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加祺
2007-09-02
决 心 书
一年一度的麦收工作开始了。毛主席指示我们:一定要把粮食抓紧。我们是战斗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的,我们决心响应毛主席的这一伟大指示,坚决执行,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为麦收工作作出我们的一份努力。
我们一定作到,脚踏实地 ,发扬实干精神,发扬苦干精神,扎扎实实,兢兢业业的作好本职工作。我们铁牛车组决心在麦收的整个过程中,要立足本职,多拉快跑,即使用机车,又爱护机车,按时保养。在工作中,注意安全作业,不浪费麦子,出了故障,及时修理,保证不耽误麦收第一线。
我们烘炉班表示,我们是机务战线的后勤,我们一定要作好本职工作,身在烘炉,要看到全连麦收的进展,保证机车随坏随修,叫干啥,就干啥,服从统一领导。
我们决心,两个班组在这次麦收工作中,一定努力工作,作出一份努力。
我们的决心是有扎扎实实干苦干来作为保证的,让我们在麦收中努力吧!
这是1973年夏,我代表铁牛和烘炉两个班组,在全连麦收动员会上的表态发言。
每年麦收之前,各个连队都要安排一次动员会,提出要求,振奋精神,打好麦收这一仗。1973年的麦收动员会上,各班组的发言人主要是知青,那时知青已是连队各班排的主力了。发言也不例外,他们比老职工有文化,有热情,这种容易煽情的场合,也给了知青们一个表现的机会,特别是在发言内容上,都想出点新花样、新鲜词。也正因此,我才记住了尹津生的发言。尹的外号叫"嘎嘎",可见得是有点小聪明、小门道,总是喜欢在不循常规上有小动作。举一例:刚到兵团,知青们都要填一份登记表,上面有姓名、出身、年龄、籍贯、住址等一系列栏目,其中还有一可填可不填的栏目:有何特长。在这一栏上,一般人是有何特长,写何特长,会拉琴呀,唱歌呀什么的,多数人写"无"。你猜尹津生怎么填的,他既没写上什么特长,也没写上"无",而是写了4个字:"干嘛会嘛"。你说哏不哏!
那时发言,不光是表态,班排之间还有个比劲呢。干活有比劲,发言也有比劲,要有新意,有特点,让听者过耳不忘。"嘎嘎"的发言让我"过耳不全忘"的是一开头对毛主席语录的引用。那时发言讲话,全是先引用毛主席语录,然后才是正文。嘎嘎人瘦,小圆脑瓜,五官中最动人处是那双眼睛,都说美人眼睛会说话,其实嘎人眼睛也会说话。嘎嘎未曾开口,眼睛先开口,一是目光温柔;二是滴溜溜转个不停,忙乎人;三是每当他高谈阔论,眼光便停留在你的眼睛上,你不表态、不赞成、不满意、不反映,他的目光就不离开。
该嘎嘎发言了,只见他清清喉,朗声说到:我们伟大的导师、伟大领袖、伟大统帅、伟大舵手、当代的列宁、我们心中永远不落的红太阳,我们最最敬爱的毛主席教导我们说------嘎嘎念到此,已经出尽风头了,因为前面发言的人,谁也没有这么大段引用歌颂领袖的赞语。只见他小眼一转,会场气氛不错,便又朗朗地念下去了。会议结束后,他见到我,第一句话:"怎么样?"意思是说我的发言怎么样,够不够棒。那时,我在连里也算个小笔杆子,找到我就是为了得到笔杆子的肯定。我忙说,"不错不错,特别是开头那几句。"嘎嘎满意了。"告诉你,我想了好长时间了,就琢磨怎么发好言,关键是开头。"尹津生认真进行自我总结。看意思,班里的发言人就指定不变是他了。
后来,我返城了。过了很长时间,才知道嘎嘎调到大十几里之外的四队去了,他孤孤落落地离开了一块儿来兵团的反修中学的同学们。再后来,嘎嘎病了,人很瘦很瘦,总闹胃痛。因为胃痛,干活便大不如前了,队上的人们认为他是装病,想偷懒罢了,嘎嘎嘛,心眼多。再后来,人们才知道他不是偷懒,知道那不是胃疼,是得了癌症。病情已经到了晚期,他没有来得及办回城手续,便先回城治病去了。很快,他去世了。那时,离新的一年只差几天了,但他没有挺过1977年。他再也不用回农场办病退手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