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文
2008/03/16
在广州的亲戚家离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很近,闲时我就去那里小坐。陵园里除了一座手握步枪的巨大石雕纪念碑和一座掩埋着烈士遗骸的巨大墓地以外,基本上已等同于一座休闲娱乐的公园。唯有笔直挺立的苍松翠柏每日里在默默地向先烈们的英灵敬着注目礼。
我第一次进去的时候依次在每位烈士的塑像前走过,仔细地看着他们的姓名籍贯职务事迹,计算着他们的生辰年龄几乎没有一位活过三十五岁的。他们大多数出身于资产阶级家庭,个个容貌英姿勃发仪表堂堂,或念大学或留洋归国可惜赶在那个血腥的年代里,放弃前程投身革命,事业未竟身先去。年轻鲜活的生命死在革命的暴动中死在叛徒的告密中死在敌人的屠刀下。看者无不痛惜不已。
当把思绪和目光收起在放眼望去,看着周围活着的人们幸福地沐浴在冬日的暖阳下,或踢毽做操跳舞唱歌或下棋垂钓看书遛鸟,好一付国泰民安祥和的画卷。再想到先烈们赴汤蹈火不惜为国捐躯慷慨就义的画面,不知他们当年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壮举是否就是为了让后人们过上这样的生活。
因在电视上常看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的镜头所以这次特意去黄花岗烈士陵园瞻仰。较比起义陵园这里更像座陵园,孙文当年书写的“浩气长存”四个大字和气势逼人的大门让人不由的产生出庄严肃穆的感觉。宽阔的大道直抵默池【一条小河】,跨过小河有一座小桥修的很陡峭意在让每一个进入墓地的人不由自己的就低下了头,似在为先烈们低头默哀。七十二块大石头垒砌的纪念碑是当年各个政党要员捐献的上面刻着字号名称。这座陵园建在民国初年历经沧桑保留至今也算难能可贵了。
那天我是下午两点多去的,不知是因为八元一张的门票稍显贵些【一般园林公园都是三元】还是因为这里安葬的先烈多些显得有点压抑的气氛造成的游人极少。像我这样自费进园的几乎就我一个人,那天阳光灿烂我走在鸦雀无声通往墓碑的大道上。开始心里真的是一种肃穆之极的感觉,但后来我一个人在那些墓地穿行时竟然有一股恐惧的心理涌出,虽然仅片刻光景但还是觉得有点罪过的自责。【真的搞不懂为什么那么大个陵园竟然看不到几个人影】大概正因为里面寂静的几乎空无一人,所以我为自己还能有这么高的觉悟去瞻仰一下先烈的英灵感到又很自得呢。
重游越秀公园
越秀公园里因有一座高大的五羊石雕塑像而闻名也是广州标志性的公园。二十二前我初次到广州就曾慕名到那里游览这次还带着当年顶着炎炎烈日在五羊雕塑前留影的照片旧地重游。登临越秀山站在雕像和千年古迹镇海楼前,抚今追昔不禁感慨万千。二十二年的光景对于一个人的生命长河已是三分或四分之一【乐观地】的长度,而对于世间万物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只是光阴一线啊。
公园内依然如当年绿树成荫青草芊芊各色花朵姹紫嫣红,围绕着越秀山修建的石径小路柏油路弯曲的台阶和羊肠小道让我的脚步舍不得停下来上上下下地在树林中穿行,走路,吸氧,观景,采风。五元一张的门票只运动锻炼这一项就让我感到物有超值啦。
越秀公园地处市中心却得天独厚地有山有水有古迹有植被,管理整修的十分到位。尤其是卫生间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不仅是卫生好档次高而且数量多,几乎到了随时随地都能看到的程度,且独具匠心地都盖在山脚或背阴处一点都不影响景观和出入方便的雅观问题。再有就是随处可见造型精巧的洗手盆,游人可以方便地洗洗手或擦擦脸。供游人休息的座位也特别多,各种材质的都有而且非常干净我带着报纸想铺下坐的准备工作白搭了一点没用上。游园一天回到家任哪都干干净净,一点儿都不像天津出门溜达两圈回来都跟“土猴”似的。由此想到咱天津“大名鼎鼎”的水上公园可惜了那一汪好水也没做出好文章。就冲那高的离谱的门票和冷清稀疏的游人就可想而知偌大的公园经营的有多么糟糕啦。
在广州小住时我对照着地图逛公园,竟然还有好几处没来得及光顾游览。白云山公园的高大,云台山花园的玲珑精致,华南植物园的热带风情,黄花岗陵园的庄严肃穆等等都在我的视野里留下了靓影。哦。还有坐落在珠江边上的沙面大街【找了半天才知道要在六二三路下车耶】那是旧时代各国驻广州的领事馆所在地,异国的建筑风格和洋味十足的情调吸引了好多外国人云集,沙面公园的草坪里躺着老外肥大的躯体,就好像在他自家草地上享受着日光浴。
广州新车站
