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文
2007-11-24
女儿打来电话小心翼翼地问我;最近看她的"博客"了吗,我说;忘了怎么进入了。女儿说;怨不得没听到您唠叨那。我问;有什么事情吗。女儿说;您自己看吧。
打开女儿近期的"博客"看到一篇"生活在于折腾"的文章。大意是;女儿乘女婿和同学到杭州赏桂的一天时间自己在家里"穷于折腾"不仅打扫干净屋内的犄角旮旯而且还把家中的"庞然大物"[注;结婚时我送给她的一套结实耐用大方舒适的布艺沙发]搬到了同事家里[送人啦]自己又从宜家买回了一套心仪的沙发。博中写道;三年半啦,我总算和这套"碍眼"的沙发独处了。
女儿是在我的催促下,"仓促"购房结婚成家的[房价起码省下三分之一]交了首付款已捉襟见肘,我这个娘家妈充了把大头花了两万多替女儿做主添置了两室一厅的家具。当时老少四人皆大欢喜,哦,是六人亲家来看过也是满心赞不绝口。我心里更是觉得帮了女儿一个忙也算弥补了一下把女儿一人"丢"在天津求学的寂寞孤独。然而,随着女儿职务的升迁薪水的递增越发感到她渐渐地对这一屋子的家具不顺眼起来。今天跟我说;换了这个吧。明天又请示换了那个吧。好好的东西不是今天送人了就是明天让收废品的拉走了。我心中不悦对她说;别折腾啦,你本事大就攒钱换房吧,这房子连家具都留给我算了。大概是看出我真的生气了,女儿知趣地收敛了一点消停了一年多没折腾。
今年夏天一过女儿就一直来电话询问我们去不去上海。我一则因为他们工作太忙早出晚归的不着家又不急于考虑生儿育女的问题,所以也不惦记着他们。二则,我也希望过几天各自独处的清静日子。就回说;今年不计划去你家了。而且还说过;上海的房价高企也用不着考虑买房的事啦,真有那多钱干什么花不好,何苦让几块"破砖头"压迫着自己不舒坦那。的话。或许正是这个"指示"女儿才"斗胆"把"碍眼"的沙发"先斩后奏"地搬到了别人家。"博客"最后写道;十个小时以后在我擦完最后一块地板的时候老公赏桂归来,然后坐在新买的沙发上吃着刚洗好的红提冲着"蓬头垢面"的我说;哇塞,老婆好有本事啊,怎么把这么大个的"家伙"搬走啦。
我一连看了两遍,没有像以往那样"激动"地拿起电话冲着千里之外的女儿如此这般地数落一顿;我看不惯她的不知天高地厚地"穷折腾",我心疼她不知爱惜自己凭什么老公赏桂她在家受累。但是我知道只要我克制自己别拿起电话,她就听不到我的抱怨和牢骚。三个小时以后女儿把电话打到了她爸的手机上问;我妈生气了吧?"为什么生气"。她爸看着我莫名其妙地回答。我知道自己的忍耐有了良好的效果,女儿大概也在嘀咕;我妈会不会"河东狮吼"那。
一周过去了我还没有主动和女儿通电话。我在心里慢慢地"消化"着代沟,慢慢地理解着现代年轻人的"活法"。我在心里暗暗告诫自己要努力做一个"通情达理"的母亲,要做一个别讨人嫌的岳母。我全方位地转换着视角渐渐的竟然在女儿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我不也是个"喜新厌旧"的家伙吗,那时钱少得可怜,折腾不起大件就今天换个窗帘明天买个床单的不是一样"穷折腾"吗。我不也是"烧包"的喜欢乘老公出差的机会,一个人在家从早干到晚,以"焕然一新"的气象等着丈夫归来的贤妻吗。我的母亲是没有看见我为自己小家付出的辛劳,看到了也指不定怎样心疼那。说到底我的女儿不随我岂不倒怪啦。再联想到老公对我勤劳持家的评价;钱越折腾越少,活儿越折腾越多。我反倒有几分同情起这个"坐享其成"的女婿;遇上这么一位媳妇,你的生命就跟着一块折腾"吧。
我是不是该这么去想,反之,又该怎样那?
后记
早恋爱结婚生子的知青同学想必都已荣登公公婆婆岳父岳母的宝座啦。写上这么一小段主要还是想和兄弟姐妹们唠唠家常,探讨一点儿为人父母的心得体会罢了。我也是在"消化"后才写得这么"开通",未消化之前,心里也是"鼓鼓"的不痛快那。问题还不完全在花钱浪费上,关键还是在两代人的思维方式和人生理念上的沟壑。为了缩短差距寻求和谐的生活状态我们也不得不加快脚步跟上趟,否则,徒增的烦恼岂不更多。再则,看了人家的"博客"还要忍不住地说三道四,人家有话还敢对你说吗。
幸好有小屋这块天地,跟它念叨一遍比和女儿"嚷嚷"几句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