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文
2008-04-26
大概也就二三年没有进京,忽然发现北京可真是大变样了。原以为比较熟悉的东大桥、东四十条、德胜门、安慧桥,现在却几乎快认不出来了。怎么那么多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一下子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表弟解惑:那不是奥运北京吗。噢,敢情又是全国人民支援北京啊。既如此,北京人也就别总抱怨肉涨啦菜贵啦。到底是住在皇城根下得实惠的地方,怎么着也比远离皇城根的人们要沾光得多吧。
首先得声明:俺其实啥也不懂却又自以为对建筑物有种特殊的观感。就好比进卖布料的商店,有的妇女一眼就能看出哪块儿料子质地好花色靓价钱公道适宜做长衫短袄或是西裤大衣,而我却总是看得眼花缭乱拿不定主意到底买那块儿好呢?每次选购十有八九都要依靠同伴或是售货员的指点和帮助才能完成任务(这也是在物资匮乏期间,同事让我回津探亲时代买物品感到最头疼的一件事)。但看建筑物我就能很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的喜好或不喜好之处。也许是因为这种评价于人于己都无妨的缘故才敢放心大胆地口出不讳之言吧。虽说赏心悦目的楼盘与你毫无关联抑或丑陋的建筑蹙在那里与你也毫不搭界,但我认为一个建筑设计师是要肩负着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的。一旦庞大的建筑物从图纸飞跃到地面上,那几乎就是竖立起一座无声的丰碑,那是一时半会儿都拔不走推不倒的,如同一面旗帜似的要高高飘扬若干年的啊。
前几日有幸和几位同学去北京观赏了盘古大观楼盘,就又一次验证了俺这点儿肤浅之见。汽车刚驶入北四环高架桥,远远就看到一朵似飘动云彩般的屋顶,给人一种非常奇特醒目的视觉冲击(恕我眼拙把高昂的龙首想象成一朵云彩)。我一直以为仅从一座建筑物的外观来说,它只要想"出人头地"首先就要给人留下一种过目不忘的印象。这一点盘古大观响当当地做到了。从曾参观过的同学那里听到的赞叹声和北京亲戚口中对这座建筑物留下的印象里都得到了证实。当然再好的建筑也要借就得天独厚的地利因素,否则再耀眼夺目只因盖在了荒郊野地也会身价锐减。这一点大观又把地利占到了极致,独树一帜地傲然屹立在奥运主会场之畔。想必奥运期间这座不同凡响的庞大建筑和鸟巢水立方等众多体育场馆一同进入各国摄影记者的镜头,再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是一件多么让人提气的事情啊。说不定大观在镜头中显示出的意义还会远远地超越鸟巢也未可知呢。
汽车驶过五洲大酒店就能看到在高高昂起的龙头后面那四座排列整齐的龙身了。盘古大观从外观上留给我视觉的印象就是简洁壮观四四方方没有一点拖泥带水多余累赘之处。下车走近再看当即被一种大气磅礴的设计理念所震撼,尤其是那长411米高13米进深12米用66根顶天立地花岗岩石柱打造的绝无仅有的长廊,简直能让人产生出一种不知天高地厚的错觉来。这种大手笔的设计是需要多么厚重宽阔的心胸做底蕴啊,简直令人难以想象。"真了不起"这是我最想对这座伟大的建筑说的话。这还仅仅是建筑外观给视觉带来的感触。至于它的内部无论是设计布局装潢品味还是所用材质,科技含量尽显奢华之享受空间。在此仅借用它的一句广告词就足以说明:只为世界顶尖成功人士营造匹配非凡身份的第一居所。盘古大观代表世界领袖人物的价值取向。哇塞,这是一种多么有底气多么有豪情的语气啊。
站在大观的顶楼俯视近在咫尺的水立方鸟巢等奥运场馆及周边一览无余的美景,当真让人产生出一种荡气回肠的意境和豪情万丈的激动。站在这里有那么片刻光景竟会忘记自己身在何方和还在贫困线下生存的生命。站在这里我们说的话、想的事,竟会是插队时住的寒窑陋室。站在这里让自己似乎对财富有了一种别样的认知。但无论如何历史就是这样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义无反顾地朝前发展着。科学的、进步的、富有的、美好的理念,终归是要冲破一切落后的、腐朽的、或停滞不前的观念,率先进入一流的行列。
"王姥姥进大观"真真让我开了一次眼,看了不能白看,此篇权当是俺此番进京看大观的一点儿感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