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日期:2018/4/20 上午 07:16:53
周朋友,讓我們接續上次未完成的問題。朋友認為 : 印度自古以來,就有 "金木水火土,五行學說" 嗎? 如果朋友認為有 ! 那是否可以請朋友舉證 ? 謝謝
/星洲炒米最好吃 (南傳學人代表)
大德大德印度人與大德何干?
/周老師
有些人就很奇怪 明明如來藏 是十二部經 都有說的事 卻詐欺眾生 如來藏是梵我
《大乘 即是 佛性 如來藏》
●說妙法決定業障經
十三者菩薩奉持 是名大乘。十四者成就【佛性】是名大乘。十五者賢聖歸依 是名大乘。
●合部金光明經卷第一
是身因縁 境界處所 果依於本 難思量故。若了義説 是身即是大乘。是如來性。是【如來藏】。
這樣睜眼說瞎話 毀謗大乘 別跟人說 這是佛門人好嗎
/sam
周朋友,這不是 "印度人與星洲何干 ? " 的問題。 (佛陀,也是印度人,不是嗎 ?! ) 這是在討論【判斷教法的可信賴性】的問題。還是需要星洲提供朋友 "前情提要" 嗎 ? 也無妨,那就提要如下 :
【前情提要】 : 1. 起因是 : 星洲請問次朋友,關於 "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 的真偽判斷問題。 2. 後來,星洲也請教朋友相同的問題,並點出 【印度自古是否有 ~ 金木水火土,五行學說?】的關鍵點。
研討重點 : 判斷 【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是否為佛說 ?! 是否為正法 ?! 所以,星洲才會在這一題中, 接續請教朋友 :【印度自古是否有金木水火土,五行學說 ?】現在,周朋友應該理解前因後果了, 所以,周朋友願意正面地回答嗎 ?
/星洲炒米最好吃 (南傳學人代表)
善知識 法喜 漢文本來沒有[佛]這個字,是佛法傳到中土以後才造的漢字,其意義翻譯成[大覺者]的義理, 佛陀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人,也是自利、利他、無我無私、悲智盡虛空遍法界、無上的大覺者,因此 佛陀已瞭然中原有名相:金 木 水 火 土,方便說僅供參考。
/Tsung
這題又給人"黑"掉了........... 看的出來 "謗法人"有多焦慮 其實經文搜尋就有的事 "黑"再多也沒用 還不如回收邪論 這才能真正面對問題 不然繼續謗法 只是越陷越深罷了
/無心是道
T朋友,雖然 佛陀是無上的正自覺者,但是,佛陀以及聖弟子們、 甚至是當時的印度人民,皆從未使用 "中國專有" 的五行名詞、與黃帝內經的見解。(何況,陰陽、五行對應五臟的內經,可能是在 佛陀入滅300餘年之後,才集結成型)
如果朋友的理論是可接受的話,那麼,哪一天出現了 "佛說十二星座解脫經"、或是 "佛說塔羅牌經",..甚至是 "佛說輝達人工智慧經"...等等,萬一,有人也這麼說 : 佛陀是大覺者,已然了解2500年後的科技發展,所以這些是真經無疑。相信朋友也會搖頭的,不是嗎 ? 因此,星洲並不同意朋友的說法。道理在此。
/星洲炒米最好吃 (南傳學人代表)
萬一哪天出現 佈施受蓄八法有功德 就是現代佛學 這些竄改經律 詐欺眾生 如來藏是梵我 搞的
●【大集經31】受畜八種不淨之物 是名具足毀禁戒。寧與旃陀羅人 而共同止。不與如是 惡比丘住。
●【大般泥洹經04】懈怠之僧 成就八惡 信心優婆塞等 當善分別 莫見形服 便相習近
●【大般涅槃經06】不應依 畜不淨之物 金銀珍寶 販賣求利之人
●【僧祇律】若有人言 應畜金銀。是誹謗我 非實 非法 非隨順。於現法中 是為逆論
/sam
如果要用文字名相探討佛學 佛學名相幾乎來自印度原有宗教 只是解釋跟以前不同 所以名相只是一個概略 但是談到解脫 就不是名相可及 從空的角度看 沒有所謂真實的事件 佛經也特別不強調時間點 從知識的滿足需求 時間點卻變得非常重要 我個人觀點 我不會去在乎經的真偽 反而會去了解 那本書到底要表達甚麼 如果真是偽經也好 他要傳達甚麼 經典那麼多 我們能受益有多少 知的越多 若不融通 與自縛無異 呂澂說楞嚴經偽經 他是受惠還是受害 他自己承受 知識的好處與可怕只在一線之隔 呂澂與印順都算是有膽識 所以見解會超乎常人 就這點好壞都要自己承擔人生不是在文字間求證而已 前人種種的努力與成就 不是吾人用想的 就能決定是非 況且認定智慧的高低 人人不同 有人認同印順呂澂 有人認同祖師大德 所以好壞都要自己承擔 至於水準高低 不是沒譜 而是自我要求夠不夠的問題
/次草
有感,如果現在的佛弟子,開始不在乎經典的真偽, 那麼,佛教就確實走向衰敗了。因為,佛陀般涅槃前的最後教誡,"以律與法為師",已然傾頹了。所以,@ SEAFOOD 的出現,大家認為那是傳達正法。 @ 認為無需接受三皈依、三學的薰習,也能證道。 @ 認為八正道可有可無,口吐不二,便是佛法。哪天,或許認為沙門穿西裝、跳跳舞也無妨, 因為,外在的表相不重要,只要能傳達正法就行。 但是,星洲,是古板的,星洲只認 佛陀的律與法。星洲,也只認同經得起律法檢驗的經論。後話,最可惜的是,呂澂先生,若無文革迫害,或許,佛法在中國,早就開出嶄新的局面了。
/星洲炒米最好吃 (南傳學人代表)
說好的緣起性空呢?這會兒又不空啦?
