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加祺
2006-10-2
我的老班长叫黄模德,四川德阳人,1951年就从老家参军走上了抗美援朝的战场。1956年又随铁道兵部队集体转业到北大荒,以后就一直在八五二农场二分场。他有三个孩子:大的叫黄先进,二的叫黄生产,三的叫黄先花,从孩子的名字上就能看出老黄的思想特征。
我们九连是新建连,连队搞编制,我和老黄分在一个农工班,他是我的班长。老黄矮矮的个子,只有1米5出头,但特别能干,人送美称“铁肩膀”。他对知青要求很严,思想很正规,但是有人情味,在他身上有着前辈的关心和爱护。但我们当时太小了,不懂事,经常气他玩。1970年的夏天,为了盖礼堂和营房,连里安排我们班上山伐木,这里的山是完达山的余脉,但里面林木深深,不仅树木长得很大,还有漫山遍野的各种野生浆果和蘑菇,一派原始风光。我们这些知青还在贪玩阶段呢,第一次到山林里来干活,还不够玩儿的呢!老班长就四下吆喝我们好好干活。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和知青李宝义与老黄共抬一颗刚刚伐下的大杨树,要过一个山沟,沟很宽,沟底有6——7米深。杨树约有一抱粗,8米多长,抬了半天才到沟边,已经把我们累坏了,老黄非要一口气抬过去,我们不同意又不敢反驳,便懒懒散散、磨磨蹭蹭地不好好干。老黄见状急了,他一生气,自己就把大杨树扛了起来。杨树沉沉地压在他肩上,木头比他的腰还粗,1.5米个头的老黄,与树在一起就像是大杨树的一个杈,“铁肩膀”也咧嘴了。但老黄几乎是愤怒地扛着它,像是当年扛着一门炮一样,以全部的气力挺身而立,硬是一步一步地从沟边向沟底走去又再翻上来。我们在一旁真的被惊呆了,万万没有想到,在这个瘦小的身躯里,竟爆发出这么巨大的能量。从此,我从心里开始敬佩这个四川小矮人,后来也成了他手下能干的好农工。
1995年8月,我受农场邀请,重返北大荒。一到连队,就远远看见老黄班长站在欢迎的人群中。下了车,他紧紧拉着我的手,用浓重的四川话说:“二十天以前就听说要有天津知青回来了,我和老伴一直睡不好,天天在想你们当年在的时候那些往事啊!”老黄还是当年的样子,已经66岁了,走路硬朗朗的,很有姿势。8月热天里,风纪扣还扣得紧紧的。座谈会后,吃午饭了,(后来知道连里很紧巴,那顿简单的饭菜还是营里拿的钱)我和老黄班长坐在一桌上。吃饭前,我给大家先唱了一支《英雄赞歌》,说了一段心里话。我看着这些老同志们苍老的脸,北大荒的风雪留下深深的岁月刻痕,那种草根式的顽强生活,特别是那种几十年无怨无悔的生活信念,深深地打动了我。想想我们,当年轰轰烈烈地来了,象潮水上涨,不久又轰轰烈烈地走了,甚至像受尽怨屈般地走了。那么他们呢?那些老铁兵,老解放,甚至老八路,老红军们又该怎么想呢?他们把自己的一切包括儿孙都献给了这片土地,在这个没有土著居民的地方,硬是生长起一代代风雨不移的“土著”居民。如果说贡献的话,他们的贡献用什么来描述,用什么来回报呢?
老黄就是这样的人。他想我们,想着知识青年们在农场的日子。那时候,知青们从天南地北走来,带来了多少生机和活力啊!老黄被过去难忘的生活激动了。我说完话以后,老黄“忽”地站起来,心绪亢奋地讲开了话,具体内容已经不记得了,但永远记得他那激昂的神情,好像当年的知青又上山下乡来了。他激动地说完后,我和老黄又激动地抱在一起了。在场的老同志和窗户外的娃娃们,都被这亲热的气氛包围起来了,激动的敬佩,激动的话语,激动地喝酒,激动地吃饭,激动地说起当年我们调皮捣蛋的故事……但这还不是最动人的一幕,事情发生在第二天早上……
那天晚上回到营部,我们睡得很晚,大家谈东谈西,感慨良多。北大荒的早晨亮得早,时间大约不到5点钟,从营部大楼上就传来了广播喇叭声。我早早起来,一开门,我惊呆了!只见清静空旷的场院上,老班长黄模德直挺地站在那里,手里拎着一个包包,象是已经站了一段时间。“啊!老黄班长,您怎么到这来了?您怎么来的?”老黄见到惊讶中的我,憨直朴素地笑了,他怕是惊动众人睡梦,轻轻低声地说:“我来了已经半个小时了,知道你们住在这里,想进去,又怕打扰了你们睡觉,所以就没有进去。一直在这里等着你们。”我立刻被感动坏了,从头到脚地被感动坏了。老黄接着说:“昨天你们从连里走了以后,我和老伴一夜都没睡好觉,一直说着你们当年的事,心里头翻来想去,说什么也睡不着,想起了好多好多的故事。那年上山伐木,你多调皮啊!老伴说,知青明天就要走了,明天早上要再见他们一面,给他们捎点吃的。”老俩口商量来商量去,最好捎点吃的,那就是自家鸡下的蛋了。
“连夜我们煮了鸡蛋,今天一早就来了。”
“这么早,您怎么来的呢?”我十分不解地问他。老黄拍拍腿,笑着说:“走来的。我不到4点钟出来,一个多小时就到了。”他显得很自豪的样子,那快乐的眼神里分明闪动着老当益壮的骄傲。66岁的老人,早上4点钟起身点火煮鸡蛋,然后拎着几十个熟鸡蛋走了十几里的晨路,到了门前还不肯进去,怕惊醒了我们,这是一颗怎样善良的心啊!我的心在颤抖,眼睛已经湿润了。老黄啊老黄,还是那颗纯真的心,还像当年那样激情满怀。
一个北大荒老铁兵用他的热爱与激情,再一次给我烙印了北大荒人永远鲜活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