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文
2007-01-05
从前曾在长子一起工作过的老同学小马从第二中级法院退休了,到底是国家事业单位不仅补发了好几万提前退休的补助,而且每月还能领取一千多元的退休工资,这种高级待遇是我的老同学里绝无仅有的。小吴内退只能拿二百元的工资;老于倒交单位钱(养老保险金);小岳的单位一个子儿不给,只好到处找打工的活儿;其他人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原以为小马该知足颐享休闲的好时光,谁知前几天通电话却听到一大堆的牢骚,原因是退休后虽然能拿到退休金,但上班时所能得到的一系列福利好处却享受不上了。所以越想该用自己的钱去买的东西越多,越算钱越少越不够花,原来上班时一年四季穿公家衣吃公家饭还能时常有不少的福利好处,现在退休回家就再也享受不到这么优厚的待遇了。结果是思来想去不合适不上算不平衡,加之多年的按部就班一成不变的上班习惯也难以适应一下子闲散的日子,所以心里也就凭添了许多的别扭和烦恼。为了驱散这些不愉快的心情,她又在劝业场附近开了间小门脸作些饰品小生意。
其实,小马不平衡的心理乃至她今天的选择都是无可厚非的,本来就不到退休的年龄非让退下来,本来能享受的优厚待遇因为退休而剥夺了享受的资格,搁谁身上谁也会不大舒服。可是现如今的国情还能以你的意志为转移吗?都什么时候了还能有这么多的想不通和不平衡吗?那些好几年前就赶上下岗失业的人又该上哪找平衡呐。想一想人还真是个适应力极强的物种,刚开始有下岗的时候,人们还有点委屈报怨甚至愤怒的情绪,现在听到有班上反而倒觉得有几分惊奇连忙感叹;你们单位真不简单,居然还能养活的起工人老大哥。尤其是从上山下乡的队伍里又倒流回到城市的群体大多数都在一般的小工厂里做工,而体制改革经济转型导致下岗失业的大潮巨浪首当其冲就先横扫了这些中小企业,也就是说又一次用我们的血肉之躯为现代化的经济改革铺就了前进的道路。正因为我们大都是置身在这样的一个群体,所以也就难免对小马的想不通有几分不以为然的感觉,大概这也是机关公仆和工厂工人的区别吧。
我时常在想;我们这一代还真的需要一点儿阿Q精神,唯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在经历了这么多生不逢时的尴尬境地里把没什么意思的日子变得有那么一点儿意思出来。不过阿Q还是比我们强那么一点儿,因为他比我们要多一些欲望之念,而欲望终归是欲望实现不了他也就只好以自我解嘲来将欲望不了了之。我现在对无欲而心静、无欲而心平的境界渐渐的有了一点感悟,看到一些杂志文摘经常谈到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话题,我很感兴趣。我认为;我们这一代人虽然经历过上山下乡的艰苦锻炼,但时至今日,面对现代化的改革洪流和残酷的经济转型,我们匮乏的文化知识,人到中年的尴尬年龄,思维方式上的传统和时尚的冲突,都使我们处于一个窘困的境地。我们在孝敬父母的同时,却又对他们那一代的生存理念不以为然;按照他们教导成长起来的我们,面对现今的"实际"往往碰壁。小一辈的在理念上和我们更和我们有着天渊之别,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夹在上下两道"代沟"中间的我们,活得的确有点儿孤独有点儿寂寞更有点儿无奈。曾经的时代弄潮儿已经被社会划入了"弱势群体"。我们必须承认和面对这种现实,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衡量自己的价值,我们既用不着看不起自己也不必怨天尤人的哀叹生不逢时。我们的生命之河既然已经流淌了五十个春夏秋冬就自然会留下它的足迹,我们还是应该以一颗平常心无怨无悔地回首已逝去的岁月。我们虽已无能无力无大作为(我们可是曾经相信'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呀),但提高自身素质陶冶内心世界,无欲以求心平,无恶以求心静,无怨以求心宽,无悔以求心安这些都还是我们可以做到的。
老话说;人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受不了的罪。看来此话还真经的起推敲,生活中确实不乏这种人和事。我以为即然快到了知天命的时辰,就该给自己做一个人生总结了,来来回回地看一下自己曾走过的路。然后把想带上的回忆放入行囊,把该忘记的东西扔出窗外,把自己今生不可为不能为的一切梦想统统抛弃,抖擞精神迈起轻松的步伐继续沿着自己生命的轨迹走下去。
2002年1月30日有感而发
后记
上面的文章是我五年前写在日记里的一点感想。今天重写只是想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时至今日,面临退休后困惑的人相比五年前可能会更多些。不过和那时比,现在的养老保险机制更健全更完善一些,所以心态也会好一些。大概是我所处的地位和看问题的角度和有些同学不大一样,我还是认为我们大多数知青同学所处的社会地位比较低(这和人自身的高低不搭界),所能分享到的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的优厚待遇比较少,也就是说在某种意义上我们这一代人充当改革试验品的时候多,而分享胜利成果的时候少。虽然我们中间不乏成功人士,但生活不尽如人意的也不在少数,这其中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不富裕,也包含许多精神上的不愉快。尽管我们曾有过热血沸腾的激情年代,有过"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豪情壮志,但那已是过去式,我们心中再不服老也要清醒地面对现实。如果说我们的大半生都是随波逐流地听之任之地走过来了,那我倒希望剩下的时间最好由自己好好地打算一下,想一想怎样过好这段时光才算不枉来世上走一遭。当然,想也要切合实际地想,做也要力所能及的做。总之,我就是希望苦惯了自己的人不要一味地继续苦下去,要学会善待自己好好地品味生活,享受生活的乐趣。担惯了重任的人不要一味地独自担下去,要学会包容。要相信后浪推前浪的道理,该放权时就放权,该轻松时就轻松。好像在哪里看到的说;一元钱给一个乞丐所带来的快乐远远超过一个富翁得到万元的喜悦之情。我相信这种比喻,但我不认为穷人就比富人过得好,让我选择我也是希望过一种优裕充足的生活。我其实想表白的只是一种理念,一种生活的心态。不知这点肤浅的理念能否得到同学们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