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雨滋三草秀,春風不裹頭。
2) 芍藥花開菩薩面,棕櫚葉散夜义頭。
3) 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遍隴頭雲。
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
這三小段文字中的任何一小段,
皆已將佛教理論實務囊括其中。
//HoHeng Khoo
中文的靈活性
這是已故著名史學家,「五四運動史」著作者--周策縱的「妙絕世界」----「字字回文詩」。
這首詩,不論從哪個方向讀起,都可成詩句。這是屬印歐語系的英文辦不到的,白話文也不容易辦得到,印歐語系缺乏文言文的靈活語法。
英文無法這樣連成句子,要連成句子,中間要加很多細分的元素,例如冠詞(a,the)前置詞、連接詞、動詞的變化等。
這首二十個字的回文詩可有四十種解讀法。這裡姑且列舉一二:
晴岸白沙亂,繞舟斜渡荒,
星淡月華豔,島幽椰樹芳。
可翻譯為:
晴天下,岸邊白沙顯得凌亂,伐舟繞著傾向一邊的荒涼渡口。
星光暗淡,月光亮麗,島上幽靜椰樹芬芳。
渡荒星月淡,華豔島幽椰,
樹芳晴岸白,沙亂繞舟斜。
可譯為:
荒涼渡口,星月光黯淡,島上草木茂盛光彩逼人,椰林深幽。
天氣晴朗,花草樹木欣欣向榮,岸邊沙灘白,白沙凌亂,泛舟繞過斜岸。
(大家可看到了,文言文是高度濃縮的文字,我這樣嘗試翻譯成白話,就是把它稀釋,味道也失去了一些。)
(各位朋友不妨也試著翻譯,大家互相切磋,交流。)
月華豔島幽,椰樹芳晴岸,
白沙亂繞州,斜渡荒星淡。
再看這一首: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這元朝小令,簡直是一幅畫,有電影的視覺效果,景物隨著鏡頭轉移而呈現,最後落在遠處的“斷腸人”。
這是文言文語法的靈活性,使形象獨立並置。
//Ryan Lan
此等語言 只能等自我消滅一途 終會發生
//HoHeng Khoo
Ryan Lan 沒有人類也沒有語文,關鍵在於人不要自作孽!
//周善為
1) 雨滋三草秀,春風不裹頭。
2) 芍藥花開菩薩面,棕櫚葉散夜义頭。
3) 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遍隴頭雲。
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
這三小段文字中的任何一小段,
皆已將佛教理論實務囊括其中。
//Lee Ch
周善為 "佛自心作 教由魔主"這八個字任人組合,形成數十個心靈狀態或信念處境。
//孫與言
文言文確實有濃縮的作用
同時也出現不精確性
//陳明城
出現不精確性
--這才是致命要點。
//HoHeng Khoo
陳明城 “致命”?中文,文言文並沒有死,從倉頡造字,幾千年來,日新日又新,一脈相承,充滿活力。“致命”的是拉丁文!
周善為
陳明城 此地既名「文史哲論壇」,即是論義的場所,而非單講感覺感想的所在。
中文的靈活性,視乎需要,可以表現為精準性,也可以表現為不定性,同時也視乎個人的文字駕馭能力,
//Goh Kokgan
HoHeng Khoo
仓颉造字是神话传说吧?
//Lee Ch
孫與言 都中了科學之毒,工具理性邏輯,壞了腦筋!除了上太空的精準計算,語言系統的表情達意,首在認知把握世情人事,這恰恰讓長於意合、通感的漢語文系統,更有利於把握社會人生以情感先導的客觀世界。除了我手寫我口的"犯罪口供",憲法的所謂精確性也隨时代風俗民情習慣的改變而出現必須修改的時候。廣州方言就有太多"佢雙腳好靚"的不準確,但卻不影響大家意會"她有一雙修長美腿"的意思。相反,廣東人以"濕滯"、"疏肝"來比喻遇事之難與身心舒暢,卻在任何一種方言或世界任何一種語言中找不到的究竟、高明、貼切而又科學的表達。光是這些例子,就不可能是強調分析與嚴謹的西方語言可以说明的。
科學的精確,必也缐性平面,強調分析還原的邏輯性。但世情人生,立體縦貫,情理重重相因,千𢇁萬縷,互為表裡,相輔相承而後相成⋯,請問,除了錢銀交易,我們的生活人事交際溝通,有多少句話語要求科學邏輯的呢?這是不需要統計數字的,因為那不是人生,而是法庭上的答辨對決。
//張政豪
孫與言
如需精確性,
可以語量話;
倘是求精準,
亦可話時語。
文言本無文,
量化亦非語;
事本無一定,
精到又如何。
//HoHeng Khoo
亦莊亦諧,既莊(子)也禪。
//赵信
文言文博大精深,言简意赅,真正代表了中华传统文化。而英文等诸多语言文化也有其特点和优势,是汉语无法替代的了的。
//HoHeng Khoo
赵信 語言文字各有其文化傳統背景,何必言“替代”?如何替代?
