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文
2009.02.24
撕下2008年最后一页日历,意味着自己的岁数又添了一道年轮。刚觉得自己过了"知天命"的当口,现在又临近"六十耳顺"的门槛。日月如梭的心理感觉说明自己这些年的日子过的还算舒坦顺利吧。
前些天,见到深陷囹圄七年之久才走出大墙的一位同学。聊天时不免探寻人家在里面的心路历程,回答是:无奈无助,寂寞压抑,自然还有一份深深的愧疚和悔恨。而让我感到的还有一个最大的缺憾,就是在里面根本无法感受到那自由的天空和呼吸到新鲜的气息。一墙之隔,几乎隔断了一切生命中快乐的源泉。当然,他能够在那么难以忍受的日子里熬了过来,并且还身心健康地出现在我们这些老同学的面前已然就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忘记是哪位哲人说过的大概意思是:没有比较和参照物就无法界定幸福和痛苦的指数有多大。因为近期常去医院,看到了躺在病榻上忍受病魔肆虐的生命在顽强的抗争;为了病情而不得不忍饥挨饿不能正常进食的痛苦无奈。反观自己每天能赖床到自然醒;能随心所欲地大快朵颐,拥有一个即使吃多了只要下楼溜达两圈就能自然消化的好胃口,这是多么大的福气啊。因为了解到大墙里面完全是一种非人性化的生活状态,走进去的人在刑满之前是无法踏出大墙一步,完全与世隔绝地囹圄在方寸之间狭小憋屈的空间里。反观自己每天能自由地走走停停,能随心所欲地想说就说想唱就唱,拥有一个即使说错了道声"对不起"就能烟消云散的良好氛围。这是多么美好的享受啊。因为没有摊上"朽木不可雕"的儿女;因为没有背运到"熬不到六十就颗粒无收"的境地;因为身体尚且无恙还没有为高昂的医药费愁白了头。所以,才可以安享这份清福吧。
人生苦短,这句话越说越有它的现实意义了。"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这句老话听到今天也越发有了感同身受的体会。年轻那会儿,仗着身强力壮的底气,凭着来日方长的豪迈,就算遇上些不称心如意的事,苦就苦了,难就难了。能闯过去就闯过去了,闯不过去就是扛也能扛过去了。但时至今日,岁月不饶人也就撑不起这份"英雄气概"了。再遇上点子苦啊难啊的坎儿,还有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烦心事时就得采取"迂回战术"能躲就躲,能绕就绕啦。过去总听老人们爱说:老了老了没"本事"啦。现在觉得其实这也是一条真理呢,心气在盛也难免底气不足精力不支啦。这几年,我就眼见着身边不少亲朋好友因为气盛不服老,因为执拗不认命而提前"挂"了的悲剧发生。
有日子没有给《小屋》交作业了,本来就才疏学浅在三天不练更加退步了。今天磨叽这几句老生常谈,既是与同龄人共勉更是对自己的一种警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