/周老師
對啊,無我人人解讀不同,需要的時候佛教史就很好用。
/次草
佛法不怕懂的人少,最怕自以為懂的人多。若是後者,佛教看似興旺,實則就要滅了。
/周老師
諸友,是啊,星洲能力非常淺薄,懂得也少。 只能與願意尊重教法的學人,勉力法談。 至於,對能扔下 佛陀遺教者、或遵奉低劣偽經者, 那就不是星洲能力所及。如意
/星洲炒米最好吃 (南傳學人代表)
如果現在的佛弟子 去信竄改經文的佛學 遵奉低劣偽佛學者 那麼就準備倒大楣了
●正法念處經卷第十一
復有邪見。所謂有人 作如是見 世間有始【因緣而生】有常無常 一切皆是【因緣所作】 彼不實語 邪因譬喻。於非法中 相似法說。令他餘人 安住邪法 退失正法。障礙正法 而作邪見。彼不正說【常法非因 常法不動 常法不異 常不能作】猶如虛空。彼邪見人 不實分別。彼人以是 惡業因緣 身壞命終 墮於惡處。在彼地獄 生【金剛嘴蜂鎧鉀處】受大苦惱。
●大般涅槃經卷第六
【不了義者】如經中說 一切燒燃 一切無常 一切皆苦 一切皆空 一切無我。是名不了義。何以故。以不能了 如是義故 【令諸眾生 墮阿鼻獄】。所以者何。以取著故 於義不了。 一切燒者 謂如來說涅槃亦燒。一切無常者 涅槃亦無常。苦空無我 亦復如是。是故名為【不了義經】不應依止。
邪說 緣起 無我 就很有事 邪說 如來藏是梵我 ....... 謗十二部經 就走著瞧啦
/sam
末法時期相信學說或相信外道不足為奇 外道就不用說了 學者本身是否言行一致 當生對五蘊是否了然於胸 為何會出現千萬人痴 一人獨智的現象 不是說不可能 但只要有勇氣去探討 而不是一味認為 自然會有答案 除非內心深處非常需要依賴 另當別論
/次草
諸友,只要遵守 佛陀遺教,謹守 佛陀的律與法;千萬人皆醉,一人獨醒的現象,隨處可見。比如 : 1. 千萬人認為: 摩訶迦葉尊者,是因拈花微笑的緣由而為禪宗初祖。 2. 千萬人認為 : 三淨肉,是錯的; 一個人唱反調,就觸犯破和合僧戒.....。 3. 千萬人認為 : 拜經懺、稱誦佛號、可以得定;證悟並不需要正定.......。 4. 千萬人認為 : 辟支佛親身來拜訪 佛陀是正常之事;在同一時空,兩位佛陀互相談話也屬正常。太多的 "千萬人共識",太多的 "以為佛法常識",其實,那只是不遵守 佛陀教誡的必然邪見而已。又有多少人有勇氣去面對自己的邪見呢 ? 千萬人,找不出幾個。所以,遵守 佛陀的教誡,容易嗎 ? 其實很難,非常難,不比戒毒容易。但說簡單,也很簡單,只有老話一句 : 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
/星洲炒米最好吃 (南傳學人代表)
就算千萬人說要成佛 也擋不住一句波羅夷 所以....別傻傻的什麼都聽 學佛只看表面的很危險
《十誦律卷第五十二》
問 若比丘言。我是佛。 若人問言。云何名佛。若言。我覺 三不善根 十不善道 不應作故 。名為佛。應得何罪。答 得偷蘭遮。 若說佛法。得波羅夷。
裝傻 不表示不會斷頭 奉勸學佛還是小心一點好................
《十誦律卷第五十二》
問 若比丘言。我是大師。 若人問言。云何大師。 若言。我為人 說法教化 作大師事 故名大師。應得何罪。 答 得偷蘭遮。若說大師法。得波羅夷。
/無心是道
佛經不論大小乘,都是後人結集而成,又經翻譯成漢文、藏文、巴利文等。中間經過了多少語意的轉折、文字的折衝?現前,有哪一句是佛陀的原話?有智者,在糞土中,尋覓黃金。無智人,在黃金中,尋覓糞土。你若以真心本性讀經,直了佛意,則三藏十二部,無不是真金。反之,不以真心本性會之,只在文字相中把捉,則全成了糞土。幾本佛經,就在那裡真偽二分,糾結不已;等到實際入觀行時,如何轉一切法為佛法?雜阿含80經、佛說聖法印經、佛說法印經,這三三昧就是串說著大小乘人的修學心態。
/周老師
僻支佛是佛陀?佛陀也是阿羅漢 阿羅漢也是佛陀?所以佛陀見多寶佛當然更荒唐了 是該可憐這些人嗎 多麼無知 但是如果能從中獲得欣慰 也該記得感謝這些千百萬人 否則欣慰無緣起 懂得享受欣慰的人 算是對得起無我的自己 我沒修到無我 無福享受 只有羨慕的份
/次草
諸友,現代的一些學人,確實抱持著這樣的見解 : 1. 誰能確定那些結集的巴梵經典、律章,就一定對 ? 這是 佛陀本意嗎 ? 所以,憑甚麼經典,要我去皈依 ? ...這是 佛陀本意嗎 ? 憑甚麼律典,要我去受持五戒 ? ...這是 佛陀本意嗎 ? 憑甚麼說,我一定要有阿闍梨 ? ....這是 佛陀本意嗎 ? 誰說一定要三皈、五戒、善知識教導、才能理解佛法 ? ....這是 佛陀本意嗎 ? 2. 真心至上。只要我以真心本性大用,一切毒草,都是芝蘭。真經偽經,通通涅槃。持戒破戒,無非解脫。所以,雖然遵循 佛陀教誡、尚未證悟真心本性者,經典不過糞土。但是不遵 佛陀教誡,也能證悟真心本性,無一不是真經?! 真是.....好激勵人心啊 ! ......... 只是就不承認一點 : 要真能智見大用,得先遵循 佛陀教誡,接受三皈、持戒清淨、親近善士、聽聞正法、修學正定、勤於慧觀,才有機會。最後,星洲不太會去可憐誰誰誰、也不太會對他人的無知,轉而欣慰自己的廣聞,星州只是感到....有情的無所依估,如此而已。願諸友 重視 佛陀教誡
/星洲炒米最好吃 (南傳學人代表)
有事沒事,自恃戒定慧,炫傲於人。雜阿含80經擺在那裡,大乘禪觀擺在那裡,為甚麼不肯深入?未曾一探究竟,哪裡知道甚麼是真心本性,甚麼是邪思妄識?六祖出世開口便說『佛法是不二法』,大乘慈悲,不著形跡。佛說戒定慧,依真性建立,不了真性,哪裡知道何謂戒定慧?
/周老師
諸友,星州自知對於三學,實在是二二六六,更不敢自恃戒定慧,炫傲於人...想都沒想過。只是見無依估,所以勸戒他人,不要自以為是,盡量去三皈五戒、親近善士、聽聞正法..。規勸已畢.. 套一句學人的言論 : 佛經不論大小乘,都是後人結集而成,又經翻譯成漢文、藏文、巴利文等。 中間經過了多少語意的轉折、文字的折衝?現前,有哪一句是 佛陀的原話?所以,雜阿含80經,是佛陀原話嗎? 值得學人研討嗎 ? 甚麼不二法、大乘禪觀 ? 是 佛陀原話嗎 ? 值得討論嗎 ? 誰誰誰,敢自詡能以真心本性觀照 ? 否則,要說甚麼戒定慧呢 ? 又要研討甚麼呢 ?
/星洲炒米最好吃 (南傳學人代表)
「慈等」,是慈悲喜捨「四無量」定。慈是願人得樂;悲是憐憫眾生的苦痛;喜是同情他人的喜樂;捨是心住平等,不偏愛親人,也不偏恨怨敵。// 請問觀朋友為何喜是同情他人的喜樂
/次草
不許在文字相中把捉,便說雜阿含80經等,無從探究?說大乘般若不二禪觀不值得學人研討,故一切推翻?這正是南傳學人從來執文背義之明證。十二部經,千變萬化,惟獨真性不變。對於真如自性全然陌生,一離文字相,當然手足無措。
/周老師
學人違背自己的立論。這位學人,雜阿含80經,是 佛陀的原話嗎?如果是 ! ....那麼,討論才有意義。如果不是 ! ..... 那要討論一部非佛說的經典幹甚麼呢 ?! 同理,大乘般若不二禪觀,是 佛陀的原話嗎?如果是 ! 可以討論。如果不是 ! 那就擱置。這與他人無關。這是周學人的立論原則,不是嗎?!
