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家林
2009.06.03
今年圣诞节期间,我们随女儿一家,到俄亥俄,走亲家。
俄亥俄州,介于美国东北和中北部之间,在伊利湖的南面,因俄亥俄河而得名。俄亥俄,印第安语,意为大河。该州10万余平方公里,人口1100多万。在美国人口密度算高的,但在我们看来,确是地广人稀。该州三分之二为耕地,其余为森林和水面,属寒温带气候。这里不但物产丰富,还出了不少人物:七八位总统,大发明家爱迪生,第一个环球飞行的宇航员,第一个登上月球的阿姆斯特朗,等等。全州有100多所大专院校,在全美排第七位。
亲家J住在州府哥伦布市郊,快到家门口时,下了公路,还得走一段不长的乡村石子路。12月22日凌晨出发,女婿驾车,在路上800多公里,用了9小时,下午2:30才到达。
圣诞节的法定假期,只有25日一天。今天,亲家母K歇班在家迎候。她是一家银行的老职工,请假优先。亲家老爷子J,人高马大,年近花甲,却精力充沛。他是搞电脑的,原在一家大公司工作,干不到两个人的活儿,却只给一份儿工钱,就提前退休了。退休后,先找到了一个工作,在一家超市上冰柜的冷货;后来又在K的银行找到了一个位置,仍旧搞他的电脑。但他喜欢在超市的活儿,也就没辞掉。这样,他上午在银行干6个小时,傍晚又去超市3小时。反正有的是力气,又能顺便买西回家,员工还能打折,何乐而不为呢?在这两处,他都算新员工,请不下假来。实际上,这个节,他只休了圣诞节一天,另外前后两个半天。
他家是一所平房,不到300平米。客厅和厨房各有约80平米,餐厅20多米,两个卧室,一个书房。家里的装饰和小摆设,多是各地的灯塔。还有地下室,面积也差不多。在美国,这住房不算大,也不算小。在我们看来,老两口住着,已显得很空旷了。
厨房的曲尺形的灶台和操作台,六七米长,吧台不足四米,跟前立着四把高椅。临窗还有小餐桌,两把椅子。北面出去一个耳房,十几平米,里面凉快,供夏天使用。西北两面窗,东南两角门通门廊和餐厅。顶上还有个大天窗。这样,厨房就是五面采光了。圣诞下午,西边的太阳照射进来,里面亮堂堂的。
这地方,他们搬来已十年了。住房的左手不远,还有一间独立的库房,约有100平米。里面停着一辆房车,其实就是能开动的独单,约30多平米,里面一室一厅,厨房卫生间,一应俱全。可以开着它到全国各地旅游,还不必住店。老两口常开着它,到各地去野营。库房里面还有轿车,草地车,冰箱冰柜等其他杂物。右手几十米处,还有一小间工具房。
比起房子来,院子确实很大。在我们眼里,可以用“广袤”来形容了。没有院墙和篱笆,只有间隔的短木栏,划出了它的范围。圣诞节那天,早上阴天,还飘了几朵雪花,10点多以后,天放晴了。我赶紧到外面溜达,并照相。从乡间碎石路下来,就进了院子。到车库的石子路,压成了两道明显的车辙。我走步量了,有300多步,车库到后面估计还有100多步。这样,院子长400多步,宽约二三百步,总面积十英亩。院子里,除一条车道外,都是草地。热天,草长长了,开着割草车,也得割一天,才能完工。主人还在院子里,零星地种了一些树木。圣诞节的上午,J隔窗指着一颗小树,对我们说,那棵树是爱诗丽种的。院子里,还有几个鸟箱,以及喂鸟的平台。房后有一片高高的树林,其中一部分属于主人。
俄亥俄,一年中常有大风,冬天常下大雪。这里是郊区,遇到灾害性天气,电路坏了,就可能停电几天,或道路被冰雪封冻,几天不能出门。因此,家里有小发电机,还储备了大量的食物和水。大冰箱,两个,还有个大冰柜。厨房的柜子里,地下室里,库房里,都存有吃的,喝的。
这次做客几天,我们就住在地下室里。里面堆满了各种杂物,主人叫它破烂屋。其实,里面没什麽破烂儿,净是些多年积累下来的,用不着的东西而已,甚至还有老一辈传下来的家具,用品等。零碎东西,大部分还用纸箱装着。其中还有七八辆跑车,年久失修,其实根本也用不着了。因为车库的房顶上,还吊着五辆较新的跑车,其中一辆,是双人骑的。
地下室里,还有J的两个工作台,一铁一木,一小一大,上面装着台钳等工具。这也是他业余干活儿的地方。他手巧,能修理家里的东西,干家里的零活儿,还会木匠活儿。除了鼓捣家里的活儿以外,他的业余爱好是跑马拉松,骑摩托,旅游,看奥斯卡车赛,玩电子游戏,拼图,填字游戏等。对了,他还有一个爱好,就是往家里倒腾东西。要不,200多平米的地下室,还有库房,都塞得满满的呢?
近年,他还参加过马拉松长跑。问起他到过多少地方旅游,他指着地图,对我说:开车,或骑摩托,到过全国40多个州,只有阿拉斯加等西北四五个州没去过了。他家还有三辆轿车,一辆皮卡。他的车库里,有两辆大摩托。有时,他会用八九个小时,骑行800多公里,来儿子家看望孙伙计,或者帮着干点儿活儿。
到他家的当天,一下午也没见亲家母操持晚饭。傍晚,她出去买来了:三个大比萨饼,一盒蔬菜杂拌,五六十块钱。第二天上午,我自已在家,看杰森。其他人外出购物,12点多才回来,带了些麦当劳,充作午饭。晚饭又是到外面买的,是美国化了的中式快餐,有五六盒,也得六十块钱左右。第三天中午,吃前两天剩下的外卖。当晚就是平安夜,主菜是一道猪肉火腿。第四天是圣诞节,午饭吃的东西,有二三十样,都是现成的。晚饭的主菜一道是烤火鸡。主人偶尔喝啤酒。我来美半年,滴酒未沾,有些馋,乘机在平安夜和圣诞节,各喝了一小瓶啤酒。
他们的饮食,工业化程度高,比较简单,省事,省时,注重营养和搭配。对吃饭,不像我们看得那麽重。
节后第二天早晨,我们就返回了。往返路上,都很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