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风秋月
2008-03-04
三十年过去了,北大荒的变化还是很明显的,也许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看到了很多好的变化。
首先还是要说道路交通的变化,在任何地域这都是社会发展的硬指标。不要说近几年流行的顺口溜"要想富,先修路",(看它像不像一条通天之路)
即便是当今顶级强国的老美,那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的发展,也在它的社会发展史中起了重要作用。我们通常都用"闭塞"来形容不发达的贫困地区,而闭塞首先就是空间的封闭和滞塞,地域空间的闭塞必然导致精神空间的闭塞。当四通八达的道路交通网络形成后,一系列的必然结果就会陆续呈现___通畅的道路打开了通向外部世界的大门;
便捷的交通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
从而也使人的思维变得敏捷灵活;四面八方的各种信息川流不息的传播------,改变了人们对生活的想法,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这样的变化带给北大荒的是一种颠覆性的变化。如今的北大荒,家家都有一辆"四轮子"(一种多用机车)或摩托车,出行有高速公路和舒适便捷的大巴,出远门乘火车飞机都不是不敢想的事了,上网、休闲和旅游在这里都不算什么新鲜词儿。
其次是生产方式的变化。这一直是我们曾经很担忧的问题。在我们心里的北大荒,是千顷沃野万亩良田的机械化大生产,怎么竟也能"分田到户"退回到小农生产呢?和老职工们聊天得知,现在虽然都分户承包土地耕种,但只要肯出力也有劳力,还是比以前的"大锅饭"好吃了。这北大荒的"小农"承包耕种,并非我们原来想象的那种内地"小农",这里的土地承包动辄就是百亩或数百上千亩,全看你自己的实力(劳动力和机械能力)。看看这一眼望不到边的大豆地,就知道什么是北大荒的农业生产了,尽管是"小生产"!
现在的农场职工们,退休的每月有大约600___800元以上的退休金(按工龄、工作身份的不同有不同的差别),在职的职工就靠耕种土地的收入生活了。在和大家聊天时大致了解了一下,一般百亩土地的耕种,扣除了所有的支出费用包括缴纳的社保金,净收入在一万几千元,大几千还是小几千,取决于收成年景。各方面条件好一些的家庭,包上几百亩土地,一年下来就有数万元的收入,一般的家庭包上一、二百亩地,收入也很不错,只有很少数的家庭因为没有劳力或别的原因,只有几十亩地的收入,生活就显得窘迫了,但这样的家庭比例占的不是很大。所以,我看到的老职工们,大都觉得现在生活很不错。他们还告诉我们:现在已经不像当初那么劳累了,很多农用接卸代替了人工。
春天播种,全机械化作业,种子放到播种机里一气完成,再不用像以前那样不断的背着种子口袋追播种机了;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夏锄也被省略了,飞机撒药替代了人工除草,支付相应的费用一年撒两次药就全解决了;到了麦收和秋收,更是全都交给了收割机,现在的收割机械的功能,和当初的康拜因、玉米收割机的试验品不能相提并论;就连麦收、秋收收获的粮食入囤,再也不用扛麻袋上跳板了,高扬的传送机全都包圆!
科学技术大大提高了机械化的程度和性能,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让人们摆脱了繁重的体力劳动。怪不得大家都觉得现在的日子过的很悠闲,尤其是已经退休的老职工。他们有退休金,四季的瓜果蔬菜可以自己种,每家都有一块自留地,花不了多少钱却吃得健康绿色,让我羡慕不已呢。我们在的那些日子里,只要到连队去,都能感到人们的这种闲适和放松。夏天的中午,连队的生活区安静极了.
这一群鹅休闲的聚集在一起
我听好几个人说到过:只要不闹病、不供大学生,这日子是过得很自在,这应该是很实在的话。八队的路边,种满这些夏季的小花点缀着今天的生活
我想,那花朵上的蜜蜂也许暗示者什么,只要辛勤的劳动,北大荒人的生活会像那花一样艳丽多彩,我相信,北大荒有前途,北大荒人的生活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