/星洲炒米最好吃 (南傳學人代表)
所以大德至今依舊不了,阿含「長夜說筏喻法」之義。是與不是,打作兩截,落在斷常兩邊,竟也自鳴得意。
/周老師
諸友,「長夜說筏喻法」,是 佛陀的原話嗎?如何判斷 ? 如果不是 佛陀之意,那要研討甚麼 ? 要了甚麼了 ?......... 所以,諸友遵循 佛陀的教誡,以律與法為師,是不是很重要。 一旦丟棄了 "以律與法為師" 的指導原則,是不是...就只是自己折損自己、自己卡死自己呢 ? 當然,星洲認為 : 筏喻者,是八支聖道的義喻,遍見於 相應部、中部、長部各等經典紀載、也可在大品藥犍度看到相關節錄,是聖教法無虞。
/星洲炒米最好吃 (南傳學人代表)
六祖出世開口便說『佛法是不二法』,大乘慈悲,不著形跡。一早已說,是不是佛經,端看所說是否不二法。
/周老師
這位學人, 首先,『不二法』,適合不遵守 佛陀教誡的學人討論嗎 ? 其次,六祖的法、跟達摩尊者所傳之法有出入、與摩訶迦葉尊者的說法也不一樣,傳承的法,不一樣,要從哪裡談起呢 ? 唯一明顯的關聯性 ,就是正念樂住、大乘壁觀、變化的威儀路,三法的止觀差別。如果不遵守 佛陀的教誡,怎麼論呢 ? 連開個頭都沒辦法。所以,這不是看得懂、看不懂的問題, 而是,一旦丟棄 "以律法為師" 的教誡原則, 就失去判斷的標準,沒有依靠的憑證, 根本無從研討。最後,只能自己喊喊口號,徒增邪見纏縛,毫無益處。
/星洲炒米最好吃 (南傳學人代表)
六祖說『佛法是不二法』,乃是指出,不二是佛法的特徵。讀經時,但看經文旨趣,是否指向不二,即知其是否佛經。 至於要讀哪部經,各隨緣分就好,沒人說一定要讀哪部經。至於六祖、達摩、迦葉所說同異,等大德深入不二後再說。
/周老師
根據經教,正法的特色 : 善說、自見、不時、來見、導向涅槃、智者自證自知。漢地則常譯為 : 現見、離熾然、不待時、正向、即此見、緣自覺。沒有甚麼 不二 。摩訶迦葉尊者的四十偈,也沒有不二之說。其次,就算要研討 "不二" 的問題,若不懂、也不遵守 佛陀的教誡,(經律所記載的禪法),那要談甚麼呢 ? 不依靠教誡,要靠甚麼去深入甚麼不二呢?靠想像嗎?還是靠投票 ? 一旦放棄 "以律法為師" 的教誡原則,就失去判斷的標準,沒有依靠的憑證,只是徒增邪見纏縛,毫無益處。
/星洲炒米最好吃 (南傳學人代表)
“以律法為師" 的教誡原則 // 如果有幫助了解一切眾生 那是對的 如果無法了解或是無興趣 無義務為由 至少先證明有能力而不為 否則說了也是白說 大乘說六度 不能單一而論
/次草
只有不二觀,足以解釋《阿含》、《巴利》中的阿羅漢,為何皆於欲界娑婆受記。《阿含》所說:「離於二邊,說於中道」,這是經證。 「離於二邊」,就是不二。所謂「中道」,就是不二。本人並無意願與「星洲」討論中道不二觀,大德目前尚無此能力。
/周老師
佛教經文 疑言是非真佛經 當逐出之
●佛般泥洹經卷下
其有比丘 疑言是【非真佛經】不樂經者 諸比丘【當逐出之】
佛教戒律 與經律相符就聽 不依經律當須捨棄
●四分律卷第五十八 四大教法
若聽彼比丘說。尋究 修多羅 毘尼 檢校法律時。若不與 修多羅 毘尼 法律相應。違背於法。應語彼比丘。汝所說者 非佛所說。或是長老 不審得佛語。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第三十七
若彼所說 與經律相違者,應告彼言:『具壽!汝所說者 非是佛語,是汝惡取,不依經律,當須捨棄。』
不信拉倒 廢話太多 沒意思
/sam
希望朋友們理解 遵循 佛陀教誡的指導原則,是修學的充要條件。
/星洲炒米最好吃 (南傳學人代表)
佛說戒定慧,依真性建立,不見真性,哪裡知道何謂戒定慧?故不應以「理解遵循 佛陀教誡的指導原則」,做為「修學的充要條件」。而應以「了見真如自性」,做為吾人的修學目標。不二,則是唯一的教誡、唯一的門徑。
/周老師
周朋友,好的,如朋友主張 : 不二,則是唯一的教誡。那麼,就請朋友指教 : 朋友尊崇的這部禪門無上大經...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就從觀照凡聖、生佛不二之根本 ~ 法性、如來藏,作為起始吧 ! 按照經典紀載的順序 : 1.1 先下觀地、後上觀天 1.2. 觀陰陽 1.3. 再觀大氣 1.4. 後觀大空 請朋友指教,如何依 "不二的教誡",來「了見真如自性」 ! 朋友請說,星州應該勉強聽得懂才是。
/星洲炒米最好吃 (南傳學人代表)
「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是名不二。
/周老師
周朋友,說得好 ! 正是 : 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所以,星洲才依此,促請朋友指點 :如何按照經典紀載的順序觀照,而.. "善分別諸法相 " : 1.1 先下觀地、後上觀天 1.2. 觀陰陽 1.3. 再觀大氣 1.4. 後觀大空 然後,如何體悟凡聖、生佛不二之根本 ~ 法性、如來藏;...而不動。請周朋友指點。 這是大法,依維摩結、壇經,一路以來的不二法門,通徹禪門無上真經之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星洲孤陋寡聞,這輩子還沒見過有人依不二之法,解說1.1~1.4,再通達如來藏。請朋友務必解說,
以饗學子。
/星洲炒米最好吃 (南傳學人代表)
不論天地、陰陽、大氣大空,或是鴿子、兔子、瓶子罐子;大德眼光應落在魔術師的帽子上,而非其餘。
/周老師
周朋友,這部無上真經,既然這麼記載,可以通達如來藏,這是真心、第一義耶 ! 怎可推託、怠慢,就請朋友簡單說一下吧。 1.1 先觀地、後觀天 1.2. 觀陰陽 1.3. 再觀大氣 1.4. 後觀大空 還是.... 觀這個 : 2.1 是空者。是即氣興一也。是名金行。成肺主屬。 2.2 風者氣動。是名木行。成肝主屬。 2.3 地者土成。名土行。成脾主屬。 2.4 火者火行。成心主屬。 2.5 水者水行。成腎主屬。 2.6 識,主魂魄。及主命門。一切精氣。皆是識大。 朋友就挑一種吧。 請周朋友...指教如何 : 善分別諸法相。
/星洲炒米最好吃 (南傳學人代表)
第一義絕諸思議。若要訴諸思議,就落到預科班去了,而非正期班。大德在預科班待得還不夠久?
