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文
2007-06-18
"导弹"引发的一番争论,我最终以为于情于理都说得过去。因为就其核心的重点,无论是寄希望于国民素质的提高以彰显其民族之内涵实力,还是希望导弹多多以军事之威力傲视群雄,归根到底还是无外乎希望我们的国家不断强盛不断发展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哪种观点都能说明并展露出拳拳爱国之心。
李小玲对这场争论的相关文章以及推荐的江氏父子合作的文配画,正当其时,阅读后令我感慨不已。文章对我们这些身居陋室却心系天下的半百之人的做法给与了高度评价,而所推荐的老江的画(说实话,看不大懂)和小江写的文章真是太精彩了。我又一次为有知识有文化的人而折服,尤其更难能可贵的是有一个明事理/辨是非/洞察秋毫,不人云亦云的清醒头脑。一个仅十七岁的少年能写出如此令人为之一振心服口服的话语,真让我有种钦佩不已的感觉。不要说我们当年的十七岁不能与人家同日而语,就是今天我们这些过了大半辈子的人也未必有人家孩子这么透彻的见解和这么深度的剖析。说句不见外的话,十七岁少年的每一句话都说到我的心坎里,也是我很想表达的一些观点和看法,无奈就是才疏学浅,文化底子太贫乏凑合着说些白话,略表点议论罢了,再深层次点的东西就只能是茶壶里的饺子---倒不出来了(这是我的真心话)。我反复看了几遍孩子的文章,越看越觉得荡气回肠,犹如卡在喉咙里的一根刺被突然拔除后那般快感。后生可畏亦可敬,如此敏锐的目光,如此犀利的批判,恐怕让一些权威人士都汗颜吧(或许是他们有感触却没有直言的勇气)。
少年所言全民娱乐乃"国灾"论的提法我就举双手赞成。试想一个如此之大国竟然被一个"超女选秀"类节目忽悠了全国大小电视台,而且效仿者层出不穷。你方唱罢我登场,今天选靓女明天选帅男,呜嚷的人心浮躁寝食难安,短信投票让电信行业大大赚了笔意外之财。戏说成风,毫不负责地颠覆历史,悠久的历史文化被肆意扭曲的看不到一点儿真实的面目,甚至不要说离我们久远的历史被改编的面目全非,就是眼前当下的事也是百嘴和尚念百样经,今天辟谣、明天更正、后天打官司,一天二十四小时也不知到底是谁干扰了谁,谁愚弄了谁。
我们这年龄段的人还不至于忘了文革时以"两报一刊"社论文章为风向标的时代,篇篇文章都能把中国闹腾的天翻地覆,举国上下找不到一块清净之地。现在的媒体所传播的信息量远非当年可比,家家有台电视机,打开按纽便知天下事,如此可想而知,今天的电视台所传播的作用会在亿万民众中产生何等的影响力。
"一夜成名"的郭德刚是最好的写照,想当初沿街求人看相声赔钱赚吆喝的日子刚过去几天,今天由于电视媒体的广泛传播就变成了妇幼皆知的"相声大腕",票价一涨再涨直到老百姓看不起为止(再回到没人捧场的境地),据报载郭的徒弟们都合计着在北京买别墅了。不是说人家只能过无人喝彩的苦日子,而是说这种不是叫你上天就是逼你入地的极端做法让人匪夷所思。正因为现如今名与利是紧密相连的孪生兄弟,所以"超女"现象最直接的负面影响就是没法再用简单的道理让孩子们在课堂安心读书走茁壮成长的路,而是热衷于或梦想着一夜成名瞬间成百万富翁。这种直观又实惠的名利双收的效益就是让家长磨破嘴皮子,让老师再苦口婆心,也难以引导教育孩子们不去梦想世上还有这么便捷的一条既"成名又发财"的路啊。还有我们的一些学者在百家讲坛节目讲历史说典故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正符合我这等文化程度之人的需求,观看听讲过程中对大师心存感激。但同时又对大师们热衷于在书店签名售书难免其俗的做法颇有不解。也许这年头真的找不到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啦。
总之,有人在关注着国家命运就不应该太悲观,意识到国人存在精神素质低下的问题就不至于无药可救,更让我感到欣慰是,有如此之清醒如此之敏锐的后生晚辈,层出不穷地涌现,才是我们国家的未来希望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