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振刚
2006/11/12
近两天压抑的不能自控,似胸腔铸满了铅,重重的,就连呼吸都极感沉闷。心在想,"我已经经历风雨了,怎么还不见彩虹出现?是我被社会遗忘,还是和机遇无缘?要不,就是风雨还不够猛烈。"疑惑,一团的疑惑。我远比不上那些幸运儿,我既没有上大学,也没能回城,更没有一技之长。我只是为了生计,为了不饿肚子,一直在闭塞的环境下埋头苦干。我仍是文革前的小学六年级水平,仍是空空的脑壳。我读的只是社会大学,认识的多是苦难同胞。我有两次下岗经历,至今仍在异乡为生存拼搏。上对不起老,下对不起小,就是我的真实写照。今天在这里打工还能混下去,明天是否会丢掉这份工作,对我来说都是未知数。难道在我人生的旅途中,注定要选择漂泊?我少时离开父母,奔波劳作,忙忙碌碌,至今仍是两手空空。
现实生活不是一帆风顺,人生难免经历苦痛挣扎。一九九五年底,我所在的国有企业领导,考虑到现有员工的知识结构已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的需要,必须要有一批有专业知识的年轻人补充进来。为整体的平衡发展,厂领导在市政府的支持下,下发了一个文件,"凡年龄四十五周岁以上,高中(中专)学历以下,一律内退。厂里负责交社保,生活费按当地最低标准执行。"这是我第一次下岗,那感觉是一种沉闷,沮丧,就好像走到了生活的尽头。
原以为,一个人的命再不好,也不过如此,再拼一回就是了.可世事难料,"老鼠托木锨,大头在后头"------
二零零四年初,企业改制,工厂不再跟我们续签合同,所有职工都退出了国有企业身份。这是一次真正意义的下岗,我这次成了一个完完全全的社会人。说大势所趋也好,说随波逐流也罢,下岗的确是现实。第一次下岗,我身体还算强健,另外又有社保做后盾,虽说吃了些苦,可毕竟也都过来了,再次下岗,我不知又该如何。
再次下岗,我倍感人生多是曲折路。天命之年,拼体力以非我所能为,论学历我是初级阶段,讲智慧和才干我属平平者,我不知又将怎样面对。我想,在当今的社会里,我不只是个体,我是一部分人的缩影,是有代表性的。我们这一群人,不但要养活自己的今天,而且还要为明天做积累(交社保以求退休金)。难啊!我们这一群人。我曾多次想一醉解千愁,以麻醉自己的神经,可又怕酗酒成性,对不起妻女。
人生没有回头路,只能前进不能萎缩,更不能后退。虽然这些年我历经了太多的波折,可我还是要积极的去争取生活。我祈祷、我盼望,祈盼着幸运之神早些降临。
说真的,我有好多的话要说,只是因为书读的少,社会积累的又不够,不知怎样表达更能抒发自己的情感。看来"知识就是力量"不是白说的。
当我今天把这些说出来后,感觉轻松了许多,我心里的负荷就此得以减轻.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