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东升
2009.08.16
两天前为大哥(同村插队的)饯行,大哥早就取得了美国身份(绿卡),但一直住在国内,去美国也跟出差一样,来去匆匆,每次都是回来后我们才知道,这次因为要多住一些时日,所以才告诉我们。我这人跟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一样,有时有些傻想头,只爱常聚,不爱分别。其实也并不是总见面,但我知道只要愿意,一个电话,就能见面。可这次大哥要去美国,飞机还要飞十几小时,这就一点儿也不好玩儿了。每年的送往迎来也有几次,迎来,当然是皆大欢喜,送往,就另当别论了。
这些年,大哥都一直恪守着“父母在,不远行”的古训。大哥的老父已是耄耋之年,多年一直和大哥生活在一起。我们每次聚餐,大哥也是先要把老父亲的饭准备好了才能来,每年我们的出游,大哥总是在最后抱憾地请假,偶尔能和我们一起出去玩一趟,那真是高兴得不得了。谁都知道和老朋友一起旅游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每次归来都是一身的轻松。好像把什么事情都忘了,就剩一腔的愉悦。可大哥为了老父,放弃了多少次。大哥是个孝子。
我们这群人在一起四十多年了,当年在村里吃糠咽菜,吵架拌嘴,后来选调各奔东西。再后来是上学,是工作,无论是顺境,还是坎坷,无论是成功人士,还是下岗职工,始终不离不弃,从来都没有断过联系。有什么比这些年的友谊更重要呢?我们都知道友谊的维持是需要付出爱的,彼此关爱,不计较小事,包容各自的缺点,才能使我们常在常新。席间,有人跟大哥说:“到那,你常给我们打个电话,那打电话便宜,我们这太贵!”大哥连连点头口中答着:“是,是。”还有人插科:“大哥,你到那,久(小)别胜新婚,是不是就把我们给忘了?”我们哄堂大笑,大哥赶紧找补:“不能,不能。”有人问美国的电话的资讯,大哥详细地说了一遍,我一听第一感觉就是中国的电讯业简直就是大老虎。这垄断业简直就是狗豆子、牛憋子光吃不拉,怎么也撑不死他们呢?美国的电话费和国内比较简直太便宜。
小弟因找到了和平图书馆看门的差事,对我们办图书证、借书的事情大包大揽,我们不时地讲笑话,猜字谜,说段子,大家的反应还挺快,也不知谁说了一句:“到七十岁我们还能反应这么快吗?”当时的答案是肯定的。可我回家一想,不一定。就在前几天,我在报上看了一段笑话,孩子回来学给她听,讲到一半儿,关键的半文半白一句却怎么也学不上来了。孩子哼了一声:“连个笑话也说不囫囵。”我赶紧找报纸,总算说明白了。敢说我连个笑话也讲不囫囵?想当初在庙里(插队时住庙),选调后的集体宿舍,办公室里,我离伶牙俐齿可能还有距离,但也是个白唬蛋系列。还没看完书就敢在宿舍长篇小说连续播讲。可这才五十多岁,到七十什么样还真不好说。
天津有“送行的饺子,迎人的面。”的风俗。我们当然不破例,找一个有饺子的饭馆送大哥。饺子还没上来,就吵吵着说,大哥回来上哪给大哥接风,有人说这家的面好吃,有人说那家的面有特色。大哥干脆别走了,直接找一家面馆接着吃得了。在山西时,每年探亲临走家里都要抱一顿饺子,俗称“滚蛋饺儿”。吃完滚蛋饺儿就直接上火车了。那阵儿,没有几十个饺子根本填不饱空落落的胃,现在可好,二斤半饺子,十几个人吃,还剩下好多。生活真的改变了。珍惜这好日子吧!
大哥是今天的机票,祝大哥一路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