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东
2007-04-23
古人爱莲,爱至极致,为之作诞。据说荷花生于农历六月二十四。清朝的苏州,每逢是日,鱼船萧鼓,竞于葑门外两里许的荷花荡,以观荷纳凉。对此康熙十八年赐进士沈朝初作《不遮山阁诗余》两卷,内《望江南》词一首亦述其胜:"苏州好,廿四赏荷花。黄石彩桥停画益鸟,水晶冰窑劈西瓜。痛饮对流霞。""翠盖佳人临水立"的荷花,花大清香斗美,"服之可以登仙,采之可以驻寿";古埃及人相信荷花乃缄默之神,其香是众神的气息,隐藏着众神的秘密;佛教认为莲花象征着佛性的神圣与不死,所以佛经中处处可见"莲"字,连佛菩萨也端坐在莲花座上。正因为荷花"出污泥而不染","可远观而不见亵玩"的至美至洁的形象,让后人尽享"无穷逸致",因此才得护花使者关爱。
当年我怀孕时,老公很是高兴,每日都要为将要出世的孩子起名字翻着字典,还不断地问我,你说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起什么名字好?是单字好,还是词好?
那一天,农历六月二十一。我的宝宝出世了,是一个胖胖的女儿,体重八斤半。她干净得如刚刚沐浴,像是已经满月的婴儿。黑黑头发齐刷刷的在双耳旁,红红的脸堂,没有一点点胎脂。小小的唇,只有黄豆般大小,高高的鼻梁,很是可爱。她初来乍到,就睁开了她的双眼,大声地啼哭着,好朋友增芬大夫笑着说,"接生了那么多的孩子第一次见这样的孩子,刚刚出世就睁眼睛,太神奇了,那好吧,就让你看个够---"说着,把她抱到了窗前,对她说,"看看大自然吧!让你看个够---"
报户口时,我决定从老公起了上百个名字里挑选一个,最后选了"菡"字,菡,即菡萏,荷花的学名。因为它一字三关,一是我姓的谐音;二在山西长治韩店人民医院出生;三是希望她像荷花一样。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透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有王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这就是荷花,是护花使者的结论。
我并没有很仔细地观察过莲花。对于荷的认识,当然肤浅的很。开始是来自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后来是徐自摩的"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再有就是"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小荷才冒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之类。 不过对于莲花,我天生就有一种好感。不仅是欣赏它出污泥而不染的气质,也不全是赞同它与环境的不懈抗争。我仔细想了想,我喜爱莲花,实在是觉得它太象我心目中完美的女子了!
在数不清的诵莲、咏莲的大作中,我以为当数宋代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最让后人百读不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更是余音绕梁,流芳千古的名句。说实话,一个人活几十年不易,说过的话千车万箩,但凡有一句话能够流传,绝对是件挺难的事,而杨万里独因这两句诗达到这样的境界,真是令人羡慕。然而,令人羡慕的咏荷之人,远不止杨万里一人,宋代理学家、道学创始人周敦颐,曾写有《爱莲说》,遂被后人推为荷花守护神。他这样赞美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之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莲,花之君子者也。荷出自淤泥而高洁自爱,花濯清涟而无妖冶之姿,不攀不附,不与百花争春,炎炎夏日,傲然怒放,芳菲四溢,自然天成。品格尊贵,只可远观,不可亵玩。她以独特的丰姿奉献着青春花季,连同她的碧叶,红花,莲籽,莲心和最后的根茎。她可曾索取过什么?相期来年,小荷又露水面时,荷塘又是一夏的灿烂,泥中又有一季的丰收。 荷,你为江南几多秀色,水乡因你几多风韵,夏日因你几多浪漫,池塘因你几多风情。 那池塘荡漾的绿,那水中点点的红,风中阵阵的芳香,雨打荷叶的娇柔 ,怎不让人回味荷之情,荷之韵,荷之洁,荷之品!
也或许给女儿起的名字关系吧,总是感觉她不同一般,心地善良,品格高尚,不卑不亢,不骄不傲,总之感觉她赋有了荷花的优点,满心的爱充盈着她的生活---
女儿在国外读研,昨天打来电话,说,"我最近很忙,是学生,还是老师,最近又当上了保姆。"我不解,忙问她怎么回事?原来是与她一起居住的三个女孩子比她小很多,又都在工厂里打工,没有时间做饭收、拾屋子、做卫生,所以自己就全包了---
接着说,"妈妈请你帮助买一些伤湿去痛膏来,多买一些"
"为什么?你怎么了?"我问。
"是孩子们干活太累了,浑身都痛,贴了你给我带来药膏好多了,所以请你买一些来,给我寄书的时候一起寄来好吗?"她说。
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只好满口答应着---
我常想是不是名字起的不好,为什么她的心里装着都是别人---
当我看见初春荷花塘里的荷花,吐出红红的叶,顽强的活着,心里有了答案,女儿她也或许前世是一珠荷吧---
映日荷花别样红,收获的秋姗姗走来。荷塘的夏,依然风姿动人。团扇般飘浮在池塘的荷叶,直染得满塘碧绿,水面之上,俏然伫立的芙蓉,烈日下,怒放着娇艳的容颜,高洁而娴静。那一朵朵浓浓的粉,淡淡的红,红蜻蜓俏立荷花的倩影,绿叶相托池水荡漾,装点着夏日的风情。 当荷花开败,花托悄悄地结籽,莲蓬在不经意中成熟。那蜂窝似的小小绿色莲蓬,莲籽儿娇俏的从莲蓬中冒出小小的尖儿,一个个精美的小坚果儿。剥开外壳,脆生生,甜丝丝,中间是细细的淡绿色的莲心,清香,微苦,晒干泡茶,清热祛火,那可是消暑的上品呢。 荷的根茎在淤泥中横生着枝节,枝节间膨大,肥硕,淤泥中挖出的荷根,即是鲜美的藕呵。洗去淤泥,藕节洁白如玉,切开的藕片状如凝脂,中间大大小小的孔洞如雨珠般晶莹,拈起一片细细品来,竟这般润泽甘甜。切断藕片,丝丝相连,那细如蛛丝的牵挂,如扯不断的情愁,令人无端的生出些许感怀和缕缕的情思。
由此,常常祈祷她将来有荷的风韵。论身姿,它在众多的花仙中最婀娜;论容颜,哪种花卉能比得上它的芳容!那么论贤淑?它有小家碧玉的文静;论风度,谁不承认它具有大家闺秀的雍容。还有,哪种花卉能够有花有实,两者兼得?而荷,上有莲蓬,中有蒲团,下有莲藕,实在是一位千娇百媚、相夫携子、众里寻她千百度而难得的绝佳美人!------
我喜欢莲花,更喜欢我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