/周老師
周朋友,對,第一義絕諸思議。 但要按照經典觀照啊 ? 否則初學凡夫如何還沒學就絕思議 ? 難道,朋友要忽略這些觀法嗎 ? 這是禪門無上大法、可以依此直證如來藏、乃最上成佛直路。 朋友在排斥這無上大法的說法嗎 ? 朋友若是尊重這部禪宗本源、無上大法、最上成佛路, 就不應自作主張地跳過、忽略這六大品。 難道,這一品,是閒話...可以跳過的嗎 ?! 弟子....可以自作主張地選擇跳過經典的任何一品嗎? 相信連無心、SAM朋友也不答應的,不是嗎 ? 請 周朋友善說,善加指教 : 觀地、觀天 、觀陰陽、觀大氣、觀大空 ,而直證第一義 !
/星洲炒米最好吃 (南傳學人代表)
大乘經典,包括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在內,每一部都是透過經教,引導學人,藉由悟法解義,直趣第一義,反觀阿含部亦無不如是。換言之,同一部經,有人看來是經教,有人看來是第一義。大德早已不是初學者,早該嘗試禪宗不二頓悟法,勇於當家作主。
/周老師
周朋友,星洲正期待朋友指教 : 如何觀地、觀天 、觀陰陽、觀大氣、觀大空 ,而直證不二之第一義諦 ! 學習當家作主啊 ! 朋友就快依這部無上大法的記載,說明一下 如何直證如來藏,通達不二之道 ! 別拖了,朋友要尊重這部無上大法的記載,不會一直跳過。星州聽著呢 ?!
/星洲炒米最好吃 (南傳學人代表)
大德聽不懂,不是我沒說。
/周老師
周朋友,是奇摩網站問題嗎? 星州看了半天確實沒有看到朋友有針對 天、地、陰、陽、氣、空、五行對五臟等觀法。朋友若是說了,只是因為網路不穩定而沒有出現,那就請朋友再說一次。註 : 禪門弟子若是沒有到一定程度,而學古德禪師指東指西、玄言玄語的,那樣不好,自誤也就算了,還會害了人家的法身慧命。這是很危險、也很無知的事。 最好不要作。不是每個人,都能學那個俱胝一指的。
/星洲炒米最好吃 (南傳學人代表)
那麼預科也沒份,又退回見聞轉誦去了。
/周老師
周朋友, 這部禪門無上真經, 所記說的如來藏、法性、六大的觀行, 自詡禪門子弟的周朋友,居然...如此輕視 ? 壇經中,六祖也強調的 "持誦" 之法,朋友也認為那是見聞轉誦嗎 ? 朋友是連壇經的記載也不甩 ? 忽視無上真經、也不甩壇經? 朋友,你認為無上真經記載的 : 天、地、陰、陽、氣、空、五行五臟等觀法。要不要修學 ? 如果不要,那是公然違背禪門正宗。如果要的話,那就請指教 ! 還是....周朋友,要不要問一下無心朋友,這部禪門無上真經記載的觀行,是無須學習的 ? 難道,朋友,你心裡不認同這部無上真經嗎 ?
/星洲炒米最好吃 (南傳學人代表)
星朋友 天、地、陰、陽、氣、空、五行五臟等觀法 非你我能論 除非你已了解天地形成一切 否則只是空談
/次草
次朋友,就是因為星州才疏學淺,從不曾聽過這般 "天、地、陰、陽、氣、空、五行五臟等觀法 ",所以,才出聲請教擁護這部禪宗無上真經的朋友們 ! 星州並非要求諸友能親自做到,那或許是強人所難,毫無理智。星洲請教的是 : 方法 ! 如何去觀天、觀地、 如何去觀陰陽、大氣、大空、五行 ? 而直證如來藏 ! 只要諸友提供方法,佐以經證,就是無上功德了。次朋友,要提供嗎 ? 還是認為..... "天地、陰陽、氣空、五行五臟等觀法 ",是不重要、是可以不必理會 ? 如意 註: 星洲記得雜阿含407經, SN56:41、AN4.77等諸經的教誡。
/星洲炒米最好吃 (南傳學人代表)
第一義無始,起一念入定作觀,即有始有作,墮在生滅中。禪宗的【無念行】,是南傳十七個心識剎那的第一個剎那【過去有分】,都還未生起時。大乘經中的【如如不動】,就是禪宗的【無念行】,識心脫落前的推論測度,完全無用。
/周老師
周朋友,朋友還是不甩壇經的持誦之道、也不甩這部無上真經的觀行之道,既不尊重六祖的教導、也無視禪門無上真經的教示,這也就算了,但是..何故攀扯自己全然不熟的甚麼【過去有分】呢 ? 朋友知道那是甚麼意思嗎 ? 【過去有分】,在升起前,還有 "有分流" ,知道嗎? 如果 "無念行" 就是 "生滅不已的有分流",那....朋友是在譏笑六祖嗎? 如果,朋友要套用阿毗達摩,那也無妨,星洲是歡迎的。不過,禪宗的教理,與阿毗達摩的宗旨是不相容的,朋友不知道吧 ! 若要依阿毗達摩,那會拆大乘的台、會打臉禪宗、打臉六祖,知道嗎?! 朋友,為何要做這種傻事呢?
