口中说出就有种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感觉,我洗耳恭听细忖其意,把每句话都当作对生命的感悟和忠告。
这篇日记当真成了最后的记录。我2004年1月14日(阴历腊月二十三)从沪返津的当天,淑华去世了。 2004年春节前后,我一下子失去了两位知青同学朋友。让我突然意识到;死亡距离我们并非遥不可及,并非要等到我们手拄拐杖,弯腰驼背,老态龙钟,糊里巴涂时才来光顾,它随时会不期而至的。
想明白这些生死之事,反而让我产生如下的种种念头;既然人终归难免一死,那么就更要活好现在。更何况;因为我们曾经坎坷磨难,所以今天更需要平坦顺畅。因为我们曾经为国为家为儿女无私奉献,所以今天也要为自己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晚年。因为我们曾经过惯了勤俭节约的简朴生活,所以今天也要学会为自己花点钱去旅行去看戏去下馆子去买喜欢的东西。因为我们曾经为人儿女为人妻为人父母的恪尽职守,所以在送走年迈的父母,嫁出长大的儿女的今天,也要学会掌握自己的命运,随心所欲自由自在地为自己好好活一把(好好活一把可不是无原则无法无天地胡折腾,而是要珍惜生命爱惜身体,把属于自己的有生之年过得潇洒滋润舒畅一些)。总之,因为我们已经到了半百加五张的年龄,所以才更要珍惜这活着的时光,感受这活着的美好。万一哪天死亡之神飘然而至,我们也好随它驾鹤西去了无遗憾啊。
我就是这么想到就说。您要是不待见听这"死"呀"老"啊的论调,您就站出来驳斥一声,要不咱们就一块到《废话连篇》那里来个正反两方练练嘴皮子,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