广州火车站的大钟和标语和二十年前别无两样,后建的高架桥在车站面前横过,显得车站广场窄小憋屈。每年春运拥挤不堪的镜头画面就是从这里制造出来的。改革二十多年给广州带来了许多实惠和变化,但火车站面貌依旧遭到了许多方面的微词。
我从深圳乘“和谐”号列车仅一小时就到了广州东站。东站是新火车站,我绕了一圈却没有找到车站的建筑物在哪,直到误打误撞顺着自动扶梯到了二楼,才发现车站广场竟建在了平台上。车站的建筑并不高大,车站广场有草坪绿地【今年冻灾导致滞留人员的拥堵踩踏破坏了不少现在已修复好了】大理石地面透着阔气讲究,旅客很少几乎看不到。原来这座现代化水平的车站奇妙之处都在地下部分,旅客下了火车需要坐地铁或公交车全在地下转乘,这样不用担心躲避地面上往来穿梭的车辆就能换乘到四通八达的交通工具非常便捷安全。但初来乍到者得迷糊一阵才能纳过闷来,不识字的人只怕是要寸步难行啦。地下工程的浩大有点让人眩晕,商业设施餐饮娱乐场所一应俱全还有直接进入各个写字楼和地面大商场的通道。总之这项地下设施是我在国内目前看到最大的一个。中信广场【写字楼】和车站之间的大草坪占地面积巨大可能下面就是地下城吧。形似瀑布的水幕墙循环不断地流淌着产生出负氧离子的水雾沁人心肺滋润皮肤妙不可言。方圆一大圈展现现代都市标志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在飞临广州市区上空时,我就是被这一片{天河}广场的美景所震撼,的确是壮观的有点出乎意料。在天津的上空除了银河广场和水滴运动场之外留下美景印象的地方真的很少。天津和自己过去的影子比有变化但和国内较发达地区比较,无论是城市形象还是市政管理乃至人文素质在水平上还是有一些显而易见的差距存在。
广州的吃与行
吃在广州名不虚传。去菜市场{街市}就可以感受到广州人真是啥都敢吃,血淋淋现杀现宰的活物看的我都不忍心买着吃了。表妹夫是地道的广州人,煲汤炖汤是每天必须要做的一道菜,舅妈看着“熊熊燃烧的煤气”只顾着心疼却忘了熬了几小时的炖品那鲜美的滋味了。生猛海鲜真正讲究的就是一个鲜活。我这次去广州特意带了一只大甲鱼只因是宰后冷冻过的,和现宰的甲鱼汤味道相比的确差了许多。由此可见,南北之差异,北方人只记住了大甲鱼肥厚的肉而南方人却只想喝两口鲜美的小甲鱼汤。
由吃还想说两句感受;此行恰逢春节所以在外用餐的机会也多一些。主人尽地主之谊却不奢华不浪费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去特色店吃特色菜讲饮食典故,透着匠心热心和细心。不仅让客人吃的尽兴满意而且还很舒服【不仅享口福心里也舒服假如一味地花大钱讲排场反倒让客心里难舒服了】。吃的恰到好处真的堪称一门艺术也不失一门为人之道的学问。以往我们一说尽地主之谊就有点真的拿自己当把“地主”的架势,有能力另说,没能力打肿脸充胖子也认头,其实果真如此反倒让主客都难受了。我不知道这是否也与南北差异有关,但在饭店内极少见到劝吃劝喝吵吵闹闹的喧嚣更少见剩下一堆饭菜扬长而去的现象。仔细观察之发现打包的也不多见,看来点菜更是学问,所以要想恰到好处唯有用心才可做到啊。还有就是那里的服务意识也非常的好,业务娴熟周到得体,让我这个北方人也入乡随俗地掏出了小费【不掏饭费】。春节那里很讲究发利是【红包】就是物业保安也可以收到业主给的红包【一般包二十元】,不强迫完全自愿。看到人家站在门口开门关门地笑脸迎送扶老携幼地热心服务自己都有点拿自己当上帝的错觉,就是掏点银两也是件开心惬意的事。而且业主随心所欲愿意给谁就发给谁,拿到的高兴没拿到的站在一旁竟然看不出一丝的不悦。我真真的佩服在南方的打工仔怎么心态修行的这么好呢。
行在广州还算便捷。高架桥修的很高很多很长,但仍免不了高峰时拥堵的现象。公交线路四通八达且价格低廉,花一两元钱能坐十几站地,我去大学城三元车票居然坐了三十多公里【可能油钱都赚不回来】。私家车很多但因市区拥挤不愿动车的人也不少。珠江上新架了许多连接两岸的桥虽便利了交通但影响了市容景观。当年我们乘坐游船观览珠江两岸风光时看到那些高楼和闪烁的霓虹灯觉得非常的新鲜稀奇,现在却觉得有些杂乱无章的喧嚣。可能就是这些造型各异的跨江大桥造成了视觉上的混乱。天津现在也在那么窄的一条海河上造了这么多的桥,说不定迟早也是一个建筑上的败笔。上海的黄浦江就宁可开挖过江隧道或过江地铁而少架桥,可见是明智之举了。
广州总归是个历史老城,像天津一样改造起来不大容易。新旧的建筑,人文,观念,行为并存加之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尽管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能把这么一个千万人口的城市管理到这么个程度也算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