/星洲炒米最好吃 (南傳學人代表)
請看清楚!禪宗的無念行,不涉及【過去有分】、【有分流】!【無念行】是南傳十七個心識剎那的第一個剎那【過去有分】,【都還未生起時】!【過去有分】,當然包括於【有分流】中,一倂屬於【有分識】之說。後者是南傳的既有理論體系,前者則是南傳起念作觀時依據後者所立。
/周老師
"天地、陰陽、氣空、五行五臟等觀法 "........還不是你心性在觀 任何教理 與經文不同 大可不採用 誰說一定要用人寫的東西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第二》
佛興慈悲 哀愍阿難及諸大眾。發海潮音 遍告同會。諸善男子。我常說言。色心諸緣 及心所使 諸所緣法 唯心所現。汝身汝心 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云何汝等 遺失本妙圓妙明心寶明妙性。認悟中迷 晦昧為空。空晦暗中 結暗為色。色雜妄想 想相為身 聚緣內搖 趣外奔逸 昏擾擾相 以為心性。一迷為心 決定惑為 色身之內。不知色身 外泊山河 虛空大地 咸是妙明 真心中物。
/sam
「禪宗的教理,與阿毗達摩的宗旨是不相容的,若要依阿毗達摩,那會拆大乘的台、會打臉禪宗、打臉六祖」 // 這是你「星洲」所說,解釋的義務,當然也在你「星洲」身上。
/周老師
四依法 不應依的說經人
●不應依 說輪迴六道的說法人
●不應依 執羅漢菩薩佛果位的說法人
●不應依 不知佛性的說法人
●不應依 以色見佛的說法人
●不應依 說可畜金銀珍寶的說法人
●不應依 說聲聞乘法的說法人
●不應依 執無常苦空無我的說法人
學佛要當心這些不應依的人
/sam
阿毗達摩是上座部單獨結集出來的,南傳依止阿毗達摩的見解,每每違背大小乘經典,這是南傳學人自己必須解決的嚴肅問題。汝等南傳,資源回收,還是囤積垃圾,也傻傻分不清。自己坐困其中也就算了,還一個勁的往外邪見大放送。不同意汝等邪見還不行,還要遭受南傳詆毀非佛所說。
/周老師
金克木〈說有分識〉(摘錄自《印度文化論集》)「有分」一名,顯係巴利語之bhavan%ga(梵語應作bhavan%ga),即bhava(有)加an%ga(分)。【巴利語阿毗達磨七論中竟無此說】。而註疏中乃見道及,視為當然,不加界說。由此可推,七論寫定之時,雖見其緒,猶無「有分」之論,惟說六識。迨【覺音論師(Bud-dha-ghosa^cariya)重寫註疏,則此理論已行當世,遂逕寫入,不加分別】。其所造【《清淨道論》(Visuddhimagga)〈開宗初品〉即述「毗提」(vi^ thi)爰及「有分」】,復於十四品中再加闡述。
按:南傳論書、注釋等,覺音不依經證,任意編寫,毫無可信度。
/周老師
『依阿毗達摩,那會拆大乘的台、會打臉禪宗、打臉六祖』?// 只會打南傳自己的臉,打你星洲的臉,打跟南傳合流的釋印順一脈的臉。
/周老師
周朋友,這一句 : 引述 ~ A。禪宗的【無念行】,是南傳十七個心識剎那的第一個剎那【過去有分】,都還未生起時。 B。【過去有分】,當然包括【有分流】。 這A、B應該是朋友所說的吧 ! @@@ 如果朋友完全否定阿毗達摩的有分之說,那朋友為什麼說,【無念行】是【過去有分】都還未生起時 ? 朋友,你的邏輯還可以嗎? 這不就是朋友在拆自己的台嗎 ? 又拆自己主張的大乘之說嗎? 更拆自己的禪法主張嗎 ? 只要心智正常者,都看的出來 : 這打的,不是星洲的臉。而且星洲早已警示朋友 : 引證何故攀扯自己全然不熟的甚麼【過去有分】呢 ? 朋友還又補上一句 : 【過去有分】,當然包括【有分流】。周朋友,提醒朋友 : 整個事件的發展次序 1. 只是為了要硬拗 "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 的陰陽五行之說,2. 拗到最後,出現了【無念行是過去有分都還未生起時】的主張 ! 3. 星洲勸朋友不要用自已根本不熟的理論 4. 朋友發現出問題了,就反過來說 "有分"的學說,是有問題的 ! 這樣,朋友把自己纏在一個沒有出路的局中。怎麼解套 ? 1. 把 A、B兩個主張收回去 ? 然後再主張 "有分學說" 是錯的 ?! 2. 繼續主張A、B,然後又罵 "有分學說" 是錯的 ?! 3. 扯別的,然後繼續罵星洲、罵南傳、罵印順導師 ? 4. 視而不見,繼續找別的學說,湊一湊,再拗下去 ? 周朋友,停筆吧 ! 刪掉此題就好。朋友退一尺,星洲將敬朋友十丈。好吧 ! 如意
/星洲炒米最好吃 (南傳學人代表)
有分識之說,是教汝離有分識、離阿賴耶識,不是教汝住有分識、住阿賴耶識!同修 sam等,常提醒說,修「有」會倒大霉,修「有」是盜法人,你都沒印象?
/周老師
周朋友,這是語焉不詳、牛頭不對馬嘴的命題,根本不知所云。 1. 【有】的定義是甚麼 ? 先把【有】的定義講清楚,才能往下說,否則只是語焉不詳的嘀咕。連題目都說不清,能談甚麼 ? 2. 【盜法】,這是張飛戰岳飛,就更不知所云了。因為,這只有出家者才可能發生,在家者,根本沒有【盜法】問題。【盜法】是指 : 外道者為了偷學教法,以便獲取名聞利養、混口飯吃而來正法僧團出家。因此,戒律才有別住四月的規定。(律、大品、第一大犍度、誦品七、舊外道因緣)最著名的案例,就是須深盜法。(雜347,SN12:70) 定義不清、不知所謂的PO文,要談甚麼呢? 如意
/星洲炒米最好吃 (南傳學人代表)
汝等南傳依循覺音所作「過去有分、有分波動、有分斷、五門轉向、眼識、領受、推度、確定、速行、速行、速行、速行、速行,彼所緣、彼所緣十七個心識歴程」之禪觀方式,當然不能隨順大乘無念禪觀,於《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中,了見中道不二之真如自性。
何以故?未曾改觀轉念、未離有邊。如是著有、住有之禪觀,正是外道等所教修之邪觀。如是邪觀,正是世尊於《中阿含經》所破斥者,而云「此法不趣智、不趣覺、不趣涅槃。」如是邪觀,正是世尊從前門趕出去,印順、南傳隨即又從後門偷偷運進來的「非法說法」。
此等修學佛法卻不改觀轉念、不離有者,即是《雜阿含須深經》所喻之盜法人,即是《大寶積經》所呵責的:「有所得者,於我法中即是邪見,是名大賊,一切世間天人中賊,是名一切世間怨家、諸佛大賊。」
/周老師
●四分律卷第二
若比丘 非眞實 非已有。自説言 我得上人法。得禪。得解脱。得定。得四空定。 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 天來 龍來 鬼神來。彼非沙門 非釋種子。譬喩者説。譬如大石 破爲二分 終不可還合。比丘亦如是。犯波羅夷法。不可還成比丘行。
●【般若經 4】四靜慮 四無量 四無色定 八解脫 八勝處 九次第定 十遍處 但有名
●【般若經 13】應如實覺 名假施設 法假施設 不著 四靜慮 四無量 四無色定 八解脫 八勝處 九次第定 十遍處
●【般若經 41】不了 四靜慮 四無量 四無色定 無所有 無性自性空 說名無明
●【般若經 43】四靜慮 四無量 四無色定 即是空,空即是 四靜慮 四無量 四無色定
●【般若經 45】教修有所得 四靜慮 四無量 四無色定 是菩薩摩訶薩惡友
●【般若經 49】四靜慮 四無量 四無色定 但有假名施設言說 不可得故
●【般若經 65】四靜慮 四無量 四無色定 八解脫 八勝處 九次第定 十遍處 性空故 無所有不可得
●【般若經 361】應於禪定 不起作諸行 若有若無故學 應觀 諸法自相皆空 故學
●【般若經 362】佛以五眼 求四靜慮 四無量 四無色定 八解脫 八勝處 九次第定 十遍處 不可得
●【般若經 367】應修 四靜慮 四無量 四無色定 八解脫 八勝處 九次第定 十遍處 是為戲論
●【般若經 383】勝義諦中 禪定 無生無滅 無染無淨 以畢竟空 無際空故
●【般若經 387】本性空中 四靜慮 四無量 四無色定 八解脫 八勝處 九次第定 十遍處 不可得
●【般若經 387】亦令解脫 四靜慮 四無量 四無色定 八解脫 八勝處 九次第定 十遍處想
●【般若經 391】執實有 四靜慮 四無量 四無色定 八解脫 八勝處 九次第定 十遍處 是愚夫異生
/sam
周朋友,既然,朋友認為 : 「過去有分、...十七個心識歴程」之禪觀方式,是「非法說法」。那為什麼,還要主張:禪宗的【無念行】,是南傳十七個心識剎那的第一個剎那【過去有分】,都還未生起時。把"無念行",用 "有分學說" 來舉證,然後,再來罵 "有分學說" ? 就如同 : A先生,就是排在 第二名 β 先生前面那個人。以資證明A是第一名。 然後,罵 β 根本不是第二名,更不是個人。再者,既然推崇《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那為什麼又刻意忽略六大品的禪觀呢 ? 就好比 : 推崇金剛經,卻完全閃避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的禪觀。這簡直好可怕。如意
/星洲炒米最好吃 (南傳學人代表)
汝等不見己過,反作「禪宗的教理,與阿毗達摩的宗旨是不相容的,若要依阿毗達摩,那會拆大乘的台、會打臉禪宗、打臉六祖」云云,如今證實「『有分』之名,巴利語阿毗達磨七論中竟無此說」,而是覺音逕自寫入所作「阿毗達摩注釋書」、「清淨道論」中。汝「星洲」學自南傳,作此虛誑妄語,南傳教系則毀謗大乘非佛說,如是南傳教系,徹頭徹尾就是一個非法僧團、邪教組織。更有何疑?