近代在東西文化交流中,西方“特出”的是民主與科學。自由民主是西方社會在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其中包含其法律與哲學思想;而科學則是邏輯推理形成的概念、專有詞彙等。這些是中國文化思想與文字所缺乏的,這唯有吸納,創造新的詞語。
今天很多人都說英文是科學語文,商業語文,這當然有其真實性。但這並不能說,中文就無法表達自由民主與科學的概念。用中文就不能寫出科學研究成果報告?目前的情勢是,國際間的科學文獻,大都是以英文。科學無國界,中國學者的研究成果,為了達到國際級間廣泛交流,就得用英文寫作發表。這叫形勢比人強,有一天形勢逆轉,中國人以中文寫出原創性的科學論著,老外就得學中文了。
//周善為
HoHeng Khoo 哲學為科學之基礎,就哲學而言,中國其實早已領先全球,全世界則早該學習中文以促進其哲學之完備。
//Lee Ch
HoHeng Khoo 孫與言 非也!英文是政治與貿易大面積應用的現象,非質量的本質問題。之所以國際語言之英文,是由於其語法之通俗易懂。
都中了科學之毒,工具理性邏輯,壞了腦筋!除了上太空的精準計算,語言系統的表情達意,首在認知把握世情人事,這恰恰讓長於意合、通感的漢語文系統,更有利於把握社會人生以情感先導的客觀世界。
除了我手寫我口的"犯罪口供",憲法的所謂精確性也隨时代風俗民情習慣的改變而出現必須修改的時候。
廣州方言就有太多"佢雙腳好靚"的不準確,但卻不影響大家意會"她有一雙修長美腿"的意思。相反,廣東人以"濕滯"、"疏肝"來比喻遇事之難與身心舒暢,卻在任何一種方言或世界任何一種語言中找不到的究竟、高明、貼切而又科學的表達。光是這些例子,就不可能是強調分析與嚴謹的西方語言可以说明的。
科學的精確,必也缐性平面,強調分析還原的邏輯性。但世情人生,立體縦貫,情理重重相因,千𢇁萬縷,互為表裡,相輔相承而後相成⋯,請問,除了錢銀交易,我們的生活人事交際溝通,有多少句話語要求科學邏輯的呢?這是不需要統計數字的,因為那不是人生,而是法庭上的答辨對決。
//Lee Ch
周善為 讓我為你的"正言的見"注腳:百年過來,都中了西化科學之毒(我沒有說科學不重要),工具理性邏輯,壞了腦筋!--使讀書人都變成了"份子"(知識份子、知道份子⋯)!?除了上太空的精準計算,語言系統的表情達意,首在認知把握世情人事,這恰恰讓長於意合、通感的漢語文系統,更有利於把握社會人生以情感先導的客觀世界。
除了我手寫我口的"犯罪口供",憲法的所謂精確性也隨时代風俗民情習慣的改變而出現必須修改的時候。
廣州方言就有太多"佢雙腳好靚"的不準確,但卻不影響大家意會"她有一雙修長美腿"的意思。相反,廣東人以"濕滯"、"疏肝"來比喻遇事之難與身心舒暢,卻在任何一種方言或世界任何一種語言中找不到的究竟、高明、貼切而又科學的表達。光是這些例子,就不可能是強調分析與嚴謹的西方語言可以说明的。
科學的精確,必也缐性平面,強調分析還原的邏輯性。但世情人生,立體縦貫,情理重重相因,千𢇁萬縷,互為表裡,相輔相承而後相成⋯,請問,除了錢銀交易,我們的生活人事交際溝通,有多少句話語要求科學邏輯的呢?這是不需要統計數字的,因為那不是人生,而是法庭上的答辨對決。
//HoHeng Khoo
Lee Ch 英文之成為世界通行語文,大不是“由於其語法之同俗易懂”!靠的是大英日不落國的遺蔭,以及二戰後,美國崛起,好萊塢影片,及其流行文化風靡全球,有以致之。
語文之難易學習,沒有絕對標准,端在它是不是你“媽媽的語言”,不是媽媽在你耳邊灌輸,學第二語文就難!
旅美已故著名史學家唐德剛批評那些認為方塊字難學,想廢除方塊字,把漢字拉丁化就說:“ 事實上,天下語言都是一樣的。不是方塊字難,拼音文字就容易。文字之難易端視乎學習者,個人的條件,尤其是他的年齡!十歲以下去學,則天下無難字;二十以後學,則沒有不難語文!這也是我們在海外搞“雙語教育”的經驗之談啊。”
//Lee Ch
HoHeng Khoo 正是!語文系統,各有前因,無論高下。只是語言是思維的直接表現,那確又是形成一個民族思考方式、認識世界的習慣的關鍵。不是說人是語言的階下囚嗎?四十年改革開放及其社會規划發展的成果,甚少人從漢語文的整合左右腦既長於綜合概括并不失整全析述的特點(其實是一種實用主義的認識論)來論述。相對於回教、基督、猶太等文明,中國早就走出政治、主義的意識型態。此一包容、自由與開放的態度,其實跟我們的漢語文思維甚有關係。未悉當否,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