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文
2007-07-07
更年期症状早就过了,可还是有点烦:脑袋上的头发掉下的越来越多,股票里的市值剩下的越来越少;下台阶不小心抻了腰,平白无故疼了好几天;对门邻居的儿媳妇婚后不足一年,竟以莫须有的罪名向法院递交离婚诉讼,搅合的好好的一家人鸡犬不宁,婆婆气得常过来念叨,给我的感觉怎么听怎么看都更像是一起婚姻诈骗案。
邻居夫妇是老三届去内蒙插队的知青。儿子按政策回津上学读书,大学毕业在津工作,自作主张地找对象结了婚。当时我就不大看好这个女孩,可连父母都不便干涉子女婚事,何况我这个邻居阿姨。谁知还就真撞上了这么闹心的事。这也是我一再告诫快当公婆或老丈人的咱这一帮人:千万别大意,还是得适当适度地把把关。万一,由着儿女性情酿出点恶果,真正堵心窝心伤心的,还是我们做父母的首当其冲。所以为了能有个省心顺心舒心的晚年生活也得参与点意见,否则,就算说了"后果自负"这句话到时照样等于零,真惹出些"麻烦事"还得咱们跟着操心生气。
那天还有一烦,忍着腰痛坐在电脑前突发奇想往《废话连篇》论坛抛个话题,谁知发一次丢一次连底稿都无影无踪,直到咨询了小屋编辑才弄明白,害得我三次写了三个样自己都有点搞不清到底想说点啥。想想这个烦有点自找,跟着帖子写两句得了,干嘛又出新鲜词。不知我者,准得把我当成爱出"风头"哪都掺合的人,知我者,应该理解我的心实在是想让小屋里面话题热闹一点,人气红火旺盛一点,涌跃参与的人再多一点,也算不枉费这么多有着古道热肠不辞辛苦的同学为大家做的这件大好事。
唯一让我感到愉快的事是好不容易打开了小屋(前一阵总是无法进入)。《废话。。》倒是一点就开,所以我才跑到那掺合去了。一口气看完近期的文章,腰痛都忘了。老公怀疑我"装病"~~怎么做饭腰就疼,坐电脑前好几个钟头也不说腰痛了呢。可见"精神疗法"有其道理。
这么久才又见到晓风秋月的文章,写得就是不同凡响。立意深刻、语言犀利,我觉得发到政策研究室都有参考价值!正如她所质疑的;仅以老百姓的常识就能看明白的事儿,怎么让这么多的专家学者一搅合就成了似是而非说不清道不明的玩意儿了那(大概意思,我也有同感)。政府庞大的机构除了吃俸禄、捞浮财,真正为劳苦大众干了多少有利益的事情。那房改,医改,尤其是教改,明明就是个失败的"改革"方案嘛。这年头,无论是什么妖蛾子,只要是冠之以"改革"二字,就像是披上了雪白的羔羊皮。浪费了多少公共的资源,肥沃了多少腐败的土壤,丧失了多少国民对政府的信任,在国际上都留下了恶劣的影响------怎么就非得坚持着一错再错?普通民众尚且对恶势力的行径,不作为的政府有所指责批评,怎么作为领导层的当权者们,就能置若罔闻熟视无睹毫无感觉呢。究其中国的官僚选拔制度,有几个是靠民意靠能力靠政治责任感靠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选上来的。这就难怪,千辛万苦买官者一旦得逞,就要一只手紧捂乌纱帽唯恐哪阵风袭来刮丢了,另一只手忙不迭地五指大张,能触及到的利益紧抓不放唯恐遗漏点滴。老百姓平日耳濡与目染的,活脱脱就是二十一世纪版的《官场现形记》。较之清末的谴责小说,有过之而无不及。以致于在老百姓眼里,现在当官的不捞成了稀罕事,百姓发牢骚吐怨言倒成了少见多怪。于是乎,清官陷在污泥浊水中难保清名,一块儿趟浑水成了习以为常甚至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哪个逮住的贪官不是这样开场白)。这些年反腐肃贪的力度不可谓不大,但贪官们却像是上足了化肥的韭菜,一茬一茬的疯长。弄得老百姓都疲沓了,看着一个个的惊天大案,就像看拉洋片的,连鼓掌叫好的兴趣都没了。报纸、广播成天的鼓吹和谐社会,别以为老百姓不说是心里没有,真的把老百姓的心里话都公开了,指不定得有多少执政者作恶梦呢。一个不敢实事求是讲真话,没有透明度没有知情权的政府,怎么去取信于民,怎么能让国民放心地跟你走。