/周老師
不學大乘 不知學法方向 又不知戒律 依大乘法而制 敢去說 大乘非佛說 教法又教成有 這類修成斷頭還稱師 算是很誇張的
/sam
周朋友,1. 那為什麼朋友主張"【無念行】是南傳十七個心識剎那的第一個剎那【過去有分】都還未生起時" ? 2.【有】的定義是甚麼 ? 是不是講不出來 ? 講不出來,就又掰到【須深盜法】;扯到大寶積經。又開始轉移焦點、模糊焦點,順便指謫他人一番 ?! 這是在研討、交流 、法談? 還是在打口水仗 、潑髒水? 讓自己正常一點,會很困難嗎 ? 再者,阿毗達摩,立論原本就與中國禪宗不同,學過的,都知道。 不能引用阿毗達摩來當成支持禪宗的論證。只有周朋友,你不知道。所以,周朋友在網路上翻到 "過去有分",就如獲至寶, 趕快用來資證 "無念行" ! 只要學過阿毗達摩與對應的禪修者,都會覺得不妥 ! 不妥在哪裡 ? 不妥在於,會讓周朋友經不起檢驗,反倒傷害禪宗。所以,星洲第一時間提出警示 : ... 何故攀扯自己全然不熟的甚麼【過去有分】呢 ? 。....禪宗的教理,與阿毗達摩的宗旨是不相容的,若要依阿毗達摩,那會拆大乘的台、會打臉禪宗、打臉六祖。...朋友不但忽略星洲的警示,還自以為是。現在,周朋友,自己發現錯誤的舉證,傷害禪宗,應驗了星洲的看法,拉不下臉,反過來指謫星洲 ?! 星洲才不接受這種指謫呢。但是,星州尊重朋友的主張 : "【無念行】,是南傳十七個心識剎那的第一個剎那【過去有分】,都還未生起時。" 非常好,這是周朋友的禪宗主旨。
/星洲炒米最好吃 (南傳學人代表)
我不問自說,講自己的不二禪觀,已講了兩年多,哪有閃避之理、之事?是你星洲學佛卻不知反求諸己,著於意識知解,不離有邊,而一味討要。這才聽不懂,我所說者。我若亂說,同修 sam、無心是道等,不會沉默。
禪宗的【無念行】,就是行於第一義諦之不二禪觀。「南傳十七個心識剎那的第一個剎那【過去有分】,都還未生起」者,謂:起念作觀即著有,如今非有,如何起觀?大乘不二,即無生義,阿含部謂之未曾有。有念不生,頓超三界,大事了畢,哪裡不對?
「引用阿毗達摩來當成支持禪宗的論證」?你星洲頭腦不清。我說「禪宗的【無念行】,是南傳十七個心識剎那的第一個剎那【過去有分】,都還未生起時」,是將兩方觀點作一對照,【方便你瞭解】。你卻看作「引用阿毗達摩來當成支持禪宗的論證」?!你星洲於此不察,卻見獵心喜,反出狂言:「禪宗的教理,與阿毗達摩的宗旨是不相容的,若要依阿毗達摩,那會拆大乘的台、會打臉禪宗、打臉六祖」云云。
於是,我才舉證【過去有分】、【有分流】是在來源不明之下,覺音逕自寫入注釋書中,非阿毗達摩論中原有的。這麼一來,你星洲不但沒撈到便宜,反將南傳教系的合法性、正當性,全賠了進去。這恐怕更是你星洲始料未及的吧!
/周老師
周朋友,對,對極了 ! 星洲尊重朋友的主張 : 【無念行】,是南傳十七個心識剎那的第一個剎那【過去有分】,都還未生起時。非常好啊 ! 原來【無念行】,就是【過去有分】,都還未生起時的【有分流】。星洲怎麼會有意見呢。 1. 會啊 ! 同修 sam、無心是道,會放過周朋友啊 ! 周朋友說 : 【無念行】就是【過去有分】都還未生起時的【有分流】。他們不就放過你了嗎?! 喔,可能他們還不知道嚴重性吧 ?! 以後就慢慢知道了。 2. 朋友對 【有】的定義是甚麼 ? 還是沒有辦法講出來,對不對 ? 朋友一旦定義了【有】,就知道自己的舉證有多噴飯了。朋友,星洲一直表示 : 沒問題、尊重、歡迎朋友的主張 : 1.【無念行】,是南傳十七個心識剎那的第一個剎那【過去有分】,都還未生起時。 很好啊 ! 非常好啊 ! 2. 大乘不二,即無生義,阿含部謂之未曾有。 大乘的 【不二、無生】,就是聲聞部的 【未曾有】。很好啊 ! 非常好...啊! 星州根本沒意見啊。不過,就是以後就引述朋友的主張,來對照某些朋友的見解而已。就只是如此而已。星州絕不干涉朋友的主張,朋友切莫誤會。朋友要如何痛斥覺音尊者、痛罵南傳上座部、醮罵星洲,那是朋友自由選擇,星洲沒有意見啊。又怎能干涉朋友的選擇呢 ? 星州能作的,就只是提出建議,聽不聽也隨朋友高興啊。這對於星洲絲毫沒有任何妨害啊。星州只是尊重朋友的主張而已。如意
/星洲炒米最好吃 (南傳學人代表)
星洲請勿忘記,前面以來,一直討論的都是《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之不二『禪觀』實務。既云實務,就是南傳的「過去有分、有分波動、有分斷、五門轉向、眼識、領受、推度、確定、速行、速行、速行、速行、速行,彼所緣、彼所緣十七個心識歴程」。此處實務中的【過去有分】,就是來自於覺音【有分識】之基本理論。
理論、實務,從來是一。不可為了污衊、栽贓大乘禪宗,便妄語為二。用南傳的「過去有分、有分波動、有分斷、五門轉向、眼識、領受、推度、確定、速行、速行、速行、速行、速行,彼所緣、彼所緣十七個心識歴程」,行《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不二禪觀,當然窮劫不見中道、無生、第一義。
整個南傳教系,就讓覺音一人牽著鼻子走,完全不自省,還自詡原始佛教。自己甘於愚昧無智也罷,竟強迫世人也得跟著學,否則一概予以誹謗抹黑。一個人單純的無知,不可能無知到這種地步,必定同時伴隨著虛偽、無恥等惡性。單純的無知,值得同情,也應得到原諒,但伴隨著這樣的虛偽無恥惡性時則否。
/周老師
周朋友,是的 ! 星州對於單純的無知者,或虛偽者、或無恥惡性者,基本上,都盡可能地原諒。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朋友該作的兩件事 ~ 第一件事 : 解說下列2個主張 1.【無念行】,是南傳十七個心識剎那的第一個剎那【過去有分】,都還未生起時。 2. 不二禪觀的實務中的【過去有分】,就是來自於覺音【有分流】之基本理論。第二件事 : 解說 "決疑經" 的六大觀行、以及天地陰陽等等之如來藏觀行。 當然,這也是無心朋友引經據典的建議。星洲相信,無心朋友、SAM朋友,也都在等待朋友的解說呢 ! 如意
/星洲炒米最好吃 (南傳學人代表)
