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同修要明心見性、眼見佛性麼?《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443》曰:「一切法相如來如實覺為無相」。若無所見,即眼見佛性。
請問諸同修,如何是無明?又如何是明?《佛說四十二章經》曰:「佛言,夫見道者,譬如持炬入冥室中,其冥即滅,而明獨存,學道見諦,無明即滅,而明常存矣。」
《四十二章經》說,無明既滅,見真諦者,不見冥相。何以故?有與無、和合與不和合、阿賴耶識與真如,執持如是二邊對立諸相為實有者,即是坐於無明中,所見無非冥相。故,《楞伽經》曰:「智不得有無」。
《楞伽經》曰:「智不得有無」,若了有無、和合不和合、阿賴耶識真如等,如是二邊對立諸相非有者,即是轉識成智,轉阿賴耶為真如也。
《中阿含201經》「嗏帝曰:『今此識往生不更異』,世尊呵嗏帝『愚癡人』已,曰:『識因緣故起,識有緣則生,,無緣則滅。』」
識者,即阿賴耶識。往生者,即過去無量刼來生生世世也。故知,執阿賴耶識實有,即執造輪迴因不肯回頭之愚癡人也!云何蕭平實正覺會更以阿賴耶識為證悟標的?
《華嚴經》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故知,玄奘大師唯識宗旨在破諸識,在轉阿賴耶識為大圓鏡智。否則,學佛人出不了三界六道生死輪迴。
蕭平實正覺會混淆視聽!真如在纏,名如來藏、阿賴耶識。真如出纏,始名法身。如來藏是真如法身被煩惱隱藏遮障的狀態!
《華嚴經》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這與「真如在纏,名如來藏」,是一個意思。
學佛人要證真如,請看《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471卷》「佛告善現,我依世俗施設如是因果差別,不依勝義,以勝義中不可說有因果差別。所以者何?勝義諦理諸法性相不可分別,無說無示,如何當有因果差別?」
有生而後有死,這是世俗的因果觀,但佛教一乘了義經典否認這樣的因果觀。也就是說,佛教不承認有生死。
諸友!除了識念中的執著以外,我們還有什麼真憑實據,可以證明世俗的生死、因果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