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平實正覺會眾如今表示,捨識成智者,但捨其名,不捨其體。願捨阿賴耶識之名,但「不可捨其體」。請問,不捨誰的體?若是不捨阿賴耶識之體,則阿賴耶識之名也尚未捨呢!以體相用三本來是一故。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
「復次,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應如是觀:『菩薩但有名,佛但有名,般若波羅蜜多但有名,色但有名,受、想、行、識但有名;......如我但有名,謂之為我,實不可得。如是有情、命者、生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意生、儒童、作者、使作者、起者、使起者、受者、使受者、知者、見者亦但有名。謂為有情乃至見者,以不可得空故,但隨世俗假立客名;諸法亦爾,不應執著。是故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見有我乃至見者,亦不見有一切法性。」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443》
「一切法相,如來如實覺為無相。」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532》
[0733a01] 「善現!云何菩薩摩訶薩如實知識相?謂菩薩摩訶薩如實知識猶如幻事,眾緣和合,假施設有,實不可得,謂如幻師或彼弟子,於四衢道幻作四軍,所謂象軍、馬軍、車軍、步軍,或復幻作諸餘色類相,雖似有而無其實,識亦如是,實不可得,是名菩薩摩訶薩如實知識相。
[0733a06] 「善現!云何菩薩摩訶薩如實知識生滅?謂菩薩摩訶薩如實知識生時無所從來,滅時無所至去,雖無來無去而生滅相應,是名菩薩摩訶薩如實知識生滅。
[0733a10] 「善現!云何菩薩摩訶薩如實知識真如?謂菩薩摩訶薩如實知識真如無生無滅、無來無去、無染無淨、無增無減,常如其性不虛妄、不變易故名真如,是名菩薩摩訶薩如實知識真如。」
《金剛經》曰:「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何以故?說名「實相」時,已非「實相」。說名「真如」時,已非「真如」。或曰:「所謂真如者,即非真如,是名真如。」所以者何?為是第二義門權宜施設故。
如《五燈會元卷四》大隨法真禪師語錄云:「僧問,劫火洞然,大千俱壞,未審這箇〈真如性體〉壞不壞?師曰,壞。曰,恁麼則隨他去也?師曰,隨他去。僧不肯,後到投子,舉前話。子遂裝香遙禮曰,西川古佛出世,謂其僧曰,汝速回去懺悔。僧回,大隨師已歿,僧再至投子,子亦遷化。」
蕭平實自封三地菩薩,沒有祖師印證。學佛人不以經文為準,卻以蕭平實著作為準者,是名學蕭,不名學佛。出世間法中,最惡劣的行徑,即故意曲解經文,斷人法身慧命;世間法中,最重的罪行,則是奪人色身性命。擺在眼前,不能挺身而出,遏止這等惡行,反而鄉愿的包庇惡行、討好惡人,假裝自己道德高尚,這就是如今的世道。
《金剛經》說「降伏其心」者,即是降伏八識妄心,轉阿賴耶識為真如本心。故《首楞嚴經》說:「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