討論一個主題是彼此共同的機會 即是緣起 心態上應該是對主題有更深入的體會與了解 人生苦短 所學與用心總是自個的分 既然有緣 對立也好 共識也好 等到一期之會已過 結果如何 印順的努力沒話說 但是心態如何 如果自許為眾生解惑 還是相去太遠 一個喜心的解釋 可見端倪 前車之鑒 學佛到底為啥 回頭看看過去的討論 如果真有收穫 即非空過 到底是自己對討論的主題已全然了解 還是堅持己見的分 堅持己見定會失去學習的心態 這道理再淺顯不過 如果都是對生命佛學有興趣 討論一定樂在其中 即使是非常對立的辯論 因為了解會加深 所以真的有人準備好了 那才是生命的學習整篇討論看不到有分從何而出 代表甚麼意義 討論已經失去學習的意義 卻仍興致勃勃而不自覺 因為如此 我才說討論到底為何 學習的意義在那
/次草
次朋友,本來就沒人提到阿毗達摩藏的【有分】,是星洲與次朋友在2天前法談完,星洲提出了一個註解 : 【註: 星洲記得雜阿含407經, SN56:41、AN4.77等諸經的教誡。】這個註解,是星州把個人的意見,寄託在 佛陀在上述諸經的意見。原本到此,法談也就快告一段落了。但是,緊接著,周朋友卻石破天驚地提出 : 1.【無念行】,是南傳十七個心識剎那的第一個剎那【過去有分】,都還未生起時。之後,輾轉再擴展至 ~ 2. 不二禪觀的實務中的【過去有分】,就是來自於覺音【有分流】之基本理論。朋友知道為什麼星洲會接續嗎 ?因為,這是周朋友幾近以壇經、般若品、以般若三昧 /無念行,為論母,所開出來的論註。星洲一定會聽下去,因為,這是星洲未曾聽過的創見。旋即,星洲認為,周朋友的理論,經不起檢驗,所以,值此期間,星洲也勸阻過周朋友,結果,依照慣例,也挨了罵、連覺音尊者也被罵了,最後,整個南傳系統也被罵成非法僧團、邪教組織。因此,星洲認為,與其勸諫而遭恣罵,倒不如,就讓周朋友的創見,讓大家檢驗學習吧。這是個反其道而行的學習。星洲認為,這不是不能學習,只要有人從簡單地以威儀路切入,不就結了。當然,必須依法論理,不能帶入個人負面情緒。星洲仍在等待中。如意
/星洲炒米最好吃 (南傳學人代表)
不會有結論 因為有分很少人用 也很難去說清楚 傳說世親菩薩將有分認定為如來藏 這些都是傳說 所以有分的定義 誰能說清楚 定義不同 想要有結論 只會一廂情願的演下去 這個道理不難理解吧 這是我說討論失去學習的現象
/次草
次朋友,這,朋友就無須多慮了,既然周朋友能提出這樣的理論,自然有能力提出定義、並解釋有分、法性、如來藏的關係,解析 "決疑經" 的觀行。也許,周朋友還能提供檢驗、修證之道呢 ? 甚至,只要提出相關證明,就可以推翻印導的說法,震撼教界。甚至、甚至,尊以【龍樹以降第一人】,都不為過。朋友何不靜待 周朋友的 分析呢 ? 相信周朋友不會讓大家失望的,不是嗎?! 註 : 有分,只是一種果報,心的作用之一。 確實不是廣為一般學人所知。但是,在禪修中,碰得到的。也可以依據增支部經文驗證。在中國禪宗的參學中,也會遇到這現象。從禪師那兒領到話頭、公案,然後開始起小疑情、大疑情,一直到逼出疑團, 這時候,關鍵的有分問題就來了。 星洲認為,周朋友的創見,並不是扯淡、蔣幹畫,只是他未必意識到,正與禪門的一些訣竅擦身而過。
/星洲炒米最好吃 (南傳學人代表)
覺音的「有分流」,是未竟之說。聲聞人的疑惑,解答在大乘中。但若情緒性的謗稱「禪宗的教理,與阿毗達摩的宗旨是不相容的,若要依阿毗達摩,那會拆大乘的台、會打臉禪宗、打臉六祖」云云,那就沒有交流的餘地了。「有分流」之說,以前曾經觸及過。「十四、和解圓融大小乘,不應以曲解大乘根本教義為手段。」如下址。https://sites.google.com/site/benlaimianmuneverhappened/assignments/
shisiqituhejiedaxiaochengdemudebuyingyiqujiedachenggenbenjiaoyiweishouduan
/周老師
好啊,那周朋友就提證 : 禪宗的教理,與阿毗達摩宗旨,是相容的。 星州歡迎啊,這樣,周朋友就替覺音、南傳系統平反了,他們就不是非法僧團、邪教組織。就算是這樣的平行宇宙出現,星洲也歡迎。來吧 : 1.【無念行】,是南傳十七個心識剎那的第一個剎那【過去有分】,都還未生起時。 2. 不二禪觀的實務中的【過去有分】,就是來自於覺音【有分流】之基本理論。次朋友,也聽著呢。如意
/星洲炒米最好吃 (南傳學人代表)
幫幫忙 跟搞佛學的一樣 不知反覺六根空 又不知菩薩佛法空 連這些佛法基本理論都不知 說一些跟經文無關的東西 對誰有幫助
/無心是道
無心朋友,朋友是在說周朋友為什麼扯到與經文無關的 "有分" 吧 ?! 星州請無心朋友稍安勿躁。就如同與次朋友閒談所說 ,星洲認為,周朋友的說法,可視為 : 依壇經、般若品、以般若三昧 /無念行,為論母,所開出來的論註。更何況,有分學說,可是綿密緊扣著緣起、見容於性空的啊 ! 怎麼會與經文無關? 壇經,在大乘學人眼中,不是視為經典嗎 ? 所以,周朋友是不會同意無心朋友的這個說法的,否則,周朋友的2個主論述,不就是跟經文無關 ? 毫無幫助 ? 連這些佛法基本理論都不知 ? 星州見到了無心朋友的一致性了,非常之好。如意
/星洲炒米最好吃 (南傳學人代表)
2.大乘不二禪觀的實務中的【過去有分】,就是來自於覺音【有分流】之基本理論 // 你星洲既然對於栽贓惡行樂此不疲,討論就此終止。
/周老師
栽贓 ? 周朋友,冤枉啊 ! 21小時前,朋友這麼說: 拷貝引述。 以下是朋友的說法 : 星洲請勿忘記,前面以來,一直討論的都是《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之不二『禪觀』實務。既云實務,就是南傳的「過去有分、有分波動、有分斷、....(略) ... 彼所緣十七個心識歴程」。此處實務中的【過去有分】,就是來自於覺音【有分流】之基本理論。引證完畢。 這是周朋友自己說的啊 ! 周朋友應該趕快說明自己的主張,才是正辦。暗忖 : 星州又無意間踏進平行時空了嗎 ? 趕快去煮杯咖啡給自己壓壓驚先。如意
/星洲炒米最好吃 (南傳學人代表)
【過去有分】是南傳的禪觀實務,【有分流】是南傳的基本理論,與大乘不二禪觀何干?若云,大乘不二禪觀實務,來自於南傳覺音【有分流】基本理論,哪裡還需要於此進行法義辨正?
