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一、《解深密經》及《深密解脫經》似為諸阿含經與大乘唯識教說之間的重要過渡
二、《解深密經》唯識三自性與《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般若三昧、無念行之經文對照
三、根據如上《解深密經 一切法相品第四》對於唯識三自性的基本解釋,其他經典於此相應的說法
四、繼唯識三自性的基本解釋后,續觀《解深密經 一切法相品第四》經文
五、唯識三自性,亦即唯識三無性
六、續觀《解深密經無自性相品第五》經文
七、「相名相應以為緣故」,於禪宗公案中之發揚
八、「由有依他起相及圓成實相故,遍計所執相方可施設」,於禪宗公案中之發揚
九、一切經典的編輯方式都如此
十、阿含淺說無我暫伏煩惱障,大乘深論無我所滅所知障
十一、「大乘非佛說」之箇中緣由,《解深密經》提供了最切合實際的解答
十二、《解深密經》以不二為宗趣
十三、大乘禪法三部曲:一者受持讀誦,二者現法禪思,三者捨離心相
十四、二即不二,不二即二;一切即一,一即一切
十五、不經無所得,便可證真如。有這箇道理嗎?
十六、都無所得,如是名為於大乘中總空性相
十七、聲聞獨覺所得轉依,名解脫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