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东升
2008.11.24
说明:西尧同学欢迎刘林同学从美国归来,大家合影留念。
21日是我们同学聚会的日子,我去得较早,便被打发去买饮料,和绳津拎着饮料回到饭店,到二楼单间,抬头一看,对面墙上赫赫然拉着一面横幅,上写着"欢迎刘林回家"。看到我惊讶的样子,估计导演满足了。刘林笑吟吟地闪出来,接下来当然是拥抱,互相拍打着后背,"什么时间回来的,为什么不告诉我?""就想给你们一个惊喜,我是18号到北京,19号回天津。"看样子时差还没倒过来,刘林的脸色略显倦容。
刘林的突然回来,和她的突然去美国一样,事先一点征兆都没有。零六年六月十三日也是我们聚会的日子,饭桌上,刘林突然宣布"十八日走,去美国。护照机票昨天拿到了。"女生埋怨她事先一声招呼也不打,男生也是一脸的问号。可十八日就得走了,什么也别说了。我由于刚出院,身体还没康复,13日的聚会没去,14日接到滕志新的电话,说刘林18日走,17日我们送送她,问我能来吗?当然,我一定要去送她。刘林是我们这群女生最活络、最仗义、最能耐、最有主张的一个人,她打定主意的事情八匹马也拉不回来。没有了往日的欢声笑语,没有了插科打诨的调侃,我们为她请了一尊小玉佛,唯愿佛祖保佑她在美国健康快乐。大家嘱咐的话很简单,就是要她注意身体,别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还有就是把自己在美国的亲戚朋友的电话告诉她,以备不时之需。就这样刘林的第二次插队开始了。
两年零五个月,几乎和我们插队的时间一样,刘林又飞回来了。这两年刘林的电话费开支绝对不是个小数目,我们每个人隔些日子都能接到她的越洋电话,有一次我们聚会,定好的地点有变动,我们还不知道,她就先知道了,居然越洋通知我们改地方了。我们每次出游,她的电话几乎是追着我们打,在福建、在海南。在海南文昌市东山上,我们游览着美景,抚摸着小小的东山羊,忽然包里手机铃声大作,拿出来接听,是刘林,问我们干什么呢?答曰:"在文昌东山上玩儿呢!"电话那头,只听她恨恨地说:"你们就疯吧!别去九寨沟,给我留着,我回去咱们一块去。"没问题,九寨一定和你一块去。
今年,五月我们又去九山顶,第一天在路上,刘林就把电话打到车上,第二天一早,我们几个女生去爬山,谁也没带手机,全锁在宿舍里。等我们回来,王予力说:"快看看你们的手机吧,刘林给你们打了个遍,最后没法打到我这来了。"我们听后相视大笑说:"对,就得让她着着急,这样她回来的就快了。"
前几天我还想,又快过圣诞节了,刘林在美国的两个圣诞节前都要来电话,祝节日愉快。记得06年圣诞节前,越洋电话打来,祝两旦快乐,我这老土,问她什么是两旦?她答:"圣诞节过后不就是元旦嘛!"嗬!还真能整词儿。
每次通话我们的主题就是快点回来。刘林的回答也是:"快了,快了。"时间长了,她才告诉我们,在美国的朋友中,有一位刘姓根雕艺术家身染重疾,且无亲人在身旁,刘林的古道热肠此时又一次显现出来,她当众承诺,刘老师由她负责照顾,身后之事也由她处理。这都是什么事呀?简直就是破船滥揽载。要知道这位刘老师是身无分文,且重病缠身!我们刚知道这消息时,还打听这位刘老师的身体状况(别有用心),后来听说刘老师回国探亲,且安全地回到了美国。我们都批评刘林这个承诺太草率,后来干脆什么也不打听了,古人说得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反正我们拼命地玩儿,你自己看着办吧!这次回来我们才问刘老师的情况,刘林答曰:"骨灰已带回来了。"当地的报纸对刘林的义举也作了报道,刘林淡淡地说:"我也没觉得作了什么?"我们聚会你要嘴慢,就别想说上话,整个就是蛤蟆吵坑,本想细细地问问刘老师的事情,不行啊!
席中,最安静的一段时间是听,不,是看刘林在两桌间表演她在美国由于洋话不灵,出的种种状况,乐得我们喷饭,整个二楼服务生都挤在我们包间门口看这些老头老太出洋相,用刘林的话讲:"咱不会说英语,但咱的肢体语言丰富,老外都给咱伸大拇指。"真的没想到奔六的人竟能那么机智地应对各种状况。在异国他乡,身边没有熟悉的人和事,完全重打锣鼓另开张,亏了刘林。(幸亏是)
饭已饱,酒微酣,王予力拿出一支笔说:"每个人在这横幅上写一句对刘林要说的话,吃完饭摘下横幅,刘林拿走,留作纪念。"两桌人立即开说,"欢迎归队""身体健康""不许再走",我们用祝福和调侃的语句,来掩饰着心中那最柔软的地方,是啊!我们一群人在一起好几十年了,年轻时我们不懂得珍惜,现在我们越来越觉得这份友谊的珍贵。横幅上留下了我们每个人要对刘林说的话。多年后拿出来,也是个念想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