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前「四、繼唯識三自性的基本解釋后,續觀《解深密經 一切法相品第四》經文」一文中,曾經論及「眾生所有苦惱憂患,即來自於謬執緣起二法實有,並於迷失平等不二體性的同時,妄生無窮無盡苦惱疑惑。故,學習佛法之目的,便在於恢復平等不二的真如自性」,「這裡藉由彼此相依對立的名相,點出了淺深層次不同的不二。換言之,悟達真如自性之前,依於學人根性利鈍之別,會有次數不等的大悟小悟」等。
實際上,《解深密經》經初已先開宗明義闡述不二要義,含《序品第一》之總說,及《勝義諦相品第二》之有為無為不二、一異性相不二之教說,如下。
《解深密經序品第一》曰:「【不二現行】趣無相法,【住於佛住】逮得一切佛平等性到無障處,不可轉法所行無礙,其所成立【不可思議】,遊於三世【平等法性】,其身流布一切世界,於一切法智無疑滯,於一切行成就大覺,於諸法智無有疑惑,凡所現身不可分別,一切菩薩正所求智,【得佛無二】住勝彼岸不相間雜,如來解脫妙智究竟證無中邊,佛地平等極於法界,盡虛空性窮未來際。」
《解深密經 勝義諦相品第二》曰:「爾時如理請問菩薩摩訶薩,即於佛前問解甚深義密意菩薩言,最勝子!言【一切法無二】。一切法無二者,何等一切法?云何為無二?解甚深義密意菩薩,告如理請問菩薩曰,善男子!一切法者略有二種。【一者有為二者無為】」,又曰:「如世尊言,勝義諦相微細甚深,【超過諸法一異性相】,難可通達。世尊!我即於此曾見一處,有眾菩薩等正修行勝解行地同一會坐,皆共思議勝義諦相,與諸行相一異性相」,又曰:「修觀行苾芻,通達一蘊真如勝義法無我性已,更不尋求各別餘蘊諸處緣起食諦界念住正斷神足根力覺支道支真如勝義法無我性,唯即隨此【真如勝義無二智】為依止故,於遍一切一味相勝義諦審察趣證。」
如《入楞伽經卷第三》則曰:「一切法空,不生無體【不二相】,入於諸佛如來所說修多羅中,【凡諸法門皆說此義】。」
以徹了不二根本法義故,《解深密經 無自性相品第五》曰:「復次勝義生!如是於我善說善制法毘奈耶最極清淨,意樂所說善教法中,諸有情類意解種種差別可得。善男子!【如來但依如是三種無自性性由深密意,於所宣說不了義經,以隱密相說諸法要,謂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於是經中若諸有情,已種上品善根,已清淨諸障,已成熟相續,已多修勝解,已能積集上品福德智慧資糧,彼若聽聞如是法已,於我甚深密意言說如實解了,於如是法深生信解,於如是義以無倒慧如實通達,依此通達善修習故,速疾能證最極究竟,亦於我所深生淨信,知是如來應正等覺,於一切法現正等覺。」
所言【如來但依如是三種無自性性由深密意,於所宣說不了義經,以隱密相說諸法要,謂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者,即前面「五、唯識三自性,亦即唯識三無性」、「六、續觀《解深密經無自性相品第五》經文」中所述,唯識三自性、三無性不二;或於一乘了義經中明示,或於不了義經中暗喻,一切經典無不宣說【不二】法要,一切經典無不以【不二】為旨趣。故,六祖惠能大師出世說法,開宗明義便說「【佛法是不二法,二法不是佛法】」。
/周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