孙家琪写的有关股市的文章,客观、中肯,确实代表了一些股民的心声。看了他的文章再听专家"论股",竟然有种嚼蜡的感觉,不仅没劲没味更不解渴。这也又一次验证了中国的一些专家学者,有时真的缺点儿良心和责任,为国计民生出谋划策时有意无意间就是帮了不少的倒忙。而哪一次的倒忙会是白帮的,不用百姓买单的?白花花的银子流成河这话不算过分吧。显而易见的理,愿打愿挨的事儿,可就是让一些不知何等用心的人搅合的一塌糊涂不可收拾。五年熊市储蓄存款都快胀破了银行,好不容易连蒙带唬地把钞票给钩到了流通市场,刚露出点儿活力就又一棍子扔个半死。万马奔腾受不了,万马齐喑就好受了么。 连续多日报道香港回归十年的伟大成就,既然是"一国两制",那人家搞得那么好,是不是因为人家的那个制度比我们的要好啊?要不是这个原因,那为什么内地这十年来,老百姓除了怨言越说越多,怎么就没有感到有什么实惠和福祉啊。温总理比几年前看着是有点苍老,说明他还是为这个"家"操心了。我以为,一个当官的,无论能力大小威望高低,只要你在尽职尽责地工作着,知道自己肩上担的多大的分量就算你是个合格的官。但就是这个最起码的标准中国又有多少个干部够得上。能有一半吗,真的有一半够标准的官在做事情在为百姓谋福利也就不至于让百姓对政府质疑,让民众怨声载道吧。
郭同学为了见到小屋购置了电脑还写了这么温馨的文章真让人感动。这可比有电脑而懒得进小屋的人强多了。还有刘环同学虽身患重症,但在亲人朋友的关爱下重树信心坚强地与病魔斗争,今天生活得如此乐观充实令人敬佩。她多次提到插队和工作时的知青同学对她的帮助和厚爱,从中不难体会到"知青"这一特定时期的特殊群体,相融在一起建立的友谊和友情的确有着与众不同之处。
看到这么多同学的亲身经历和对事物的透彻见解,收获颇深。心中的郁闷顿时消散了许多,和那些有过痛苦经历的人相比我这点烦,还真有点不值一提了,何况好多烦还是自找的。
平心而论,看到一些下岗的,子女不省心的,老人需要伺候的或身体欠佳的同学我知道自己是幸运的。就算改革有弊端有失误,但对我而言也还是有实惠的。每月有养老金(尽管不多),提前退休得以尽早回天津(尽管没户口),每天游手好闲自由自在(尽管有点儿五脊六兽)。女儿凭学习成绩顺利考入大学(再也不用因出身而"吃瓜络"了)。年轻人自谋职业又为潜能打开了通道,只要你有能力敢拼搏肯付出就会有好日子过。这些我都会知足感恩的。 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一个中国人总还是要有点爱国心的吧。自古以来,当政为官者总是喜欢听顺耳的好听的歌功颂德的,就怕听见不和谐,不拥戴的声音,其实真正有些怨言有些指责有些牢骚不满甚至有些情绪,对于一个政权来说都是宝贵的声音,这只能说明它比无原则的吹捧谎言更真实可靠,更爱护你,更不希望你健康的肌体因丧失了免疫力受到侵蚀而夭折。就算人微言轻回天无力,起码这些人也敢先冲着医生大喊一声;你怎么还麻木的像个死人,病人还等着你快来救命那。有人呐喊,总比见死不救没人吱声要好得多吧。我就是这样认为的,所以我也就难免常会有点儿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