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加祺
2008-03-03
国家统计局1月24日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刚刚过去的2007年又成为中国外汇储备的高增长年。至年末,外汇储备余额达1.53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3%。这是又一个快速增长的天文数字。但有意思的是,与去年经济学界对外汇储备超万亿时的议论纷纷相比,今年则平静了许多。时至今日,没见有什么人对这个高增幅表示出什么特别的担心,特别的忧虑与特别的关注。好像一年下来,人们对这个增速、对这个增数,已经见快不快,见高不高了。真是彼一时、此一时也。一些学者对中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综合效益增长的价值表现___增长的外汇储备,终于见怪不怪了。
去年,我在《小屋》上写的《也谈我国外汇储备超万亿》中就曾说过,外汇储备多了,即钱多了,是好事不是坏事。举例说,这与一个家庭因家人勤劳,能干会挣,积蓄逐渐增多是一个道理。钱多了,如何防范风险,是个问题,但不是大问题,绝没有也不会象有些学者所担心的那么可怕。这里原因有二:一是外汇不论多少,是我们挣来的,不是印来的。国外市场有需求,我们能供给,一手交货,一手给钱,这是市场公平交易的结果。二是外汇储备的多与少是相对的。中国经济体规模这么大,与我们交往的美国、日本、欧洲等经济体规模更大,买卖大了,表现商品价值的货币当然就多了。所以,中国外汇储备规模随着交易规模的扩大,还将增长,它不是原因,而是结果,是对外开放的必然结果,除非广泛开展以货易货贸易,而那是不可能的。
由此又想到一个相近的问题。不久前,许多人还在为泛滥成灾的流动性过剩而出谋划策,随着美国次级债危机的爆发和国内冰雪灾害造成的上千亿损失的出现,对流动性过剩的过度反应也消失了许多。在已发生的金融灾害与自然灾害面前,我们才知道,财富没有过剩一说。国际上在减金融灾,国内在减冰雪灾,都需要钱。特别是我们国家底子薄,经济素质还不高,在应对突发事件与自然灾害上,在改善民生上,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还需要很多很多的钱,不论是人民币还是外汇。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治国、持家,一个道理。实际上,我们作为1.53亿外汇储备的拥有者、支配者,把我前文所说的调整外汇结构、加大必需品进口、对外投资这三招用足用好,(碰巧国家正在这样操作)完全可以应对自如。再过几年,我们中华民族的事业干得更大了,这点外汇储备回头看,可能又是小钱了。
平静中,我更关注的是:经济学界中存在的浮躁,应当弱化了。不应当逮住点事就跟风炒作,无限放大,忽悠,象抢新闻似的。做学问不能一阵风来,无比危急;一阵风去,又万事大吉。如此,必然导致伪命题泛滥,假学问横行,没有人愿意下苦功夫。这才是最要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