你星洲包藏禍心,假意交流,實則誹謗大乘、污衊禪宗,雖有討論,卻無意於自我修正。不然,請你星洲自己說說看,經過兩年多來的意見交流,你的佛法認知,作了哪些改變?
/周老師
哇 ! 周朋友,你把自己的話,當成牛丼吃下去了耶 ! 朋友先說 : ...前面以來,一直討論的都是《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之不二『禪觀』實務。既云 "實務",就是南傳的「過去有分、有分波動、有分斷、....(略) ... 彼所緣十七個心識歴程」。此處 "實務" 中的【過去有分】,就是來自於覺音【有分流】之基本理論。然後,周朋友現在又這麼說 : 【過去有分】是南傳的禪觀實務,【有分流】是南傳的基本理論,與大乘不二禪觀何干? 若云,大乘不二禪觀 "實務",來自於南傳覺音【有分流】基本理論,哪裡還需要法義辨正? ....周朋友, 所以朋友是承認自己的2個主張是錯的囉 ?! 還是大家都有文字障礙,看不懂朋友的神邏輯 ? 別扯了,周朋友,趕快說明自己的主張吧 : 1.【無念行】,是南傳十七個心識剎那的第一個剎那【過去有分】,都還未生起時。 2. 不二禪觀的實務中的【過去有分】,就是來自於覺音【有分流】之基本理論。 3. 略說 "決疑經" 的天地、陰陽、五行、五臟的觀行 ! 再東拉西扯,說不定無心朋友、SAM朋友,可是會拿出一堆波羅夷法來跟朋友說喔 ! 快說明吧 ! 如意 註 : 至於星洲2年多以來的佛法認知一問,因與主旨無涉,所以暫時不答。
/星洲炒米最好吃 (南傳學人代表)
佛教戒律 與經律相符就聽 不依經律當須捨棄 不管是啥論 跟經文相左就捨棄 根本沒有自創佛法的空間 只怕這些人 自己說錯 又不敢對眾生說 就好像說無我一樣 就算毀謗十二部經 也要將錯就錯 不管眾生死活 這才最可惡 最不可饒恕
/無心是道
我之所以說「此處實務中的【過去有分】,就是來自於覺音【有分流】之基本理論」,緣於你星洲惡意的將【過去有分】、【有分流】打作兩截,並將後者跳接大乘禪觀。如上所說,也都在前面的問答紀錄中,是你星洲選擇性的失憶,以便於栽贓罷了。
/周老師
哇 ! 周朋友,無心朋友,開始重炮抨擊囉。。。。 雖未點名,也算是給周朋友面子了, 周朋友還是不說明自己的主張嗎 ? 趕快說明吧 ! 星洲也建議無心朋友,再給 周朋友一點時間,相信,周朋友下次發言,必定會將自己的主張,完整地呈現給大家 ! 並且舉經證、律證,以昭公信 ! 無心朋友請暫時按耐拳拳護法之心吧 ! 稍安勿躁、稍安勿躁 如意
/星洲炒米最好吃 (南傳學人代表)
正常學佛人,是藉由做人的經驗,去體會佛法。你星洲卻須倒轉來,藉著佛法學習做人的道理。
/周老師
哇 ! 周朋友,星洲不栽贓,星洲只是一步一步地釐清、歸納朋友的主張而已。 而且星洲也加以尊重、歡迎。 讓星洲引證一下,證明星洲沒栽贓、也提醒周朋友自己說過那些話 ! 引證1 : 周老師 · 2 天前 : 禪宗的【無念行】,是南傳十七個心識剎那的第一個剎那【過去有分】,都還未生起時。大乘經中的【如如不動】,就是禪宗的【無念行】,識心脫落前的推論測度,完全無用。 引證 2 : 周老師 · 2 天前 : 【過去有分】,當然包括【有分流】。引證3 : 周老師 · 2 天前 前面已說,【過去有分】,當然包括【有分流】。 後者是南傳的既有理論基礎,前者則是南傳學人起念作觀時依據前者所立。 ... 如今既以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之禪觀為論,當然也就以【過去有分】立說。 其他的,就不多引證了,就在這個意見欄中。大家自己看,就知道了。所以,周朋友依此而鞏固了朋友自己的主張 : 1.【無念行】,是南傳十七個心識剎那的第一個剎那【過去有分】,都還未生起時。 2. 不二禪觀的實務中的【過去有分】,就是來自於覺音【有分流】之基本理論。 星洲沒有失憶,很正常,相信大家都很正常。周朋友, 再不解說自己的主張, 無心朋友、SAM朋友可是不答應喔! 次朋友也會認為這根本沒有甚麼好學習的喔! 大家.....都在等著 周朋友呢。 如意
/星洲炒米最好吃 (南傳學人代表)
無論怎樣誹謗、怎樣污衊他人,最終你星洲仍須面對自己的惡意、自己的初發心。
/周老師
無心朋友、SAM朋友,周朋友提出 關於有分的主張 : 1.【無念行】,是南傳十七個心識剎那的第一個剎那【過去有分】,都還未生起時。 2. 不二禪觀的實務中的【過去有分】,就是來自於覺音【有分流】之基本理論。現在不但不加以解釋,還硬扯到星洲身上而拖延不說。星州目前已無法勸諫周朋友正視、解說自己的主張了。 接下來,就只能看無心朋友、SAM朋友怎麼依經、依律來評斷此事了 ! 如意
/星洲炒米最好吃 (南傳學人代表)
南傳學人始於不肯面對《阿含》、《巴利》經中,所有阿羅漢皆於欲界娑婆受記的事實,轉而誹謗《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非佛經,隨即暴露了南傳自己對於中道不二的無知。在跳不出有邊妄想、體會不到中道旨趣下,又自恃阿毗達摩有分說,以圖凌駕大乘禪觀。孰料有分之說,竟屬覺音妄自寫入注釋書中,而阿毗達摩論中原無,亦無任何經律佐證出處。一經揭露,南傳學人理性頓失,兩舌妄語,抵賴栽贓,惡行盡出,人格盡失,以至於斯。一日半天,起訖之間,變化之鉅,匪夷所思,謗經不成,卻成自謗。本謂學佛,竟學至這般田地。究竟何苦來哉?!蓋只因不明不二自性。
/周老師